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FlyKate

☆☆☆☆☆ 2005年06月20日实战看盘交流专帖 ☆☆☆☆☆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0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mytzzh at 2005-6-20 10:29
大盘下调时拉个屁呀!刚才干嘛不拉起来。

大家认为他这样做什么意图?00083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人的第六感真的很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600026的分时一波比一波高啊,标准的上升图形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发表于 2005-6-20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血纷纷 at 2005-6-20 10:13
MACD就可以搜索到的,老大。


请问这么搜索呀,先谢谢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7-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动如龟 at 2005-6-20 10:46
大量补进000157,小吃点002040
为什么如此看好015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飞班,你要的:
http://news.xinhuanet.com/stock/2004-07/23/content_1634770.htm

晕,弄错了,这是2004年半年预盈,嘿嘿,我再帮你找找

[ Last edited by 天_涯 on 2005-6-20 at 10:53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gujun009 at 2005-6-20 10:22
600026要翻红了 [/quot还还在关注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拼着老命往外跑

要不连骨头都不剩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到,欣赏,拉家常。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就在看600026的拆分消息是真的还是假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nnd00085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04年的??????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_涯 at 2005-6-20 10:51
飞班,你要的:
http://news.xinhuanet.com/stock/2004-07/23/content_1634770.htm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能砸盘的东西不多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政策向左走资金向右走 大资金打着怎样的算盘?

--------------------------------------------------------------------------------
www.eastmoney.com   2005-06-20 08:03       证券市场红周刊  


  编者按:A股市场近期进入了政策多发期。有关统计显示,管理层在15个小时内陆续推出4项利好政策,甚至在中午也罕见地出台利好,这无疑显示出管理层“保试点、保千点”,为股权分置试点顺利进行保驾护航的决心。



  政策的指向如此鲜明,市场的走势却说明投资者并未群起响应政府的号召。那么,那些隐藏在各大券商席位后面各路不同性质的资金,到底在打着怎样的算盘?他们能与政策同心同德吗?在千点附近反复震荡的市场中,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政策篇·

  彼得·杜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对效率和效果两者的区别是这样解释的:效率是指正确地做事;效果是指做正确的事。从近期频频出台的各项政策看,管理层做事的效率倒是非常之高,但是效果呢?使投资者预期混乱实际上是一种更大的系统性风险。

  综述

  试点格局下政策困境

  本刊记者 林中

  投资者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在全流通试点推进的进程中,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更加尖锐的博弈,政策的组合利好效果也在这种环境中打了不少折扣。

  有限兑现的表层利好

  近来的政策可以说是完全围绕着股权分置试点的这个核心,政策的指向性和迫切性非常明确,就是“保试点、保千点”,这是与“9.14”以来更加宽泛的“救市”政策所不同的。但这些利好所能涉及的范围和短期的效应却十分有限,有的已经提前消化,有的与利好传闻甚至还有很大的距离。

  仔细分析这些“组合利好”,诸如回购社会公众股、交易所权证业务等所谓制度性建设的利好,都是成熟市场必备的技术性手段,而这些原本是完善市场技术层面的手段,短期则是完全针对试点而来的配套措施。而央行拟向申万、华安两家券商提供再贷款,汇金公司拟注资银河证券等,都是为了解决券商的困难和壮大其实力。但这与市场传闻的央行向券商注资600亿元、千亿平准资金借此间接入市的传闻相去甚远。而且券商问题积重难返,央行贷款也只是解决流动性问题而并非直接入市资金。

  由此看来,扶助券商、红利税总额减半等举措,不过是试图为了试点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氛围而已。

  好的细节难改利空本质

  虽然近期利好政策的密集程度堪称罕见,但这些利好的权重程度却与“9·14”以来的重大政策难以相提并论。

  自“9·14”以来,管理层先后出台了保险资金入市、降低印花税、解决券商短期融资、允许券商集合理财等真正的实质性利好,而且这些重要利好还是在没有与全流通挂钩的背景下出台的。但即使是这样,市场也只是迎来了越来越弱的4次短暂的反弹。所以,近期数量大、密度急、但力度有限的利好出台,市场疲弱应对也在情理之中。

