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共享:从中长期视角来理解现在的市场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gszqhm
浏览:5854
回复:2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公平是相对的
1.没有绝对的公平
作为对立的利益群体,每一方都有夸大自己损失,力图争取自己一方利益最大化的倾向,都想损人利己。因此,最终结果就是对立的两方面进行全方面的搏斗,最终达到最大方向上的妥协,而实现相对的公平。这是我对公平的理解。
大股东不可能和小股东平起平坐,道理多简单啊,永远是强者通吃,那里有什么绝对公平可言。即便是流通股东内部,也会存在不公平,比如有人至今还持有20元一股买的的清华同方,而有人最近逢低进场成本只有8块多。大家想想,对同是流通股东,而又持仓成本不同的两部分人,他们的利益诉求可能一致吗?在他们之间也不存在绝对公平。8元的流通股东又得到补偿还可能享受到未来价格上涨的投机收益,而20元的流通股东呢?虽然这个例子比较极端,但我是想说,这个问题都不可能有绝对公平。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人在算大股东的非流通股的成本,实际上他们内心是觉得极度不公平的,原因是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持仓成本不同,其实这是一种平均主义思想,和以前农民起义的“均田地”思想没什么区别,事实上,那里有绝对的平均啊?这个世界存在绝对平均吗?任何国家的大股东持仓成本都会比小股东成本低,这是普遍情况,赢家通吃是自然规律。可能有些人听了不服气,不过假如有朝一日你自己的公司上市了,你摇身一变成为赢家,是不是还会有今天的均贫富的思想,主动把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送给那些来投机的小股东?相信你不会。所以我想说的是,换位思考一下,你的想法就会心平气和的多了。
国家给了流通股东否决权,承认了流通股的含权和补偿,这就是国家目前所能做到的“相对公平”。
2.不要奢望“补偿”能弥补你过去的“赌债”
很多人期望补偿能使自己摆脱近几年的股票亏损,他们内心也把造成自己严重亏损的原因,完全推卸在国家政策和上市公司身上。他们认为国家和上市公司必须让自己亏损的资金得到补偿。这种思想的潜意识,其实是想通过补偿来获得瓜分上市公司财富的机会。很多人看到这里肯定不承认自己有这个意图,但可以说这是一种集体潜意识。资本市场就是用来做利益再分配的,你不能分配别人的,就肯定被别人给分配了。
不过我要提醒大家的是,绝大多数的中小投资者,他们的亏损都是由他们自身的人性弱点,对市场风险的认识严重不足,只顾眼前过分看重短线效应所引起的,很多人进入股市的目的,就是妄图借助股市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妄想一夜暴富。可以说,99%的中小投资者是来投机的,其中有不少人更象是个“赌徒”,这些赌徒根本不具备理性的心态和思想意识,只想着一两天就能赚很多钱,妄想买了就要赚。这些问题才是造成亏损的必然原因。
大多数股民亏钱,肯定最终要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很多人说市场不好,黑庄太多,但我想告诉大家,任何一个市场也没有绝对的公平,美国也没有。大家去研究三个月美国股票,就会相信我说的话了,中国股市有的东西,美国股市样样都有,甚至中国庄家在美国黑庄面前,还是小恶见大巫。市场的游戏规则,就是利益驱动,既然来投机,就要知道会有亏损,说通俗点,即使愿赌服输。如果赚了钱就说是自己聪明,亏了钱就要找上市公司和国家要补偿,相信哪个国家也不会开这样的市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是“只能赢不能输的股市”,中国没有,美国也没有。大多数人买股票的动机就是来投机的,是来赚差价的,很多人根本就是来赌钱的,根本不是来投资的。他们从未关心过买的上市公司做什么的,也从不关心上市公司的高管都是谁,什么资力姓什么叫什么,也从没有人关心过这些CEO董事长们的管理水平,这些问题,我想很多人都存在的。道理很简单,他们只关心自己手中的筹码成本,关心开大还是开小的问题。所以,我最烦那些说自己可怜的家伙,你不可怜,你天天买进卖出,因为你是赌徒,赌场规矩是“愿赌服输”,赚了你就处显摆自己是强者,亏了就想耍赖皮?说自己可怜是弱者?
