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师学习市场分析(下)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知行合一
浏览:8164
回复: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向大师学习市场分析(下)
2005年04月08日期货日报/长城伟业 张天明、赵凤鸣
一般投资者只注意到心态在成功投资决策方面的重要性。其实,心态的重要性在市场分析者或预测者中一样得到强调,不好的心态能使一般投资者决策失当,而不好的心态也会使一些市场分析者误用错误的分析方法或者放弃一些正确的分析方法。心态之所以重要,在于不论是一般投资者还是市场分析者,他们皆是市场参与者。市场分析者通过思想参与市场,一般投资者除了思想参与之外,还有决策和资金参与。他们的目的或许有所区别,前者仅是证明分析结果对错或方法是否有效,后者则更多地希望获得投资收益,但是,他们面临的对象是一样的。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坚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才能使成功的预测和成功的投资决策有一个基本保障。
良好的心态不是确保成功预测、成功投资决策的充分必要条件,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条件。行为金融学这样的分析方法并非仅一个罗伯特·希勒精通,尽管他被视为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罗伯特·希勒能运用行为金融学准确预测股市泡沫,得益于几个方面的重要思想表现。一方面,他对行为金融学理论的执着是建立在批判精神之上的,由发现金融市场无效性到对流行的分析方法进行反思批判。他认为,错误的思想方法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判断市场变化的。另一方面,他十分清楚行为金融学能解决怎样的问题,对市场的无效性解释是行为金融学的专长。同时,罗伯特·希勒的分析建立在一系列事实根据基础之上,在一些重要的事实面前,他勤于思考,深掘其新意。如对“新经济”现象的理解就别有新意,成为合理预测股市泡沫的关键。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是金融市场投资者、分析者老生常谈的问题,并不是人们只有在一次次失败的投资或分析之后才强调它的重要,它也不是应常挂在嘴边的口头语,它要求落实在投资者或市场分析者的思想行为中,形成一种习惯。罗伯特·希勒对美国股市泡沫的准确预测、严谨的治学精神、独到的见解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或使命感,为想成为成功的市场分析者及投资者的人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看中国期货市场
在上述分析中,“非理性繁荣”一直是理解罗伯特·希勒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关键。从所特指的对象即上个世纪末的美国股市状况看,这个词代表了市场宏观上的无效性。其实,不仅如此,市场的无效性还表现在微观方面。例如,个别股票上也存在无效率特征。因此,“非理性繁荣”也存在于个别股票甚至某个商品期货市场上。市场宏观、微观上的无效性是如何形成的呢?显然是投资者过度投机及市场内在的反馈机制形成的。受到人们过度追捧的股票有高估价值的一面,同时也有价值被低估的一面。有证据表明,受最多追捧的股票在第二年的投资回报率比那些受到最少追捧的股票低6?4%。这一重要发现引起了罗伯特·希勒的高度重视。他进一步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市场在微观上也是存在无效性的,从而使市场微观上的“非理性繁荣”也具备同样的理论基础。因此,行为金融学也适合于市场微观方面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