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神剑飞鹰

☆☆☆☆☆ 2005年06月8日实战看盘交流专贴 ☆☆☆☆☆ -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8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很关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8 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盘成交金额 小,实战保持清醒!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8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神剑飞鹰 at 2005-6-7 15:20
   今日大盘走势和昨日正好向反,昨日是基金重仓股带领大盘大举反弹,今日是以海虹控股为龙头的科技股发力反弹。但是指标股拒绝配合,掉头做空,.给科技股当头一棒。看来主力对现在市场分歧交 ...


    今日突破10日线后出现回落,但量能的急剧放大说明有资金开始进场。短期不排除继续整理的可能,但我个人认为:本周终将站稳10日线以上!市场将进入转折,中线沪指第一反弹目标位将是1500点。

   上市当天跌破发行价的股票约有10只,而"破发股"总数近30只! 广州国光上市第6个交易日跌破发行价、成霖股份上市第二天就宣告破发!包头铝业、江苏三友、飞亚股份……一大批新股市场价仅仅高出发行价不足10个百分点,新股市场的风声鹤唳让投资者备感寒意。 新股在二级市场的恶劣表演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申购热情,于是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新股无人认购的局面,其中双鹭药业主承销商包销比例竟然高达30%。新股大面积破发可能迫使监管机构推出利好救市,二级市场可能就此迎来转机。

   回购题材潜力股:2004年公司还持有2亿多元的现金/流通盘只有3345万股/具有人民币升值概念/历史跌幅巨大/最大跌幅达到81%/目前不到4元的价格/2004年业绩较2003年有较大幅度地的增长/
   连续爆发性飙升,今日走势与大盘相反,平开高走,突破30日均线!
    600***


[ Last edited by tw018 on 2005-6-8 at 02:10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0 天

发表于 2005-6-8 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1.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8 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有回调的可能,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比较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8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起个大早,来报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8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独醉街头 at 2005-6-8 02:30
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趋势成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8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的网快!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8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走势很重要 今天要是再走不强的话还要继续下跌没商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小川:近期不打算加息 也没有制定时间表

周小川昨天向场外等候多时的媒体记者透露,中国央行现在不打算加息,也没有制定加息的时间表。最重要的是,即使未来几个月的经济表现强劲,也不一定会持续下去,因此不一定意味着要加息。
  周小川还特别补充说,他不能就长期的货币政策发表评论,但现阶段央行显然不急于加息。此话一出,一些投资银行的分析师甚至感言,按目前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中国在今年年内再加息的概率已大大降低。(陈功)
  每日经济新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行调查显示 居民投资股票信心大降

买房及为买房储蓄的意愿降至历史最低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完成的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投资股票的信心大降。认为当前购买股票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5.6%,较上季降低0.6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降低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买房及为买房的储蓄意愿双双降至历史最低。
  调查显示,未来三个月打算购买住房的居民人数占比为19.1%,较上季下降2.9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降到历史最低点;储蓄动机为"买房或装修"的居民人数占比为11%,较上季下降0.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也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调查结果还显示,各地对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的反应并不完全相同。从调查的7个大城市看,上海居民反响最强烈,未来三个月准备购买住房的人数占比较上季下降了12个百分点,重庆、西安、武汉和天津分别下降了3.7、3.3、2.2和0.8个百分点,而北京和广州反而上升了2.2和0.7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表明,加息对居民储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逐渐减弱,居民对存款利率的认可程度有所降低,储蓄意愿回落,投资国债的意愿增强。
  本季居民的储蓄意愿在连续两季创下新高后回落,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选择"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36.3%,较上季下降4个百分点。从居民除储蓄外的另两大投资选择看,在股票受到冷遇的同时,国债得到了居民的热烈追捧,认为购买国债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17.3%,较上季提高3.9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
  调查还显示,城镇居民对未来物价走势不太乐观。(记者 薛莉)
  上海证券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长江电力推10送2让利方案 将入选第二批试点

