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神剑飞鹰

☆☆☆☆☆ 2005年8月1日实战看盘交流专帖 ☆☆☆☆☆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1 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1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一笑过客 at 2005-8-1 00:19
什么时候有个马甲就好了,。。。。。。。。自言自语.....

愚昧人不说话,就是他的智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1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预计明日继续调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1 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1 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FlyKate at 2005-8-1 00:20

还中阳???库衩都输给我了!!!!!!!!!!!!!

你一个大姑娘家  老是想着弄我的内裤   还让我不要洗  你羞不羞?:P:P: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1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的姑娘都要裤衩的吗? 这可不好   我没几条裤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1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集合竞家价了,低两分输进去.开盘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1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逢关键时刻就要出差,7天啊.汉鼎光电收购了000611,居然没有啥子反映,郁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1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早上报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1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badbowl at 2005-8-1 07:59
已经集合竞家价了,低两分输进去.开盘清.

:*19*::*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1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早,上班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1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句大实话 请大家牢记 [转贴]

1.遇到乞讨者:遇到要钱的就给他(她)点饭,遇到要饭的就给他(她)点钱。

2.上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妇:让座的时候别动声色,也别大张旗鼓。站起来用身体
挡住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给需要的人,然后装作下车走远点。人太多实在走不远,人
家向你表示谢意的时候微笑一下。

3.雨雪的时候、天冷的傍晚或者是雪天的傍晚,遇到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报纸的
剩的不多了又不能回家,能全买就全买,不能全买就买一份,反正吃什么也是吃,
看什么也是看,买下来让人早点回家。

4.遇到迷路的小孩和老头老太太,能送回家送回家,不能送回家的送上车、送到派
出所也行,如果有电话的替老人或小孩打个电话就走,反正你也不缺那两个电话费


5.遇到迷路的人打听某个地址,碰巧你又知道,就主动告诉一声。别不好意思,没
有人笑话你。

6.捡到钱包就找找失主,如果你实在缺钱就把现金留下。打电话告诉失主就说你在
厕所里捡到的。把信用卡、身份证、驾驶执照还给人家,一般人家也不会在乎钱了
。把人家的地址记在你的笔记本上,以后发达了去找人家道个谦,把钱还给人家。

7.遇到学生出来打工的、勤工俭学的,特别是中学生、小姑娘。她卖什么你就买点
,如果她不是家庭困难,出来打工也需要勇气的,鼓励鼓励她吧。

8.遇到夜里摆地摊的,能买就多买一些,别还价,东西都不贵。家境哪怕好一点,
谁会大冷天夜里摆地摊。

9.如果钱还宽裕,别养二奶,偷偷养几个贫困山区的学生。别让人家知道你是谁,
要不然见面了多尴尬,多不好意思。但是你心里一定会觉得舒坦,比包二奶提心吊
胆的要好得多。如果真想包也可以包一个,好事坏事一起做。人吗,本来就复杂。

10.如果时间还宽裕,而且碰巧觉得我这个人还顺眼,那就顶一下我的贴子,总比去顶看了觉得上当的贴子舒服。时间宽裕不少就请把这几句话多转几个地方,毕竟好人多了咱们心里也舒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1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币汇率继续走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3 天

超短俱乐部

发表于 2005-8-1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听课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8-1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拟允许货币市场基金拓宽投资范围  
2005年08月01日 07:01:48 中财网

