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OA8QR51K

OA8QR51K帖总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9-3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07.jpg
08.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3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09.jpg
10.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3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西风光
[quote]



















[/quote]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3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玉器欣赏
[quote]



  青玉跽坐人佩

  商代

  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通高5.6厘米 宽2.8厘米

      青玉圆雕玉人,猴面、跽坐、双手抚膝,头上齐眉短发,上

  衣缘及臀部。颈下有孔可供系佩。玉人生动写实,代表了商晚期

  玉雕工艺的水平。



青玉鸟形佩

  商代晚期(公元前11世纪)

  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

  出土

  长10宽2.5厘米

      青玉质,体呈伏状,

  带冠短翅,尖喙圆眸,翘

  尾屈足,颈部的孔可供佩

  系。此佩采用双面双线勾

  勒,具典型商玉风格。



  青玉虎形佩

  春秋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

  长14.6厘米 宽4.4厘米

 

      玉质微黄,晶莹细润,虎形低首弓

  背,尾尖上卷。口与尾部各有一孔,以

  备系佩。虎身纹饰用粗细不同的阴刻线

条和剔地的隐起面处理相结合。背部磨光。其纹饰古朴,造型生动,刻工精细。



  青玉人首蛇身饰

 

  春秋

  1983年河南光山宝相寺

  黄君孟墓出土

  外径3.8厘米

 

 

   环形,两件成对。纹饰作侧面的人首蛇身状。一件为两面阴线刻,另件一面呈阳线刻,束发

鳞身,体态略有区别。与中国传统的“伏羲鳞身、女娲蛇躯”之阴阳说相合。应一为男性,一为

女性。



  白玉舞人佩

  西汉中期

  (公元前620年——前467年)

  1986年河南永城芒山镇僖山汉墓

  出土

  长4.6厘米 宽2.5厘米

 

      片状白玉,双面透雕。舞人

  形态翘袖折腰,着交领系带长

  衣,细部以阴线刻出,上下各有一

  孔,以备系佩。其纹饰简洁,形象写实。是汉代玉佩之标准器。



  金缕玉衣(附鼻塞、耳塞、

   口含、手握)

   西汉中期

  (公元前206年——24年)

   1986年河南永城芒山镇

   僖山汉墓出土

   长180厘米 宽125厘米

 

      玉衣出于西汉末期梁王墓,是由2008个玉片,用金丝缀合而成。按人体部位分别为头罩、面

盖、上衣、袖、手套、裤、脚套等,玉衣为上古贵族的敛葬服饰,始于战国末期而盛于两汉,根据

身份与等级的不同,玉衣的联缀又分为金缕、银缕、铜缕和丝缕。
[/quote]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3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 陶 器 鉴 赏
[quote]



  彩陶双连壶

  仰韶文化

  1972年河南省郑州市大河村出土

  高20厘米

      以泥质红陶做成两壶并连状。连腹处

  有一圆孔相通,两壶体近于橄榄形,通体

  施红衣绘黑彩平行线条纹。



  彩绘陶鼎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

  1975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出土

  通高24厘米  口径22厘米

      灰陶轮制,子母口上承覆钵形盖,平底下附扁柱状

  足,通体以灰、红、白三种色彩绘三角纹、弦纹、圆点

  纹。色彩艳丽如新。



  彩绘陶甗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

  1975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出土

  通高37厘米 口径34厘米

    泥质灰陶,以上甑下鼎组合而成,甑底布满圆形箅孔。

  通体绘红彩三角纹。其间以黄、白彩填饰珍珠纹。



  红绿釉桃都树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

  1969年河南省济源市泗涧沟出土

  高63厘米

      红陶胎。全器由桃都山形树座、树干、树枝三部分组合而成,树干顶端

  有蹲熊、天鸡,周匝长三层树枝,枝叉上攀附猿猴、栖息乌鸦,树座表面塑有

  裸体人、羽人、奔獐、飞蝉等。通体饰红绿釉。



  绿釉陶六博俑

  东汉(公元25──220年)

