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qinjiayu

第一次买进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7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锡尚德周五美国收市报31.18,可能要主升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8-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7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市暴跌背后 QFII成为市场卖空主要力量

2006年05月26日 01:29 中国证券报


  中证投资 徐辉

  本周,A股指数连续调整,其中深综指周二下跌了4.03%,创近四年半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人们现在担忧的是,此次A股调整究竟是短期回调,还是阶段性的调整。或许当初较早进入做多行列的QFII们的举动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消息人士透露,在上周市场疯狂的成交中,QFII成为了主要卖出力量之一。四家主要QFII托管券商的席位上,三家QFII从1500点以后就开始逐步减仓,一家QFII在上周一的巨量成交中单日清仓超过6成。与此同时,近期部分QFII重仓股出现暴跌,其中尤以其重仓的新能源类,金属类股票跌幅较大,例如G鲁黄金(资讯 行情 论坛)跌27.10%,这似乎对QFII大肆卖出股票的传言做出了某种注脚。

  部分券商分析师表示,指数大涨后市场收益率回落应是QFII卖出A股的主要原因,而国际市场资产价格的普遍回落,也加速了QFII的减仓行为。他们表示,该轮行情始于基本因素的推动:股改提供价值增量、汇改解决流动性等难题。但在超过80%的涨幅之后,近期基于题材的炒卖已取代基本因素,成为了市场的主宰,其中蓝筹股较少的深圳市场此特点尤为明显。深综指从去年7月下旬到本周一,累计涨幅已达75%,考虑到8%左右的股改当日增量未计入股指,市场实际涨幅已超过了80%。大涨之后的市盈率状况显示,A股市场整体估值已然偏高,其中,垃圾股的市盈率更是处在梦幻状态。

  沪深市场大幅走高后,市场收益率显著下降。在当前状态下股市已难以吸引理性的市场资金加盟。

  多位分析师表示,QFII的上述行为值得深入研究。他们表示,目前市场已面临重新洗牌的过程:一方面,大部分微利股、题材股面临价格崩溃的危险,这是普通投资者最应关注的风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7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点金絮语   

很多投资者天天梦想着牛市的到来,以实现成功的渴望。然而,一旦牛市真的到来却又不敢相信、不知

所措,以至于一次次地错失良机,与成功擦肩而过。典型的行为是,觉得哪个股都好,同时希望以超短

线心态谋取利润最大化。最典型的说法就是“做好波段”、“把握每一个波峰波谷”、“踏准节拍”、

“把握每一个热点的轮换”等等
殊不知,这都是过分贪婪的表现,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因为频繁的短线

进出而成为大师级的人物。有谁能抓住所有波动?


因此,下狠功夫,吃透一两只好股,只要大趋势不变,就一路持有,充分享

受一个完整的牛市利润,长此以往,这种“神奇的复利”效应必将使你的财富爆炸式增长,即使超越巴

菲特,也并不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投资奇迹来自于眼光、实力、信心和超凡的耐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哪一个环节存在漏洞

,都有可能功亏一篑。因而要想在股市中长期生存并实现财富持续增长,则必须全面职业化自己的思想

和行为,否则,请远离这个是非之地,即使你身处牛市之中!

股市和人生,何其相似。快乐炒股、潇洒做人,知易行难。陶渊明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做股先做人。如果人们对金钱得失看得过重,则可能面对变化心慌意乱,错招连发,欲速则不达。而一

旦视赚钱为游戏,视金钱为数字,高瞻远瞩,潜心研究游戏规则和获胜秘笈,则可能最终取得一个又一

个胜利。财富的增长应当是对游戏高手的自然奖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7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灯yideng 于 2006-5-27 12:17 发表
点金絮语   

很多投资者天天梦想着牛市的到来,以实现成功的渴望。然而,一旦牛市真的到来却又不敢相信、不知

所措,以至于一次次地错失良机,与成功擦肩而过。典型的行为是,觉得哪个股都好,同时希望以超 ...


