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经典55本(下篇)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谁怕谁
浏览:9608
回复:4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特别报道--张志雄
《贼巢》
我们计划推荐的55本投资理财经典,上篇(2005年3月《Value》)已介绍了一半多,下面,我们按类别继续进行。“传记、小说类”还有两本书值得一述。《贼巢》也名《股市大盗》,在90年代初出版时,曾风靡一时,作者是两位《华尔街日报》记者,也暴得大名。《贼巢》描写的是80年代的垃圾债券之王米尔肯等人是如何发迹的以及因为内幕交易而彻底崩溃。事实上,80年代的垃圾债券市场类似于90年代的纳斯达克,为创新型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并且为企业购并添砖加瓦。也许问题正出在后面一点,80年代是美国许多老企业被“解构”的时代,这引起了诸多社会矛盾,那些购并者成了“强盗”,被指责为贪婪无耻。当80年代的盛宴结束后,需要有人承担责任,风头最足的米尔肯自然首当其冲。
历史是非常有趣的,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贼巢》的指控是不公正的,米尔肯也恢复了大部分名誉,他被视为一个受到政府官僚们不公正对待的空想家。尽管如此,米尔肯的故事仍值得一读。坊间还有一本《强人的聚会》(经济科学出版社),也是写这个主题的。
《一个华尔街瘾君子的自白》
《一个华尔街瘾君子的自白》则是90年代中后期股市躁动时期的产物,作者詹姆斯·克拉默是华尔街的对冲基金经理和财经网站The Street.com的创始人之一。克拉默的文笔略显油滑,但比起同时期许多类似的华而不实的著作,他的最大特点是诚实。在特大牛市中,赚钱的概率非常大,一般人都会洋洋自得,而不是把成功归于“天助”。克拉默却在实战中发现了市场的杀机和凶险,最后总结道:“我很幸运,出色不如走好运”。另外,由于克拉默置身于投资圈和股评界,他在书中也谈到了一些圈子里的人情世故以及不少骗子无赖行径,这与中国股市有很大的相似处。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书的书名,也许是为了畅销吧,但“瘾君子”确与书中所述的作者形象不符。
《最佳金钱故事》
《风险投资家环球游记》
《共同基金常识》
在“大师作品”类别中,我们还没介绍的是安德烈·科斯托拉尼、吉姆·罗杰斯和约翰·鲍格尔。古往今来,股市中出了不少大师,我们需要好书去了解他们的事迹。20世纪初的华尔街大亨巴鲁克大名鼎鼎,詹姆斯·格兰特为他写了一本传记,叫《谁执股市与政坛牛耳》(中国标准出版社),但极一般,没让人看出巴鲁克的神奇来。欧洲股市的安德烈·科斯托拉尼也是一位大师,海南出版社首先推出了他的《一个投机者的智慧》和《股票培训班》,但这两本书并非大师的精华部分。直至《最佳金钱故事》的出版,科斯托拉尼才让人刮目相看。匈牙利人科斯托拉尼生于1906年,20岁的时候就在巴黎股市从事投机生涯,并对哲学和艺术史有所研究。科斯托拉尼与台湾的邱永汉是一路人物,他们未必能像巴菲特和索罗斯那般成为金融市场上的顶级大师,可融生活、投机和事业于一体,妙趣横生。
二次大战后,华尔街在全球股市中独树一帜,而欧洲股市奄奄一息,会让不了解历史的人认为向来如此。其实,在二次大战前,包括股市在内的金融市场在欧洲极为发达,如果按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例计算,美国远远排在后面。长寿的科斯托拉尼以他在股市中70多年的经历向读者见证了这段“似火牛年”的欧洲市场故事。
科斯托拉尼讲得最好的是投机与人生命运的故事。例如,在老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曾发生过这么一回事,有一个卖弄风情的女人,她的丈夫是银行家和机构投资者,她的情人是一位大投机家。有一天,这女人看中了一条绝妙的钻石项链,怎么得到它呢?情人有钱但没法送给她,因为这样就暴露了自己。于是,她和情人商量了一条计策。
情人先向珠宝店老板支付了四分之三的珠宝价格,然后她带着丈夫来到珠宝店展柜前,老板答应他们只要四分之一的价格便可以得到它。
没想到丈夫说道:“我不喜欢大打折扣的货色。用这么便宜的价格送给你,不是我的风格”。
但等她离开之后,丈夫又回到珠宝店将它买了下来。珠宝店老板告诉她:“你丈夫要给你一个惊喜呢”。
她等啊等啊,却不见丈夫拿出珠宝来。最后她终于在一位布达佩斯最漂亮的歌剧女演员的脖子上看到了这串心爱的珠宝。
事情还没有完。这件事变成了一个笑话且传到了银行家丈夫耳朵里,他决心报复。凑巧的是,他的情敌正在做空一家生产香肠的公司的股票,因为它的价值从50已经上升到300,明显高估。
银行家动用一切力量,做多“香肠”股,价位从300拉升至1000、2000最后到3000更多,被逼空的情敌损失惨重。
但失去理智的银行家忘记了一件事,他成了市场的惟一买家后,高于原价10倍的“香肠”股卖给谁呢?结果,银行家破产自杀,那个失落的女人后来死于意大利,她情人则在巴西的圣保罗继续投机,歌剧女演员到了好莱坞,但失去了嗓音。
科斯托拉尼的一些观点很有意思。比如,他认为通货膨胀是一大弊端,但与通货紧缩相比,它是一个较小的弊端,通货紧缩最后必然导致国家资本主义。而“世界经济需要这种兴奋剂(通货膨胀),就像人类性高潮有时需要一点酒精、咖啡或尼古丁一样。为什么?因为所有的国家、城市、大小企业、建筑巨头和商人们都欠着债,以至于如果没有一点儿通货膨胀他们就永远不会被其债务解放”。
他又把那些在通货膨胀中感到恐慌的储户比作蜂窝被捅时的蜜蜂的表现:“蜜蜂也是节俭的象征,当蜜蜂们贮存其节省下来的一切的蜂巢被摧毁时,它们会变得歇斯底里,它们疯狂地飞来飞去,不仅刺蜇他人,也因此为自己的死做好了准备”。
储户们则饥不择食地涌到投资顾问那儿去,接受不适合自己的投资建议,然后大多以亏损告终。科斯托拉尼为此用了莫里哀的一句俏皮话:“病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人们给他的药上”。
科斯托拉尼也是格言警句的制造者,如“一般来说,消息不产生价格波动,而是价格波动产生消息。这无论在巴黎、伦敦还是在纽约都一样。一天的交易结束后,每一个人都在为当天的价格变化或者趋势反转寻找借口,而这些借口是他两小时前怎么也想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