  拟允许其投资银行存款和短期融资券
  货币市场基金投资范围有望拓宽。日前,中国向各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银行下发《关于进一步拓宽货币市场基金投资范围有关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就拓宽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范围,规范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运作,促进货币市场基金健康发展,征求业界意见。
  据介绍,此次下发的征求意见稿有两则:一是《关于货币市场基金投资银行存款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二是《关于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短期融资券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这两则征求意见稿规定:货币市场基金可以投资于现金、一年以内(含一年)的银行定期存款(含通知存款)及大额存单;货币市场基金可以投资于以下信用等级的短期融资券:1、采用国际评级标准、其信用等级不低于同一评级机构对短期中国主权债务评级的;2、采用国内评级标准,其信用等级为同一评级机构评级体系中的最高级的。
  按现有规定,货币市场基金投资范围主要是短期债、央行票据、逆回购和以7天利率为基准的浮息债。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扩大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范围将对货币市场基金收益产生积极影响。
  目前多数货币市场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低于2%,与年初相比下降幅度超过了100个基点,这主要是因为近期债券市场的上涨导致货币市场收益率大幅下移。以央行票据为例,1年央票发行收益率已由年初的3.2%降至目前的1.36%。
  货币市场收益率的大幅下移还造成一个现象就是:目前同期存款的收益已经超过同期债券的收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允许货币市场基金投资银行存款和短期融资券,有利于提升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据了解,目前半年以上的协议存款年收益率就可以超过2%,而1年期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利率更可以达到2.92%。
  值得注意的是,允许货币市场基金投资银行存款和短期融资券虽然可以对基金的收益产生积极影响,但对于基金的流动性却会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征求意见稿规定: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银行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的比例,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60%;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同一公司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及短期企业债券的比例,合计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 (记者 杨大泉)
  上海证券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8-1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资委主推郑州煤电模式 股改加定向回购受重视  
2005年08月01日 07:00:01 中财网




