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炒股”的思维倾向要不得 (此贴被收入MACD中心主页 !)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道纪子
浏览:5993
回复:1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个海市蜃楼梦,即让银行、保险、及企业入市“炒作”股票,
当股票价格上涨后,银行、保险资金、以及企业的收益就会增加。
首先,股市仅仅是资源分配的交易场所,股市本身并不产生价值。
希望把经济领域的所有问题与责任,都拿“炒股”这把快刀来解决,完全本末倒置了。
其次,当社会资金,银行、保险、及企业的资金都投入到股市“炒股”,
会造成资源的非合理分配,拿什么资金来搞经济建设?
再者,在当前的社会体制下,银行、保险、及企业都是国家的口袋,
哪个口袋少了钱,都是国家的钱。谁为机构投资者产生的风险买单?
闽发证券90亿资金黑洞,要福建省去年全省14.45%的财政收入及3400万福建人来负担?
银行本身的呆坏涨、储备金的达标率要通过入市“炒作”股票解决?
银行拿什么或谁的资金入市炒股?拿国家的外汇储备金入市炒股?
银行对企业贷款,已与企业产生的关连,银行再对企业的股票“炒作”,
谁来承担所产生的社会及道德风险?
更危险的是,我们的财经委权威人士已把“银行向证券公司提供贷款”
与“银行贷款入市”混为一谈,区分不清了。
企业上市发行股票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扩大与发展筹集资金。
企业拿什么或谁的资金入市炒股?拿上市筹集的资金?
炒股失败后,再回来增发圈钱,再炒股?东方电子用上市筹集的资金来
炒自己的股票,这对企业以及对国家有什么好处?
其次,企业炒股已超出了企业的经营范围,进入了金融资产管理领域。
企业需要增强金融资产管理的能力于意识,但如企业都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谁来搞经济建设?
保险业的职责在于利用其“风险池”的功能,平衡经济领域中的风险。
比如,企业贷款须第三方担保,第三担保方又为企业,这种机制本身存在着极大缺陷,
并造成恶性循环。这也是困扰中国经济及企业管理的一大难题。
第三担保方如改为保险公司及再保险公司,
就可解决经济领域中的诸多风险,稳定和强化各种经济改革制度。
这本身已为保险业的“加快发展,做大做强”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
德国二版市场崩溃的一个原因是,公司上市后把获得的资金不是投入在企业发展上
而是买入其它的上市股票。其它的上市股票在上涨时,它的股票也上涨,
于是人们看到了一个虚假繁荣。二版市场指数即在短短的2、3年时间从几百点涨到近万点。
但这种集木游戏总有倒塌之时,当一只股票下跌后,其它股票也随着下跌,
于是德国二版指数从9694.07点,跌到306.32点,许多公司不的不倒闭关门。
德国二版多为中小企业,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有限,但如发生在中国则极危险。
[ Last edited by 苏州活梅 on 2005-4-29 at 00: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