搜索
楼主: 投机之人

投机对当前操作的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讲讲吧,股涨 股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投机之人 at 2005-11-2 20:22



:P没人怀疑偶又是谁的马甲吗?这个坛子里,我滴口水最多的就是老大你的帖子,愣是从1级滴到了5级:o偶们要努力将这种精神发扬广大,将口水滴出美丽D彩虹:*2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现在是职业投资,属于自由职业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wxxb at 2005-11-2 20:38
:P没人怀疑偶又是谁的马甲吗?这个坛子里,我滴口水最多的就是老大你的帖子,愣是从1级滴到了5级:o偶们要努力将这种精神发扬广大,将口水滴出美丽D彩虹:*20*:


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尤高

偶明白许多人用马甲顶自己的帖子,搞得好像很热闹似的,不是拉会员骗钱的就是心理上有障碍,偶别的不会,看人看事法眼如炬,不然也不敢搞投机这一行。:D偶不会这么做的,偶要顶帖,就自己顶,光明磊落。但是偶有马甲,是因为拿着电脑在外面,结果论坛把偶变成游客,偶不记得密码了,没办法:o
2.gif
1.gif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超越 at 2005-11-2 21:20
你现在是职业投资,属于自由职业者?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wxxb at 2005-11-2 20:12
偶来报道了:D老大,你由经济学家沦为教授了呀:P既是教授,就好好教我们用你的系统好不好:D相信广大群众都会举手赞同偶的意见的:*23*:


JJ是做什么工作的?:)对大学里这一套玩意儿不熟悉。教授是职称,那些著名经济学家都要挂个教授或研究员之类的职称:lol::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

1.bm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

1.bm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教授:中国合格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



香港教授:中国合格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   

丁学良批评国内经济学家一心为利益集团代言

2005年无疑是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多事之秋。民众和网络不绝于耳的批评和指责,使一向风光无限的主流经济学家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对中国经济学现状的认识和评价,可能将成为我们对改革路径的反思和探讨的由头。日前,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对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进行了专访。

《中华工商时报》:在过去2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中国思想界的舞台上几乎只有经济学家在长袖善舞,经济学家因对政府决策独特的影响力而成为社会科学界最为耀眼的明星。与此同时,我们几乎听不到来自其它学科的任何声音,你怎样看这种现象?

丁学良:我想这是因为在过去长达25年的时间里,我们没有把一个社会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社会这样的更高目标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设计我们改革的制度和政策。我们总是在一段时间里,让一个目标压倒一切目标,这样做的后果是我们的改革出现了很大的偏差,一些利益集团已经建立起来,等我们要纠偏的时候才发现要付出的代价已经很高。

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的思想界几乎听不到其它学科发出的声音,而老是经济学家在唱独角戏,就是因为在这些年里,很多人误认为发展经济就是经济学的事情。其实不是,在任何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里,经济的发展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法律、社会学、政治学包括经济学本身还有不同的学科,他们所起到的作用都是在某一个具体政策上。不同学科发挥的作用可能不大,但在整个过程中他们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像社会学重视的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公正,法学重视的是程序的公正,而政治学最重视的是政府的效率和成本。不可以剥夺其它学科只让某一学科讲话,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研究重点,这就是为什么在英文里,社会科学是复数而不是单数。只有让不同学科的人在一种正常的、常规的方式下,互相对话、互相辩论,然后才能让决策层汲取不同学科的合理经验,使之变成一个综合工程中的合理元素。

《中华工商时报》:在您看来,中国的经济学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水平上?

丁学良:在西方经济学最先进、最发达的国家,经济学并不是一个公共的学科,经济学和物理学、数学一样,所讨论的都是非常专业化的问题。经济学怎么可能变成一个很Public(通俗的)的学科呢?

中国的经济学太热闹了,什么人都可以说自己是个经济学家,什么问题他们都敢谈,这说明中国的经济学还远远没有走到经济科学的门口来,经济学在中国还没有成为真正的科学,严肃的学科一般不可能是闹哄哄的。

《中华工商时报》:您怎样看由经济学家倡导并参与制定的政策所造成的失误,如教育改革?

丁学良:在过去很多年里,中国很多所谓的经济学问题其实都不是经济学问题,在国际上,这些问题属于其它学科研究的领域,就是因为不让其它学科讲话,才出现了搞经济研究的人什么都可以谈的情况。再加上在中国,经济学还没有成为真正的科学,所以很多不是经济学的思考方式和讨论方式,最后都以经济学的名义在说话。这样提出的建议和对策不出问题才怪。

《中华工商时报》:为什么最近一、两年民众和网络对主流经济家有那么多的批评和指责?