呵呵,知易行难.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7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Shine 's Eye:Qcell和2000T级的Polysilicon plant哪个更难复制

Shine2008    2006.5.27

----------------------------------------------------------------------------------------------------
"毫无疑问,多晶硅才是决定G天威太阳能帝国成败与否的关键。

  商报记者 张景宇"  ----5月26日  北京现代商报

-----------------------------------------------------------------------------------------------------
看来是出自哪个研究员之口,又被张记者转述。

多晶硅很重要,但不等于没有多晶硅就没有一切。多晶硅问题只是可再生能源-PV马拉松中的一个小小的坡道。举个例子,如何看待Qcell这个企业?她也没有多晶硅,不是吗?但并不妨碍她持续不断地采用更薄的硅片和获得更高的转化率,他们透漏的情报是Qcell的量产多晶硅电池转化率将从目前的14.8%-16%提高到到2010年17%-18%之间,而单晶硅电池将会明显地增加转化率从16.7%增加到20%-22%,目前实验室硅片130um(生产线则是试产200um,和Yingli Solar同级)。复制一个Qcell比复制一个2000T的多晶硅厂起码要难上10倍!从多晶硅的生产看,Helmlock、wacker、tokuyama等几个巨头是下了决心的。还有前俄地区,老毛子卖中国多晶硅生产技术卖疯了,但老毛子也不缺资金(感谢石油上涨),多晶硅的暴利使他们不会无动于衷,4月份的慕尼黑会议就有Dr. Lebedev谈到了前俄地区的多晶硅开工情况。好象目前国际上大牌机构的多晶硅预测统计情况都没有把前俄地区算在里面,到时候他们再来个向上修正估计不是什么意外之事。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以前强调对PV的观察必须随时Update。

[ 本帖最后由 shine2008 于 2006-5-27 13:10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7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Yingli solar这回脸露大了,



另外solarbuzz的报道见这里:
http://www.solarbuzz.com/News/NewsEUPR273.htm
(好象Solarbuzz最后一句有误,他们把二期指标当成三期指标了)

[ 本帖最后由 shine2008 于 2006-5-27 14:20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7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從近期國內的動向看,機構對PV業的研究有走入歧途的意味
1.主流的觀點是PV 製造業就是簡單的“來料加工”,並加以注解:
      兩頭在外,無核心技術,就是賺個加工費
2.以為有““硅"就擁有天下
3.我在去年底都說過,中國PV 業的洗牌不用等到08年,06年/07年初就要提早出現
    現在大量投資湧入這個行業,估計又要一大批人要死在沙灘上

很善意的提醒那些國內的研究員不用看到歐美去,觀察臺灣和日本PV行業的發展路徑
就不會犯“盲從“的錯誤

另外,近來海外市場對SOLAR 公司估值有重新修正的跡象,而且是明顯的向下
雖然還很難說這樣的調整會延續還是告以段落,都值得警惕
一旦被掛上“高估“的名銜,對其股票打擊是很致命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7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ine2008 于 2006-5-27 14:13 发表
Yingli solar这回脸露大了,



另外solarbuzz的报道见这里:
http://www.solarbuzz.com/News/NewsEUPR273.htm
(好象S ...



还给yingli个链接,可yingli自己居然不更新网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7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shine和top等高手谈谈对天威买凯华一事的看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7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没有只涨0.65倍的牛市




2006年05月26日 07:26 北京晨报





  “人们不可能踏入历史的同一条河流之中”,这是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哲学家的大智慧。但是,最现实的实用主义者却会说:“也许我们永远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但有一点是永恒的,那就是裤子每次都会被打湿。”对的,现实就应该是这样,我们只应该关心裤子会不会被打湿,却没必要探寻先是哪条裤腿被打湿的,或者是哪朵浪花飞溅的。

  在投资大师眼中,历史其实总是在重演,只是在不同市场、不同时间发生。这个理论一定是没有错的,否则他们也不敢在中国投资者去年准备跳楼时疯狂进入A股。南方基金投资总监王宏远说得很对,“老外们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他们押准了这一次的牛市。”
  我曾写过,有QFII谈论本轮行情最终可看到4000点。很过分是吧?听上去更过分的是摩根大通的龚方雄,他竟敢说今年就见2000点。难道外资会集体唱高,想来见过无数大场面的老外不会见65%的涨幅就腿软吧?一定有更鲜亮的未来我们没有看见。我在下午大盘反弹时收到海外对冲基金赫马士的快递,这家海外对冲基金想说的似乎只有一件事——他们借道QFII在2005年11月接走了基金抛售的大型优质股票股票,虽然今天已经大赚特赚,但根本就没想过离开A股。是什么让海外资金比我们更加热血沸腾?

