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lhj_123

看这帖子,找啥都有!!!

 关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9-3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22*:
014.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9-3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22*:
015.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9-3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22*:
016.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9-3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22*:
017.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9-3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22*:
018.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9-3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22*:
019.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9-3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22*:
020.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3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要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4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全面展开飓风救灾工作 失踪人数超过2万

新华网华盛顿9月3日电(记者杨晴川)来自加勒比海的5级飓风“卡特里娜”8月25日在美国登陆,8月29日袭击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给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和亚拉巴马等州造成巨大破坏,整个受灾范围几乎与英国国土面积相当,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面对这一历史罕见的天灾,美国政府采取多项紧急措施,挽救生命,赈济灾民,逐步展开灾后修复和重建工作。



  
  美国总统布什8月29日宣布路易斯安那和密西西比两州为灾区,以便动用联邦资金。他8月31日提前结束休假返回白宫,宣布成立以国土安全部长切尔托夫为首的内阁救灾小组,总体协调各有关部门的救援行动,同时委派联邦紧急措施署署长布朗负责现场救灾事宜。当天,为弥补飓风造成的灾区原油供应不足,布什宣布同意动用战略石油储备。
  
  美国军方也投入救灾,派出4艘军舰向灾区运送物品,为其历史上规模最大搜救行动之一,同时决定在灾区部署3万名国民警卫队成员。
  
  为了给救灾工作提供财政保障,美国国会于本月2日紧急通过了一项总额为105亿美元的紧急救灾拨款法案,并在当天由布什总统签署实施。布什同时邀请前总统克林顿和老布什出面领导救灾募捐活动。
  
  为加强救灾人力,布什3日下令向南部飓风灾区增派7200名现役军人,与已在灾区的4000名现役军人一道参加抢险救灾。与此同时,五角大楼也宣布再向灾区派遣1万名国民警卫队成员。这些部队都部署到位后,美国投入救灾的总兵力将达到5.12万人。
  
  美国劳工部2日宣布拨款5000万美元,在密西西比州灾区创造1万个灾后重建工作岗位,安置当地在飓风灾害中失业的人。美国交通部也安排铁路部门提供列车帮助灾民撤出灾区,15家航空公司也获准进入灾区运送灾民撤离。
  
  布什3日表示,目前救灾工作是联邦政府的首要任务,并将及时针对失误做出改进,在没有完成任务前政府不会“休息”。
  
  此次飓风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也导致了空前的人道主义灾难,数十万人被困灾区。仅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就有6万至8万人被困在洪水淹没了80%的城市中。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城市陷入一片混乱。目前1400名国民警卫队人员已进驻该城,局势已基本平静。到当地时间3日晚,已有4.2万名灾民在援救人员的帮助下安全撤离。
  
  在其他受灾地区,救援和灾后修复工作也正在陆续开展当中。美国国土安全部长切尔托夫3日宣布,国民警卫队已从灾区救出了9500人,同时已有10万名灾民得到了人道主义援助。得克萨斯等10多个州已经开始接纳从灾区撤出的灾民。
  
  然而,由于此次飓风破坏力极大,美国将面临空前严重的损失,救灾和重建工作任重而道远。目前,已确认的死亡人数为198人,失踪人数超过2万。许多人认为最终死亡人数可能数以千计,数十万人流离失所,接近或甚至超过1900年造成上万人死亡的“加尔维斯”顿飓风。
  
  据国际风险评估机构RMS估计,此次飓风至少毁坏了15万处产业,损失金额在250亿至1000亿美元之间,将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经济损失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飓风还造成大约500万户居民停电,在两个月内无法全部恢复,而要排干淹没新奥尔良全城80%的洪水则需要36至80天。此外,飓风给美国民众造成的心理创伤也是短时间内难以平复的。布什曾表示,要完成灾后重建工作,可能需要几年时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9-4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22*:
021.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4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奥尔良风灾四年前就已预警 布什疏忽终酿大祸

中新网9月4日电据英国《独立报》报道,最新消息称,早在4年多以前,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就曾警告新奥尔良可能面临“灾难性的”飓风袭击,但美国总统布什却对这一警告置之不理,一心只顾加大反恐预算。

  结果用于防范洪灾的预算被压缩了80%,加强防洪堤建设保护新奥尔良的工程37年里被首次搁置,为可能发生洪灾做出的撤离灾民的规划也被丢弃在一边。




  2001年年初,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就警告三大最有可能发生的灾难将威胁美国,分别是新奥尔良市可能遭到飓风袭击,旧金山可能发生强震以及纽约可能遭到恐怖袭击。

  当时由布什任命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局长乔·阿尔鲍格表示,他对上述警告非常关注,但布什却对这些警告不以为然,后来布什还将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划归到“911”件后组建、以反恐为主要任务的美国国土安全部名下。

  此外,去年路易斯安那州联邦政府和新奥尓良市政府曾联合举行过一次紧急演习,演习的背景正是新奥尔良遭受假想中的飓风袭击,当时的假想情景几乎与近来真正发生的灾难如出一辙。但有关官员表示,用于防范类似灾难的计划却因为预算被压缩而放弃。

  新奥尔良当地的一份报纸本周也指出,其在5年前就登出了预测飓风灾难的系列报道,一些气象专家也回忆说,他们曾试图说服政府部门重视飓风灾难并采取防范行动,可他们的呼声并没有得到回应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9-4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22*:
022.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9-4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22*:
023.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9-4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22*:
024.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9-4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22*:
025.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9-4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22*:
026.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9-4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22*:
027.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9-4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22*:
028.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9-4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22*:
029.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9-4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22*:
030.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0 03:55 , Processed in 0.036386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