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高兴得很

2005年08月30日周二相关新闻及晨会报告跟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30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油价加大国内通胀压力 中国经济调适力受考验  


  飓风卡特里娜日前在墨西哥湾迅速增强为最高级别的第5级超级飓风,直吹美国海湾石油设施心脏地带。由于市场担心这可能使该区域的大部分石油生产瘫痪,导致国际油价大涨。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付运的轻甜原油于8月28日大升4.67美元,盘中一度达到每桶70.80美元的历史新高。受此影响,全球股市纷纷下跌。一些市场人士也建议美国解除战略石油储备,以对高油价作出反应。一些国际能源分析师表示,目前国际油市的基本因素已相当紧张,不得不作最坏打算。
  国际能源分析师的悲观看法,显示了市场的普遍担心:国际油价将持续处在高位,并且还可能继续上涨。高油价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将不容小觑。全球油价上涨正逢中国的石油需求大增。2003年和2004年,中国原油进口已分别达到9100多万吨和1.227亿吨,今年前7个月,中国原油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增长5.4%至7450万吨。在油价上涨的情况下,意味着中国将为进口原油多支付成本。曾经有计算显示,2004年中国为购买原油“多”付了80亿美元。
  高油价将加大国内通胀的压力。为购买原油多付的成本,还只是中国经济所受到冲击的一个极小部分。如果油价继续上涨,或者长期维持在高位,它将给中国经济带来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石油作为一种基础能源,同时作为众多产业的上游原材料,油价上涨无疑将加大物流、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等诸多行业的价格上涨压力,并影响到更多的终端产品,国内市场为石油消费将承受更高的价格,这可以看成是一种“国内溢价”。
  高油价还将加大中国保证能源安全的压力。石油安全与中国经济安全的关系,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密。由于中国的能源消耗量增加已是必然,中国近年加大从全球市场获取能源及资源已是既定的战略。但高油价不仅使得中国要为保证能源安全付出额外的“中国溢价”,而且还使得中国企业在海外要面临政治上的压力和怀疑。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封面文章就非常有代表性,它以杜撰的“TheOiloholics”一词[注:从alcoholic(醉鬼)一词演化而来],形容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大国对石油的渴求的胃口,文章称,除非这两个大国抑制他们的胃口,否则油价还会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高油价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在国内被明显低估。根据国内专业分析人士的观点,在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曾经导致全球经济陷入危机,当时石油价格的高位是刚刚突破60美元。如果我们用人均收入来衡量社会对高油价的承受力会发现,1980年石油危机达到顶峰之际,美国的人均收入是25000美元,日本是18000美元。现在的油价早已经突破了60美元一桶,但中国的人均收入即使到了2005年末,预计也仅仅达到1500美元而已。这一对比表明,现在的油价已明显高于中国社会的承受力。
  但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国际油价的高企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但为什么中国没有因油价上涨而导致经济显著受损?主要有如下原因延缓了石油价格冲击的到来。
  首先,经济热度掩盖了高油价造成的问题。泡沫化的收益会反映在各个方面,人们的名义收益会有较高程度的提高,这包括公开的收益和灰色的收入,所有这些可以支撑社会、经济在一段时间之内,耐受较高的油价。不过一旦导致名义收益提高的关键因素发生改变,比如经济发生一定程度的紧缩,则情况将会立即逆转。
  其次,很高的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流入。持续的FDI投资以每年500亿到600亿美元的规模流入,这些资金可以间接部分分流,形同补贴式的支持油价的上升。只要国际资本的流入持续,问题就不大,但如果一旦国际资本不再以这样的规模流入中国,高油价的威力马上就会爆发出来。
  第三,中国政府的直接和间接补贴。银行资金一直是中国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它间接地提供了能源价格的补贴。
  现在的情况已很清楚,未来中国的经济与社会运行,将不得不在高油价背景下进行,将不得不习惯于高油价。高油价的影响将在今后逐步而显著地释放出来。  
  第一财经日报
参与人数 1 +8 时间 理由
高兴得很 + 8 2005-8-30 12:11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8-30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石油产业投资基金酝酿设立  