  1972年河南省灵宝县出土

  通高24厘米 长28厘米 宽19厘米

      红陶胎,底座与俑分模制作。座之两

  侧跽坐两俑对博,中间置一长方形盘局,

  其一边置六根长箸,另一边置方形博局,

  博局两边各有六枚方形棋子,中间有两枚

  圆“鱼”。博局与俑皆施绿釉。



  黄釉舞乐扁壶

  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

  1971年河南省安阳县范粹墓出土

  高20厘米 宽16.5厘米 口径6厘米

      白色胎质,通体施褐黄色釉。体扁

  圆,形如皮囊。壶身两面似为同模印出的

  “胡腾舞”图案。乐舞者的形貌、着装均

  为胡人形象。



  三彩马和牵马俑

  唐代(公元618──907年)

  1931年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马高72厘米

  俑高63厘米

      马剪鬃缚尾,口角悬镳,背具

  桥鞍。牵马俑高鼻深目,头戴毡

  帽,身着圆领交襟右衽袍,腰系行

  囊,下穿窄裤,足穿尖头靴,双手

  握拳,作执缰牵马状。



  三彩武士俑

  唐代(公元618──907年)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通高88厘米

      俑戴盔,穿甲,腰束绳形粗带,围项护,两肩有覆膊,甲附双护胸

  及护心,下着条纹小口裤,足蹬尖头靴,左手叉腰,右手原持有兵器,

  立于方形座上。俑身及座施黄、绿、白三色釉。



  杂剧舞蹈砖俑

  元代(公元1271──1368年)

  1973年河南省焦作市西冯封出土

  高40厘米

      以泥质灰陶塑成。头戴荷叶笠帽,耳后有双瓣垂

  髻,身穿方领窄袖长袍,左胯系如意形垂饰,四肢作舞

  蹈表演状。



  扛牌人物雕砖

  元代(公元1271──1368年)

  1973年河南省焦作市西冯封出土

  高33.5厘米

      以泥质灰陶塑成,作扛牌疾走状。俑髡发,

  耳后有两个掏环髻,绦带束蝴蝶结,身着窄袖

  袒胸长袍,足蹬袜履。



  陶庄园

  西汉(公元前206年——24年)

  1981年河南省淮阳

  于庄汉墓出土

  长130厘米 宽114厘米

    庄园由田园和宅第两部分组成。宅第为三进院落,布有悬山顶、四阿顶建筑,高低参差,错落

有致,内设伎乐俑、仆侍俑及生活器皿一应俱全。宅旁连以水旱农田、水井、沟洫等,前墙上绘有

主仆生活图(已脱彩)。



  绿釉陶望楼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972年河南省灵宝县张湾汉墓出土

  高130厘米

      红陶绿釉。下为方形池塘,塘内有龟、鱼、鸭浮

    游。池垣上有吹奏、迎宾、执弩等九俑,池中央矗立

    三层方形望楼,第一层门内正坐一俑,第二、三层平

    台上各有吹奏俑2、执弩俑2、立俑1,四阿式楼顶正中

    立一朱雀。



  绿釉陶水榭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964年河南省淅川县出土

  高45厘米 水池口径40厘米

        红陶胎,通体施绿釉。水池与亭榭连体制作。水

    池呈圆形,埂上塑有羊、奔鹿、鹅、鸡和武士俑二

    人、吹奏俑三人,池内有鹅、鸭、龟、鱼等动物和梭

    形小舟,舟内置篙和桨。池中矗立由四根扁柱支撑的

    四阿重层式亭榭,其正门外架一小桥通向池岸,桥边有

    二人恭立,亭内有一人袖手端坐。



    三彩舍利塔

    北宋(公元961年——1127年)