  像高山一样的牛市,绝不是像土堆一样的反弹。看遍全球不同市场的牛市之后,优秀的基金经理有句妙语可以提振我们暂时失落的信心:“大牛市行情一旦形成,大盘增幅将以倍数论。”如果我们的投资者也恰巧迷茫,那么不妨想象一个只有0.65倍涨幅的牛市是多么的近乎于没涨。我所认识的私募基金经理们正在搓手迎接这几天的调整,一副拿着筷子只等冲上去的表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7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晶硅——又一个神话故事开讲

新民晚报


  本报记者连建明

  股市永远不乏迷人的故事,6年前最轰动的是网络股的故事,演绎了一幕悲喜剧。最新的故事是关于多晶硅的,本周就有多家上市公司涉及这个新领域,并对股价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般投资者恐怕不容易弄明白多晶硅究竟是什么东西,但看看那些涉及多晶硅题材的上市公司近期股价的暴涨程度,我们可以领略到其神奇的魅力。

  1触硅公司股价冲天

  第一个触及多晶硅题材的公司是G天威(600550),这个2001年上市的公司一直不被大家关注,但从去年开始,该公司由于触及太阳能和多晶硅,“丑小鸭”变成了“金凤凰”。

  G天威2004年的收盘价为4.33元(经过复权计算,下同),2005年的收盘价已经上升到12.31元,在去年上证指数下跌8.33%的背景下,G天威年涨幅却高达184.39%,年涨幅为沪深两市第一,着实令人惊讶。这还没有完,今年G天威继续上涨,上周创出最高价29.6元,今年涨幅又高达140.45%。如果从2004年底算起,至上周最高价,涨幅为583.6%。

  16个月里,股价翻了5倍多,多晶硅的魅力多大?可以说,这种涨幅已经超过了6年前风靡股市的网络股题材。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当年网络股的代表人物——上海梅林(600073)的表现,2000年第一个交易日,上海梅林拉开了“涨停板之旅”,从1999年底的8.56元,一路上涨到2000年2月17日的33.26元最高价,其间虽然有14个涨停板,但涨幅不过为288.55%,只有G天威涨幅的一半。可见,网络股不及“硅股”更神奇。

  如果说G天威是个长牛股票,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个“硅股”短期暴涨的典型例子。G航天(600151),也是一个有传闻多晶硅题材的股票,今年3月15日股改停牌时的股价为4.93元(复权计算),4月7日复牌,当天大涨了37.47%。随后一路上涨,其间共有10个涨停板,到5月22日G航天的股价竟然上涨到22元,1个多月里涨幅高达346.25%。在差不多的时间里,涨幅还是超过了当年的上海梅林。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有多晶硅的故事,股价爆发力惊人,带来的财富效应,已经超过了6年前的网络股。

  2为何有这么大的魔力

  多晶硅究竟为何物?为何有这么大魔力?

  这要从一个全新的能源产业——太阳能光伏电池说起。随着能源的日益紧张和污染的加重,引起各国对清洁能源使用的重视,全球都在掀起太阳能建设风潮。多晶硅则是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原料,是太阳能的上游行业。

  这几年,多晶硅由于产量有限,产能和需求不平衡,专家预计今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能达到300吨左右,但同期需求量将在3000吨左右,多晶硅产品继续供不应求。由此,多晶硅价格一路暴涨,从2003年的23美元/公斤暴涨至2005年年底的80美元/公斤,今年5月份最新的价格已经涨到了150美元/公斤。

  如此紧缺的商品现在并不多见,难怪上市公司触硅就涨,有点像当年的触网就涨。那么,多晶硅的故事会否像6年前的网络股,最后演变成泡沫?

  很多方面,眼下的太阳能和多晶硅题材,与当年的网络股有点相似,在全球都受到追捧,比如,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太阳能股票无锡尚德,一上市就被暴炒,市盈率被炒高到50倍至100倍。G天威的子公司天威英利也即将到美国上市,又被大家看好。

  6年前,全球暴炒网络股,讲的是市梦率而不是市盈率,大家把未来前景的预期提前炒光了。当最终发觉真实的盈利能力并不像人们预期的那么乐观,泡沫破裂,股价一泻千里。

  这一次,人们是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不过,这次好象有所不同。触及太阳能和多晶硅的上市公司,并不是只有概念,而是有真实的业绩增长。以G天威为例,2005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0141.13元,每股收益为0.31元,比上年增长98.49%。其中,生产太阳能的子公司——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贡献巨大,2005年实现净利润8480.76万元,比上年增长897.11%,给上市公司贡献了4325.19万元投资收益,占上市公司净利润的42.65%。也就是说,去年G天威净利润之所以能翻倍,是因为太阳能产业贡献了近一半的利润。那么,这个概念变成了实在的业绩。