--------------------------------------------------------------------------------


  
    昨日,中外有关方面正式宣布,他们已达成初期协议,将投资3亿美元,酝酿发起设立“中国石油产业投资基金”。

    这一基金是由中国基金论坛、北京民生商联国际能源顾问公司、海湾阿拉伯国家经济投资署、沙特阿拉伯国家投资总局协议形成“中国石油业国际产业投资联盟”酝酿发起设立的,这一联盟还提出一种“股权换油源”的新思路来提升中国能源安全水平,而投资基金正是这一新思路的具体实施者。

    “股权换油源”,即让具有油源的外国企业或油矿主,带着中国企业应得的份额油以及一定的现金投资,与中国的民营企业进行合资经营的一种“股权捆绑油源”的集合投资。民营企业可以以其自有资产入股,在共建中小型石油码头、石油运输系统、仓储或炼油厂以及终端销售网点等方面,与合资方进行合作。

    据介绍,中国石油业国际产业投资联盟是一个跨石油及能源投资企业多边协议合作的联盟。目前已加盟成员企业资产约200亿人民币以上,遵循“股权换油源计划”出让股权约50亿元人民币,可控资产300亿元人民币以上,其资产涵盖港口油气码头、仓储物流、炼化、油田勘探及约50座产权清晰的加油站等。该组织预期2006年二季度可控资产规模可达近2000亿人民币。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周风起说,“股权换油源计划”减少石油生产者和市场之间的中间环节,对炒作引起的高油价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8-30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数百基金经理:中国A股比H股更具吸引力  

--------------------------------------------------------------------------------


  
    全球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看法如何?昨天,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晶女士(Ms.

    Jing Ulrich)在北京给出答案:全球数百位基金经理正在评估中国A股市场的吸引力,他们认为,现在的A股较H股更有优势。

    李晶刚刚访问了欧、美、亚三大洲的数百位基金经理,得到了这个答案。

    在过去十年里,曾多次被全球机构投资者评为“最佳中国分析员”的李晶今年才加盟摩根大通。此前她曾任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亦曾在里昂证券工作7年,是业内公认的最受推崇的中国分析员。

    李晶在她为期一个月的欧美之行中发现,虽然国内投资者正为股市的持续下跌而苦恼,但越来越多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正在评估中国A股市场的吸引力。

    正是由于A股近三年来表现逊于H股市场上证指数三年来从1500点跌至1000点,而H股的国企指数则从千余点涨至近五千五百点),才使得境外投资者认为A股市场的风险已经有效释放,A股较H股的估值优势正在体现。其中,上游企业、垄断行业、新股IPO、基础建设等股票板块最具吸引力。

    境外投资机构是否也在关注正在进行的股改?前段时间频繁现身于股改试点公司的QFII,会不会只是进行套利演练?“由于没有明确的时间表,所以大家也在观望事态的发展。”李晶表示。相比较而言,QFII现在最焦急的是股改后A股市场能否迅速恢复新股IPO,一两年内将要上市的建行和中行都是QFII等待的对象,“这是件很矛盾的事。一方面期待新的优质公司上市,一方面也担心市场会因为重发新股向下。”

    在宏观经济方面,她预测今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将创历史新高,实现中长期的消费增长大概要用3至5年时间,而不是很多人简单想像的3至5个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30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金早报

