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飞天

⊙⊙⊙⊙⊙ 2005年04月20日实战看盘交流专贴 ⊙⊙⊙⊙⊙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20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战略看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0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bg000 at 2005-4-20 14:44

是吗
龙德是太原的?
消息可靠吗

在太钢,不在股份公司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0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太快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0-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0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绊马索 at 2005-4-20 14:46
今天什么全流什么的消息呢,怎么没有动静泥。

消息真假难辨,我现在基本不听不看这些东西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0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88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0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尾市跳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0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600251停了,可我还是套着,明天再涨停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0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吧,又抢尾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0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n1818 at 2005-4-20 14:48
共产党人是决不投降的

那是不是说股市还得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发表于 2005-4-20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看就知道了
今儿各大指数的量能肯定还要创新低

奶奶的
都跑出去1000多亿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0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缩量大跌,可能还是在赶底的过程中!
由于下跌时成交量缩小,因此,短线可能会出现一次反弹,目标5日均线附近!
如果没有政策面的支撑,那么还是可能会破1162点.需要注意这个过程是非常的痛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0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道炎凉啊
online99.gif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0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冲啊。。。。。。。。。。。。。。。。。。。。。。。。。。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0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温总理的公开信
尊敬的总理同志:您好!您日理万机辛苦了!
我是1953年入党,年已七十有三的退休机械工程师,不懂经济,但明是非。由于中国股市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太重要了,而广大公众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发展起的是决定性的作用,是“鱼水”关系。遗憾的是他们换来的却是万亿元的经济损失。带来的还将是使上亿的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期望与信任一扫而光。如此结果的确值得深思!  必须承认:中国股市对中国股民的伤害的确太大了。中国股市走到今天这一步,管理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说过去股市的危机来自于制度的缺陷,而今天的危机则完全来自管理层的态度和所做所为。即对制度缺陷的认识和准备采取的对策。恰恰在这方面大有问题。2005年实行的四项新规已经表明,新一轮的政策风险又在出现。更可怕的是在股市如此低迷之际竟批准宝钢股份增发,这证明证监会强调其要“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之说纯属欺人之谈”。因为宝钢股份的所谓“股权分置”问题并未解决,也不知将来如何去解决,此时准其增发,岂不是作茧自缚,又添新乱。由此可以判定,在中国股市,如果没有总理的干预,指望下层官员消除股市弊端,公平合理解决所谓的”股权分置”问题,决不可能。所以才写信进言,不当之处,敬请原谅。