昨日市场上传出最新利好消息,“第一基金核心股”长江电力很可能入围股权分置改革第二批试点名单,并推出10送2的让利方案。
  消息人士透露,传出此消息有三个原因:一是长江电力大股东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不受国资委管辖。因此,一直在全流通试点中话语权不强的有可能直接公关长江电力;二是作为基金核心股,如果长江电力入选,肯定能博得基金的认可,进而有力地支持做多;三是如果连长江电力这样的好股票都能入选,就变相说明管理层在与基金“让优质上市公司进行试点”的谈判中做出了让步,想像空间很大。
  对此,记者昨日多次拨打长江电力办公室电话以求证此事,但均无人接听。市场观察员表示,管理层近期已明显支持股市上涨。如果长江电力真的入选股权分置改革第二批试点名单,会激发起基金做多的热情,也会遏制住基金重仓股被非理性抛售的态势。(记者 高翔)
                                                                                       中财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金断然否认700点论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昨日在北京召开记者见面会,明确否认发出过之前流传甚广的关于股市700点的研究报告。同时,中金公司研究部经理邱劲指出,中金公司从来没有对股市点位作出具体预测,有关此方面的传闻都是不可信的。
  中金公司发表的声明说,很多媒体未经实际调查,对传闻进行了转载和报道,不但影响了中金公司的市场声誉,同时无端地扰乱了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
  中金公司的声明同时指出,中金公司的网站地址为www.cicc.com.cn,交易网站的网址为www.cciconline.com,"中金在线"不是中金公司的网站,对于任何伪造、篡改或以其他方式侵犯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版权的机构或个人,中金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记者 吴占宇)
  上海证券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1/4居民认为高物价难以忍受

和居民感受相反,投行们预测5月CPI增幅进一步走低
  假如你问4个城镇居民对当前物价的看法,其中就有可能有一个人告诉你,他认为"物价过高,难以忍受"。央行昨天公布的"2005年2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综述"显示,在回收的2万份问卷中,有24.3%的受访者选择了"物价过高,难以忍受"的选项。
  央行发现,城镇居民对当前物价的满意程度有所降低。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当期物价的满意指数为-11.1,较上季降低2.9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认为"物价过高,难以忍受"的居民人数较上季提高2.9个百分点,认为物价"令人满意"的人数占比为13.2%,与上季持平。
  不仅如此,调查还显示,居民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24.6,较上季提高5.2,其中有32.5%的居民预测物价上升。央行的结论是,居民对物价走势不太乐观。
  与居民预期大相径庭的是,近期投行纷纷预测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继续走低。一项对6位经济学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他们对5月份CPI增幅的平均预期是1.7%,这比4月份CPI增幅降低0.1个百分点。还有更低的:光大证券对CPI增幅预测的数字是1.6%,而申银万国则给出了1.3%的超低预测。
  "可以断言,如果把更大范围的价格因素纳入统计,国内价格的涨幅会更大。"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说,目前中国GDP平减指数(又称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扣除物价变动的GDP增长率与剔除物价变动的GDP增长率之差)增长率达到6%,"这个数字可能更接近物价增长的实际水平"。
  高善文进一步认为,去年基数太高是眼下CPI增长走低的重要原因。申银万国高级分析师李慧勇表示,之所以给出1.3%的预测,是因为今年食品价格将会出现下降。对于剔除食品之后的核心CPI,高善文表示,4月份的增幅为1.2%,大大高于去年0.8%的平均增幅。
  此外,高善文还认为,入户调查的方式也影响了结果,因为反映在问卷上的居民感受通常带有一定滞后性。李慧勇也强调,央行这项调查会受到季节性影响,通常一四季度消费意愿比较强烈,而二三季度是个低谷。(霍中彦)
  每日经济新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温和发言小川冷静表态 人民币升值预期降温  
2005年06月08日 07:32:43