一、公司研究-房地产行业-招商地产(000024):05年上半年业绩回顾-审慎推荐
要点: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31亿,同比增长52%:招商地产2005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8亿元,同比下降14.86%;净利润为2.31亿元,同比增加52%;每股收益0.374元。公司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04年石化分销业务尚未剥离所致基数较高;而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商品房开发收入同比增长46%,毛利率水平从05年一季度30%上升到上半年的40%。
地产业务毛利率上升:上半年共结转商品房面积6.9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而预收账款增长53%,达到7个亿,公司地产业务的增长态势比较良好;同时房价的上涨带来了毛利率水平的提高,公司上半年毛利率水平从04年上半年的30%上升到40%。
园区租赁业务稳定增长:今年上半年新增的黄金台商业大厦和太子广场二期两个项目是公司租赁收入增长15%的主要来源,下半年泰格公寓项目和太子广场商铺将陆续建成并营业,预计全年租赁收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另外园区内供水供电业务也保持平稳。
维持05年盈利预测:我们认为公司在05年结算项目有限,其地产开发收入将会略低于去年的水平,但利润水平将会上升,而租赁业务和园区供水供电贡献的利润将会有一定幅度增长,根据我们对项目的分项预测,维持我们对公司05年主营业务收入和盈利的预测不变。
l 维持“审慎推荐”的投资评级:公司05年动态市盈率为12倍,而目前股价对其NAV有31%的折让,我们认为公司在宏观调控中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维持其“审慎推荐”投资评级
二、公司研究-石化行业-齐鲁石化 (600002/6.70元):中期业绩符合预期-审慎推荐
要点:
齐鲁石化公布了上半年业绩,公司实现净利润12.5亿元,每股收益0.64元,同比增长了55.4%。符合我们的预期。产量大幅增长是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我们认为此次国际化工周期的高峰已经过去,下半年的产品毛利将继续缓慢下滑。我们维持净利润21.56亿元,每股1.11元的2005年盈利预测, 以及“审慎推荐”的投资评级。
按照我们的盈利预测,齐鲁石化目前基于2005年盈利预测的动态市盈率仅为6倍,和国际可比公司相比具有吸引力;但是动态的市净率为1.7倍,显示股价短期仍有下降空间。我们计算的公司平均化的每股盈利约为0.50元,目前平均化的市盈率为13.4倍,显示公司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长期投资价值。
三、公司研究-零售业-苏宁电器(002024/29.18元):对价完成、中期净利增长116%、10股转增8股——利好逐步出尽-中性
要点:
l 2005上半年,苏宁净利润同比增长115.7%,与国美4.5%的同期增长率产生了鲜明反差。报告期,苏宁期间费用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国美已在8个以上的重点城市取得了第一大家电零售商的地位,规模效益较为显著,而苏宁尚未获得这样的跨区域发展形势。
l 从加快存货周转和获取现金的能力来看:
1)苏宁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经营所得现金流与净利润基本持平,表现不及存货总额同比下降、经营所得现金流为净利润2-3x的大商股份和华联综。
2)公司较去年同期加大了银行承兑汇票的使用力度,拉长了帐期,但仍然有财务费用发生,而不是如国美那样获得了一定的利息收益,现金利用效率仍待提升。
l 我们分析的侧重点不在于谈论公司目前的业绩表现如何,而是关注于未来:
1)中国家电零售业还处于简单的价格竞争阶段,过去的增长主要来自外延式的扩张。国美在市场控制力度上占了上风,而苏宁没有采取激进的攻坚战略、保持了短期业绩的快速成长。
2)目前并没有切实的依据和观察能够表明:苏宁在讨价还价能力、单店经营水平和顾客吸引力、市场控制力等方面度明显地好于国美。由于内生性增长力度不足,很难说哪家企业已形成了抵御竞争冲击的能力。
l 我们建议对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持较审慎的态度:
1)2005年二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加了2,900万元,比一季度的同比增加额下降了820万元;
2)国美、永乐已开始进军南京市场,苏宁在南京市场的销售和毛利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3)与国美一样,苏宁体现出了单店平均销售下滑的趋势。
l 我们将其评级由“审慎推荐”下调至“中性”。即便在较高的盈利预测下,其2005-06年的市盈率已达到了18x和14x,与国美持平,基本反映出公司和其所在行业的基本面状况。目前该股的全流通对价已完成,中期业绩也已通过预喜而基本被市场所消化,若此次大比例转增受到市场的追捧,可适当获利。
四、公司研究-航空行业-东方航空(600115/2.52元):中期业绩回顾-中性
要点:
Q 由于前两年大量的运力引入以及自身较高的负债水平,东航2005年的机队引进相对温和。上半年公司运力投放仅增长了4.7%,而旅客周转量则增加了7.8%。上半年由于上海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和国际航线比重的增加,东航的收益水平同比出现了1.4%的下滑。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00亿元,而成本增长高于我们的预期,达87.8亿元。上半年东航亏损4亿元,对应于每股亏损0.08元,低于我们的预期。
Q 东航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其枢纽建设和航线网络布局的合理化。我们认为这些调整将会有利于东航的长期发展。相对而言,我们对于东航整合重组后的协同效应更为乐观。同时,公司风险控制意识有所加强。为了减少油价波动对于公司运营成本的影响,东航已与境外银行达成了航油期权交易协议。据我们了解,东航目前已经对冲了将近30%的航油用量。
Q 受益于7月份的人民币升值和夏季运营旺季的如期而至,东航三季度的盈利情况相对不错。公司在今日公布中期业绩的同时预期前三季度将会出现盈利。我们认为如果油价在四季度不出现再创新高的情况的话,公司全年仍有望录得小幅盈利。
Q 对于该板块而言,我们认为在前期推出的各项利好政策后,航空行业短期内较难有更多的利好政策推出。而近期国际原油价格的屡创新高使得航空板块受到一定的压力。东航目前的市净率依然有2.1倍,其相对港股的溢价也处于100%,远高于两地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依然存在下调的风险。我们依然不建议投资者在近期内介入该板块并维持对东航“中性”的投资评级。
五、公司研究-银行业-民生银行(600016/5.50元):经营压力凸现-中性
要点:
05年上半年民生银行实现净利润12.68亿元,每股盈利0.20元,同比增长约16%,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存贷利差相比同期扩大,带动存贷利息收入增长37%,成为经营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此外,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降低了资金成本,金融同业往来净收入也实现了较大增长。
但是,经营费用增速超过收入增长速度,零售业务发展初期成本上升压力将继续存在。
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双双上升,关注类贷款上升明显,快速扩张中积累的信贷风险继续暴露。
维持05年每股收益0.42元的盈利预测,调低06年盈利预测约4%至0.49元。
民生银行资产扩张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经营压力凸现,补充资本金需求迫切,但只有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才能为外部融资创造条件。目前05年市净率为2.23倍,按照10:3的送股比例调整后为1.72倍,处于合理区间,因此仍给予“中性”投资评级。
六、公司研究-元器件行业-生益科技600183/4.76元):中期业绩回顾:符合预期-长期推荐
正文:
公司上半年业绩符合市场预期。主营业务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30.5%, 但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因素的影响,主营业务利润率下降11.5%,导致主营业务利润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3%和58%,上半年实现每股盈利0.072元,由于相继出了业绩预警和快报,市场对盈利下滑已充分反映。公司同时对前3季度累计净利润同比下跌超过50%作了预警。
下半年的盈利情况将好于上半年,除了因为季节性需求上升,使产能利用率有所改善外,松山湖项目已经于7月份开始量产,销量贡献达到我们覆铜板150万平方米和半固化片600万平方米的预期。但下半年内生增长仍较弱,CCL价格提升前景并不明朗,利润率水平将维持在15%以下的低位。
维持“推荐”评级:我们对2005年和2006年的盈利预测不作调整,当前股价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4.5倍和15.9倍,高于台湾PCB厂商,但和其他地区可比公司基本一致,考虑到公司在行业内具备较强竞争力,2005年是盈利低谷以及股权分置可能带来投资机会,维持对该股“长期推荐”的投资评级。
随着规模的扩大,产能扩张对生益科技的盈利贡献逐步减弱,建议投资者更多关注公司利润率水平的变化。
七、公司研究-机械制造/工程机械-桂柳工(000528/4.40元): 中期业绩回顾-中性
要点:
桂柳工今日公布了2005年中报,录得每股收益0.27元,公司上半年不进行利润分配。公司在上半年共实现销售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1.28亿元,同比下降34%,其中二季度单季,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利润6,803万元,同比下降19.8%。
评论:
固定资产投资仍处高位,市场需求有所起色。
盈利能力表现仍然不佳。
现金流表现正常。
盈利调整,维持中性评级。

