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qinjiayu

第一次买进

 关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5 天

发表于 2006-5-3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到了头了,再买会死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3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网又出现2006年4月26日叶知秋对无锡尚德的三大质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3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3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4-26
施正荣财技遭遇“骗术”诘问 [原]


□文/叶知秋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简称“无锡尚德”)“私有化”及上市,以近乎完美的姿势,成为中国母体精心孵育出来的一个“新财富”标本。但,这是“摩根士丹利导演的首富施正荣的骗术”?
    最近,一个署名“王平均”的人在国内几个网站上对施正荣财技提出了质疑,一时成为热闹的谈资。网站资料显示,王平均是居住在欧洲荷兰阿姆斯特丹(Amsterdam)的博士,半导体物理的专业研究者。

三大疑点浮出水面

    王平均认为,施正荣和无锡尚德至少存在三个疑点。
    疑点之一:施正荣吹嘘他的导师来误导别人?
    施正荣曾说他的导师得过“诺贝尔环境奖”。王平均指出,这并非大家所知的诺贝尔奖,诺贝尔没有环境奖。该奖项原名Nobel Alternative,是德国人在上世纪80年代设立给那些环保人士的。施正荣有借此误导他人的嫌疑。
    疑点之二:到底是谁在为太阳能电池板买单?
    无锡尚德于2001年1月注册,2002年开始运营,2003年年底盈利90万美元,2004年盈利1800万美元,2005年预计盈利5000万美元,2006年预计盈利1亿美元。一连串数据近乎完美。但问题是:无锡尚德到底是怎么盈利的?又到底是谁在为它暴涨的业绩买单?
王平均猜测是“国家买单”。他诘问道:太阳能电池板“是不是卖给无锡市,是不是国家给你(施正荣)买单?”
    疑点之三:摩根士丹利在融资项目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王平均追问:摩根士丹利所得的18亿美元资本难道没有在炒作人民币的嫌疑?“摩根参与运作纯粹是赚钱,但是他会很快套现,过不了几年尚德什么都不是了。因为你尚德根本不值这么多钱!”
    旁证于现有资料,第二个疑点实际难以成立。坊间盛传,无锡尚德产品90%的市场都在国外,它在国内只承建了一些譬如森林指挥所、西藏地区、2008绿色奥运等不足总计400kw的项目。另外还有传闻说尚德现在一直在成倍地扩大产能,上游有原材料就收,订单超过生产能力。尚德的产品价格只有国外厂商的一半,价格很有优势。
    况且,无锡市也不可能“一年随便拿个十几亿来支援民营企业”。一位人士反驳王平均所说的“国家买单”是“拍脑袋想当然出来的”。

准“首富”应还公众以财富知情权

    无锡尚德“私有化”及上市对国内民企具有借鉴意义,但无锡尚德有其独特的背景,极难被模仿。因为,这是一种相当奇特的“首富政府造”的“无锡模式”,这种模式只会“神龙一现”,不可能再创造新的奇迹;同时,这是摩根士丹利主导下的一场豪赌,精心设计的财技也很难找到第二个对象再次应用。
    与早期中国内地对财富盲目热捧迥异的是,在经历了内地各种版本的“财富故事”的洗礼之后,今天的公众渴求财富知情权的意识明显抬头。这背后并不纯粹是“嫌贫爱富”或是“仇富”心理作用使然,而是希望还财富以真实。
    上个月《新财富》杂志刊登的《施正荣财技》一文,详解无锡尚德“私有化”及上市过程。但文章在复原财技之余,并没有回归到产业层面加以必要的考量,因而留下某些悬疑。
    虽然,王平均所指出的疑点尚待实证,更要等待无锡尚德披露更详细的材料以相互参证,但他立足于产业,对财富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路径,这与目前大多数媒体的报道截然不同。
    “市场是第一资本力”。施正荣的公司必须有一个大市场,有很强势的市场普及率,否则在纽交所上市的STP在招股资料中所描述的暴涨的业绩就站不住脚。而国外资本市场之所以以高出STP净资产数倍的价格暴炒这只股票,是因为相信STP未来有更大的商业前景,施正荣和无锡尚德必然向国外资本市场提供了必要的商业数据。但直到目前,外界对这些至为关键的问题仍然知之不多,施正荣的财富故事让人读不懂,看不透。实际已有媒体表示过怀疑:在高成本、不具备能源产品价格竞争优势的背景下,无锡尚德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上为何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诚然,上市公司没有公布产品销售给谁的义务,但因施正荣和无锡尚德回避了这些关键问题,因而公众也就有理由进一步去求证其财务数据的真实程度。

