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曾经在论坛上发表了《我对投资的一些思考》,由于杂七杂八的原因,有许多没有讲完的话。非常对不起大家,现在将其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在我的理解中,基本分析中包括两部分:其一、如何判断一个企业;其二、如何将你对企业的估值与目前的股价联系起来。第一部分科学分析的成分多一些,第二部分则主要靠经验等方面的能力。
现在先来谈第一部分吧,即: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企业的好坏。这里面也包含两部分:其一、这个企业以往的历史;其二、这个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研究企业的历史,首先在于如何做阅读财务报表,“会计是企业的语言”,如果想了解一个企业,不读它的财报是不可想象的,一个企业的好坏往往在财报上就能体现出来。罗嗦一句,怎样才能培养出读财报的能力呢,没有捷径,只有多读,读多了感觉就出来了,这种能力不是读会计书本的知识就能获得的。
言归正传,只说三张报表吧(财报的报表附注也非常重要),读三张表时,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看,不同类型的企业的财务报表是不同的,我们要分析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看其财务是否健康。我们逐次说吧。
资产中最重要的要分析应收帐款(含其他)、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
负债中要关注其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还有其他异常的数字,譬如:有的企业应付工资特别高,典型的哈药集团,这些负债都是空的,是企业财务稳健的表现。譬如:大型设备行业的预收帐款高,也是好的,说明企业的订单多。
1、应收帐款
应该说应收帐款最重要的是看其帐龄分析,一般而言,卖一般产品的、客户不稳定的企业的帐龄大于三年以上款项收回的可能性较小。但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情况,如果是卖大型机器设备的企业,帐龄长也未必收不回。其他应收款如果数额大的,一般而言企业都是不健康的,可能存在大股东占款,即使没有大股东占款,也可能企业的长官意志比较强,因为企业资金的拆借对企业是不利的,要分析其他应收款的属性。
同时,要关注其计提的准备是否充分。
2、存货
观察存货,第一要看其数量,如果数量庞大,一定要知道其存货的内容是什么,是否还值钱,譬如:电子行业的企业如果存货数量大,计帐方法是后进先出的,那存货中的水分就相当大了。第二要看其纵向对比,如果异常增长或减少,往往透露出企业的经营情况或经营思路,这个说起来太复杂,不说了。
3、固定资产
总体而言,固定资产越少越好,因为企业一旦破产或清算,固定资产就基本上一文不值了,不过这需要根据企业的行业属性来判断,同时,固定资产高的企业往往也经常需要大量投入资金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要看其折旧政策,这反映企业的财务政策是否稳健。在建工程多的企业,要观察其银行负债,因为可能大量的财务费用被在建工程利息化了,一旦转固,财务费用就出来了。
4、无形资产
一个企业可以有许多无形资产,但未必一定入帐。中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中大部分都是土地或软件等。
5、短期银行借款
短期银行借款要和货币资金、存货等结合起来看。再结合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如果经营状况不好,但银行借款太高,一定要小心。
6、主营收入
利润表中透露的最重要的信息就是主营收入和毛利率。因为不容易被企业操纵。而且主营收入代表了企业的增长情况。同时,企业的毛利率往往说明企业的竞争能力(这种竞争能力要根据行业状况来判断),毛利率高的企业往往在困境中能够战胜对手的保证,譬如周期性行业中,如果行业跌到谷底了,那么最终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可能就是这些能够保证利润的企业,剩下的可能破产或被兼并了。