  7月25日,郑州煤电再次修改了其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一位投行人士透露,国资委和对郑州煤电所采取的“股改+定向回购”方案颇为重视,这种搭乘股改“顺风车”破解大股东占款的模式其实是管理层的探路石。
  据了解,国资委对此积极性较高,而且这也主要由国资委方面在推动。
  7月12日,作为二批试点公司中惟一一家在股改基础上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公司,郑州煤电推出的方案是: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东每10股支付3.3股对价(7月25日公司作出修改:调整为每10股可获付3.8股);股改完成后,郑州煤电将通过定向回购控股股东郑煤集团最高不超过2亿股社会公众股,然后依法注销以达到缩股的目的,从而解决大股东长期占款问题。
  国资委力推
  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不仅是让费神的,也是让国资委头疼的一个问题。
  “这一直是国资委认为在推进股权分置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一位知情人士说,“虽然大股东占款现象近几年经过严格的治理已经减轻,但目前仍然有500多亿资金。”
  事实上,在股权分置改革全面推开后,这“500多亿”的问题如何解决关系到整个进程。“虽然没有什么明确的指示,但国资委一直很重视这个问题,而且在通过各种渠道与相关公司沟通”,一位投行人士说。
  这位人士表示,郑州煤电的“股改+定向回购”的方案如果施行顺利,将是国资委和积极推动解决大股东占款的一种新模式。
  今年7月1日,在江苏上市公司工作会议上,尚福林指出,对于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上市公司,要将股权分置改革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认真解决不利于公司发展的大股东占用资金、资产质量不高等问题,提高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但有投行人士表示,即使不随着股改同时进行,现有对股东占款问题解决的模式将主要由“定向回购”取而代之。
  事实上,郑州煤电被选中进行第二批试点,也就在于管理层对其大股东郑煤集团占款5.6亿元有所考虑这一特殊性。
  郑州煤电董秘付胜龙表示,在此次股改中公司和大股东郑煤集团都认识到,如果不突破大股东占款这个瓶颈,那么改革将是不成功的,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仍然难以实现利益一致化,公司发展的障碍也不可能扫清。基于这样的考虑,解决大股东占款问题就与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紧密地联系起来。
  据介绍,郑州煤电每天都要以工作日志的形式发传真与交易所方面及时沟通方案的进展情况,而交易所方面也有专人分片负责。
  郑电模式
  现在,同样存在大股东占款问题的上市公司都在关注郑州煤电的解决方式。
  此前,神马实业就提出了“拟采取定向回购等方式彻底解决控股股东占用资金的问题”,该公司2004年一季度季报显示,大股东占用近8亿资金。但此后一直没有下文。对于郑电模式,神马实业表示,公司已经对该方案给予了关注,至少对公司是一个参照,但因为公司股价低于净资产,所以无法按照该模式操作,现在仍在观望政策动向。
  面临同样问题的莲花味精一位中层则认为,郑州煤电的方案还是有所欠缺,主要是解决不够彻底。他表示,公司现在也在积极推进解决大股东占款,计划全面彻底解决该问题,除了以股抵债的模式,再就是大股东股权转让的模式,当然大股东全面退出的可能性较大,但该项工作肯定先于股改进行。
  其实,郑州煤电还有另外一层意图:一旦其他股东特别是流通股东不满意定向收购的方式,公司可通过调整对价支付来争取流通股东的支持。这一意图已经得到了体现。7月25日郑州煤电修改了方案:在流通股东高度分散(持股者有6万多户,而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比例还不到1%)的情况下促使流通股东积极参与投票;在两个方案同时进行的情况下,争取更多的流通股东在投股改赞同票的同时也对定向回购方案予以认可。
  国都证券分析师吕爱兵认为,公司方案中根本找不到“以股抵债”四个字,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郑州煤电推出的所谓“定向回购”本质上就是“以股抵债”。从设计上来说,该方案还是非常巧妙的,“‘定向回购’更多地体现上市公司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而‘以股抵债’则体现大股东的主动性,这给投资者的感觉和印象还是有所不同的。”
  他还认为,随着股改时机进行推动,这样的方案施行起来应该是比较方便和有效率的。
  “以股抵债”退幕
  与此相对应的是,虽然最近有地方证监局将“以股抵债”列为清欠大股东占款的方式之一,但很多投行人士都认为,“以股抵债”全面推广的可能性已经失去。
  早先的电广传媒华北制药“以股抵债”试点也是在一片争议声中艰难通过。电广传媒“以股抵债”试点获准之后,市场人士张卫星还将国资委诉之法院,理由是,电广传媒以股抵债方案违反了《公司法》和《证券法》中关于“不得抽回上市公司股本,每股应当支付相同价额以及禁止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等规定,而且认为以股抵债应该在股改之后再行推进。
  市场则认为,投资者担心以股抵债中定价缺乏公平、担心大股东套现、担心有可能被利用而引发其他的道德风险,所以投了反对票。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等专家也因此提出,以股抵债可以作为解决债务问题的个案处理方式之一,但不宜作为金融创新全面推行。
  同时,很多公司大股东的股权被质押甚至司法冻结,暂时不具备以股抵债的条件。
  神马实业证券部人员亦表示,现在很少听说“以股抵债”,政策面对“定向回购”倒是提得较多。据了解,每次相关人员都会催促公司尽快解决大股东占款的问题,神马实业也一再要求明确解决办法,但各方对此都非常头痛,也无法提出好的方法。该人士表示,公司方面也是在等政策面的消息,否则老拖着也不是办法。
  今年5月对半数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的统计显示,大股东占款总额达到509亿元,虽较2003年底有关部委披露的967亿元,以及2003年年报统计的577亿元有所下降,但下降速度却开始放缓。
  吕爱兵认为,郑州煤电的股改方案和定向回购方案一旦通过,无疑具有标杆作用,将直接带动股东占款问题的解决。(记者 黄利明)
  经济观察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8-1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币升值改变中国股市未来趋势  
2005年08月01日 07:48:01 中财网