    1966年河南省密县法海寺塔基出土

    高98.5厘米 基边长30.5厘米

        塔形为方形密檐式,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基座为

    叠涩须弥座,其上饰间柱、角柱、宝塔、伏鹿、仰莲、宝莲、麒

    麟、天王、力士等图案。一层四壁开门,门内有四尊坐佛。二层檐

    下置一 “咸平二年四月二十八日记施主仇训”匾牌。通体施红、

    绿、白三彩釉,光彩夺目。



  彩绘三进陶院落

  明代 (公元1368年——1644年)

  河南郏县出土

  长149厘米  宽89厘米  高60厘米

      建筑群由一座牌坊和三进院落组成。五脊歇山式牌坊与大门之间分列骑
马俑二排。院门外有八字墙,门内有影壁,三进院以中轴对称列出九座悬山式
平房,一座堂楼,四个前后串通的门与围墙。前院左角置陶轿,后院左厢置灶
,左角有磨、杵臼、猪羊等,院内分立男俑17个,女俑10个。这套宅院是中国
古代北方民居的真实写照。



双鸟怪兽彩绘陶壶

    西汉(公元前206年一公元25年)|

    高45厘米宽25厘米l

    河南省荣阳北部乡牛口峪出土

    壶头为蒜头状,壶体正面高浮雕一呈坐姿的怪兽。怪兽面部肥胖,两眼凸起,
鼻|子高大,嘴大张露出四齿,脖子短粗。身呈人体状,着衣捋袖,裤腿亦捋至膝盖
。手|脚均为鹰爪。双手抱一鱼。壶两侧上下各塑二鸟,鸟首相背,长尾下垂与下
部鸟首相接。通体用红、白、浅蓝彩绘。壶身背面平坦,原有彩绘现已脱落。双
鸟怪兽彩绘陶壶,造型别致,浮雕画面形象生动,带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这种
形象可能与远古神话传说有关。



彩 绘 陶 鸭

    战国(公元前476年——前220年)

    通高30厘米长34厘米

    1954年河南省郑州二里岗战国基出土

    陶鸭昂首张嘴,两翅作月芽形,尾部平直,双足呈扇形直立。双翅、尾部及双|
足皆有榫头与腹部连接,可自由拆装。眼涂黄彩,口腔、下腹、双足涂红彩,羽毛以
黑白相间涂染。

    夏商周时期,人们更多地将艺术创造的才能投向青铜器的制作上,而忽视陶器制
作。这件陶鸭正是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创造出来的为数不多的精美陶艺之一。它的
头与身部采用写实表现手法,而衔接上的双翅、尾与双足则省去细节采用了几何形
的抽象表现手法。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形成了简与繁的对比,使陶鸭引颈鸣叫的主题
更加突出。
[/quote]

[ Last edited by OA8QR51K on 2005-9-4 at 11:31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3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4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 瓷 器 鉴 赏
[quote]



  青釉瓷尊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1954年河南省郑州市人民公园出土

  高25.6厘米 口径21.4厘米

 

      此器以高岭土烧制而成,通体施稀薄

  的淡黄釉,烧成温度在1200℃以上,是目前

  所见的最早的瓷器之一。



  青釉刻花六系瓷罐

 

  北齐武平七年(公元576年)

  1958年河南省濮阳县李云墓出土

  高28.5厘米 口径18.5厘米

 

      肩附六系(两横系四竖系),系之间

  以圆规刻划圆圈、花瓣纹。腹部刻有三周

  弦纹带和鸭、树及斜线三角纹。此罐胎质

  坚硬,内外施釉,内满釉外半釉,釉质清澈

  明亮。



白釉绿彩长颈瓷瓶

 

  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

  1971年河南省安阳县范粹墓出土

  高22厘米、口径6.8厘米、底径7厘米

 

      侈口,细长颈,鼓腹,浅圈足。通体施微泛淡黄色

  的白釉,腹之一侧挂翠绿色彩带。釉质细腻明亮,是目

  前发现的最早的白瓷器和加彩瓷器。白瓷和加彩瓷的产

  生,改变了以往的单一色调,为以后的彩瓷产生奠定了

  基础。



  白釉黑彩瓷侍吏俑

 