7、三项费用
其中管理费用太容易被操纵了,在会计上,“管理费用”是万恶之源,如果有可能尽量了解管理费用的大致内容,这里面经常会透露企业的想法。财务费用大的,要当心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好的时候,往往能拖垮一个企业。
8、现金流
“现金为王”是财务上亘古不变的真理!最重要的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但我们在看现金流的时候必须要多看几年的,因为某一年的往往经营性的应收应付的变化等导致其异常。现金流非常好的企业,往往都是好企业。现金流量表的补充部分一定要读。
此外,我们在对企业的经营做纵向对比时,一定要注意异常数字,这往往说明一个企业的情况。
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将企业几年的财报读懂,这个企业的历史就差不多了解了。每个企业都和人一样有其各自的性格,我们通过读其财报往往就能了解这个企业的性格,而一个企业的性格也往往影响其未来的发展潜力。譬如:我们读上海汽车的年报,就知道这个垃圾公司,偌大一个企业,编制的年报水平之差,令人作呕!这说明了这个企业并不尊重投资者(不过我多次购买过上海汽车,都是投机,是冲着上海通用,没有上海通用,这个企业真不咋地。不过随着上海大众的转型和它本身正在推行“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管理方法,可能有好转的迹象。)。我们读宇通客车的年报,就知道这个企业非常好,因为它的财务非常稳健,而且增长稳定,说明管理团队非常好,这个企业应该具有成长性。
我们还要厘清几个问题:
1、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并不是买入的理由
应该说帐面的资产并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譬如在清盘时可能大量的存货和固定资产就一文不值了。同样,股价显著高于净资产也不是我们不投资的理由,因为一个企业存在,就意味着这个企业有无形资产(不能入帐的)存在,这个无形资产往往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源泉。因此,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判断企业的获利能力。
2、每股收益并不是我们投资理由
这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某一年的每股收益被操纵的可能性较大;其二、有相当多的企业的每股收益并不能分给股东,因为它要不断再投资,这样的企业的市盈率应该低。应该多关注企业的现金流。
那么我们根据企业的企业的历史来判断企业的未来发展吧。我们了解了一个企业的历史,就应该对企业有一个整体的判断了,这个企业以往经营的好坏、这个企业的性格都有所了解了,这是我们预测其未来的基础。从理论上讲(这个意思是企业完全从股东利益出发,不是企业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企业的有形资产只是企业获利的基础,能够保证企业获利的资产往往都是无形的(譬如:港口类企业的独特地理位置是无法体现的),是无法在会计上体现的,这也是会计上的一些失败之处。判断一个企业的未来获利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有几个问题要先回答:
1、这个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壁垒保证其获利?
其实就是企业已经处在的行业地位、产品等是否能够建立足够的竞争力,我喜欢用波特的竞争力理论来分析这个问题。同时,我们应该关注企业现在的行业地位,一般而言,如果是行业龙头往往其竞争力是比较强的,能够树立较高的行业壁垒。不过,不同的企业其竞争力的体现是不同的,譬如:上港集箱、上海机场等是凭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建立其壁垒;贵州茅台的竞争力则体现在其品牌的价值。我们必须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行业等,然后形成其判断。这个问题说起来太复杂,但我们应该建立起这种能力,而这需要大量的工作。
2、这个企业的管理团队如何?