  3争相进军多晶硅领域

  G天威展示出的赚钱效应,大大拓展了市场的想象力,于是,近期任何关于多晶硅的敏感消息,都会令相关公司股价“跌宕起贰鸨。特别是四川新光硅业股权变动,近期成为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国内目前生产多晶硅的企业没有几家,其中,将于明年投产的四川新光硅业公司被广泛看好,因为这个公司的产能为1000吨,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而该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多家上市公司有关。其中,G天威去年通过增资方式持有新光硅业35.66%的股权,所以最被看好。此外,川投能源(600674)的大股东川投集团目前持有新光硅业38.90%的股份,是其第一大股东,因此有市场人士猜测这部分股权可能被注入川投能源,但董事长黄顺福明确表示可能性很小。乐山电力(600644)也是新光硅业的股东,不过,只占到该公司0.8%的股权。

  市场传闻G航天将控股四川新光硅业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可能是51%。G航天有关人员对此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是说:“公司将在第一时间对公司的重大事项予以披露,一切以公告为准。”G航天5月17日发布的公告,已经表明公司进军新能源的决心。G航天拟用自筹资金向上海航天新能源首次增资4亿元,由上海航天新能源实施产业链新项目的投资布局,以完成公司新能源产业链的初步建设,并通过实施资本扩张,努力将上海航天新能源建设成产业链完善、技术和市场优势显著的国际一流新能源企业。

  G航天和新光硅业究竟会是什么关系,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我们看到股价已经在短短的一个多月里翻了3倍,新光硅业的魔力可见一斑。

  多晶硅热还在升温,国内生产多晶硅的企业,目前只有峨眉半导体材料厂和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已经投产,准备上马的多晶硅千吨级项目很多,包括洛阳中硅二期、宁夏石嘴山、辽宁凌海……

  上市公司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机会,本周二,G南玻(000012)发布公告称,为了解决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公司拟分期投资建设4500吨-5000吨多晶硅材料项目。一期工程拟投资1.5亿美元建设年产1500吨高纯多晶硅生产基地。这个消息极大地刺激了G南玻股价,周三G南玻股改完成复牌,当天以10元开盘,实际涨幅高达74%,收盘虽然有所下跌,但涨幅依然达到47%。

  G苏阳光(600220)4月的收盘价不过2.37元,到本周一,股价变成了6.06元,11个交易日里上涨了155.69%。本周二看到公司的公告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公司以2480万元和陈钟谋教授共同建立江苏阳光太阳能电力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元,公司占62%。

  就是这么一个不过4000万元的太阳能公司,股价立即就能翻倍,太阳能和多晶硅的热潮热得发烫了!

  4面对疯狂保持警惕

  不过,股市中动人的故事,不一定都有完美的结局。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很多,6年前网络股泡沫从膨胀到破灭,人们当记忆犹新。最令人愤怒的是银广夏骗局,当初所谓萃取新技术制造的暴利神话,欺骗了许多善良的投资者,但最后竟然子虚乌有。

  由此,目前的太阳能和多晶硅热潮虽然极其疯狂,但也需要保持一份谨慎。市场上也有一些微弱的质疑声。比如,目前国际上生产多晶硅的一流技术只掌握在美、日、德这三个国家的七八家企业手中,有专家对新光硅业的技术有点怀疑。同样,太阳能电池虽然前景光明,但短期内大家都纷纷上马项目,有人对需求有点担忧。

  面对这类股票的疯狂上涨,保持一些警惕是必须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7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快我国多晶硅材料产业发展 找与国外差距

--------------------------------------------------------------------------------

来源:全球五金网 2006年04月05日 浏览408次
着集成电路制造与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对多晶硅需求的增长,我国多晶硅的自主供货一直存在着严重的缺口,特别是近年来多晶硅市场售价的暴涨,已经危及到我国多晶硅下游产业的正常运营,并成为制约我国信息产业和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最近,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多晶硅材料“十一五”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业界的领导、专家以及企业家代表对如何加快我国多晶硅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特邀嘉宾

戴国强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

关白玉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集成电路处处长

简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

袁桐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朱黎辉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半导体材料分会秘书长

杨玉安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绍章新光硅业科技公司总经理

林必清宁波立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本成 阿特斯太阳能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冯地直峨嵋半导体材料厂副总工

严大洲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设计师

张 椿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教授

如何看待我国发展多晶硅材料产业的重要性?