  最为重要的是,自5月9日三一重工等4家公司股权分置试点开始之后,市场真正进入了实质性的全流通预期下的所谓“后股权分置时代”。而自从试点开始,管理层作为“重大利好”出台的全流通却一直对市场起着利空效应。

  由于没有关于试点的原则、时间表等框架因素,由于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在对价上的巨大差异和第一批试点补偿与市场预期相差较远,同时由于新老划断和对今后全流通冲击的忧虑,市场对于全流通试点带来的制度转轨的预期偏于悲观,同时市场的估值也处于前所未有的极度混乱之中。

  分析人士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在全流通的核心问题没有彻底转向正面的时候,所有关于全流通试点配套的技术性措施都难成真正的利好,也无法改变核心问题的本质。像回购社会公众股、大股东可以买自己的流通股等举措,都只是为了缓解股价的过分低迷和下跌,并无提高流通股东对价谈判地位的作用。而即使像认沽权证这样能够避免流通股东损失的创新品种,也同样需要面对其确定执行价格时的非市场化因素。

  所以,关于全流通细节和技术上的措施推出得再多、再完美,也只是在细枝末节上作文章,最多只是治标不治本。更何况用这些市场化的因素,来改变当年非市场化形成的股权分置问题,更是勉为其难。

  更加复杂的博弈

  “9·14”以来的市场走势表明,尽管不断有政策出台试图拯救市场,但市场依然难以摆脱疲态,政策只是起到了短期刺激和延缓市场下跌的作用。正可谓“政策有心向上,市场无力回天”。尤其在政策开始触及股权分置这一核心问题时,本次管理层面临的难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由于全流通试点引发的预期不稳定和估值体系的混乱,使得基金重仓的二线蓝筹的“核心股票池”彻底崩塌,管理层近年来所树立和依赖的最后一个堡垒也最终告破。在已经没有做多政策力量的尴尬情况下,市场只有期待平准基金入市改变这种局面。

  而“6·8”行情的放巨量暴涨,和近期中石化、申能股份等超级大盘股的异动,使投资者看到了神秘资金的身影。但从本周成交量的快速萎缩和市场再度疲弱可以看出,似乎神秘的资金并无意推动股指的转折和大幅走高,其目的更多地是在配合试点的进程以稳定股指,伺机刺激一下大盘。而基金的股票似乎更加代表了市场自然运行的方向。中集集团等二线蓝筹股票本周已经先于大盘回到了“6·8”行情的起点甚至更低,看来基金作为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不但面临试点不确定的冲击,还需要考虑宏观经济、上市公司基本面等更多的因素。

  与此同时,第一批试点公司尘埃落定,三一重工清华同方结局不同市场走势却并未形成巨大反差的表现,又引起市场新的歧义。而第二批试点公司的代表性、对价方案能否更加优惠、对价创新的手段能否更加有利于流通股东等,又成了市场新的不确定因素。

  毫无疑问,政策在股权分置试点过程的关键时刻还会出手,但今后政策能否在方向上给予明确的引导,远比在细节上着力对市场更加有效。而近期神秘巨资入水,尚无出水的迹象,其再度掀起新的冲击能有多大还未可知。至于权证具有的杠杆效应和“T+0”性质,能否引起市场相关的炒作和赚钱效应,也将成为影响市场今后走势的重要因素,这些都将加大博弈的复杂程度和难度。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今后无论针对试点的“功利性”政策如何演变,来自经济层面和基本面的变化却是各方博弈所无法左右的。

  细解

  红利税收减半:利好效用难发挥

  本刊记者 赵洋

  打折的利好

  早在今年3月中旬,《红周刊》曾刊载长文呼吁取消红利税(参见本刊11期“头条文章”《透视红利税》),随后,高层也曾在不同场合回应表态打折的利好将调整红利税,本周一中午股息红利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的突然出台,应视为政府部门重视民意的一项举措。