无锡尚德面临产业瓶颈期考验

    纽交所的这只STP股票价格现在还在上涨,但已经超出STP最新公布净资产的3倍。已有评论说二级市场出现这样的价格有点虚高。
    究竟是中国市场,还是让无锡尚德业绩突然暴涨的欧洲市场,才是纽交所瞩意的对象?答案很可能是前者。中国可再生能源需求的逐渐膨胀,为太阳能光伏产业创造了难得的机会,新财富的“神话”因此诞生。
    理性看待施正荣的财富故事也许更为适当。事实上,已经有一种意见认为,无锡尚德过去超常的业绩在两年之后恐怕难以为继。
    无锡尚德规划的远景目标是2010年做到1000兆瓦的产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企业。但它能否顺利跨过2007年这个关键的产业瓶颈期还有待考验。
    《中国工业报》曾报道“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07年要有麻烦”。文章说,目前中国光伏并网市场还没有形成,仅有的几个光伏发电项目只是示范用的,根本不存在商业化运作。中国的光伏市场严重落后于光伏产业。
    但由于新“首富”施正荣的示范作用,目前中国内地厂商已经开始较大规模地盲目进入这个产业。迹象表明,2007年之后,我国光伏产业将面临市场减小的巨大挑战,因而这个产业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
    从招股资料看,2002年无锡尚德还处于亏损,2003年实现盈利,2004年突然出现爆发性增长,业绩翻了20倍。这主要是因为欧洲市场上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出现爆发性增长所致。目前中国厂商的订单主要来自欧洲,但欧洲的大门不会永远向中国厂商敞开。作为全球光伏产业的三巨头之一,日本光伏生产一直保持出口强势,美国光伏生产也是自给之后略有盈余,到2007年,德国市场将再次达到平衡并开始出口。到那时,中国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卖给谁呢?恐怕只有将目光投向国内市场。
    换言之,施正荣和无锡尚德的未来“财富之路”,有可能也将和其他产业已经出现的版本一样:出口转内销,最终的财富路径指向中国内地,以在中国市场实现的较高利润来争取内外销盈亏平衡。一旦出现这种状况,那么,这位新“首富”的财富故事也就失去了目前所蕴涵的意义。
    迹象表明,施正荣领导下的无锡尚德已经开始在国内市场展开一轮大的动作。媒体报道,施正荣即将参与江苏省两大光伏并网电站的项目建设。据了解,无锡尚德将提供整套技术,投资方为江苏省政府。据称,两大项目预计今年上半年开工。
    即便如此,一旦2007年国际市场高潮消退,国内市场产能过剩之时,无锡尚德能否真正实现突围,这还是一个未定之数。■

■【作者联系方式】
Email:hujia3021@21cn.comshasanlang@tom.com
QQ:272647630
TEL:13512789823(广州)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3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锡尚德CEO施正荣:先一步抢控产业链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9日 18:12 《数字商业时代》

  采访·撰文 张含

  如果不是成为今年中国首富的热门人选,43岁的施正荣还不可能有如此高的公众知名度,他创建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控股公司成为第一个在美国证交所主板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施正荣一夜之间身价超过160亿元人民币,财富带给他的名人助推效应远远超越了他成功创办的太阳能企业。




   



  也许是对这样的“成名”还不习惯,或者根本就不是他所认同的价值取向,出现在公众场合的施正荣总爱说,自己和过去没有什么不同,还是一样的每天去实验室,一样的去开发市场。

  施正荣推崇蓝海战略,抢控产业链。他把自己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自己创业开始就注意到了没有深陷“红海”,深陷红海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会是惨烈竞争,结果有可能是颗粒无收。太阳能是他为自己选择的“蓝海”。