  当中国政府在7月22日宣布人民币不再盯住美元,而是与一篮子货币挂钩,并将固定汇率小幅提高2%时,全世界的金融市场都迅速做出了反应,石油、黄金、铜等以美元标价的资产纷纷以爆涨报收。
  国内股市的反应也是大涨,一改前段时间低迷的颓势,沪深股市7月22日均拉出大阳线,场外资金迫不及待地流入A股市场。
  一位外资QFII的分析人士认为:“这次升值解决了长期困扰市场的不确定问题,未来会有更多的外资涌向中国,购买人民币资产。”正如这位分析师所言,今年以来,QFII大举吸纳中国的国债、可转债和股票,在上市公司目前公布的半年报中,人们发现QFII大幅增仓,此次升值的最大受益者非QFII莫属。
  记者曾经请教一位研究汇率的专家:“人民币与美元的比价为什么是8.11比1而不是5比1或其他?”该专家认为:“人民币汇率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目前人民币汇率并未实现市场条件下的自由浮动,而是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其实长期以来,人民币币值被低估。例如在中国一份报纸1元人民币,美国一份报纸1美元;中国一个汉堡包5元人民币,而美国一个汉堡包5美元。按照购买力平价原理,真实的汇率可能是1比1。当然,汇率的形成机制很复杂,但相同的购买力至少证明,人民币被低估了。”
  “人民币被低估,必然导致大量外资进入中国套利,中国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中,确实有部分是套利的热钱。”上述汇率专家进一步阐明:“此次升值虽然只有2%,但是它表明人民币走上了价值回归之路,经济规律开始起作用了。”
  基准币值的变化,必然带动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资产估值的改变,这种影响是深远的。让我们来回顾一段历史:1985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贝克召集西方5国财长达成了广场协议,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履行了广场协议,开始与美国一起大规模干预日元汇市,日元兑美元汇率随之急剧攀升,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里,日元兑美元已整整升值了一倍。与此同时,受日元升值的影响,日本股市逐波上升,最后出现连续暴涨。到1989年底,日经指数平均股价创下了38957.44点的历史高位。
  中国股市,会重演日本股市的一幕吗?(凌嘉)
  北京现代商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8-1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行银根放松迹象 上海房地产贷款正在解冻  
2005年08月01日 07:43:01 中财网