  但是,市场人士认为,此次红利税的减半政策与出台时机均不能令市场满意。

  其一,减半征收的政策低于此前市场全部取消的预期。理论与实证分析均表明,在存在红利税的政策环境下,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率越高,个人投资者的隐性亏损就越大。并且从国际经验看,香港市场免交红利税,美国市场也于2003年取消股息所得税。因此,财政部与国税总局的联合降税举动,只能是一项“打折的利好”,更何况通知中还带有“暂时”字眼,这更不能得到市场的完全认同。

  其二,本周一午市收盘,上证指数下跌20余点,此时管理层匆忙出台降税政策,显然意有所指。与红利税减半征收同时出台的另一项政策,是就股权分置试点改革中有关税收政策问题作出相关规定,即分置试点中发生的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等三项税收均暂免征收。显然,这两项降税政策的核心,在于为股权分置试点保驾护航并力图营造和谐股市环境。下午复盘后,沪深指数果然扭转下跌走势,当日平盘报收。

  股民多收三五斗

  尽管暂时50%的红利税减免远低于预期,但业内人士指出,“蚂蚱腿也是肉”。的确,在上市公司分红越来越普遍的今天,50%的红利税减免,对于这几年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小股民来说,无疑是大旱天多收了三五斗米。

  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度上市公司派现总额为818亿元,简单假设其全部为A股分红,其中三分之一分给流通股个人股东,则50%减税政策意味着个人投资者理论上可以多获得27亿元的分红。

  当然,由于很多上市公司将2004年的分红已经执行完毕,以尚未进行分红的公司计算,投资者可多获得的红利还不足10亿元。

  研究人员指出,上市公司本身质量没有根本改观的现实,依然是当前制约投资者信心的核心。在很多公司不分红或分红少得可怜的状况下,红利税减半征收的效用也将无从发挥,与投资者几千亿的流通市值损失相比,更是沧海一粟。

  资料链接一:

  沪深权证交易之前世今生

  前世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为了保护老股东在配股中的权益,使不愿或无力认购配股的老股东,能够有偿转让其配股权,深沪交易所曾推出过股本权证。第一个权证产品是1992年沪市推出的大飞乐的配股权证。1995年和1996年沪市又推出江苏悦达、福州东百等股票的权证,深市曾推出厦海发、桂柳工、闽闽东等股票的权证,1996年6月权证交易被叫停。当时虽然有交易,但没有规范的制度,这类权证在市场上曾经被过度投机的暴炒过。

  今生

  6月14日、15日沪深交易所出台的权证管理办法,将权证这一金融工具再次引入市场,并要“配合股权分置改革试点”。

  按照上交所暂行办法规定发行权证的公司流通市值不低于10亿元,股本在2亿以上,发行的权证不低于5000万份计,现在沪深两市主板共有169家符合发行规定。以深圳中小企业板“流通市值3亿,流通股本3千万,发行权证不低于3000万份”计,符合规定的中小企业板的公司有10家,合计共有179家符合条件。即使是这179家中的一半发行权证,按每家5000万份计,届时沪深两市将有44.75亿份权证在交易,市场又多了一个可供投资者选择的投机或投资品种。尤其是权证交易实行“T+0”交易,流动性将比股票更高。

  (本刊记者 孙庭阳)

  资料链接二:

  香港认股证市场简介

  认股证的英文是warrants,在香港俗称“窝轮”(粤语译音),通常说的权证也就是泛指认股证。

  香港股市有公司认股证和备兑认股证两个品种。公司认股证是已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公司股票的认购权证进行集资,在行使时,权证持有人可以用约定价格购买上市公司增发的新股。备兑认股证是由投资银行发行,目的并非为了集资,而是提供给投资者一种杠杆式的投资产品,在看好或者看空股票(包括指数)时,可以赚取数以倍计的赢利。