戴国强 多年来,我国在多晶硅的研究和生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需求的差距还相当大。通过对多晶硅生产发达国家,特别是7个多晶硅主要生产企业的总产量、技术路线以及具体应用需求状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态度、目标、预测和策略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我们更要分析中国的市场机遇又是什么。多晶硅市场不管每年是以17%还是30%的速度增长,对我们国家来说都是相当大的挑战。

关白玉 国家对材料紧缺的问题已越来越重视,电子信息产业应在节能方面做贡献。太阳能电池作为绿色能源近期在我国发展很快,必须考虑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国产化;半导体照明对节能、环保作用明显,应该加快相应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手段来促进半导体材料的发展,不仅能缓解能源短缺状况,而且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宏观要求。

袁 桐 多晶硅是集冶金、化工、自动控制、电子学以及环保工程等学科为一体的工业化产业。多晶硅材料是硅产品产业链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中间产品。它是制造硅抛光片、太阳能电池及高纯硅制品的主要原料,也是发展信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基石。

当前多晶硅在发展半导体产业、新能源产业方面已被摆到越来越突出的位置。近一两年来,在生产多晶硅产品(特别是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多晶硅)的技术路线方面,世界多晶硅主要生产国家正在积极开发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这些研发工作表现得十分活跃,并获得了众多的研究新成果和新突破。这也预示着世界多晶硅工业化生产技术一个新的飞跃即将到来。

林必清 从目前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来看,全球半导体制造业在向中国内地转移,中国有市场,有产能,但多晶硅材料供应紧张、得不到保障的状况会对产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要建立满足我国市场巨大需求的多晶硅生产基地,避免受制于人,从而保证集成电路产业战略资源的安全。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建立多晶硅生产基地,对集成电路产业来说比对太阳能产业还要重要。

张 椿 多晶硅生产多年来一直以提高纯度,综合利用,降低成本为宗旨,其纯度达到11个“9”,以满足半导体级多晶硅的需要,而太阳能用多晶硅的纯度为6个“9”以上。多晶硅厂过去供给太阳能应用的多是等外品(约占生产总量的10%左右),以及单晶硅的头尾料和埚底料。由于电子工业的发展速度并不理想,2000年出现了泡沫经济,扩建后的多晶硅厂产品供过于求,经营相当困难,目前主要是太阳能级多晶硅材料紧缺,因此对于扩大产能,各厂都持谨慎态度。

有国外机构预测,2005年世界多晶硅的产量为2.88万吨,其中半导体级为2.07万吨,太阳能级为8100吨。从需求看,半导体级需求量约为1.9万吨,略有过剩,太阳能级的需求量为1万吨,呈现供不应求态势。

严大洲 为鼓励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发改办高技【2005】509号)明确要求,组织实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明确提出“解决我国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原料生产和光伏产业链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促使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将会进一步推动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发展,为多晶硅创造更广阔的市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将大大带动多晶硅需求的增加。专家预计,2005年我国多晶硅需求将达到3800吨,2010年用于太阳能电池生产的多晶硅将达4365吨,2015年为1.62万吨。若不以自主知识产权改变国内多晶硅的生产现状,加快多晶硅生产企业扩建或新建步伐,我国多晶硅产业受制于国际市场的状况将无法改变,这将危及我国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和光伏产业的发展。

对我国多晶硅产业的状况如何评价?

袁 桐 多年来,我国多晶硅的自主供货存在着严重的缺口,无论是半导体用还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多晶硅基本都靠进口,特别是由于近年多晶硅市场售价的暴涨,已经危及到我国多晶硅下游众多企业的正常运营,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问题,并成为制约我国信息产业和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

朱黎辉 我国要建立百吨级的多晶硅项目,国家正式立项已有三次,但最后都没有建成,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市场驱动力没有现在大;二是国家资金有限;三是技术指标与国外有差距。

严大洲 我国多晶硅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期实现了小规模产业化,70年代初曾盲目发展,生产厂多达20余家,但由于生产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消耗大、成本高,绝大部分企业因亏损而相继停产或转产,到2004年只剩下两家工厂,生产能力仅为100吨/年,多晶硅实际产量约80吨。到2005年,随着“863”项目支持的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300吨/年产业化项目的投产,全国多晶硅产能将达到400吨/年,由于投产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产,预计2005年全国多晶硅产量约为180吨。

我国多晶硅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与国外的主要差距是什么?