     “对症下药”乃人间常理,如 果“误诊”将危及生命。同理对于中国股市的弊端,倘若误判“病症”,那也后果难料。所以能否“确诊” 中国股市的病症,事关重大。究竟什么是影响中国股市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呢?尽管众说纷纭,但是管理层好像基调已定,那就是“股权分置”。是否如此?值得商榷。大家不难发现,近几年来股市的节节下跌,似乎都与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有关。国有股按市场价减持的施行,造成股市大跌;宣布停止,立马大涨。几年来,只要一提“股权分置”,股市必跌。直到现在,绝大多数股价已经打了对折,跌至地板价,部分股票也已经跌破净资产值才算稳住。人们已经看清:所谓解决“股权分置” 问题的实质,无非是让原定不能流通的大量非流通股流通起来。而管理层也知道,价格问题是个关键。因而股市下跌正合吾意,难怪证监会负责人12日表示:“目前解决股权分置已经具备启动试点的条件”, 难怪今年以来推出“讯价制” 和“A+H”模式,其目的一是在通过制度诱使股价重心下移,另一是安排A股和H股的价格接轨,达到与香港市场的持平。用心险恶,值得注意。所谓解决“股权分置” 问题,不过是个晃子。实际是变“变相流通”为 “公开流通”,真正目的是让非流通股都能顺利进行套现。所以以解决所谓“股权分置”问题为目的的任何方案,都属“误诊”,根本救不了病入膏肓的中国股市,而且还会给以后问题的真正解决制造麻烦、增加困难,其结果必然是作茧自缚,将中国股市继续推向深渊。而所谓“股权分置”是影响中国股市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之说,则纯粹是居心叵测的无稽之谈。前提搞错,一错百错!
究竟什么是影响中国股市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通过对各股发行前后净资产的变化即可找到答案。这就是股市基础性制度缺陷导致的不公。而其祸根则是“高溢价”融资。中国股市的诸多弊端,可以说皆由此而生,皆因此而长。可以设想,如果开市之初到今,即使设了非流通股,有了股权分置,但坚持不搞“高溢价”融资,或将溢价切实控制在1:1。5元范围内,那么现在在中国股市流通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原始成本就会相差无几,这样的话,这个股权分置又有何妨,更不会造成今天这“难解之题”。 所以 在中国股市, “高溢价”问题,才是真正的“牛鼻子”,是它在影响并决定着股民的利益和股市的命运,所以才是最最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在中国的股市,千错万错是选择了 “高溢价”发行,最大的不幸是沿用了“高溢价”融资。正是这个高溢价融资,才导致了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这两大群体利益的严重失衡。给中国股市的生存与发展留下了后患无穷的三大遗症:
一是在融资时非流通股东对流通股东出资的大量侵吞. 据对2000年上证所发行的73只股票统计,共融资573.89亿元即有436.83亿元占76.12%被非流通股东收为己有。据《中国证券期货年鉴2001》提供的数字计算,“我国A股历年发行股票的平均溢价为1:5.9元,而国际市场市净率水准大约在2左右”。 这就是“中国特色”特出的问题。导致在A股市场流通股东的出资约有6000亿元已经被非流通股东侵吞。其被侵吞比例之高,数量之大,在全世界恐怕独一无二。
  二是“现金分红”的结果是:流通股东只有所失,而非流通股东则大有所得。像用友软件实施过二次 十派六元,非流通股东分得9000万元,流通股东分得2400万元。按原始成本计,非流通股东已经收回其原始总成本且有余。而流通股东交了税除了权,市值反而损失了“红”的20%,共计损失了600万元的市值。由此可以估算,十几年来非流通股东已经通过“分红”套现了近1000亿元的现金,而流通股东却因交税除权,损失了“红”的20%的市值,约为120多亿元。
       三是非流通股东的过失造成的亏损,得由流通股东“买单”。 在中国股市,每一只股票的K线图,就是流通股东亏损的真实记录;一只只的股票的兴衰史,就是流通股东一个个的蒙难史。从“蓝田股份”到“银广厦”还有“闽东电力”等等。上市公司的融资所得的真金白银,竟有几千亿元被非流通股东化为灰烬。在这个市场上,非流通股东将上市公司的资金给套空、挖空、糟蹋光,也都不了了之,给流通股东导致的巨大损失,根本无法得到任何赔偿。
难道事实不是这样?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股市从来就没有想过“还”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如果想过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就不该在中国股市搞增量发行和高溢价融资,更不该继续沿用旧规去开办中小企业板;如果想过就不该搞什么按市场价减持国有股,搞什么以股抵债、 非流通股转让和 MBO等 等;如果想过,就该在认识到所谓“股权分置”问题之时立刻着手去解决,而不该拖延至今,让问题越积越多,使其继续伤害投资者;如果想过就该早已制定 了“赔偿法”,对像投资过“银广厦”、“蓝田股份” 等股票的投资者给予合理的赔偿;如果想过要那就更不该不顾市场的承受能力而大肆扩容,要知道近几年来投资者遭受的经济损失一直是相当于四倍的融资额。实在太惨了!