  与期货不同,认股证是一个权利,但非责任,投资者可以在控制自己的最大损失的前提下,进行以小博大的投机,因此,认股证在香港非常受欢迎。

  在香港,公司认股证仅有几十只,交易不活跃;但是备兑认股证有近千只,每天交易额占大盘总成交额的15%~20%,交投活跃。因此我们通常说的权证就是指备兑认股证。由于香港交易所的积极推动,按认股证成交金额计算,香港已经位列全球第一,2004年全年成交金额673亿美元,遥遥领先第二位的德国552亿美元及第三位的意大利211亿美元。

  香港的证券条例规定,可发行备兑认股证的相关资产的流通市值必须高于40亿港元,而且已经被纳入可沽空证券的名单之内,这样就可以减少投资银行人为操纵正股价格,从而侵害认股证投资者的利益。通常,股票市值越大,其认股证也越受欢迎。以交易金额计算,2004年,最受欢迎的认股证相关资产是恒生指数、汇丰、和黄、国企指数和中国移动的认股证占整体认股证市场的60-70%。

  (大福投资咨询 梁伟沛)

  细解

  权证交易:天堂地狱一念间

  本刊记者 何虹

  刚刚弄明白回购,权证又进入投资者的视线(见资料链接一)。此时的权证,显然同十几年前的认股权证不可同日而语。既然此权证非彼权证,此权证又做何解呢?

  在成熟市场中,权证是作为金融衍生工具来使用的。据大福投资咨询公司策略分析师梁伟沛介绍,香港股市有公司认股证和备兑认股证两个品种(见资料链接二),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创新和规范,香港的认股证终于获得投资者的普遍认同,香港的投资者已经逐步体会到认股证确实是一种既适合专业投资者也适合散户的投资工具。

  据他介绍,目前,香港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认股证市场,各路人马在香港对赌包括认股证在内的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实在是蔚为壮观。然而,如此激烈的衍生工具大战必然会使现货市场出现非正常波动,加重市场监管的难度;另一方面,投资者在作出买卖判断时,除了关注股市的基本面和技术面之外,还必须考虑衍生工具交易带来的影响,使得投资分析更加复杂。

  至于国内市场当前推出的权证,梁伟沛认为上交所推出权证的目的可能是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提供一种解决办法。但是就权证本身来讲,由于其是一种杠杆式的产品,因此投资风险还是挺大的。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方向看错的话,权证就是废纸一张。在有机构操纵股价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更可能会发生。因此,他建议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出发,权证方案的设计者应将控制风险放在首位,将可发行权证的上市公司的门槛尽量订得高一些。

  至于目前管理办法的细则中将发行条件定为“最近20个交易日流通股份市值不低于10亿元”,梁伟沛认为该条件仍然偏低,应该将流通市值定为30亿~40亿比较合适。尽量将可发行权证的公司数量控制在所有上市公司数量总额的5%~10%,以免对市场造成过大的冲击。

  对于将中小企业板中的上市公司也纳入可发行权证的公司范围内这件事,梁伟沛持反对意见。他认为,中小企业板中的公司本身经营状况不稳定,股价波动也比较剧烈,不应允许其发行有杠杆作用的权证。在香港市场上,创业板中的上市公司就均不能发行权证。

  从香港市场来看国内的权证,听到的更多的是理性的声音。但是对于经历过1994、1995年配股权证时代的投资者来说,又有怎样的想法?原亚洲证券副总裁应健中就是这样一位市场中的“老人”。

  应健中称,1994、1995年时,市场中曾经发行过配股权证和转配股权证,因为这些权证一般有3个月的交易时间,这就有了想象空间。由于一般投资者对权证不太了解,将其视为股票疯狂炒作,以至于市场中出现了权证价格高于标的股票价格的荒唐局面。然而,在到期日的最后一天时,权证的价格就出现暴跌。投资者也是损失惨重,不仅损失权证费,还要再花钱去配股。