  中美央行行长对话令人民币升值预期降温
  掌管着超过60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昨天与被誉为全球经济风向标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就当前中国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交换了意见,从周小川和格林斯潘的对话来看,人民币短期内料难升值。
  昨天上午,格林斯潘通过卫星连线的方式与在北京出席国际货币会议的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围绕人民币汇率改革展开对话,在北京的主席台上一同参与讨论的各国央行行长还包括了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以及日本央行副行长武藤敏郎。
  《每日经济新闻》通过电话会议的方式全程收听了于昨天早间在北京王府饭店翡翠厅进行的这场高层讨论。格林斯潘昨天就人民币问题的发言显得并不太严厉,他表示放开外汇制度对中国有利,并相信人民币汇率改革将很快实施,但格林斯潘也同时对一些美国国内竭力鼓吹人民币升值论者发出警告,提醒目前美国对人民币升值的希望可能过大,人民币升值所引发的所有结果可能并非都对美国经济有利。
  格林斯潘认为,从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通过本外币对冲进行冲销性干预的做法不可能无限期持续下去。他进一步指出,继续执行固定汇率机制将导致经济资源的低效分配,从而对中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周小川昨天的表态并没有与格林斯潘形成针锋相对的局面,周小川除了向格林斯潘解释,中国需要更多时间来准备人民币汇率改革,也透露汇率改革的一大前提将是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改革。
  周小川说,中国必须考虑本国的金融体系是否已为人民币汇率改革做好充分准备。“中国需要做准备工作,首先就是进行金融机构改革,以适应未来灵活外汇制度下的环境。”他说。
  周小川认为,中国进行外汇制度改革的决心坚定,但是他也担心中国的外汇制度改革可能会对就业和经济增长有潜在影响。周小川还特别举例来说,一旦失业率上升,势必会对消费者信心造成损害。
  一些驻新加坡的外汇交易人士表示,周小川在人民币问题上的立场依然强硬,而格林斯潘昨天的讲话又相当“得体”,两人昨日的对话明显为热炒当中的人民币升值问题降温不少。
  也有分析师表示,格林斯潘似乎并没有忘记本届会议的主办地是在北京,故既未如外界预料的那样会要求中国给出人民币升值的时间表,也没有给出期望幅度。(陈功)  
  每日经济新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回购利好 基金左右为难不当救市主  
2005年06月08日 07:50:04