  灼热的“蓝海”

  太阳能这个“海”不仅很蓝,还充满了热度,这是创业最理想的选择。几年来,世界各国对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兴趣日益浓厚,美国、日本和德国纷纷加大投资研发太阳能发电技术和产品;中国、韩国、印度等开发中国家也将注意力转向这一崭新的能源领域。我国高速经济增长背后隐现的能源问题更是助推了太阳能这个产业的发展。

  2005年7月,里昂证券(亚洲)所发布的太阳能产业最新权威研究报告指出,预计到2010年,全球太阳能产量将增长四倍,销售收入增长三倍,利润增长三倍。太阳能公司将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时间至少会持续到2008年,甚至可能会到2010年。

  太阳能行业内的优势公司股价在未来2到3年内,至少将有2倍的涨幅,某些情况下涨幅会更为巨大。正是这热度让尚德得到了投资人的追捧,投入这片海的施正荣也绝对是有备而来。

  学物理出身的施正荣,在新南韦尔斯大学(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师从于诺贝尔环境奖得主、有“太阳能之父”尊衔的马丁格林教授,短短三年间,他以优异的太阳能电池研究技术获得博士学位,并成为国际知名学者。1996年太阳能市场呈现指数式的发展速度,国内专家和同行经常邀他返国进行学术报告,使他有机会在 2001年回国创业,实现由学者向企业家的转变。

  蓝海不能变死海

  尽管也有过创业之初缺乏资金的窘迫,但是选择在无锡创业的施正荣一直得到了政府的鼎力支持,尚德在国内虽然不是第一个进入太阳能行业的公司,但介入市场的时机计较恰当,早期介入的几个公司由于当时全球市场还没起来,最终在战略上摇摆不定,而行情突然起来后,产能扩张又跟不上,失去了市场机会。施正荣的成功是典型的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尚德所处的领域被称为光伏产业,是指把太阳光能通过太阳能电池转化为电能的产业。

  受施正荣财富效应的影响,还有太阳能产业的长期利好,在过去不到一年时间里,进入光伏产业的中国企业已至少有30家之多。与无锡尚德相同规模或以上的企业就超过10家。尚德的先发优势陷入了新的包围圈。

  施正荣很清楚最大的危险还不是来自同行竞争,光伏的产业链很长,上游是晶体硅制造业;中游是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片还要经过一整套的封装工艺组装成“太阳电池组件”;下游则是太阳能设备商。尚德的主营业务是做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作为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主要原料,我国95%的高纯多晶硅材料依赖进口。

  业内已有“拥硅者为王”一说,行业甚至出现很多炒家囤积居奇。 这意味着即使在新的产业领域找到了蓝海,但是在整个产业链上我们的企业仍处于被动的受制于人的状况,如果不在产业链上寻求蓝海突破,我们目前找到的蓝海不仅仅可能是可能竞争的红海,更严重的是被扼住喉咙的死海。

  更让施正荣难以心安的是,2006年尚德即将增加到240MW的产能后,不仅巨大的原材料缺口很难满足,而且供需关系的失衡,将无法控制硅原料平均价格的走向。控制上游,成了施正荣当前必须的选择。

  虽然面临着上游原材料的巨大缺口,施正荣曾经对外宣布,尚德控股计划用3年时间建立硅片、电池及其组件的一条龙产业链,来解决受制于人的状况。

  蓝海语录: 尚德之所以能成功的“诀窍”,那就是不要陷身“红海”,大家在一片混沌中浴血奋战,到最后结果都是收利甚微;只有另辟“蓝海”,获取丰厚的利润,避免竞争。

  施正荣的“蓝海武器”:进入攻略:在一个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地方进入了一个好行业。

  保“蓝”攻略:倾力支持上游厂商的发展,以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以支持代替进入,未雨绸缪,保证蓝海不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3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威英利启动赴美上市 新能源改写中国财富神话
http://news.hexun.com/1721_1630461A.shtml
{天威英利预测的06年可实现净利润2.5亿元,一位颇为激进的市场人士分析表示,作为同行业参照,无锡尚德目前市盈率约为100倍。据此推算,天威英利的合理市值应该在250亿左右。}