  上海率先解冻
  6000万元,这只是第一笔。
  2005年6月底,上海市一家房地产公司终于从工行上海分行拿到了同意贷款的审批文件。这笔贷款总额为2亿元,主要用于上海静安区某中心地块的开发。
  从去年12月份开始,这家规模不大的公司就一直在向3家国有银行和2家股份制银行争取贷款,但是一律被拒绝。最难熬的时候,公司老板想到了民间融资。
  如今,风向忽转,一度冰封的上海房地产贷款似乎正在解冻。
  统计数据显示,进入6月,上海房地产开发性贷款一路走高,上冲至130.41亿元。而仅仅在两个月前,上海房地产开发贷款曾创下了同比增幅-4.07亿元的纪录。两年来,这是上海房地产开发性贷款出现的惟一一次负增长。
  过去半年,一系列针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政策相继出台,而上海正处于风暴中心。上海的银行业曾率先收紧房贷款,在业内,也被看作是执行有关信贷政策最严的。
  工行上海分行公司业务部的一位人士说:“房地产是国家调控行业,但是是否对房产行业进行一刀切,行里一直是有争议的。我个人认为应该看具体项目,上海中心地段的房产,基本上不会产生坏账。”
  正在放松的不仅是房贷。
  上海银监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余额16222.6亿元,同比增长13.8%,6月份比5月份多出近2个百分点。
  在过去半年中,这是罕见的现象。
  7月20日,上海公布了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上海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这已低于年初确定的11%的年度增长目标。
  7月27日,央行上海分行召开金融形势分析会,据一位参加会议的央行上海分行人士透露,会议要求上海金融机构“继续支持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密切关注并解决下半年可能出现的贷款增长后劲不足的问题,积极寻找并支持新的经济增长点”。
  建行上海分行的一位与会人员表示:“这次会议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下半年信贷放松的信号。”
  银根放松动力
  在上海金融机构贷款出现让人惊讶的一跃时,央行的监测数据也出现了相似的一幕。
  前5个月,全国贷款增速一路下滑,5月已跌至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6月却突然掉头向上。人民币贷款余额提高0.9个百分点,多放款1800多亿元,同比增长13.3%,而广义货币M2增速提高了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5.7%,已冲破了央行全年15%的调控目标。
  “6月份虽然有一些季末冲高的因素,但是如此大规模的超过前几个月应该算是异动。”上述央行上海分行人士称。
  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动贷款的增加?
  “房地产开发性贷款都分好几期,有的是前两期放出去了,第三期不放就成了烂尾楼,银行一分钱也收不回来,还得打官司。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紧缩政策,银行也会倾向于放贷款。”光大银行杭州分行的一位人士称。
  在信贷紧缩之后,银行将多余的资金放在了银行间市场,但是债券市场由于资金面宽裕,收益率每况愈下。6月份,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仅为1.1%,6月份央行发行的4年期票据招标利率仅为1.7453%。中金公司的报告说:“这已经基本接近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
  建行上海分行上述人士说,宏观调控使得商业银行资金十分宽裕,这些资金的使用效率却很低,商业银行的利润受到了挤压,所以,商业银行还是希望能够在下半年放松银根。
  放松银根的动力不只来自于银行层面。
  7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GDP增幅为9.5%,但是经济已到拐点,也成为各方的共识。央行副行长吴晓灵称之为“正常的回调”,而另外一些学者则担心,中国经济会像“过山车”一样,进入急速下滑的轨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说,目前企业感觉资金偏紧,人民币信贷增长明显过缓,延续下去可能造成信贷的过度紧缩,抑制经济增长,所以,下半年应该把握信贷一定的松度,适度扩大信贷增速。