  隋代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1959年河南省安阳县张盛墓出土

  高72厘米

 

      俑束发戴冠,双手按剑立于覆莲座上。通体施白釉绘黑彩。在中

  国陶瓷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白釉黑彩瓷器便滥觞于此。



  白釉黑彩瓷人面镇墓兽

 

  隋代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1959年河南省安阳县张盛墓出土

  高49厘米

 

      此兽人面兽身,昂首挺胸,项背附戟,面部狰狞,肩部有

  刻划的花翼。通体施白釉,唯面部间绘黑彩。



白釉瓷围棋盘

隋代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1959年河南省安阳县张盛墓出土

高4厘米、边长10×10厘米

    盘呈正方形,其上纵横各刻19道直线,共计361个交叉点,中央和四角分别刻出天元和角星。

盘面及四侧施白釉。这是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19道围棋盘。



白釉瓷武士俑

 

隋代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1959年河南省安阳县张盛墓出土

高73厘米

 

      俑站立于覆莲座上,头戴盔,身着甲,左手似原执兵器。通体施白

釉,釉厚处略呈青色,正表明了白瓷源于青瓷的渊源关系。



钧窑天兰釉瓷炉

 

  北宋(公元961年——1134年)

  1963年河南省禹县出土

  高13、口径14.3厘米

 

      炉之内外均施天兰色釉,炉内有对称

  的三块未施釉,乃其内套烧小件器物所致。

  釉质晶莹,釉色纯正。



白釉剔花梅瓶

 

  北宋(公元961年——1134年)

  河南省汤阴县出土

  高34、口径6、腹围65厘米

 

      体略呈橄榄形,腹部饰剔花缠枝牡丹纹,肩部与腹下部   

  刻菊瓣纹。花纹处施白釉,余皆露褐色胎质。所谓剔花,乃   

  是将花纹以外的地子剔掉,使得花纹装饰更为醒目,常见有

  白釉剔花和酱釉剔花两种。在宋代磁州窑系中,以河南修武

  当阳峪窑的剔花工艺最为精湛。



钧窑玫瑰紫葵花盘

 

  宋代(公元961年——1134年)

  高3.3厘米 口径19.5厘米 足径8厘米

 

      板沿、葵花口、浅腹、圈足。盘内外施青灰

  釉,釉面布满开片,并有大片的玫瑰紫彩斑,此乃以

  久负盛名的钧窑窑变工艺烧制而成。
[/quote]

[ Last edited by OA8QR51K on 2005-9-4 at 10:20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4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 铜 器 鉴 赏
[quote]



窄流平底爵

 

商代早期

(公元前1590──前1300)

1974年河南新郑出土

通高14.5厘米

流至尾长19.5厘米
 

  盛酒器,其流窄长,尾尖,有加厚的唇边,流尾有一对小柱,长束腰,浅鼓腹,平底,下有三棱

锥状足,一侧有鋬,半圆形带镂孔,腹壁较薄,质朴无纹。这是我国现知最早的青铜时代文化——二

里头期的典型器物。

    此爵与河南偃师二里头第三、四期遗存所出铜爵十分相似,具有明显早期铜爵特征,是目前二里

头之外发现的唯一的早期铜爵。在二里头遗址第三、四期遗存中先后发现了十多个束腰平底爵,形态

大体分两个亚种:其一为粗矮型、二是细长型,这两种铜爵都与同时期的陶爵相近似。二里头第三四

期遗存的文化面貌接近于郑州二里岗下层文化。放射性碳素的测定结果也表明,二里头三期遗存的绝

对年限距今是3210+90(BC1245+90)年,树轮校正年代范围为BC1590—BC1300年,正在商早期的

纪年范围内。从目前的考古资料看,中国早期青铜文化出现偏晚是不争的事实。河南最早的几处冶铜

遗迹绝对年代都在距今4000年前后,还未发现成型的器物。偃师二里头和新郑出土的早商青铜器的重

要意义在于:为探索BC1600年至BC2000年之间的青铜文化面貌和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起源找到了一