      以此来估计英利10000股本,上市前发2500万股,合计12500万股.每股市值200元/股(250亿/1.25亿股),合25USD/股.若以07年盈利为依据,则更高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3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G天威总股本3.3亿股,控股天威英利51%,即0.51亿股。

      假设G天威增发3500万股。

      那么一股G天威,包含0.1522股天威英利(0.51/3.35)。

      如果按照上一贴英利在纽交所的估值,200元/股,那么一股G天威中包含的英利就相当于30.45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3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montree_97 于 2006-5-3 21:47 发表
现在G天威总股本3.3亿股,控股天威英利51%,即0.51亿股。

      假设G天威增发3500万股。

      那么一股G天威,包含0.1522股天威英利(0.51/3.35)。

      如果按照上一贴英利在纽交所的估值,200元/ ...


这样算来算去,有什么意义?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主要应看公司的发展情况,还有07年新会计核算的方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3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证交委员和中国证监会宣布扩展合作范围

2006-05-03 17:58     世华财讯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主席考克斯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在华盛顿正式签署协议,扩展合作范围。


  综合外电5月3日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主席考克斯(Christopher Cox)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CSRC)主席尚福林在华盛顿正式签署协议,加强信息共享,扩展合作范围。

  根据协议,SEC与CSRC计划在执行方案中加强紧密合作,包括扩大信息交换。SEC与CSRC还计划对在对方交易所公开上市公司报告要求和两国会计标准的衔接进行讨论。

  考克斯称,中美在某种程度上更叫了解了彼此的做法,这将使双方的信息共享更加有效。他还表示,美国在确保美国消费者得到保护方面有浓厚的兴趣。

  由于中美公司在对方证券市场上市越来越多,中美证券监管机构05年10月进行对话,旨在加强合作。美国担心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日益上升的重要地位,而05年对话为中美合作画上了和谐的音符。

  尚福林称美国市场为中国公司上市的重要场所,并表示,中国公司通过在美国市场融资成功扩张。考克斯强调中美跨国投资的增加,并称该协议将使中美证券监管机构的合作更加紧密。

  尚福林称,中国始终在研究美国公司改革法《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Sarbanes-Oxley)中的条款。该法案对美国和外国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尚福林还表示,中国也在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投资者,加强监管力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3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


中内协网

--------------------------------------------------------------------------------

每当世界经济呈现衰退,资本市场出现疲软,都会伴随一系列公司财务丑闻的出现。发生于1938年的美国杰克逊·罗宾斯公司舞弊案即为首例。1998年初,美国垃圾公司宣布重新编报其1992年—1996年3年期的财务报表,承认其截至1996年虚报了税前收益14.3亿元,少报纳税费用1.78亿美元。2001年安然公司宣告破产,2002年世通公司又以90亿美元虚假盈利惊爆财务欺诈。 紧随其后的证券、司法调查直接引发了涉案公司的破产并导致美国政府举起了法制的盾牌——这就是2002年8月份出台的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
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起源于安然公司倒闭后引起的美国股市剧烈动荡。为防止和减少上市公司财务丑闻的不断发生,由美国参议员Sarbanes和美国众议员Oxley两位威望甚高的参众议员联合提出了一项法案,该法案即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当美国国会在审理这项法案的过程之中,又爆发了世界通讯公司虚假财务案。后案的发生则加速了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的正式出台。此间世界经济危机四伏,金融、财务舞弊风波起伏跌宕。各国都制定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和规定,以 促进和加强风险管理。例如2002年8月新加坡召开国会参议院会议讨论公司披露和管理的问题; 2001年加拿大成立了公司管理联合委员会;欧盟15个成员国中13个成员国5年之中相继颁布了25个条例,以介入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但所有这些都不及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在世界范围内更具有影响力。尽管一些人反映,迅速出台一部法律是否有点过于仓促。欧洲的多数上市公司则颇有非议,认为这部法案出台是美国人“生病”让全世界跟着“吃药”。但是法律已经通过了,这部由美国国会颁布的法案,对美国国内所有的公司或组织都有绝对的执行力与约束力,它的效力涵盖了所有注册于美国证交会之下的公司,不仅是纽约的证券交易所,还包括纳斯达克以及其他的交易所,并且包括非美国而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共计约有14000多家公司都要受这个法案的约束。

