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龙门阵

2005年7月11日、茶馆、欢迎光临

[复制链接]
多头大军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7-11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1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出利好,都成了机构出货的好机会.讨厌!如此人气还能凝聚起来吗.看来有人确实在和管理层对着干.不知意欲何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11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抵抗都没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1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又捉弄了多少散户入场?人人都成了惊弓之鸟,股市还能起来吗.看来解决中国股市问题,远不是出几个利好那么简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1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股潮 at 2005-7-11 14:33
不知又捉弄了多少散户入场?人人都成了惊弓之鸟,股市还能起来吗.看来解决中国股市问题,远不是出几个利好那么简单.

呵呵.我就是受害者啊!!偶真是看不懂了阿!!起码该是一个阳线.却实在料不到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1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冬虫夏草 at 2005-7-11 14:40

呵呵.我就是受害者啊!!偶真是看不懂了阿!!起码该是一个阳线.却实在料不到阿

主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想干啥干啥,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1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多。

但,明天割肉还是应该有不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1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搞不清楚根本,只能死的更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1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看问题不要简单化.这个市场是在搏弈,是各个方面力量斗争的结果造就了这根K线.是市场的合力.不要把市场主力想象成一个统一步调统一意志的方面军.毕竟不是上个世纪90年代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1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G时代:丑女”何嫁

6月27日,主席尚福林高调宣称,将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此时距“五一”长假之后宣布第一批试点名单不足50天,G时代的推进速度超乎市场想象。
    在股改全面展开之际,上市公司10送3的对价已成为市场大致的基准,而众多的投行也把眼睛盯在相对容易的一些好的公司身上。
    “先做能做的项目”,申银万国投资银行总部副总经理是志浩解释道,“特别是中小企业板企业,由于相对比较干净,做起来也就比较容易。”海通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林涌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开头。“先用好的东西定个一目了然的价格,就像是靓女的嫁妆,日后再嫁丑女,嫁妆如不能更高,就很难嫁出去。”
    目前市场普遍的对价预期是不低于10送3,如果“丑女”不能给出10送3以上的对价,方案很可能被流通股股东否决。

“难”、易”区分下的三类“丑女”
    那么,G时代的“靓女”与“丑女”以何为判断标准呢?
    如果把股权分置改革中的“靓女”理解为质地好、业绩好的公司,那么“丑女”则是质地差、业绩差的公司。据本刊数据室统计,2004年业绩亏损的公司有175家,占总数的12.7%,而业绩在0.05元以下的则高达378家,占总数的27.5%。显然,这些公司的股改将是好公司被分食之后最大的难题。
    但这并不是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时惟一的“审美标准”。天相投资顾问副总裁张凯认为,公司地质并不是区分“靓”“丑”的核心因素,G时代的“靓”、“丑”应该以股权分置改革的“难”、“易”来区分。以此为标准,张凯认为市场存在如下三类“丑女”:
    一是流通股价格与股票价值严重偏离的企业。股权分置改革将使原来因分置而关在笼中的“猛虎”——非流通股被放出来,导致股票价格硬着陆,而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的对价又远不足以弥补因股价回归给流通股股东造成的损失,这样流通股股东就有可能抵制改革;二是非流通股数量少的公司,非流通股股东难以支付对价或者支付的对价让流通股股东不感兴趣;三是非流通股股东难以达成一致的公司。

如何将“丑女”嫁出
    受访的投行人士认为,大多数公司基本上都处于“只要方案能被市场认可,股权分置改革随时可以进行”的状态。
    既如此,只要多费些思量,丑女也可以嫁出。
    对于第一种情况,张凯认为,一是需要股价有自然回归的过程,二是提高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给流通股股东的对价水平,减少流通股股东的损失。另外,也可以把股权分置改革与资产重组结合起来,提高公司的价值。
    “对于第二种情况,我觉得比较好解决,”张凯说道,“关键是流通股股东要转变思路,从过去主要关注自己获得多少转变为关注非流通股股东付出多少。若非流通股数量少,其支付对价的总量必然会少,只要其支付的对价相对于其所持股份获得的流通权价值合理就可以了。”
    张凯建议,监管部门和保荐机构要引导流通股股东重点关注“非流通股支付的对价股份占其持股总数的比例”这一指标,并引导市场对这一指标的平均预期锁定在15%~20%之间。
    提出流通股股东需要转变思路的还有林涌。他表示,利益上的平衡可以使股权分置的难度降低。
    第三种情况解决起来会比较复杂,张凯认为,监管部应当允许一些公司保留非流通股,但给予这些股份在转让、表决权等方面的限制。

“难嫁女”的出路
    应该看到,要想解决所有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问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总有少部分是极难解决的,比如上述的第三种情况。
    另外还有资产状况很差的公司,其中又分两类,一类是资产状况极差,流通股股东遭受严重损失的亏损股,很可能会出现流通股股东“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事态,非流通股始终得不到流通权,最终的结局是退市。
    另一类是资产状况虽差,但还有某块资产不错,这就需要多费些周折。比如已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A公司可将已取得流通权的非流通股为资本,去吸收合并B公司,B公司的非流通股、流通股可分别以不同的折股比例,将所持B股折换为A公司的股份。这样,A公司拿到了B公司的资产,B公司股东则换到了A公司未来可以流通的股票。
    张凯对此的评述是,“操作本身不会有法律障碍,但合并必须是市场行为,否则,为了解决股权分置而合并,是把两件不相干的事硬捏在一起,对两家公司和全体股东都可能是十分有害的。”
    目前市场上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方案达上千种之多,而目前出台的对价方案基本上除了送股就是现金。可见先“易”后“难”的除了公司本身,还有对价方式,随着改革的全面铺开,缩股、权证等对价方案将会不断现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1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教育:市场还是正确的.

6.8日的真刀白银都没顶住,一张空文又能撑几何

支持一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11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分时
有点迎客松味道!

[ Last edited by 龙门阵 on 2005-7-11 at 19:42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1 15:41 , Processed in 0.032953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