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冷热”不测“软硬”难断 发改委、央行急召学者判断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万岁爷
浏览:2495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05-06-28 )
宏观经济“冷热”不测“软硬”难断
或许,“左右为难”并不足以准确表达汪同三此时的心情。
“宏观调控至今也快一年了,国务院要求写出报告。”但让汪同三头疼的是,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已经不是简单的“向左走、向右走”了。
作为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的所长,当前经济学界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都被汪同三听在心里。尽管这样,他还是给出了“不好判断”的判断。
23日下午,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作完演讲后,汪同三随后就要将一份分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报告提交给国家发改委。与此前一些专家的观点截然不同的是,汪同三报告中的“(宏观经济)既有重新反弹的压力,也有过度回落的危险”的判断多少显得有些“模棱两可”。
也就在这一天,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分别约见了国内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商讨下一步的宏观经济对策。但这次约见并没有达成任何共识。
“10位专家就会产生十几种看法。”一位出席中国人民银行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议的专家如是形容了当时的会议场面。“现在(经济)形势有了转折的迹象,但未来走势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汪同三的“模棱两可”并非没有原因。“2004年时,我们也面对着这两种倾向(过度回落和重新反弹),但那时我们还能看出哪种是主要的。”但如今,汪同三深感难以判定。
“当前经济仍靠投资拉动,投资与消费仍未并重,投资增速甚至是消费的两倍;我国投资率为26%,这无论是相对于消费还是GDP,仍然偏高;与此同时,上游产业利润空间仍然很大,对投资仍然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如煤炭等;此外,居民中仍然保持较高的储蓄率,存贷差依然存在;最后,地方政府发展的积极性仍然较高。”汪同三一口气数出了“重新反弹”的五个理由。
他随后又列举了“过度回落”的充分理由。
首先,从产业上来看,虽然上游产业利润空间仍很诱人,但下业的利润空间不断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从当前的统计数据来看,其利润甚至以两位数的速度在下滑,增长乏力。
其次,虽然各个地方都在有意识地转移发展重心,但服务业增长也一直缺乏活力,“这意味着消费仍然上不去”。
此外,持续不景气的股市;逐渐升级的贸易摩擦所带来的越发严峻的外贸形势;人民币汇率对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等等。
在汪同三看来,这些理由让“过度回落”或“重新反弹”都可能成为现实。
虽然国家发改委至今仍未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给出明确的判定,但如果从发改委官员近期的一些言行来看,隐约可以看出他们在这场争论中的立场与态度。
在23日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结束后,以主持人身份出现的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韩永文特别提出要对两个指标进行说明。
其中第一个指标是CPI。年初时,国家表示要将今年的CPI控制在4%的范围内。但今年4、5两月,CPI跌落到1.8%,大大超过了此前人们的预期。此数据一经公布,通缩之声很快响起。
“其实我们内部定的是3%。”韩永文解释说,之所以对外公布为4%主要是考虑到当时的国际形势,那时候石油、铁矿石接连涨价,对外公布为4%是为了留有余地。他表示,从当前的数据来看,CPI基本控制在政府的预期范围内。
对于当前一些行业的不同表现,韩永文表示部分行业扩张,是需求的合理回归;对于其他一些行业出现的利润下跌,韩永文解释为这是产能扩张、供过于求后,价格的正常回落。
在韩永文之前,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是率先发话的人,他在一周前的一次论坛上公开质疑了经济“放缓说”。
如果从两人前后的声音来看,不难看出其中共同的倾向。尽管这样,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在面对记者有关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时仍显得出言谨慎。
“或许要等到七八月份在北戴河开会时才有定论了。”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告诉记者,按照惯例,第二季度的数据出来后,国家会在北戴河召开下半年的经济形势会议。据悉,按照常规,北戴河会议将定下下半年经济发展的调子。
国家发改委一位专家告诉记者,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各个部委都会对上半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因此,这一时期的判断就显得举足轻重、不同一般。
尽管这样,汪同三还是对宏观调控可能出现的三种结果——软着陆、硬着陆、回落后重新反弹进行了判断。
“今年年初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曾有人让我判断上述三种可能的各自几率。”汪同三说,那时候他的判断分别是软着陆40%,硬着陆20%,回落后重新反弹40%。
“如果现在再让我判断的话,则是软着陆40%,硬着陆40%,回落后重新反弹20%。” (杨茜/第一财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