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设计生效期限为法案通过后的12—14个月过渡期,法案颁布后,多数人认为达到条款要求的准备时间过短,美国证监会决定考虑上述情况,延迟法案第404条款的生效期至2004年6月。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重新强调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管理层,董事会、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四个层面应发挥的作用,作出了具体的阐释与规定,并对违反者设立了问责机制,提出相应的惩罚措施。重申上市公司一定要有内部审计部门,这就为实现完善的公司治理搭建了法律支撑的平台,

世界通讯公司在破产程序中,美国的专门机构对破产过程及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2003年6月该机构提交的长达290页破产审查报告中,部分内容是与内部审计的工作方式或缺乏独立性有关的。破产审查报告陈述了一系列严重的事实:1、内部审计只向总经理CEO和首席财务官CFO报告工作,这种报告关系破坏了审计独立性的原则。2、内部审计只能做让公司首席执行官高兴的事,其工作内容专注于经营审计,极少从事与财务相关的审计。报告认为,这对于像世通这样规模庞大复杂的公司,内部审计如果仅局限于经营审计是极不恰当的。3、内部审计师与外部审计师(当时的安达信公司)极少沟通协作。4、内部审计狭窄的业务范围使得公司董事会无法在早期发现其公司财务处理不当的问题。5、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形同虚设,对公司财务状况根本不了解,批准审计计划和审计报告几乎流于形式……。

在对一些跨国公司舞弊案进行反思与总结时,人们越来越多地感觉到大量的舞弊案的屡禁不绝与董事会、管理层、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未能完全履行其职能有关。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听任管理层摆布,管理层则由少数人或一个人说了算。公司与外部审计师的服务关系长达数十年甚至近百年,造成外部审计师无法独立客观执业。而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尚未得到管理层的充分认识与重视。

据此,美国国会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针对诸多上市公司中存在的漏洞与弊端,从制度入手作出了安排。

首先法案规定设立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对有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注册管理。它明显改变了以往会计公司实行自我管理的作法。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委员为全职,任期5年,委员会将任命5位具备财务知识的成员。其中两位必须是注册会计师,另三位成员不应由从事过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人士担任。主席由两位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其中一位担任,但不得在过去5年内担任执业注册会计师。委员会按规定制定并采用“审计质量控制、职业道德、独立性和其他为证券发行人签发审计报告相关的准则”。委员会必须要求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其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能充分支持审计报告结论的证据,其它与审计报告有关的信息保留不得少于7年。委员会行使调查、警告、必要时实施适当的制裁措施。

第二,要求上市公司管理层要在年报中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及其实施的有效性做出报告。公司的负责人(CEO和CFO)须对该公司出具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允性作出承诺和保证,
第三,法案要求加大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力度。其中第401条规定披露的每一份按照公认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都应当反映所有由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确认的重要调整事项;每一份年报和季报都应当充分披露重要的资产负债表外交易以及与有可能对公司现在或将来的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未合并实体”之间的“其它关系”。
第四,对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作出具体规定。其中第301条规定证券发行人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应由公司董事会成员组成,并且应在其他方面保持独立性;“独立性”定义为:不得接收除为董事会服务的费用外的任何咨询、 顾问或其它补偿性费用, 也不得成为该证券发行人或其分支机构的附属人员。

第407条还规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可基于个例给予特定成员豁免权;发行人审计委员会应对以下工作直接负责:对发行人所聘请的登记在册的会计公司进行指定,支付报酬并监督其工作;审计委员会必须制定相应程序以接收、保留并处理发行人会计、内部控制及审计相关问题的投诉;以及处理发行人的雇员,对可疑的会计与审计问题提交的匿名举报;审计委员会在认为有必要聘请独立顾问和其它顾问以履行其职责时拥有相应权力;发行人应为公司审计委员会提供适当的资金以支持其运作。