简水生 21世纪是能源危机的世纪,也是绿色能源革命的世纪,我们要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太阳能照在地球的能量是我们人类所需能量的上万倍,太阳能照在我们国土上的能量相当于2.4万亿吨标准煤产生的能量。现在的核心问题是价格问题,现在太阳能价格太贵了,而半导体照明虽然能节省90%的能量,但要实现应用,效率还要提高8倍,价格也要降低100倍,因此加速我国多晶硅及光电子材料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建设很有必要。

杨玉安 国内多晶硅与国外相比,差距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生产规模小;同类产品生产单位能耗高(尤其是电单位能耗);千吨级工艺及装备技术的可靠性、先进性、成熟性以及各子系统相互间的匹配性,有待生产运行验证,有待于完善与改进。

陈绍章 我国多晶硅在工业生产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工艺、设备落后,导致物料与电力消耗过大;二是生产规模小,现在公认最小经济规模为1000吨/年,而我国现阶段企业30吨/年~50吨/年就是大的了;三是超高纯产品(B<0.03ppb)难以获得;四是成本没有竞争力。

对我国多晶硅的市场与产业前景如何判断?

陈绍章 虽然一段时间内国际多晶硅市场需求旺盛,国内市场缺口很大,但应该看到,我国多晶硅产业基础差、底子薄,国外又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如果出现遍地开花、搞重复建设的局面,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将极为不利,因此,建议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管理,新建项目一定要谨慎,最好选择现有具备条件的1个到2个工厂走改建扩产之路,而较为合理的经济规模在每年2500吨。

严大洲 全世界电路级多晶硅生产与销售按实际需求调整,产销基本平衡。为加速普及太阳能发电,世界各国无不下大力气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技术,导致太阳能电池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呈现跳跃式发展,使得太阳能级多晶硅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2003年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为744兆瓦,多晶硅需求为8700吨以上;2004年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为1000兆瓦,多晶硅需求在1.2万吨以上。专家预测,2005年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为1300兆瓦,多晶硅需求将达到1.56万吨以上。由于市场严重供不应求,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上涨,部分厂家抢购电路级多晶硅,导致全球电路级多晶硅供应紧张,拉动了电路级多晶硅产品价格上扬。在世界范围内,太阳能级多晶硅的生产与供应已严重制约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李本成 多晶硅核心技术都在国外,但国外从事多晶硅生产的各个公司都在独立发展,引进技术没有可能。多晶硅的环保和清洁生产很重要,不能选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和旅游区,多晶硅项目风险大,加工时间长,设备调试时间长,花钱多,而且建成后有可能不被市场接受,因此,即使市场短缺也没人轻易动手。从我国目前的市场情况看,建设两个5000吨级的多晶硅工厂还是需要和必要的。

如何加快我国多晶硅产业发展?

国强 我们要研究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链条中做什么。在太阳能电池生产方面,日本占了总量的一半,而我国的产业发展特点是成长速度比较快,已经拥有了几个快速增长并在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中起龙头作用的企业。

作为半导体制造需要的多晶硅材料,我国下一步也会有大的发展,因为现在国内已经有12英寸晶圆厂投产,8英寸晶圆厂有多条线在运转,还有几条线在积极筹备当中,未来还会有新的资金投入半导体制造,这对我国半导体制造用多晶硅也是非常大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采取什么对策,从技术角度又能解决什么问题是要重点考虑的。

我们现在更多地考虑了电耗,关注的是每公斤多晶硅生产电耗是500度、300度还是日本的150度,甚至再低,但实际上我们应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重点考虑一些战略性问题:我们在技术上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多晶硅如何更有效的使用等一系列问题。此外,我们还要从能源、材料以及设备角度去考虑如何为太阳能和半导体生产用多晶硅来提供支撑。

我们要把多年来国家已经积累的技术基础进行系统集成,国家在中长期战略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十六字发展方针,即“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在支撑发展方面要起到科技的引领作用,我们之前已经和国家发改委有了很好的联系,我们的研究成果要和国家发改委的产业和行业的计划紧密地衔接,为下一步形成科技与经济的联合体提供科技的支撑。

