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随着近几年来大盘的下跌,股价跌破净资产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据统计目前股价跌破净资产的个股已经超过两成。“破净”现象成为市场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不少投资者也将是否跌破净资产作为评判股票投资价值的标准之一,如何理性看待“破净”现象值得投资者注意。
众所周知,股票是一种虚拟资本,其本身没有任何的价值,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一种权利,人们购买它是期望给自己带来一定的收益,这种收益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上市公司的分红利,另一个则是股价波动的差价。因此投资股票更看重的是个股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没有几个投资者是冲着获得上市公司的某项资产而购买股票的。因此净资产只是一个静态的财务指标,并不能反映上市公司现在和未来实际经营状况,因此也就不能作为研判公司股价的底线,只有公司在破产清算的时候净资产才对投资者有一定意义。
净资产的高低与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无太大直接联系,不同的净资产的含金量是不同的,既有高效的净资产,也有无效甚至负效的净资产。例如相同金额的净资产,在A公司可能表现为年年能产生租金收入的商铺,而在B公司则可能是一大堆闲置的机器,不但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而且还要付出不小的维修保养费用,两相比较孰优孰劣不言而喻,因此光凭净资产很难准确判断公司的投资价值。
另外有些公司的净资产存在很大的水份,一是存在大量的闲置资产,这些资产如果变现,能收回个零头就不错了;其次是无形资产,由于我国在无形资产评估方面还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无形资产的评估价格可能和其实际价值相差甚远,另外有些公司存在着大量的呆坏帐,收回的可能性极小;还有的企业存在着大量的违规担保或者法律诉讼,一旦爆发可能会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像以前的ST托普等多家问题公司都出现过这种情况。
因此对于“破净”的公司,如果其净资产盈利能力不强,净资产参考价值就很低。因此在海外成熟市场更看重企业的赢利能力,单纯的净资产往往对评判股票投资价值的意义不大,“破净”现象是较普遍的现象,美国、香港、东京等股票市场的大多数股票的市净率都在1左右,在香港甚至有些股票股价只有净资产的四、五分之一。
近期有不少 “破净”个股的上市公司以维护公司形象为名,用回购、大股东增持流通股等方式出手稳定公司股价,不少人认为这是“破净”个股机会所在。从以往上市公司的表现来看,我们很难理解这些公司为什么突然对自己的股价如此关心,因此这种行为做秀的成分较大,不排除为股改方案“拉票”甚至“保票”,因此投资者对这种现象因抱谨慎态度。另外有不少人谈论如何在“破净”板块里淘金,其实最终还是用市盈率来衡量其投资价值,净资产其实也只是一个参考而已。
我们可以打个这样的比方来说明净资产对股价的意义:花同样的钱买两只鸡,一只是很会下蛋的母鸡,另外一只是公鸡。几年下来,母鸡下的蛋已经值回本钱的好几十倍,而那只公鸡不但没有带来任何收益,而最后肉老了,连当初的本钱都不值。因此随着市场的投资理念日益成熟,净资产的概念将越来越为人们忽略,人们对“破净”现象将变得习以为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