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女人、小故事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期
浏览:4224
回复:1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很早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但文中涉及女人的话较多,以我当时的年龄谈这些是不方便的,现在我18岁了,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按规矩我算成人了,这样一来我也就不怕别人骂我提倡早恋和指责我父母教育无方了。因为,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见解也有承担责任的义务。
我害怕别人指责我父母没有教育好儿子的能力,这话是针对大部分人的。从我记事起,我耳边就反复回荡着一句话“在家你要听父母的,在幼儿园你要听老师的。”,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句中的地点不断变化,但对象一直是第三人称,总之“我”该听别人的。我身边的环境告诉我,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是伴着这句话过来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痞子吵架、知识份子批判人,总会说到对方的父母。当然,有大部分就会有小部分,小部分人是不信这话的,我因为各种原因有幸成为了小部分。
我读书的时候,对老师所传授的东西是否有益心存怀疑,于是我就跳起来反对,有个别同学和我一起反对,不论他们目的如何,他们能和我站在同一立场,我很感激,但是在学校里小部分终究敌不过大部分,尤其那大部分还自称代表这个代表那个,他们没有自己的主见,我更加没有办法去说服他们。当然,说这话不是说我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我犯了很多,最严重的就是参与“学校流氓团伙”,别人叫我去打谁,我就去打谁,至于为什么要打他,我不知道,也一点不想知道,因此吃了不少哑巴亏。现在我18岁了,我不会再随便去打人,别人叫我去,我也会先问问,为什么要打,打了有什么好处,派出所是否有熟人,实际上我这样问来问去别人早就扔下四个字“不讲义气”扬长而去了。
我相信投机市场里的大多数人是比我文化程度高的好同学,但我想说的是并不是好同学就不是流氓。把广大股民朋友统统扁为流氓,这种话我是不敢说的,我只是想说盲从要不得,盲从表现在几十年前就是亩产三十万斤粮,表现在我读书的时候就是天大地大老师最大,表现在投机市场里就是哭着喊着要跳楼。
据说中世纪女人最想要的就是爱,对此我深信不疑,因为当时没有女权主义的说法。如今,随着社会进步,女同志们从裹着脚丫坐在家里服侍爷们的角色一跃成为了身穿西装引导时代发展路线的先驱,半边天就这么听得见看得着的冒出来了。我很早就恋爱,对恋爱的看法停留在中世纪,所以挨了闷棒,事后分析起来主要原因出在不尊重对方的看法,更不惧怕对方。这与我刚开始投机时是一样的,我从不考虑市场当前的状态,想到的只是自己做的是多还是空,一方面我表现得无所畏惧,一方面资金又在直线下滑。谈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位哥们每次亏了钱都会跑到聊天室中颠倒是非吹嘘自己赚了多少多少,除此以外这位老兄还有一个毛病,就是爱在别人面前吹嘘自己老婆如何如何好,具体就是说他老婆多么会做饭洗碗,实际做饭洗碗的又是他自己。他说话极为逼真,最后不仅哄了大家还把自己给骗了,你说这又何苦呢?
失恋那段,小张推荐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每天爱你八小时》,里面有个故事说的是夏天一个人下班后准备搭公交车回家,第一辆车来了,他看那车没空调,嫌太热,不坐了;第二辆车来了,他看那车人多,嫌太挤,不坐了。就这样挑三拣四的等啊等,最后天黑了,他累得不行了,随便来了辆车就上去了,上去以后才发现这车不是他应该搭的,可是他实际太累了,就不想下去了,直到后来,车子坏掉了,他没办法,只好乖乖走路回去了。这个故事很棒,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太一样,总之,我看完这个故事后,脑袋里立即就浮现出一位仁兄在恋爱上失败至极,一二三四五个好姑娘,他都错过了,最后老了随便找一人就过日子了,同时不仅如此,这位老兄,他一定还是一个做投机的,一二三四五个好机会,他都错过了,最后等不及了,随随便便就买进去了,买了以后发现错了又舍不得止损,一路挺到暴仓。这个故事帖近生活,我身边这样的例子就数不胜数。
闲话还有很多很多,但越说就越离谱,不少话还摆脱不了下流之嫌(比如期货有时如一脱光衣服的女人,你动吧,怕是有阴谋,不动吧,又怕浪费机会;期货手续费如妓女,过夜价钱要翻倍等等)。文章中“我”字当头,到不是因为我目中无人,只是本人所知有限,只够谈谈自己了。
[ Last edited by 海杉 on 2005-4-10 at 07: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