中国股市的劣根性决定了它是一个没有投资价值的市场。所谓的投资价值那是跌出来的,是广大投资者“割肉”贡献出来的。是以牺牲一代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获得的。这是中国股市的悲哀。可是我们的管理层和一批学者,却置若罔闻,还在大谈中国股市的投资价值。更可恨的是:竟不承认在中国股市非流通股东对流通股东出资的大量“侵吞”是错。还把这“侵吞”说成是市场行为,说什么“嫌价高你可以不买吗?”请问20倍的市盈率是谁定的?闽东电力以88.69倍市盈率的发行又是谁批准的?如果当初采用市净率法,并按国际惯例1。5倍左右的价格去发行新股,那有今日之烦恼。所以对于中国股市来说,只有在二级市场的价格,才能说是市场行为,而新股发行价的确定则完全不是。
还有“A+H”模式。人所共知,A股和H股分属两个不同的市场,它们不仅有着不同的上市和交易制度、规则及投资对象, 一是“存量发行” ,是有价证券仅是变现;一是 “增量发行” 是无价证券却是圈钱。两者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股票,有着不同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交易成本,而且存在着巨大的历史交易成本的差距,其中低的相差30%,高的则达200%以上,根本无可比拟。在这种条件下,搞“A+H”模式,那是牛头不对马嘴!究竟用意何在,实在令人费解。如果用行政的办法强制接轨,不仅会继续恶化A股环境,给A股投资者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为解决股市根本问题制造新的障碍。像中国石化,H股每股原始估值为1。43元(人民币)发行价是1.62港币,合人民币1。70元,而 “增量发行” 的A股发行价却是4.22元人民币。价差高达2。48倍,因此而导致了A股的投资者的出资额,有60%即70.56亿元去为中国石化的大股东和H股股东的股本,每股增值0.1元。这分明是拿A股投资者当“冤大头”。所以“A+H”模式应当终止,决不宜采用(除非A股也是“存量发行”)。在此也不仿设想一下;如果宝钢在港上市,所得几何?当时它的每股净资产仅为1。56元,有106350万股。发行价最高也就是2。5元,发行H股之后等于把宝钢以266亿给卖了,大买家成了大股东。而在A股市场,发行187700万股即获得78。46亿元。大股东侵吞融资为己增值40多亿,现又张大血口要吞上百亿,再来个自拉自唱变非流通股为流通股,是不是过分了!也太“聪明”了。如此刮民之举,竟让其得逞,不能不说是中国股市的悲哀。
中国股市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能否破解这一危局,关键在于管理层能否转变思想,是否能对中国股市的基础性制度的不公进行深刻的反思!这才是重中之重,成败的关键所在。如果解决所谓“股权分置”的方案仍然本末倒置,默认非流通股东对流通股东出资的 “侵吞”,而不进行历史的纠正,其结果必然是南辕北辙,病根依在,顽症难除,根本救不了病入膏肓的中国股市。中国股市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所以 还是慎重一点为好。为此建议:
[1]选择五、六个上市公司,其中应包括宝钢与用友软件,请各路有兴趣者,在网上进行模拟试验,广泛征求意见,从中选优,再行决定。
[2] 试点全流通,还是从“中小企业板”开始较好。它们上市不久,股本变动不大,相对容易。更因为刚开市的“中小企业板”,仍沿用旧规,结果弊端依旧。如刚上市的[登海种业]竟已16。70元的高价发行,让大股东大发“横财”。据估算在“中小企业板”,发行后非流通股东对流通股东出资的侵吞在55%以上。这是在重蹈覆辙,所以应当及早动手,以免后患。
    解决中国股市根本问题,实现全流通其实并不难。只要本着司法要公正,股市要公平的原则,坚持有法必依,有错必纠,进行历史的拨乱反正;只要能正本清源真切实调整司好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这两大群益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同股同价,实现同权同利;只要在融资中,抓住“溢价率”这个“牛鼻子”,就会终止非流通股东对流通股东利益的继续侵害,而给中国股市以真正的“投资”功能,中国股市的根本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关于“中小企业板”如何试点全流通问题,在此建议:
[1]对于新股,其实只要采用市净率法将发行溢价控制在[1:1。1——1:1。6] 之间,只要将发行数量控制在原有股本的[0。5——1] 之间,只要规定原股本的1/2三年内锁定(做为过失补偿筹码)。其它上市即可流通。可能有人提出,低价发行会导致一级市场暴利,一点不假。但那是市场行为,可以靠市场本身去自行解决。
对于已上市股票,则建议以低溢价的办法进行改造。可于先确定若是新股其发行时的溢价率,以便为原股东保留部分溢价收益,同时对分红所得应予以减去,然后再根据我国公司法第四条 “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精神, 按照“出资比例”去调正“持股比例”。在实施中既可扩流通股本,也可缩非流通股本,还可送股。任选其一。
  现举例说明:
华兰生物发行前是4500万股,后以15。74元为价发行了2200万股,融资34628万元,每股净资产由2。88元增至6。86元。
设将华兰生物发行合理溢价率定为[1:1。5]则:
非流通股东出资=(4500)(2。88)(假设为1。5)=19440万元(占总资的35。9547%)。
流通股东出资=(2200)(15。74)=34628万元(占总资的64。0453%)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各自调正后的应持股数量。
如选扩股方案,则扩后流通股数=4500×(64。0453%/35。9547%)=8015。749万股
如选缩股方案,则缩后非流通股数=2200×(35。9547%/64。0453%)=1235。0685万股
如选缩股方案,则非流通股东只要拿出2091。0351万股,无偿地送给流通股股东,问题就行了。这样一来,以原始成本计,双方利益基本扯平,从而消除了不公之源。实现了同股同价,同权同利。流通股股东并无所得,尚有少失;非流通股东也无所失,尚有少得。流通之后,还有大得。当属公平,
设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创建一个有效的股票市场定价机制、制订一个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不受到掠夺的制度,对于中国股市的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而这一切都要从纠正中国股市的不公开始做起,待到大部分投资者的收益主要来自上市公司的分红时,辅以来自于市场的价差收益时,才称得上具有投资价值。待到中国股市消除大涨大落进入比价平稳运行时,中国股市也就成熟了。人们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最后要再次说明的是:中国股市的根本问题是制度的不公,而罪魁祸首则是“高溢价”融资。只有抓住这个“牛鼻子”,才有可能把中国股市带上正路。只有致力于从原头上纠正制度不公以解决中国股市根本问题的方案,才是能给中国股市带来生机的好方案。否则给中国股市带来的只能是灾难。
为了防止旧难未除新难又生,建议在二年内停止一切融资,用一年的时间全力致力于全流通的改造工程,再用一年的时间加以巩固。在此期间,可以以发债方式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
做为一个共产党员,最关心的是党的事业,最盼望的是国家兴旺发达,他既为党取得的每一个成绩而高兴,也为每一次失误而难过,当看到中国股市成为了一个令绝大多数投资者厌恶的市场时,更是为之心疼。正是基于此,所以才用了十天时间,费了好大劲才写了这封公开信,它表明的是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关心。对于所谈内容是否有用并不重要,关键是自认为尽到了责任,也算得到了安慰。
那就拜托了总理同志!                                                                                      
                                                               一 退休共产党员(恕不署名)05042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0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痛苦的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0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哎!中国政府一年不如一年!领导人一个不如一个!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0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又要过去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0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hjzlsr at 2005-4-20 14:40
政策?政策现在是被政府利用的有效武器,当大盘跌的不能发新股的时候或者不能增发的时候,就有人出来说两句安慰大家的话,然后大家就相信 ...



刚才的笑话文章不就跟政策一样吗

:*2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0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dafeng6930 at 2005-4-20 14:50
致温总理的公开信
尊敬的总理同志:您好!您日理万机辛苦了!
我是1953年入党,年已七十有三的退休机械工程师,不懂经济,但明是非。由于中国股市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太重要了,而广大公众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发展起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0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飞天抢楼的劲也很大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8-24 12:03 , Processed in 0.048023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