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行业研究*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强化风险控制意识-2005第二季货币政策执行解读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silver_zhou
浏览:2601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投资要点: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强化控制贷款风险意识
n 大额存款利率、1年固定利率贷款利率分别继续下降、上升。金融机构人民币1 年期固定利率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持续上升,达04年以来最高,为7.46%;单笔金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61个月、37个月人民币协议存款利率为三季以来最低,分别为4.12%、4.1%。利差扩大,为银行提高毛利率创造有利条件,但由于各类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策略不同,所处利率区间不同,各类银行的利差不一定有太大变化。如银行不愿意放高利率贷款,仍以低利率吸引优质客户的话,利差就不会扩大,所以,金融机构总体利差变化并不意味着所有银行都有与之相同的趋势。
n 虽然金融业整体二季率上浮利率的贷款余额占比提高,但只是城乡信用社提高1.46个百分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区域性银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持平或下降,贷款占比分别较上季变化0.16、-2.23、-9.01个百分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区域性银行下浮利率的贷款占比分别较上季变化2.65、2.44、5.41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利率上浮的贷款占比减少说明主动调高贷款风险定价的比例减少,而银行普遍下浮利率的贷款占比增加说明优质客户竞争仍然激烈。二季度国有银行似乎主动提高高风险贷款利率,同时争取优质客户降低贷款利率的力度都挺大。
n 结合1年期贷款利率上升及利率上浮的贷款余额占比,推测贷款利率上升的主要源于城乡信用社。各个上市银行利率浮动的具体情况及贷款利率利差水平,尚不能以总体情况推断,因为各银行的策略不同导致具体情况差异可能较大。
n 国有银行贷款增加额减少,其他银行多增,体现金融机构在增长策略上的不同。2005年上半年贷款增加额中国有银行占比持续下降,由去年的47.43%下降至36.51%,2001年高达49.7%。股份制银行银行增加约1个百分点至22.73%,与2001年基本持平。
n 银行在利率定价策略方面、增长策略方面的差异化愈发明显。国有银行进行战略调整,降低贷款速度,股份制银行保持较高扩张速度,同时以较低利率吸引优质客户,信用社高利率吸引高风险客户。对优质客户的争夺导致其贷款利率下浮。就我国贷款占GDP的比例过高而言,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减少贷款增速,控制贷款风险是正确决策。
n 外币存贷款利差远小于人民币并持续缩小。2005年第二季1年固定利率贷款与1年大额存款利率之差只有0.83%。2003年还有1.57%。
n 05年二季末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减慢为25.59%。5月新增住房贷款145亿曾创03年3月以来最少。房地产调控措施生效使居民待购心理增强,同时利率提高导致提前还贷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