个坚实的立足点。



兽面乳钉纹铜方鼎

  商代中期

  (公元前1590年-1300年)

  1974年河南郑州张砦南街出土

  通高87厘米

  口长67厘米 口宽61厘米

      该鼎为多范分铸而成。口呈长方形,上立二

  次铸成的拱形立耳一对,深腹,腹壁微内敛,平

  底,下有四个上粗下细的空柱形足,器身四面和

  四隅各铸单线兽面纹一组。每面两侧与下部饰乳

  钉纹,足上部各饰兽面纹。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时

  代最早的大型铜方鼎,是研究商代前期青铜冶铸

  的宝贵资料。



  “妇好”鸮尊

 

  商代晚期

  (公元前11世纪)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通高45.9厘米 口长16.4厘米

 

 

      盛酒器,形体呈猫头鹰状,昂首、圆目、宽喙、小

  耳、高冠,双翅并拢,双足与垂尾共为三点支撑,后颈

  有口,上有盖,内壁铸“妇好”二字铭文。背有兽首弓

  形鋬。器身满布缛丽的纹饰,造型典雅凝重,为商器之

  精品。



  “司母辛”四足觥

  商代晚期

  (公元前11世纪)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通高36厘米 通长46.5厘米

 

      盛酒器,器身奇特,前部似牛呈立兽

  状,头上有卷曲的犄角,中脊至尾为卷龙

  纹,后部呈鸟状,足为两蹄两爪,尾部有

  兽首形扳。通体饰细腻精致的纹饰,盖内

  与器身内均有“司母辛”三字铭文。



  鸟兽纹贯耳壶

 

  春秋

  (公元前771-前476年)

  1953年河南汲县出土

  通高34厘米 口径8.9X7.6厘米

 

      壶体截面为圆角方形,有盖,束颈鼓

  腹平底,腹侧各有一兽面纹贯耳。器身以

  夔纹附地,用浮雕式工艺铸出盖四角的蛙

  纹、耳下的对虎纹以及腹部的兽面纹、凤

  鸟纹、虎、鹿等纹饰,动物塑造生趣盎

  然。



王子午鼎(附匕)

 

  春秋中期(公元前620年——前467年)

  1978年淅川县下寺出土

  口径66厘米,高76厘米

 

      这是楚庄王之子、楚国令尹“王子

  午”墓中所出七件列鼎之一。鼎身为束腰

  平底状,侈耳、蹄足,口沿攀附6条龙形怪

  兽,器腹满饰半浮雕的夔纹和窃曲纹。

      

      内腹与盖有铭文85字。大意为“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我施德政于

  民,因而受到尊重,望子孙后代以此为准则。”



云纹铜禁  春秋中期(公元前620年——前467年)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

通高28.8厘米 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

        禁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多层镂空云纹,十二只龙形异兽攀缘于禁的四

周,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其工艺精湛复杂,

令人叹为观止。



王孙诰编钟

 

  春秋中期(公元前620年——前467年)

  1978年河南淅川出土

  最大钟通高120.4厘米   

  舞修52.3厘米  铣间59.7厘米

 

      该钟一组26件,形制相同,大小依次递减。

  钟身呈合瓦状,舞中有柱形甬,甬下部有环带形

  旋及长方形斡。钟腔正背两面共有柱形枚36个,

  口为弧形,内壁口边有调音所致的锉磨痕迹。这

  套编钟铸铭17篇,每篇内容相同,长达117字。

  这是目前春秋时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音域最

  宽,音律较准、保存较好的一套青铜打击乐器,是研究中国音乐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莲鹤方壶

 

  春秋(公元前771年——前476年)

  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园出土

  通高117厘米  口长30.5厘米   口宽24.9厘米

 