  他认为,当前可能推出的权证形式将更为多样化,其实施方式也将是中国股市上从来没有见过的。至于具体方案究竟如何,很难评价。但是从市场角度看,如果权证的价格够低,又是T+0交易,几分钱的上涨都会有利可图,很容易吸引投机者参与,对于活跃市场可能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权证的T+0交易是一把双刃剑,“发财者有之,血本无归者有之,天堂、地狱尽在一念之间”,这也将进一步加大市场博弈的复杂程度。

  ·资金篇·

  应当承认,持续多年的市场颓势,使向来强势的基金及其生态链上的其他机构陷入了严重的“囚徒困境”,原有的市场生态环境已经开始不稳定。面对政策不断出台的组合拳,趋利避害的各路资金也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行动。

  等待二次拉高减持——从交易席位看资金动向

  本刊特约作者 陈许峰

  基金:波段了结意图强烈

  从客观上讲,基金的子弹只够进行一个波段的攻击,即使存在实质性的利好,对基金来说也是二次拉高减持的良好机会。

  从博弈角度看,近期的基金重仓板块纷纷放出巨量,并非是一桩好事。如果“6·8”行情确实是一个较大级别的行情,他们没有理由在脱离底部不远的地方将筹码交出去。更何况有利好支持的“9·14”行情发动初期能量巨大,却在10个交易日左右即结束的教训还让人记忆犹新。事后来看,正是当时的基金投资者在快速减亏之后的大量赎回,导致基金强烈的波段减仓了结操作,同时当时的大量券商不良资产也纷纷借机减亏了结。因此,即使后市出现政策利好支持,也应该考虑“抱团取暖”的模式能否继续维持。

  笔者认为,类似中集集团这样的龙头品种,由于在盘面上多头和空头均不手软,其在后市失守的12元支持位就极可能成为一个中期头部。同样,6月9日的长江电力,尾盘2000万股的大手笔成交仍然无法稳定股价重心,亦昭示着上档抛压的沉重。

  这其实是在市场未来预期不明朗的情况下,基金提高了操作要求的安全边际,直接导致了向来相对稳定的基金筹码开始大面积松动,一些被抛弃的品种杀跌惨烈,并且市场不会考虑后续的纠错可能。首季还出现了一些个股利空的基金重仓股被快速边缘化的情况,例如博汇纸业东阿阿胶煤气化特变电工等,这更强化了基金的杀跌博弈意识。

  据中信证券研究部的数据:截至5月30日,88只开放式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62.00%,封闭式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67.50%;而按照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对基金一季报的研究结论:所有基金在一季度末可动用资金为180亿元,其中首季新发行99亿元规模的开放式基金。他们预期在未来指数上涨15%之后,现有的基金存量可能被赎回30%。因此,从客观上讲基金的子弹只够进行一个波段的攻击,之后所面临的赎回压力就迫使其必须套现,即使存在实质性的利好,对基金来说也是二次拉高减持的良好机会。

  主多席位:中短线操作为主

  部分大市值品种无论是当天或者之后的走势,均不如指数的平均涨幅。因此,很难想象其中有所谓“先知先觉”的主力存在。

  对于此次行情的所谓“利好”,目前消息面处于相当混乱的局面。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当时以大手笔涨停高开的22个品种,能够在当天封死涨停的只有中信证券烟台万华上海能源申能股份金丰投资、鄢ST三普ST同达兰花科创宜宾纸业9只,而且其中部分品种属于重组类或者咨询公司推荐的钓鱼类对倒小品种。部分大市值品种无论是当天或者之后的走势,均不如指数的平均涨幅。因此,很难想象其中有所谓“先知先觉”的主力存在,真正的强势大品种只有中信证券烟台万华申能股份3只。

  从席位角度来看,此次真正强悍的主多席位是国信证券红岭和招商证券深圳振华、湘财杭州天目、恒泰证券上海详德路。国信证券曾经有3个席位在2004年以来多次上榜中集集团,估计是做波段操作的资金,并且与招商证券振华路保持了相当好的协同关系,因此是以中短线操作为主的冲击性资金,此次同一天上榜的最大可用冲击资金数在1亿元以上。