希望企业和研究单位都制定出自己的发展路线图,也希望大家能为国家发展战略路线图出谋划策,通过这样一个路线图,用经济的计划和目标来规划技术方面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下一步有序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简水生 绿色能源革命,太阳能电池应该唱主角,但为什么没有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表面的原因是太阳能电池太贵了,但核心的问题是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多晶硅的发展存在瓶颈。在太阳能电池多晶硅耗能方面,提高效率是唯一的出路。要降低能耗和成本的有效办法就是生产薄膜的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这是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的课题。如果我们能直接生产出十几微米到二十几微米、性能牢靠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我们国家的能源问题就解决了,价格如果能降低十倍,就能和现在的火力发电相媲美,科技部要重视这个问题,要注重原始性的创新,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我们国家应该建立一个多晶硅的基地,这一基地的产值可以到上百亿元甚至到上千亿元,如果我们能建几个这样的基地,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袁 桐 需求形势的发展,无论是在扩大我国多晶硅生产规模上,还是在研发探索节省能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的多晶硅生产新工艺上,都给我国硅材料产业提出了一个紧迫的重要任务。我国的多晶硅材料面临重要关卡。

张 椿 我们主张政府主导,多方融资,打破垄断,自主创新。

现在想上多晶硅项目的地方很多,希望政府能够组织协调,避免曾发生的单晶硅重复建厂的历史。另外,多晶硅的老专家很重要,应该组织到一起进行研究。多方融资,多个省,上下游产业链,包括民营企业,多方共同建设,共担风险。从目前来看,国际市场上供需缺口大,但未来价格不可能保证不下跌,而且,多晶硅厂确保生产安全的难度也很大,可能保证5年不出事故,但不能保证10年、20年不出事故。技术上必须自主创新,依靠转移不可能。

此外,选址很重要,要考虑电力丰富、价格低廉,每度电应在0.2元以下,最好附近要有氯碱工业的地方。

杨玉安 发展壮大我国多晶硅产业的技术条件基本具备,其他条件也准备充分。多晶硅产业属于投入与产出比小的高技术产业,也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国家和相关需求行业应加大对多晶硅产业技术研发、完善改进及在建项目的支持力度。抓住有利时机,发展壮大我国多晶硅产业,消除制约国内相关行业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满足国内相关行业发展的需要。

陈绍章 政府应该加大对多晶硅行业的支持力度。建议行业协会多呼吁,不仅希望得到政府资金支持,还应该出台对幼稚工业的保护政策(如税收和补贴、特殊的信贷政策等)。

多晶硅是一个高耗能的产业,国外多晶硅工厂都建在电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地区,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出台相应的针对多晶硅行业的电价政策。

加强对多晶硅生产的基础研究。建议科技部在现有的大型企业里设立国家级的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多晶硅的基础研究,例如太阳能级多晶硅的新工艺技术研究、大型还原炉的研究、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研究等。

林必清 在多晶硅领域,依靠技术转移和与国外企业合资都不太可能,因此,要丢掉幻想,在多晶硅技术研发上下功夫,联合攻关,研发多晶硅生产新技术、新工艺。

另外,国外多晶硅厂家多元投资的模式可以借鉴,联合上下游企业通过参股的办法,多元投资,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形成完整的自主研发和供应的半导体产业链,如果国内生产的产品质量可靠,性价比好,我们会优先采用。

冯地直 目前多晶硅的供应面临严峻的形势,随着各国政府对光伏产业推动力的加大,多晶硅供应的短缺局面会加剧,而多晶硅企业的新增产能已被一些企业锁定,加快中国多晶硅材料产业的发展时不我待,因此呼吁国家制定优惠政策,以支持国内相关企业单位在与国外企业同等成本的前提下,从事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

从目前国内的情况看,想上多晶硅项目的企业和地方很多,但多晶硅产业不但技术门槛高,风险大,而且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来保障运行,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对多晶硅项目做严格的审批和限制。

对我国多晶硅产业化技术研究发展有什么具体建议?

杨玉安 规模在千吨级以上的电子级多晶硅生产工艺技术的改进完善及在此基础上的低成本SOG硅生产技术研发,应是制定多晶硅产业技术研究与发展规划的重点和方向。

在“十一五”期间,为实现采用改良西门子工艺的多晶硅的产业化,建议开展下述课题研究:基于SiHCl3氢还原法的低电耗多晶硅生成反应器技术;干法回收中H2、HCl、SiHCl3、SiCl4混合气体大能力无油润滑加压装置;SiCl4氢化反应器进料系统控制技术装置;大型多侧线SiHCl3高效提纯技术装置;千吨级多晶硅生产系统自动控制组态技术。

组织多晶硅、硅芯片、太阳能硅电池片制造商联手研究多晶硅中杂质对太阳能硅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确定SOG硅纯度和SOG硅工业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制定太阳能光伏硅电池所需SOG硅质量标准,避免在SOG硅生产中为盲目降低某类杂质而带来的SOG硅生产成本的增加。