      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该壶造型宏

  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

  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之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

  形怪兽为耳;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

  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

  重器。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

  为一体,被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跽坐人漆绘铜灯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1974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

  通高48.9厘米 灯盘径23.7厘米 

 

      此灯由跽坐人、灯架和灯盘三部分分铸铆接而成。跽坐人偏

  髻、束冠、身着长袍,腰系宽带,以带钩扣合,两臂平伸,手握

  丫形灯架,架上托环形灯盘,盘内设烛座三个,整体髹漆尽脱。



嵌松石云纹方豆(盛食器)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1935年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

  通高24.5厘米 口边长12.5厘米

 

 

      豆上有覆斗形盖,盖顶有圆形捉手,豆

  盘方斗形,以细柄支撑,下为圆牌状座。器

  身满饰红铜丝嵌错的云纹,并镶有各种形状

  的绿松石。



绦索纹兽耳铜罍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1936年河南辉县琉璃阁出土

  通高30.5厘米 

  口径20.3厘米 

  底径18.2厘米

 

      盛酒器,此器敛口、折

  沿、短颈、圆肩、平底,腹

  上部铸带有活环的兽耳一对,

  小兽躬身攀壁,回首翘尾。

两耳间另饰一兽形扉棱,器身布满绦索纹构成的网格,格中填满细密的羽纹,纹间许多圆涡,内中镶

嵌物已脱落。



鎏金银铜马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

  1974年河南偃师寇店出土

  高5.9厘米 长6.2厘米

 

      马呈立姿,昂首挺胸,张口翘尾,周身鎏以

  金银,黄白中相间线刻花纹,清新明快,小巧玲

  珑,为汉代工艺中的佳品。



泰始九年神兽镜
 

西晋泰始九年(公元273年)

河南淇县出土

直径17.7厘米

 

    镜面圆形,球形钮,钮外浮雕环

绕式神兽,结迦座仙人,外有钤印式

铭文:“泰始九年 三月七日 张氏作

青 同(铜)竟(镜)□大 工青且明

泰九年作 明如日月 光上有东 王父

泰□ 西王母□ 食□天寿 如金石位

至三公世 世公侯王”云云,每印四

字,计64字。



骑马狩猎纹镜

 

  唐代(公元618-907年)

  1963年河南省扶沟县出土

  直径28厘米

 

      镜为八角菱花形,器表光泽呈

  水银沁色,高圆钮,钮周围饰的座

  山峰间以大树,主题图案为四骑士

  张弓持矛追逐熊、兔、鹿和野猪,

  边沿饰花草、蝴蝶一周。



“父乙”角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通高27厘米口长20.3厘米口宽9.8厘米

    1986年河南省信阳浉河港出土

    角为饮酒器。上有盖,盖顶有脊,脊的中部有桥形钮。器口呈橄榄形,颈部收敛,腹壁微鼓。一侧有首状 ,圜底, 三棱锥状足。盖与器身饰以雷纹衬底的饕餮纹与蕉叶。盖内与器身壁对铭12字:“晨肇贮用作父宝尊彝 册”。

    由于青铜角流行的时间短,仅见于商末周初,出土器物较小,加之这件父乙角铭文清晰,制作工艺、纹饰均佳,显代得弥足珍贵。



鸭形盉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771年)

通高25.2厘米 长31.8厘米

1988年河南省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盉与

   爵配套可以盛酒,与盘配套亦可盛水。鸭形盉以鸭腹为器身,背部开口,上面加盖,腹下铸柱状足,鸭首当流,鸭尾作鋬, 鋬上站立一小铜人,以其手足将器身与器盖巧妙地连为一体。盖沿与口下饰长尾凤鸟纹一周。盖内有阴刻铭文43字,笔画均匀,字迹清晰。铭文记述应国使者“匍”到氐这个地方探访邢国的国君邢公,邢公派一名叫的官员会见了他,并赠送给他一些礼物。后来匍用邢公所赐的铜做了这件盉,以作纪念。   