这个问题说实在往往是一种感觉,但好的团队是能够将企业的优势发挥出来,甚至没有优势也能创造出来(譬如海尔、中集等),而不好的团队往往坐在金山上却挣不到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不喜欢国有企业,因为许多国有企业由于体制问题,往往业绩不好,或大起大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些国有企业的经营体制一旦理顺了,往往也能爆发出相当的能量,经营业绩会大幅度增长,所以我们应该关注那些有核心资源,但企业基本情况已经相当不好的国有企业,一旦更换管理层,往往就是这个企业腾飞的时候,譬如:广州药业、古井贡等。但是,总体而言,一流的股东才能产生一流的企业,我们研究企业还需要研究其股东。譬如上海汽车如果交给能力强的民营企业的话,其股价起码应该到10元以上。
3、这个企业的未来发展空间如何?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应该对企业的未来发展空间进行判断,这可能是我个人对成长股的偏好吧,我们应该通过分析,来判断清楚一个企业的未来成长空间。在中国找到一个年均增长15%以上的企业是比较容易的,甚至有部分行业的平均增长率都有15%以上,这也是中国股市的魅力所在。
以上所谈的,没有办法总结得非常清楚,因为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需要我们加强对我们所研究的企业的理解。我们应该像企业家那样去理解企业。
我们再说如何进行上面所讲的这些分析的信息收集工作吧。1、我们应该读其公开的资料,包括年报、招股书等,不要轻易相信媒体的分析文章,大“忽悠”太多了。2、多看这个行业的资料,多登陆行业网站,比看三大报有用的多。同时,了解这个行业的情况,最好找这个行业的朋友了解,这个行业的人最清楚行业的情况,如果有这个企业的朋友更好;3、给上市公司打电话,但打电话前,你应该对这个企业有相当的了解,别打电话仅仅问人家一些“今年业绩如何啦”、“企业经营是否正常啦”之类的小儿科的话,你应该在某些方面比这个企业的人更专业,人家才愿意和你沟通;4、如果有可能的话,到上市公司看看,有一定帮助的。仅仅从基本分析的角度来看(即如果不进行内幕交易的话),尽量多和非证券业的人交朋友,这些人给你提供的基本分析的信息比你在圈内提供出来的消息有用的多。
我们说说第二部分吧,即如何将公司的基本分析情况和股价联系起来。应该说好企业未必是好股票,因为可能股票价格已经显著高了。这部分和我们前面谈的第一部分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对一个企业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往往就能够给企业一个价值判断(往往不同的企业这个判断方法是不同的,我现在还没有办法总结出来,这也可能我的一些想法还没有成熟,非常抱歉。)。我有一些想法,和大家探讨。我有几个原则:
1、热门股不买,因为热门股其定价已经合理或被高估的可能性比较大;
2、没有竞争力的企业不买,这样的企业再便宜,因为没有成长空间,就不值得投资,况且中国目前大量应该是几分钱或几毛钱的股票还维持在几元钱的基础上;
3、短期涨幅过高的股票不买,因为可能没有安全空间;
4、稳定的市盈率过高的股票不买(微利股和亏损股除外),我所谓的稳定市盈率是指一个企业在正常经营情况下的市盈率,不包括其突然的变差(譬如行业周期的底部),因为许多企业往往靠一些概念就可以市盈率高。
下面我将企业类型划分一下来说明不同的企业的股价与企业的关系,其实对具体企业而言,这些类型划分可能没有意义,因为可能成长型企业也可能是周期型的。
1、成长型的企业
这类企业,我借用彼得.林奇的公式来说明判断买入点的问题,(长期增长率+每股股息率)/市盈率,如果这个数字=1,说明还可以,如果这个数字=1.5就非常好了,如果这个数字=2那你就发财了。
2、周期型企业
有两种方法:其一、要判断清楚行业的拐点,譬如今年上半年的汽车股,从3月份起销售量开始创新高,就说明汽车的销售拐点到来。其二、股价显著低,因为行业的周期不能改变企业的实力。譬如目前的宝钢股份,因为实在太便宜了,可能等拐点来临时,股价已经涨了许多了。
3、陷入困境的企业
其实这些企业往往被目前的一些东西困扰,这个时候市场会有一个恐慌,股价的非理性下跌会让你捡到便宜货,买入并等待。譬如:古井贡今年的税收问题导致其B股大幅度下跌,其实这个企业的财务状况还是健康的,又坐拥八大名酒的品牌。实在不应该跌那么多,因为,按照其B股的估值,整个企业仅仅值3个亿左右,这个是不正常的。但因为我无法判断其管理层的能力,所以我没有买。
买入便宜股票后,不要轻易就抛出去,应该等其价格合理之后再出售。根据你对企业的理解来判断其卖点。
我讲的东西实在太小儿科了,仅仅希望引起大家思考而已,这样大家可能建立起自己的基本分析方法,并培养出敏锐的洞察力。另外,做投资是不能偷懒的,必须大量阅读,反正我从大量阅读中获得不少的乐趣。
另外说一句,我上面谈到对股票的判断,不构成入市的依据,仅仅是为了说明问题,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