  新出现的中金公司(机构专用)席位的所谓“空翻多”往往为舆论所津津乐道,不过,中金公司(机构专用)席位之前从未出现过,只在今年6月之后才上榜,在此次行情中,上榜的资金量都较小。之前中金公司旗下的营业部跑道如中金北京建外基本是千万元级别,总体上看,并不是非常强势的席位。

  此外,华泰证券的席位屡次上榜也颇为引人关注,主要是华泰机构专用及华泰经纪总部。其中,华泰机构专用是一个新席位,可能是华泰自营,目前亦有人指称是友邦华泰的席位,能量1900万元;华泰经纪总部则可能是由原来的华泰南京大桥南合并而来。此次行情短多能量激增,可能是集合了目前整个华泰证券的网上交易,极有可能还包括华泰证券的自营业务。例如1月18日此席位对华泰证券第一重仓股紫江企业杀跌257万股。

  短多席位:友情出演

  与舆论目前正在热烈呼唤又一个“5·19”相比,当年券商席位的上榜能量是目前能量的几何级数,看来只有口号的理想只能算是一种空想罢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本轮行情中,有相当活跃的一些短线席位友情出演,如国泰证券上海江苏路、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此次重仓操作的两面针与2月行情的东方宝龙的运作手法如出一辙;而历史上的一些知名短多席位如国联证券无锡前东街、第一创业证券佛山季华、国泰上海商城、天一证券宁波、中兴信托北京、天和证券杭州之流,上榜的多头能量与当年的威风要差了一个数量级,看来大家的日子都不大好过。

  历史上的一些券商自营席位此次上榜能量相对较小,如金信上海长乐路、第一创业总部、华西证券和红塔证券昆明南屏街、中关村证券总部之类。在交易量较大的席位中,红塔证券昆明南屏街在中集集团上可能是在抛售其自营盘,长城证券(机构专用)、华泰证券(机构)的注意力则分散在中小板的个股,相对过激一些,其中长城证券自营席位强拉升的另一个品种现代投资期间走势也颇强。

  券商能量规模的整体萎缩,只能说明券商的日子过得更差。与舆论目前正在热烈呼唤又一个“5·19”相比,当年券商席位的上榜能量是目前能量的几何级数,看来只有口号的理想只能算是一种空想罢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历史上相当冷门的席位此次能量大增,这通常意味着此营业部突然来了一些较大规模的多头资金,例如东北证券北京三里河、中信证券北京张自忠路、申万证券上海中山北路、华鑫证券上海斜土路之类,不排除有一部分资金先知先觉。这一部分的规模在数千万元至1个亿。

  总体来看,从6月10日的上榜金额看,市场的热情冷却速度极快,这不太符合行情的发展规律,应当还能在千点附近,以某项政策出台为契机,再次发动一次强悍的拉升。但估计未来的走势会类似2月行情的特点,即在期待利好和主力二次拉高出货的过程中,市场多头能量在慢慢消耗。看上去市场重心在反复抬高,不过对于投资者来说,实际获利难度加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飞天 at 2005-6-20 10:42

:*9*: 先恭喜。没到6.14那个量不考虑出,6.14是突破的量,一般出货的量大于突破量,股性不同大于的量也不同,这个票比较稳健,估计出货的量大于突破量在30-40%是真出货,大概就是换手过了6%就要小心。若到了8%, ...

谢谢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gujun009 at 2005-6-20 10:54
呵呵,就在看600026的拆分消息是真的还是假的

我也在看它,以它的H股为参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上来
什么世道
怎么象这样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飞天 at 2005-6-20 10:42

:*9*: 先恭喜。没到6.14那个量不考虑出,6.14是突破的量,一般出货的量大于突破量,股性不同大于的量也不同,这个票比较稳健,估计出货的量大于突破量在30-40%是真出货,大概就是换手过了6%就要小心。若到了8%,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0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600026果然上去了啊,呵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7 06:10 , Processed in 0.051905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