第五,会计师事务所须向审计委员会提交审计报告。法案第204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向审计委员会报告所有“将使用的重大的会计政策和实务…已与管理层讨论过的所有符合GAAP的财务信息的备选处理方法…这些备选的披露和处理方法的分歧以及首选的处理方法”。

第407条规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在其审计委员会中是否至少有一位“财务专家”。

第六,法案要求上市公司管理层应负担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职责,外部审计师应对其开展评估工作,而内部审计师应经常关注并分析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对本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内部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公司管理层出具内部控制评估报告将主要根据内部审计的检查和评估意见作出。

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还对形同虚设的审计委员会重新加以规定,它要求:(1)审计委员会须确实讨论每一年度和季度的财务报表;(2)公司对外发布的所有盈利信息和分析性预测都须经过审计委员会评估;(3)审计委员会必须切实讨论公司风险评估和管理政策;(4)上市公司一定要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其主要负责人的任免,预算、计划、机构、人员编制都必须由审计委员会讨论决定。

[ 本帖最后由 wy9876 于 2006-5-3 23:02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3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威的管理正在国际化接轨的途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4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y9876 于 2006-5-3 21:22 发表
2006-4-26
施正荣财技遭遇“骗术”诘问 [原]


□文/叶知秋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简称“无锡尚德”)“私有化”及上市,以近乎完美的姿势,成为中国母体精心孵育出来的一个“新财富”标本。 ...




通篇文字居心不善!尚德值多少钱,(通俗点说)就是基本不用中国人操心,因为它在美国上市,对我们来说,基本是越高越好,作者替国外投资者担心,简直会令人笑掉大牙!。作者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但对有分辩能力的所谓“威迷”而言,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天威不会为之动摇!感觉上,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徒然,8日高开,高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4 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一个550的qq群!告知前面的兄弟:群号2425180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4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268853964 ,已经进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4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报道,一位很熟悉的朋友找到天威英利的老总苗连生,想从他那里拿到一部分电池组件,苗连生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不可能了。”
从一月份到现在,我三次订购英力的电池片(300W以下),得到的答复都是有现货,与前述说法不符,为什么,那位老兄给解释一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4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美签署证券合作条款 关注在对方上市公司财报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3日 17:4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华盛顿五月二日电 (记者 邱江波) 中美两国证券交易最高管理者二日在此间表示,双方将定期交流证券市场监管动态,对在对方上市的公司财务报告重点关注。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克里斯托弗·考克斯当地时间二日傍晚在此间签署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合作条款》,关注在对方上市的本国公司的财务报告问题,成为该合作条款三大主要目标之一

  在签署有关合作条款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克里斯托弗·考克斯分别简短致词,据他们表示,随着上市公司和双重注册公司机构数目不断增加,证券犯罪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为了有效防止犯罪,双方同意增加沟通,提高效率,在跨径斜插方面为对方提供及时全面地协助。

  考克斯承诺,美国对中国证券监理和稽查办案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经验分享。

  据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介绍,中国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改制后将美国市场作为重要的境外上市地之一,一批民营高科技企业通过美国资本市场获得了新的发展,美资投资银行在中国企业境外上市中占有相当高的市场份额。

[ 本帖最后由 wy9876 于 2006-5-4 09:22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4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据报道,一位很熟悉的朋友找到天威英利的老总苗连生,想从他那里拿到一部分电池组件,苗连生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不可能了。”
从一月份到现在,我三次订购英力的电池片(300W以下),得到的答复都是有现货,与前述说法不符,为什么,那位老兄给解释一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4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ywwkkcc 于 2006-5-4 09:18 发表
据报道,一位很熟悉的朋友找到天威英利的老总苗连生,想从他那里拿到一部分电池组件,苗连生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不可能了。”
从一月份到现在,我三次订购英力的电池片(300W以下),得到的答复都是有现货,与前 ...



有人说:亲眼见到的事情都会有假,所以以上的说法我都不加评论,准则在自己的心里,信则有,不信则无,这年头,谁更加可信呢?你?他?,其实自己也会欺骗自己,自己说的假话多了,连自己也相信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4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老兄,请你往英力的销售部打个电话试试,如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4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0312-3100506,0312310050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28 12:29 , Processed in 0.040243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