八、公司研究-机械制造/工程机械-振华港机(600320/14.00元):中报业绩回顾-推荐
要点:
? 振华港机今天公布了上半年业绩,符合我们预期。公司在2005年上半年共实现销售收入58亿元,净利润5.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8.4%和160.6%;每股收益为0.369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31.6%。如果不计算今年上半年公司获得的所得税返还和远期外汇合同公允价值的评估收益,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和每股收益分别为4.7亿元和0.304元,分别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07%和84%。
? 收入和订单继续快速增长。公司今年上半年预计共获得订单超过10亿美元,在手订单总额预计已经超过20亿美元元,同比增长超过40%。同时公司的盈利能力随着合同价格的提高而继续攀升,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已经达到12.5%,相比去年上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 尽管集装箱航运业的景气程度有所回落,不过世界各地的港口建设仍然相比强劲。以中国为例,我们预计从05-07年,我国的集装箱港口吞吐能力有望从04年的6,800万标准箱左右提升到1.2亿标准箱以上,年均复合增长超过20%。
? 公司调整了收入确认的会计政策,由原先的发运时确认收入调整为按完工百分比确认收入。由于公司新的收入确认使用三个节点,我们预计新的会计方法将会令公司今年的收入将会由于使用新的收入确认方式提高5%左右。
? 在考虑了人民币在12个月内继续升值5%的基础上,我们预计公司今明年的收入有望达到125和139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11.7和13.2亿元,相对应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76和0.86元。考虑到公司当前的市盈率水平只有9倍,同时一旦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其A股的估值水平将会被进一步降低,因此我们将该股的投资评级从“审慎推荐”调整为“推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0-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8-30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11:30播报:调整仍没有结束的迹象  