  2005年人民币新增贷款目标是2.5万亿元,但上半年新增贷款为1.45万亿元,占全年贷款目标的58%。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研究员冯科说,就此来看,上半年银根就已经有所放松了。
  他说,下半年也还有继续放松的迹象。因为人民币升值本来就有紧缩效应,与之匹配的货币政策就是适度放松。
  国资委宏观研究部部长赵晓认为,在出口受升值影响,而消费基本保持稳定,不可能大幅提高的情况下,投资可能还是保持经济稳定的主要因素。
  他说,目前需要通过银根放松来帮助企业化解压力,这也是帮助中国经济减压。
  但是,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全球金融服务部合伙人杨振辉先生说,很难仅用6月份的数据看出银行已经开始放松贷款了。
  不过他表示,由于上半年投资相对于去年增长不是很明显,下半年银行的资金非常充裕,投入量应该相对于上半年会增大,而且,下半年的贷款需求也会比上半年有所增加。
  在信贷放松的背后,已有央行的影子。
  3月份央行下调了超额准备金利率,近期也适当减低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这被解读为央行放松银根的信号。不过,吴晓灵的说法是,不是总量放松,而是希望鼓励商业银行能够更多的在既定的央行控制下积极放款。
  惠誉评级金融机构分析师林妍说,6月份的大部分新增贷款是短期贷款和融资票据,这也可能是因为央行鼓励短期融资。
  考量收放之间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信贷松紧的调整,央行主要看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的变化。
  7月23日,她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可能有人认为13.3%的贷款幅度有点低了,但是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外汇进入太多了,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贷款的增长,同时短期票据、企业短期融资券和民间融资等等都一定程度替代了贷款的增长。
  而商业银行面对的约束也远大于从前。
  吴晓灵说,加强资本约束和风险控制是银行改革的必然结果,所以银行今后贷款不可能增长很快,只会更慎重。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全球金融服务部合伙人杨振辉说,现在的银行有自己的行业分析,由于目前银行的风险管理严格,具体在哪些行业放贷,他们还是会很谨慎的。
  “银行除了完成各自信贷总额计划以外,还会考虑自身的风险。”他说。
  光大银行杭州分行的信贷人员目前一直在长三角一带寻找优质的贷款项目,因为行里的指标现在才完成了不到一半。他们初步打算贷款给一些高速公路项目。一位工作人员说,下半年任务艰巨,“又不能乱贷”。
  中金公司的分析报告也认为,银行受资本充足率约束以及风险意识增强而导致的慎贷行为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
  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研究员冯科说,即使银根放松,也不意味着钱一定能贷出去。如果企业和居民的预期已经为紧缩政策所改变,他可能不会去贷款,在放松银根与实际效果之间是有时滞的。
  链接
  据统计,上海市房地产不良贷款率略有上升。一季度末,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自营性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为1.25%,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为0.41%,较上年末已分别上升0.06个百分点、0.02个百分点。(记者 刘兆琼 王延春 见习记者 何谦)
  经济观察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8-1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股改全面铺开将引发资金洪峰 QFII有望成赢家  
2005年08月01日 08:05:22 中财网