现在很多发牢骚的朋友,其真实的想法并不是希望得到多少补偿,而是希望他们过去亏损的股价能够上涨能够弥补。补偿与否,补偿的多少,都不会改变市场的“游戏规则”,资本市场就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地方,如果一股民没有正确的理性的风险意识,没有投机市场的必要知识,即便补了再多,最终注定还要亏个精光。
目前的补偿制度,我认为在未来会演变为新的国有资产流失。可以借助一些老鼠仓来变相实现高管私人MBO,我盘算过几种具体运做方式,并反复考虑过可行性,但我不想在这里公开来说具体的方法,但这些方法绝对是简单可行的。因此结论就是“不要奢望补偿能弥补你的亏损”,真正的受益者不是你,是上市公司的高管。是在目前8年来的绝对低位区域,不断吃进股票的那些人,他们的持仓成本最低,得到的补偿最多最显著。
3. 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明白自己是来干什么的,你一定要清醒的知道,你现在正在做什么。
觉得方案不好就不参与,有利可图就参与。作为投机者,我们必须清楚自己是来干什么的,必须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我们是来找机会做差价的,做好我们该做的功课,在一大堆跌到深渊中的个股群里努力挖掘中期利润空间。有市场就有机会,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暴利机会都是大跌跌出来的。这个市场从来没缺过机会,包括眼下,机会多的是,但你必须知道,不可能买了就马上爆涨。如果有一夜暴富思想的,建议你去抢银行,真的,那最快了。做股票不要妄想今天买了明天就涨,那是幻想,大多数情况是需要你买了之后,要持有一段时间,所以不能一次买个满仓,必须学会资金和舱位管理。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市场知识和操作规则,你仍然是要亏的。
二,股权分置的解决,是中国资本市场全球化开放和运做的基础,这一改革的历史性意义和中长期含金量巨大
1.全流通的中国股市才能融入国际资本市场,才能对我们未来的经济金融起到更大的良性推动
管理层下决心解决股权分置,标志着还是国际资本处女地的“中国股市”,开始向国际化大规模市场迈出第一步。中国要想走向经济全球化,要想继续发展壮大,金融和资本市场必须经过脱胎换骨的改革,而股权分置的解决将具有历史性意义,从这一改革开始,中国资本市场开始做融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准备。我们看问题,一定要把它放在巨大的国际资本化运做的背景下来看,股权分置的解决可使证券市场获得正常的价值发现和资本流动的正常功能,才会逐步解决中国股市过去15年里牛短熊长的“纯投机”氛围。实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决策是正确的,政府“统一规则、分散决策”的原则也是正确的,因为它尊重了上市公司的个性和差异性,赋予了流通股话语权,承认了流通股的含权和补偿。希望大家不要放弃投票,给了你权利民主,千万不要拿来当废纸。
2.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国家对此是有充分准备的
让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相互博弈,达成一个非流通股和流通股都能接受的方案。这个方案也是经过反复论证后,目前大家都能广泛接受的方案。
国家已经规定了限制措施,第一年禁止非流通股流通,第二和第三年也只有最多10%的流通部分,可以说,保护措施给了3年的保护期。即便3年后,大股东也不会随便进行抛售,大部分企业都会首先保护自己的控股地位,试想你作为一个公司的第二,第三股东,如果每年从一个公司获得稳定的分红,并能实际参与公司运做,你会不会去疯狂变现?垃圾公司可能会变现,但垃圾公司的股价也会下跌到一个很低的位置,或者被人收购重组,或者无人问津自生自灭。所以,如果你仔细的冷静去分析,就会发现,那种认为全流通后就会疯狂抛售,造成股灾的想法,实在是熊市思维,是脱离实际的复杂情况的想当然。有人讲,非流通股成本低,所以10元卖不出就8元卖,8元卖不出就5元卖,越卖越低,大盘就甭了。这种想法太荒唐,只是一味的自己吓唬自己。虽然非流通股的成本低,但谁都会企图卖个高价的,成本这么低,为什么要急着抛,抛多了不是自降身价吗?反过头来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企业的大股东,每年还有一大笔分红可拿,本来慢慢减,可以15元减出去,为什么非要5元急着抛掉?谁都知道着急卖,越卖越低的道理。当你站在大股东利益角度,只要企业还正常,就根本犯不上非要极低的价格当成垃圾卖掉,谁也不傻,高抛低吸慢慢玩好不好?真正抛出来的,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况且谁都愿意当老大,二股东三股东中,难道就没有想做头把交椅的吗?原来没机会,现在全流通了,就有机会扳倒前任,增持股份,也弄个老大来做。其实,这个道理就和当初很多人看新股询价发行一样,他们想当然的认为新股询价就会越询越低,实际上呢,现在询价发行反而是越询越高。
3.长期熊市中的人是无法理解牛市思维如何估值的
作为一个身处大熊市的人,它受长期熊市下跌的影响,在考虑任何问题时,首先会先从负面去思考,这很重要,因为这样可以使他回避熊市中的亏损。但结果是把任何因素都向利空方向去夸大,但如果你要让他去想象一个牛市体系下的估值依据和思维逻辑,那是很困难的。因此牛熊市之间必然有个转换期,在这一期间,牛熊混杂,而市道也会变的诡异无常,下跌会很恐怖,但这一疯狂的下跌总会刺激一部分人去主动思考,实际上就是一个思维和估值体系的转变过程。
非流通股不可能会全部卖给流通股,股权问题解决的本质问题是把原来的非流通股变成可流通股,是解决制度性问题。把非流通股全部卖给流通股不符合经济规律。象中石化这样的股票,国家不可能全部卖给流通股,必须绝对控股,而象以前发行的华能国际和现在的华电国际,为了控股权,大股东还在发行时以发行价认购了一部分。究竟有多少非流通股会流通出来,现在很多人是凭借的熊市想象力,实际情况并不是想象力决定的,经济问题的影响因素太多了,真到可以流通时,很多大股东会因为各种因素惜售,甚至还会增持,股市涨的高了,就卖一点,跌的多了,就买一点。
全流通后的市场是什么样? 谁知道??你见过吗?那时指数是500点还是5000点??哈哈:) 问题就是这个了,大家都在用现在4年熊市思维的模式去想象全流通后的情景。实际上呢? 记得抗美援朝时,我军对美国士兵自豪的说:“你们不用再为地主老财和资本家卖命了,你们不用再水深火热的过日子了”翻译完,美国战俘晕菜了。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中国士兵用他们中国式的生活场景来想象美国普通百姓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