丁学良:民众和网络对主流经济学家的批评,原因很复杂。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把太少的精力用来做经济科学研究,把太多的精力用来为某一利益集团说话。在中国的经济学家中,你能找到为不同产业代言的人,在西方也能找到,但很少。西方从事经济科学研究中最优秀的人不是这样的,这样的人只能受银行、投行的雇佣,从事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中国绝大部分所谓的经济学家所做的事情和西方国家银行里的经济分析师比较像,他们是为一个产业说话,只是水平还不如他们。国外最好的经济学家都是在全世界最好的经济系当教授、做研究。

《中华工商时报》:您觉得中国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

丁学良:最多不超过5个。国内有的著名经济学家连在国际上最好的50个经济系里当研究生的资格都不够。有的经济学家还没有对经济科学做什么样的贡献就想着获诺贝尔奖。

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首先要把经济学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而不能把它当做个人发财、出名和当官的路子。如果那样的话,是不可能在经济学领域做出独立的研究来的。在西方,也有经济学家当大官,但他们是在经济学领域做出非常独立的、优秀的研究后,才短期进入政府或大银行等部门,然后他们会很快就回到经济科学的研究中,而并不是研究做的不怎么样就开始想着赚钱和当官。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记者曲力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披露的“十一五规划”的评论来看,涉及到产业发展的论述可归结为这么一个要点,即在财政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即转变现行的发展模式,走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经济,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发展。同时,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调整财税政策,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如同“知识经济”一样,是2005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它已经跻身于中国主流的经济概念,并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循环经济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主要是通过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解振华说,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一好票002022,今天又创新高了,定好止损集合竞价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3-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3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股东将偿清占款 去年达925亿



国务院批转26条意见 大股东占款明年底前偿清 去年占款达925亿
  国务院近日发出通知,批转《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并予全文公布。《意见》共26条5000余字,其中既有鼓励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机制的新意,也有明确大股东占款应在2006年年底前偿清的严规。  
  上市公司要重视分红
  《意见》在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和规范运作水平”一章中提出,上市公司要探索并规范激励机制,通过股权激励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的积极性。上市公司要高度重视对股东的现金分红,努力为股东提供良好的投资回报。
  大股东占款明年底前偿清
  在“注重标本兼治,着力解决影响上市公司质量的突出问题”一章中,作出了大股东占款须在2006年底前偿还完毕的严格规定。《意见》指出,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不得以向上市公司借款、由上市公司提供担保、代偿债务、代垫款项等各种名目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对已经侵占的资金,控股股东尤其是国有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现金清偿、红利抵债、以股抵债、以资抵债等方式,加快偿还速度,务必在2006年底前偿还完毕。切实维护上市公司的独立性。
  简化再融资核准程序
  为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意见》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股权分置改革。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相关制度,增加融资品种,简化核准程序。要进一步完善股份代办转让系统,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和不同层次市场间的准入、退出机制,发挥资本市场优胜劣汰功能,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积极培育公司债券市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高管违规要及时撤换
  在强化上市公司监管方面,《意见》要求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抓紧制订上市公司监管条例,积极推进相关法律的修改。要制定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行为准则,对违背行为准则并被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的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要责成上市公司及时按照法定程序予以撤换。
  地方政府有责托管问题公司
  对于地方政府行为,《意见》强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处置本地区上市公司风险的责任,建立健全上市公司风险处置应急机制,对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的上市公司组织实施托管。支持绩差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改善经营状况。据《上海证券报》
  数据链接
  大股东占款总额去年达925亿元
  众所周知,由于国内证券市场“一股独大”的恶习,大股东通过借款、违规担保等方式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已成久治不愈的顽疾。
  据统计,根据对2004年年报的统计,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总额达到509亿元,加上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另一种占用??416亿元的违规担保金额,2004年大股东累计实际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高达925亿元。

按照正常的理解,大股东欠债还钱,用现金偿还占款是最为合情合理的,但实际操作中难度极大。一方面,有一批大股东及关联方效益低下,根本无力支付现金;另一方面,鉴于大股东与上市公司的关联,如果没有司法介入,寄望大股东主动“完璧归赵”几无可能。不过,目前“以股抵债”和“股改+定向回购”等创新方式给市场带来希望。
  一旦解决大股东占款问题,上市公司质量将显著提升,主要表现在:有效减少上市公司不必要的负债及财务费用;提升每股盈利;计提的坏账冲回,形成潜在收益。诸多因素形成的否极泰来效应对股价的刺激作用则值得投资者进一步挖掘。

[ Last edited by jkm on 2005-11-3 at 10:20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哪,但可能蕴含机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3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投机之人 at 2005-11-3 10:20
难哪,但可能蕴含机会。

会不会又是一纸空文?不了了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16*: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600200又翻上去了,估计除了跳水、跳高以外,单杠的功夫也了得:o
1.gif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3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加个58000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偶追了不少,你买了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总觉得上证指数就要向下了,now!所以只盯着580000,别的是不敢碰的:o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10-14 01:51 , Processed in 0.035396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