    该盉构思巧妙,造型优美,之所以设计为鸭形事出有因。它是根据西周严格的等级制度所制造,像匍这种卿大夫一级的贵族,只能用鸭、鹅之类造型的器物。由此可见这件鸭形盉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亦是研究西周时期礼仪制度的实物资料。



虎纹三足壶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18.5厘米 口径7.5厘米 腹径16.8厘米

1978年河南省固始侯古堆出土

    小口直领,平肩鼓腹,下有三足。盖顶中央有一环,其外有圆涡纹,肩部有对称的双耳,器盖周边及肩部刻有带状回纹,腹为对称的斗虎纹。

    这种器形为北方周墓中所罕见,具有浓厚的南方特色。虎纹为阴刻而成,细致精巧,构图自然生动。在古始侯古堆发现的这座楚墓及其陪葬坑中还出土了一些有铭铜器,据考证,墓主人可能是宋景公的妹妹。



神  兽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48厘米

1990年河南省淅川徐家岭楚墓出土

    龙首、虎颈、虎身、虎尾、龟足,张口吐舌,牙齿犀利。龙首上附六条蛇形龙。脊背上有有一方座,座上有一神兽也为龙首,口衔一条龙,龙 首。通身饰动物纹和云纹,满嵌绿松石。

    此神兽形象诡谲,制作精美,绿松石镶嵌精细,绿石莹莹,极为美观,实属罕见之物。对于它的用途,学术界尚有分 ,有的学者认为可能是悬鼓用的鼓架,有的认为是编磬架。



鸳 鸯 卧 莲 镜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

直径30.9厘米

河南省光山砖桥出土

    葵花形,圆形钮,四周有八组莲纹,其中有四组在莲篷上各卧鸳鸯一对,与另四组含苞欲方的莲蕾相间而饰。其间以莲纹补白。镜缘亦饰莲纹。

    《易经》载:“鸳鸯,匹鸟也,有成对生活的习性,成为爱情忠不渝的象征。莲,历来被人们视为高洁之物,相偎依的鸳鸯卧于莲蕾之上,其万意更为深刻。



饕 餮 纹 钺

 

商代(约公前17世纪——前11世纪)

通长17厘米 宽15厘米

1954年河南省郑州人民公园出土

    钺前有弧形刀,两角外侈,身内缩,平肩,内扁宽,肩下两侧各有一长条形穿。钺中部铸一饕餮,双耳外耸,圆目突起,镂空的大嘴中兽牙交错,甚为狞厉。



“祖辛”卣

    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

    通高25.5厘米 口径9~10厘米

    1965年河南省辉县褚丘出土

    口与盖子母扣合,鼓腹,圈足。盖上有菌状钮,盖及器身出扉棱四条。整个器物以云雷纹为地,饰 纹或鸟纹。上腹部有竖瓦纹,提梁两端饰兽头。盖内及器底均铸 “祖辛” 二字铭文。

    庄重的造型配以华丽的纹饰,使整个器物充满浓重奇诡之感。其提梁两端怪异夸张的兽头将装饰代得更为凝重肃穆,下腹部高浮雕的鸟眦目凝视,加强了神秘威严的装饰气氛。



五 凤 熏 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

    直径21.5厘米 通高20厘米

    1989年河南省焦作嘉禾屯窖出土

    盘为平底,三只小乳足。大凤双爪铆在盘上, 首引颈,口衔圆球,振翅挺胸,阔翅上翘,胸前与双翅上均有阴刻羽状纹饰。翅、腹连接外用穿定连接,可自有张合。尾翅均有弧形与长方形小镂孔。胸前、双翅和尾部另饰四只雏风。