严大洲 在我国多晶硅产业技术开发与创新集成方面有以下重点:

一是在大型节电还原炉技术方面,进一步研究包括36对棒、48对棒的大型还原炉技术,研究与之配套的多晶硅生长工艺、生产设备、供电设备和还原炉启动设备,使还原炉直接电耗控制在150千瓦时/千克以下,大大降低多晶硅生产成本,满足1000吨/年、2000吨/年甚至更大规模的多晶硅产业化生产线建设的需求。

二是在高效提纯技术创新集成方面,探索适合多晶硅生产的新提纯工艺、技术和设备,经创新集成,用于多晶硅生产的原料提纯。

三是在副产品回收利用技术开发方面,多晶硅生产中产生大量的四氯化硅,虽然可用氢化技术让其转化为三氯氢硅,解决了大量副产品的出路问题,但随着国内外气相白炭黑、高纯石英和光纤预制棒市场需求的发展,满足各种品质要求的高纯四氯化硅原料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开发适合以上需求的各种高纯四氯化硅,进一步解决将该技术实现产业化相关的技术难题,提高副产品四氯化硅的附加值。

四是在流化床多晶硅生产工艺开发方面,目前,在国外多晶硅生产技术中,除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的工艺外,还有硅烷热分解生产棒状、粒状多晶硅工艺以及SiH2Cl2热分解生产多晶硅工艺,这些方法各具特色,同时存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7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he_top 于 2006-5-27 14:50 发表
從近期國內的動向看,機構對PV業的研究有走入歧途的意味
1.主流的觀點是PV 製造業就是簡單的“來料加工”,並加以注解:
      兩頭在外,無核心技術,就是賺個加工費
2.以為有““硅"就擁有天下
3.我 ...
另外,近來海外市場對SOLAR 公司估值有重新修正的跡象,而且是明顯的向下
雖然還很難說這樣的調整會延續還是告以段落,都值得警惕
一旦被掛上“高估“的名銜,對其股票打擊是很致命的


可以说一下“高估”的原因吗?是毛利下降还是其他原因?现在好像看不出来有“高估”的迹像啊,到处都是利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7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死了张屠夫,就吃带毛的猪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8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能产业的前景确实是光明,但是发展过程出现一些跌荡起伏是非常正常的。
现在大量的产业资本蜂拥而入,证券市场上的相关股票也有点鸡犬升天的迹象,会不会在某个环节出现短期“过剩”,或者是行业分析师眼中的“过剩”,反正现在有点热火朝天的感觉!
550当然是我们心中的太阳,希望他能在竞争中愈战愈强吧!我想这也是众多威迷的期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8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光注国外的相关太阳能公司的股价变化,确实如TOP所言,假如被扣上太阳能产业过热、高估的帽子,那时会泥沙俱下,550也难于幸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8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he_top 于 2006-5-27 14:50 发表
從近期國內的動向看,機構對PV業的研究有走入歧途的意味
1.主流的觀點是PV 製造業就是簡單的“來料加工”,並加以注解:
      兩頭在外,無核心技術,就是賺個加工費
2.以為有““硅"就擁有天下
3.我 ...


高手杀人于无心之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8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好,长期持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8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简直幸福死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8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们请辨别这条新闻的可信度

俄研制出星光电池 可将星光转换为电能

http://www.newenergy.com.cn  2006-5-26 9:48:00  俄罗斯新闻网

  据俄罗斯新闻网5月25日报道,俄罗斯核物理学家日前研制出了一种可同时将阳光和星光转化为电能的新型电池。25日,科学家们在位于莫斯科郊区的联合核研究所实用科研中心展示了这项最新技术成果。

新型电池可将星光转换为电能
  该中心主任瓦连金·萨莫洛夫介绍说:“这种新型电池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它能够24小时连续工作。”
  他表示,俄罗斯的科学家们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高效率光电转换材料。这种材料可在各种天气条件下直接将阳光和星光转换为电能。试验证明,由这种材料制成的电池无论在夜晚或是白天都能够高效地工作。
  萨莫洛夫指出,这种“星光电池”的工作效率是普通太阳能电池的数倍。他强调说:“较之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新型电池将可见光转换为电能的效率要高出一倍以上,而其将红外线转换为电能的效率也要高出50%。”
  他最后补充说,新型光电材料的制造成本也要远低于现在普遍使用的同类产品。


如果是真的,必然会在业界引起不小的震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18 08:56 , Processed in 0.035835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