  一个月以前,国内数百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在写二季度基金经理报告中大多将股改试点对市场的影响归纳为:短空长多。由此产生的市场效果是基金将长江电力等试点个股进行无情的抛售。而在一个月以后,G三一、G金牛在朦胧利好的背景下大幅度上涨,QFII成为多家试点公司的流通股大股东,国内基金不想参与的股改试点,在不少资金眼里瞬间成为香饽饽。随着第二批股改试点公司一家家过关,这种温吞水般的行情也许还将继续下去。
  “行情不好的时候,谁都没有心情参与股改,因为过不过都是一个跌字。当行情好的时候,投资者对股改的热情就会比较高,因为如果过关了,试点股票可能会大幅度上涨。”成都证券某营业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行情的不断转暖,特别是G三一、G金牛以及长江电力宝钢股份这些试点个股的大幅度上涨,使投资者对股改似乎又看到了希望。“第一批试点的时候,营业部有1/3到1/4的投资者没有参与投票,现在接近90%的投资者都参与进来了。”
  试点股揭竿
  “股改是‘洪水猛兽’的概念似乎在一夜之间就转变了,G三一一周上涨近15%,7月27日还收了一个涨停。”股民范先生持有近3000股G三一股票,他告诉记者自己曾经投的是反对票,“当时无论是行情还是舆论都是一边倒,我也被套了很多。现在看来,三一重工如果像清华同方那样没被通过就真的完了。现在试点股开始有行情了,G三一作为第一家G股,肯定会有表现。”
  7月30日,第二批股改关键个股宝钢股份公告宝钢集团将在股改方案通过之后的8个月内增持宝钢股份的总额最高可达40亿元,此前宝钢集团曾经承诺,在宝钢股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通过后的两个月内,如其股票价格低于每股4.53元,集团将投入累计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的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的交易方式来增持宝钢股份社会公众股。
  根据统计,截至7月28日,共计有19家股改试点公司提出了上市公司回购或是大股东增持流通股的方案,涉及资金超过62亿元。其中,三一重工已开始增持,紫江企业的股改方案已获通过,方案实施后即可操作。
  第二批股改试点公司召开股东大会的最晚时间为8月19日,若方案全数通过,则该批资金的入场时间应该在10月前。由于目前不少试点公司方案实施过后股价均在上市公司及其母公司承诺的增持价格之下,因为未来三个月内将是上市公司首轮70亿资金洪峰的入场高峰。而这仅仅是46家已列入股改试点公司带来的资金,伴随着未来股改的全面铺开,上市公司及其母公司的资金入市比例显然也将大幅上升,真正的资金洪峰还远未到来。
  QFII成赢家
  基金第二季度报告显示,不是基金公司上半年对像苏宁电器中信证券长江电力三一重工等试点个股不同程度的减仓。股改第二批试点名单公布以后,寻宝热情逐步消退,随着宝钢和长电令人失望的初步方案公布,市场对第二批试点公司的期望明显回落。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种力量却在悄然介入股改试点公司。在一些基金公司减仓长江电力的同时,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等QFII已悄然杀入;而东方明珠就更为明显,截至股权登记日,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等五家QFII不同程度地持有了公司的股票,统计结果显示,这五家QFII持有东方明珠的流通股数量比试点之前增加了50%;此外,雷曼兄弟国际已以近40万股的持股量成为亨通光电第一大流通股股东,这是该公司上市以来首次获得QFII的青睐,其位列第二批试点个股相信是最大的因素。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国研究部主管陈昌华表示,目前内地股市的价位已经趋于合理,这还不包括可以获得的对价补偿。言下之意,A股价格又低又含权,低位介入赚钱走人,何乐而不为呢?其实,QFII的投资思路往往让人琢磨不透,瑞银一直青睐燕京啤酒,高科技起家的盖茨基金居然对以自来水为主业的南海发展情有独钟,德意志银行在中兴通讯的持仓一直稳定上升。如果他们没有做错,那就是眼光独到。
  其实,从市场本身来看,QFII介入的试点个股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亨通光电目前的股价距离底部已经上涨了30%,东方明珠目前的股价距离底部已经上涨了28%,传化股份目前的股价距离底部已经上涨了45%,而同期的上证指数仅仅上涨了8.5%。
  上投摩根的研究报告《国际资本亚洲市场启示录》表明,近15年来,QFII在亚洲各国的股票市场上有多次成功的投资案例,多次把握了正确的入市时点。最具代表性的是韩国股市1992年正式实施QFII政策,当年主要投资于一些大市值的蓝筹股。之后市场进入了自1994年11月开始的连续4年的调整,期间韩国政府8次提高了QFII的额度,外资介入主导了持续一年多的大行情。
  股改憧憬牛市
  著名经济学家刘纪鹏指出,成功的股改就是一定要把股价拉起来。而早在股改试点之前的讨论中,就有经济学家提出股改必须在上涨的牛市中才能完成,原因很简单,股改实质就是大扩容,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加盟,而资金都是逐利的,没有牛市的赚钱效应也就吸引不到外围资金的介入。毕竟“能进来”和“愿进来”是两个概念。
  7月26日股市大涨,就有传闻说国务院最近召集部分省市相关负责人就股改进行会议,要求各地方政府支持上市公司进行股改,并务必于本届政府任期内完成。传闻还说将于近日出台股权分置改革
  管理办法,明确各种预期,包括时间的预期、价格的预期、数量的预期以及特殊公司、含B股及H股、如何解决的预期。
  如果这些制约行情走好的预期真的能明确,那股改对市场的影响也许会朝着与以往相反的方向发展。毕竟在牛市中可以做加法,1+1可能大于2,而在熊市中只能做减法,谁又愿意将证券市场的市值减成零光蛋呢? (记者 刘柯)
  四川金融投资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8-1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亿不良贷款明降暗增 国有银行博弈令人忧  
2005年08月01日 07:40:01 中财网