  昨日发布《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被市场人士一致称为“救市政策”。上证指数早盘快速冲高,最高上摸1055.63点,随后却出现逐波下行的走势,最终以阴线报收,收于1030.94点。这种“过山车”似的走势,难道仅仅是市场的喜怒无常,背后是否另含深意?
  挽救1000点的“上帝之手”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基金所为。因为就在6月5日,在第29次基金业联席会议上,主席尚福林发表了“语重心长”的讲话。尚福林指出:“在证券市场发展的关键时期,基金要发挥重要作用。”副主席桂敏杰也告诫基金:“砸盘会被监管!”敏感的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管理层针对前一段时间基金疯狂抛售重仓股,致使市场逼近1000点而做的讲话。
  一基金经理“委屈”地告诉记者:“我们的资金量很大,当然不可能像游资一样快进快出,每只股票都有止损线,一旦跌破止损线,我们只能遵守纪律平仓,把跌破1000点的责任推到我们身上,实在不合情理。”
  不管破1000点的责任在谁,基金始终是管理层用于稳定市场的一个工具。在当前平准基金入市尚无定论的情况下,基金被管理层借用来“托市”,几乎是紧急情况下惟一可以依赖的手段。
  QFII的领袖人物、瑞银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陈昌华在研究了2004—2005年的宏观经济走势后总结到:“2005年的股市注定是惨淡的。”因为2004年基础原材料的涨价已经传导到下业,致使消费品行业的利润在2005年有所下降。而现在基础原材料工业如钢材、铜、石油的价格也开始下降了,经济进入调整周期,股市当然也反映了经济调整的状况。
  基金的投资风格一向以价值投资为准则,以研究报告为方向。当基金经理不看好一个行业或一个公司的前景时,就会毫不犹豫地减持股票,而不管上证指数现在是多少点。
  一资深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基金有可能在管理层暗示下回补一些跌幅较大的重仓股,但是如果宏观经济没有大的改善,上市公司业绩没有大幅增长,甚至股权分置改革没有大的突破,基金的救市行为也将是短期的。长期来看,基金还是会从最理性的角度来考量自己的投资取向。”
  如此看来,既不能把基金认定为跌破1000点的罪魁祸首,也不能把基金当成“救市主”,因为,基金是属于基金持有人的,它不是财政资金,不能不计风险和回报。(凌嘉)  
  北京现代商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月新增开户数超前四月总和  
2005年06月08日 08:02:58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有关数据统计,尽管今年初以来至6月6日上证指数下挫了18.32%,但期间投资者开户数却增加了47万户;截至6月6日深沪两市的投资者开户总数已达7262.73万。而深圳证券信息公司的有关数据显示,深市5月初以来的新增开户数达到22.7万户,比前四个月16.37万户的新增开户数还多38.66%。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有关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深沪两市个人A股账户6912.6432万户,机构A股账户33.2243万户;个人的B股账户158.5448万户,机构的B股账户1.7121万户;个人的基金账户109.0350万户,机构的基金账户5793户。个人的各类账户总数7180.2230万户,机构的各类账户总数35.5157万户,即个人和机构的各类账户合计为7215.73万户。
  而截至6月6日,深沪两市个人A股账户6943.4600万户,机构A股账户33.5363万户;个人的B股账户159.1127万户,机构的B股账户1.6017万户;个人的基金账户124.3662万户,机构的基金账户6664户。个人的各类账户总数7226.9389万户,机构的各类账户总数35.8044万户,即个人和机构的各类账户合计为7262.73万户。相比去年12月31日,今年以来投资者开户数共增加了47万户。但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期间机构的B股账户减少了0.1104万户。
  另外,深圳证券信息公司的有关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深市投资者开户总数为3467.42万户,比上年底增加75.41万户。而截至6月6日,深市投资者开户总数为3506.6万户,相比去年底增加39.07万户。时间未过半,新增速度已超过去年。
  具体到今年各个月深市投资者开户总数的新增量,1月新增1.12万户,2月新增2.75万户,3月新增7.06万户,4月新增5.44万户,5月新增20.95万户,基本上逐月大幅递增,尤其是5月份。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5月初以来深市投资者新增开户数达到22.7万户,而今年前四个月深市投资者新增开户数为16.37万户,前者比后者多38.66%。 (记者 梁惠元)  
  深圳商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5-6-8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早上报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8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千点谈回购,无奈的自我救赎
        6月6日,沪市大盘最低到达998点,随后开始放量反弹,显然有资金托盘,力保千点。有人戏称998的谐音就是"救救吧",不知道这个口号到底是对场内外人的呼吁,还是自我振作的宣言。
  千点附近的短线反弹由机构重仓股率先发动,从量能来看,场外介入的跟风资金并不多。由于上市公司后市改革方案的不确定性,场外资金持有者难以避免持观望态度,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大规模外援的可能性很小,场内机构唯一的选择就是自我救赎。
  对于股市的持续走弱,管理层不是没有采取过措施。从"国九条"开始,利好政策一年多来不断,但是大盘却不买账,一直在跌。直到今年5月,不得已推出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试图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的结构缺陷。
  事情与预想的不太一样,股指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暴涨,而是直接向下跌到了千点。昨日,管理层无奈地推出了《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
  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在海外早有先例可寻。它有两个前提假设:公司现金充沛、股价被严重低估。在这种情况下,回购股份也并不完全是提升每股价值、阻止股价下跌,更重要的还是防止公司被收购。在中国目前股权分置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没有在二级市场被收购的可能,那么管理层的态度就是认为目前的股价已经严重被低估了,有能力的上市公司也应该为股指做点贡献,拿出一部分钱来促进股价上涨。
  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在目前这个股权分置正待解决的市场,推出回购政策不仅挽救不了股指,甚至会造成冲击。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我是大股东,而且现在我的股份并不流通,那么我会希望在股价更低的时候去回购流通股。至少在市场没有企稳之前,我不去想办法砸盘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当然不会积极主动的立刻采取措施促使市场反转。
  上市公司一般在股价被高估时倾向于增发,在股价被低估时倾向于回购。但是,这应该是在流通问题解决之后才会进入正常状态。因为目前上市公司三分之二以上的股份是不流通的,没有什么"股价"可以参照。而在实际操作中,回购政策在海外市场也极少真正被使用,其原因是因为回购原理本身在资本市场中存在着很多逻辑上无法克服的矛盾。
  那么管理层为什么会在千点推出这个政策呢?我想主要原因还是其迫于市场大幅下跌的压力,只单纯的正视"股价被低估"这个现象的存在,而不去思考股价是否真的被"低估",而又为什么会被"低估"?
  
□ 徐胜治   大摩投资 每日经济新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8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伙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7 14:18 , Processed in 0.051206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