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交易方法》等(波涛 著)之批判反思读书笔记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金融悖论
浏览:6565
回复:1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批判反思读书笔记--关于《系统交易方法》,《证券期货投资计算机化技术分析原理》(波涛 著)之读后感
《系统交易方法》,《证券期货投资计算机化技术分析原理》(波涛 著)之批判反思读书笔记:P
概评
前两本书内容基本上可分为四大类:①。对市场认识的主要基本理念;②。系统交易方法和计算机化的研究目标;③。系统交易方法和计算机化的研究方法;④。系统使用者与交易系统的关系。
鉴于该书作者说本书的对象不是初级读者,所以我们也就从金融交易、数学、计算机学科专业角度来解读这些内容。
但是公允地说,这洒洒洋洋几十万字,却是初级读者很好的入门读物,可以从中了解这个新兴技术领域的概况。
由于《证券投资理论与证券投资战略适用性分析》的内容与交易系统关系不大,所以仅概要略读,做一般了解。
根据本人的阅读体会,上述四大类内容的价值排序大致为④→①→③→②。也就是说,第④类内容系统使用者与交易系统的关系,是作者在实践中通过许多次真实的盈利和亏损,摸索总结出来的,也是这条道路上的探索者们类似的经验之谈,字字见血,不可忽略。
对于第①类内容,作者对市场认识的主要基本理念,深度不够;甚至个别对市场的重要的数学理解就是错误的,如随机性――无记忆性。了解《随机过程》的读者都知道,随机过程也可以是有记忆性的,只是相关性强弱不同而已。
对于第③类内容,作者对系统交易方法和计算机化的研究方法,是一般通常的科研方法,并无新意。
对于第②类内容,作者对系统交易方法和计算机化的研究目标,非常热衷对流性技术分析方法的“改造”和“扬弃”, 反复强调其研制的“基本分析系统” ---“计算机化的系统决策模式。.......有效的结合不同“武器”系统的长处,.........可以和各流派的投资方法对接。”(《计算机化.......》P257-259)-------这必然进入“金融悖论”的怪圈,所以,他的“基本分析系统”在实践中亏损不成功,也就毫不奇怪了。
有关系统交易方法和计算机化的研究目标,这部分内容是大杂烩,是专业读者误区。作者对这些内容花费如此大的篇幅,可见其专业眼光。关于这部分内容,在分类方法和描述方法,与杨健先生(现任中国人大金融系主任)编写的《股票市场技术分析手册》,或美国Jack D. Schwager先生编写的《期货交易技术分析》中的有关内容,非常相近,杨等书后的主要参考文献很详尽;文风如其人,反观波先生的一篇没有,都是原创?呵呵,逗你玩儿吧。那三本书中能有百分之三十的内容是原创就很不错了!该书与Bruce Babcock的《高级技术分析》专著相近之处更多。对于做科研的人士来讲,著书无出处,这是专业操守,也是常识问题。如果这是波先生的学位论文而没有主要参考文献,那学位导师恐怕会立即给他打回去!犯这样低级的错误这是为什么呢?说是“剽窃”那言重了。恐怕,这正像波先生书中所讲,人类天生的四大弱点……,抑或借用《 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Tharp,F.K.著)的概念--是“彩票偏向”表现?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毛泽东)。
先仅以此“抛砖引玉”,待有时间,再展开细节。
[ Last edited by 我酷我酷 on 2005-4-19 at 17: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