  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真的一直在持续下降吗?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还是最让人担心的问题吗?尤其是在四大国有银行中的三家都开始重组和股改的进程后。
  现实似乎并不乐观。
  根据银监会7月26日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二季度国内银行贷款质量继续好转,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继续呈现“双降”。其中最核心的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大幅“双降”。
  但这只是能够让人暂时高兴的数据结论。
  银监会指出,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如此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行实行财务重组、政策性剥离不良贷款所致”。仔细分析之后就会发现,如果剔除工行财务重组的因素,今年上半年国内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将不降反升,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将增加723亿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如果剔除三家国有银行进行财务重组和政策性剥离因素而导致的不良贷款下降因素,从2003年底到2005年6月底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四大国有银行的实际不良贷款余额将会增加1100亿元以上。
  “这与2003年的贷款猛增以及2004年以来的宏观调控不无关系。”在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王一江看来,更实质的原因是源于国有银行与中央政府的博弈。
  令人担忧的明降暗升
  7月26日,银监会公布了二季度末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数据:主要商业银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637.3亿元,比年初减少5545.2亿元,不良率8.79%,比年初下降4.4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0134.7亿元,比年初减少5616.2亿元,不良贷款率10.12%,比年初下降5.45个百分点。
  按照银监会的解释,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下降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工行实行财务重组、政策性剥离不良贷款所致——通过财务重组,工行政策性剥离了6340亿元不良贷款。
  如果剔除掉工行财务重组对于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双降”的影响,今年6月底,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将增至17977.3亿元,比年初增加794.8亿元;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将增至16474.7亿元,比年初增加723.8亿元。短短半年,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有如此增加,不能不令人担忧。
  这还不是全部。
  事实上,从2003年底以来,与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大幅下降无不与财务重组和政策性处置有关。从2003年底中行和建行股改前夕到今年6月底三大国有银行相继完成财务重组,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每个季度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都会比年初“双降”:
  2003年末,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168亿元,比年初减少1713亿元,不良率为20.36%,比年初下降5.85个百分点;
  2005年二季度末,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0134.7亿元,比年初减少5616.2亿元,不良率10.12%,比年初下降5.45个百分点。
  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从19168亿元下降到10134.7亿元,下降了9033.3亿元。
  之所以2004年二季度和2005年二季度不良贷款大幅“双降”,分别源于中行、建行和工行通过财务重组对总计10190亿不良贷款的集中处置。
  但如果剔除了政策性剥离因素,那么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不是下降了9033.3亿元,而是增加了1156.7亿元!
  而银监会对于银行业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也相当清楚,从2003年底到今年6月底,银监会就多次就不良贷款情况进行提示:“由于部分行业的盲目建设,防范新的不良贷款难度加大”、“不良贷款实现明显‘双降’主要是6月份中行、建行和交行对不良贷款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集中处置”、“考虑到在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土地项目清理后,一些撤销和停缓建项目的贷款会形成一批新增不良贷款,实现全年不良贷款‘双降’工作难度加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下降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工行实行财务重组、政策性剥离不良贷款所致”。
  贷款猛增与宏观调控
  由于贷款形成不良有一个周期,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有银行过去一年半以来不良贷款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源于2003年和2004年发放的贷款成为不良。
  从2003年到今年上半年,正是这一轮经济周期的高点,年均GDP增长率超过9%。2003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3万亿元,其中四大银行新增贷款16786.33亿元:工行新增贷款3906.54亿元;农行新增3554.33亿元;中行新增2768亿元;建行新增3557.46亿元。
  正是由于贷款猛增导致经济出现过热迹象,去年4月,中央政府开始宏观调控,经济增速逐步放缓。由于宏观调控必然导致某些行业的大起大落,与这些被“调控”行业相关的一些贷款开始成为不良。渣打银行资深经济学家Stephen Green日前称,经济周期走向下降阶段,通常会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的升高。由于未来两年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企业利润的减低,目前国内银行发放的贷款存在成为不良贷款的风险,银行的不良贷款还可能继续攀升。
  国有银行股改后不良贷款增加一直是央行行长周小川担心的问题。2004年5月21日,周小川在北京科博会·中国经济高峰会上演讲的主题就是《防止商业银行在改革后继续出现大量不良贷款的若干议题》。周小川讲了7个问题,第7个就是“为了有效防止商业银行在改革后继续出现大量不良贷款,应尽力控制好经济周期,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周小川指出,“实际上,银行经营中最担心的就是宏观经济的大起大落。在宏观经济‘大起’时,谁都能够看到银行的经营情况比较好,利润比较高,资产质量提高也比较快。例如最近几年大家看到我国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每年在降低3-5个百分点,看起来情况很好。一旦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尤其在‘大落’的情况下,有可能大量的不良资产会突然暴露出来,变得难以控制。”
  打破银行与政府的博弈
  对于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有深入研究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王一江博士认为,国有银行与中央政府之间存在博弈关系,正是这种博弈关系导致了2003年以来的贷款猛增、宏观调控和实际不良贷款增加。
  过去几年,中央政府和央行对于国有银行提出了不良贷款“双降”的考核指标,要求国有银行通过增加盈利能力来消化不良贷款。在国家控制着银行存贷款利差的情况下,银行只要多存多贷就一定能够赚钱,于是国有银行就拼命放贷,放贷多了盈利就会增加,就能够有更多的利润来消化不良贷款;同时,多放贷也可以扩大贷款的分母,从而稀释不良贷款,达到降低不良贷款比率的效果,从而满足中央政府的要求。至于贷款发放产生的风险,则要等到几年以后才会逐步暴露,不会对国有银行领导的短期机会主义行为构成约束。
  这种情形在2003年十分明显:国有银行贷款猛增,盈利增加,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双降”。但是这样拼命放贷的后果是宏观失控,导致经济过热,最终迫使中央进行宏观调控。而宏观调控则导致了新的不良贷款产生,这就是国有银行与中央政府博弈的结果。
  “要想打破这个博弈,就需要真正割断中央政府和国有银行的关系,取消中央政府对国有银行的干预,甚至改变中央政府通过制定一些指标要求国有银行办好的干预,让国有银行在与外资银行激烈的竞争中改变自己资产质量不高的劣势”,王一江认为。(记者 李利明)
  经济观察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8 04:24 , Processed in 0.042369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