    熏炉是古时用来熏香和取暖的炉子。该器物构思新颖,造型奇特,风形象生动逼真,姿态矫健奋,集实用观赏于一体,为汉代铜器上乘之作。《纬书集成 .乐叶图征》载:“五凤皆五色,为瑞者一,为孽者四。”当盛世倡明时则凤凰降。这一熏炉中所表现的五凤,大者应为端,象征着吉祥如意,天下太平。
[/quote]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4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 物 鉴 赏
[quote]



  袁安碑

  东汉永元四年(公元92年)

  明代万历年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

  残高139厘米 宽73厘米 厚21厘米

 

      碑中有穿,碑文为小篆体,计十行139字。碑文中所记司徒公袁安其人其事,与《后汉书 袁安传》所载基本相同。



  石辟邪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978年河南省许昌市出土

    高130厘米 长150厘米

 

    辟邪为陵前仪仗石雕,常与天禄配对,俱属神兽之列。此兽以巨型青灰色石灰岩石块雕凿而成,形如虎似狮,态极凶猛,体魄健壮。



刘根造像碑  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   

   清代光绪年间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   长144厘米 高37.5厘米 厚14厘米

      此碑中部线刻释迦说法图,左右分别刻造像题名和题记。题名中的侯刚、乞伏宝等人于《魏书》有传。



  武则天除罪金简

 

    唐代(公元700年)

    1982年5月登封县峻极峰北侧采集

    长36.2厘米  宽8厘米  重223.5克

 

        金简呈长方形,正面镌刻双钩楷书铭文3行63字,是武则天在久视元年(公元700年)七月七日来嵩山祈福,谴宫廷太监胡超向诸神投简以求除罪消灾。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金简,为研究武则天在嵩山的活动提供了实物资料。

    “大周国主武()照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迄三官九府除武()罪名,太发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盘龙石砚

  汉代延熹三年(公元160年)

  1978年出土于河南濮阳南乐

  县宋耿乐村一号汉墓

  通高12.8厘米 直径32厘米
 

    细腻坚硬的棕褐色石质,由砚盖、砚座两部分组成。砚盖以浮雕法雕出六条相互纠缠的飞龙,龙头向心共戏一珠于盖中。宝珠形的盖钮上阴刻一个隶字“君”。砚面平滑并有明显墨迹,周边阴刻隶书42字“延熹三年七月壬辰朔七日丁酉君高迁刺史二千石三公九卿君寿如金石寿考为期,永典启为,研直二千。”砚座底部下弧,有等距离三兽足以承砚体。



银空首布

  春秋(公元前771-前476年)

  1974年8月河南扶沟县古城村窖藏出土

  长10.5厘米 宽6厘米 重134.1克

 

      长方铲形,銎部为椭圆形内空,两肩各有一倒刺,平足。这件空首布的出土,证实早在春秋时期就曾使用银质货币。从而将我国使用银币的历史提前了几百年。其形制源自中原周、晋、郑等国铸行的空首弧足铜布,同时又保留了楚国货币平足无文的特征,表明楚国不仅使用金爰与铜贝,同时也铸行布币,该布币的出土,对研究中国使用贵金属造币及楚国的币制和度量衡,都是重要的实物依据。
[/quote]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4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的自然美景
[quote]

台湾位于西太平洋上及中国大陆的东南岸, 是一个有多种不同地形的副热带岛屿.浅沙地,平原,盆地,山丘,谷地,山岳...等等散布其中, 造成了許多奇特的自然美景.



鸟来瀑布



阿里山櫻花



宜兰十分瀑布



宜兰亲水公园



宜兰亲水公园II



野柳女王头



台东三仙台



高雄月世界



稻田景观



马祖海湾



野柳



梅花盛开



溪头竹林



澎湖天人菊



油菜花田
[/quote]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4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搂猪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5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
001.jpg
002.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5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
003.jpg
004.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5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
005.jpg
006.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5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
007.jpg
008.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5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
009.jpg
010.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5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
011.jpg
012.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5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
013.jpg
014.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5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美瓷器欣赏
[quote]



























[/quote]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5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
001.jpg
002.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 02:55 , Processed in 0.041619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