--------------------------------------------------------------------------------

  
    消息面上中国发行监管部副主任王连凤日前表示,最近媒体有很多关于恢复IPO的报道,对此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但是,在条件成熟和市场环境许可的情况下,一定会非常积极地推动这项工作。没有时间表意味深长,总之新股发行是源头之水,希望发行的股票也是条件成熟和经营环境向好的公司。

    整体消息上还算平淡,相对市场来说有益无害,今日G股也表现强劲,G宏盛涨停,G七匹狼也被带动,另外,今日高清电视开播,中视传媒开盘及涨停,也刺激了电广传媒股的上涨。盘中绩差股的炒作缺乏基本面支撑,相对来说难以获得市场和主流机构的认同,分化也就相当明显,ST的板块效应在达到极致后退潮。

    今日大盘震荡整理难免,从技术形态分析,股指以破20日均线,深市也破30日均线,靠近60日均线。盘中电视网络科技通信股对市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能形成整体亮点,那么股指会有来回反复。但调整仍没有结束的迹象,继续减仓为主。

    消息面上中国发行监管部副主任王连凤日前表示,最近媒体有很多关于恢复IPO的报道,对此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但是,在条件成熟和市场环境许可的情况下,一定会非常积极地推动这项工作。没有时间表意味深长,总之新股发行是源头之水,希望发行的股票也是条件成熟和经营环境向好的公司。

    整体消息上还算平淡,相对市场来说有益无害,今日G股也表现强劲,G宏盛涨停,G七匹狼也被带动,另外,今日高清电视开播,中视传媒开盘及涨停,也刺激了电广传媒股的上涨。盘中绩差股的炒作缺乏基本面支撑,相对来说难以获得市场和主流机构的认同,分化也就相当明显,ST的板块效应在达到极致后退潮。

    今日大盘震荡整理难免,从技术形态分析,股指以破20日均线,深市也破30日均线,靠近60日均线。盘中电视网络科技通信股对市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能形成整体亮点,那么股指会有来回反复。但调整仍没有结束的迹象,继续减仓为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 05:19 , Processed in 0.061289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