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飞天

⊙⊙⊙⊙⊙ 2005年4月7日实战看盘交流专贴 ⊙⊙⊙⊙⊙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7 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出长阳就挨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7 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郁闷没希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5-4-7 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轻仓操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5-4-7 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好难上,点了N次才上来!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5 天

发表于 2005-4-7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飞天 at 2005-4-6 22:08
在观察两天吧,不着急下判断,操作也不着急。目前是可上可下,并没有确定方向,也就是说市场的主要盈利一群的参与者还没形成大致的意见。
可以有个预期,唉,算了连猜明日是阴是阳都没兴趣了,无聊,走出来就知道 ...

支持!学习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10-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7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忽然想到,如果今日再低开下,会有多少人跑路啊。。。。。。。。。。。。。。

如果1220过不去,是否考虑跑路,如果冲上去了,那就到124X附近跑路

[ Last edited by 夕阳武士㊣ on 2005-4-7 at 07:40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发表于 2005-4-7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大方面促成市场转折

  
www.cnfol.com  2005年04月07日 06:34  上海证券报  上交所副总 周勤业
  ○ 公司法、证券法的修订,将优化资本市场的法律环境
  ○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启动,将解决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
  ○ 一批优质骨干企业上市,将凸现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
  ○ 大的机构资金入市,将平衡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
  ○ 对上市公司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将夯实资本市场的基础
  ○ 强化社会公众股股东的保护,将理顺资本市场的利益关系
  ○ 交易机制和产品创新,将激活资本市场的内在功能
  ○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将完善资本市场的市场结构

  上海证券报年初提出"今年是中国资本市场转折之年"的观点,并开展了系列讨论,发表了一批有观点、有质量的文章。我对"今年是中国资本市场转折之年"颇为乐观,相信只要证券市场各方在"国九条"精神下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就能够推动资本市场实现转折。以下我从八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公司法、证券法的修订,将优化资本市场的法律环境。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这么多年,很多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做到最后都发觉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障碍。虽然证券法的制定颁布,对推动资本市场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证券法的制定正值东南亚金融风暴之后,因此不可避免地更多着眼于监管和风险防范。

  希望证券法大修大改的想法,显然不切实际。但只要修改后的证券法能够将目前市场达成共识的内容都增加进去,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相比证券法,此次公司法的修改内容要更多,进程也要快一些。总之,今年资本市场上的这两个根本大法修改通过的可能性很大。修改完成后,资本市场的法律环境将发生根本变化,从而为资本市场发展留下巨大的空间。

  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启动,将解决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

  股权分置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个重大问题,妥善予以解决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也不能久拖不决。相信按照试点先行、协调推进、分类解决的思路去推动此项工作,最终定能解决这一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进而使资本市场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一批优质骨干企业上市,将凸现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

  目前证券市场缺乏值得投资的优质企业,这是不争的事实。任何一个市场不会拒绝优质企业。最好的例子是中石油,中石油2003年净利润696亿元,2004 年净利润1029亿元,而上证所800多家上市公司2003年全部净利润只有950亿元。可以想象,中石油、中移动、神华等一批优质骨干企业一旦在内地上市,将会凸现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因此,当前市场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调整市场结构来加以解决,千万不能因为行情下跌而停止或延缓优质骨干企业上市的步伐。

  四、大的机构资金入市,将平衡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

  我们在呼吁优质骨干企业上市的同时,也一直在呼吁大的机构资金入市,加快资本市场实现转折。目前,已经有包括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FII等机构投资者相继入市。严格地说,真正的机构投资者入市是从今年开始的。真正的价值投资也就是去年随着上证50推出开始的。

  五、对上市公司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将夯实资本市场的市场基础。

  第一,要推动资本市场的法制建设。目前上市公司违规的成本太低,这种状况应该随着对上市公司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而改变。如上市公司虚假陈述,目前承担的法律责任太轻,应当在证券法和公司法的修改中给予重新规定,加大处罚力度。又如,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目前仅仅是违反了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的违规行为, 未来应当在有关法规的修改中定性为违法行为。

  第二,要加大执法力度。执法比立法更加重要。通过加强公安对证券犯罪的侦察,建立检察院快速的检控通道,在法院建立审理证券案件的特别法庭,来提高执法力度。最近在海外发生的创维科技、中航油事件,某种程度说明海外雷厉风行的执法力度,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要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证券市场是建立在信息的透明披露上的。在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方面要做以下工作:一是保证信息充分性的同时,强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和有用性。何为重要和有用?就是对投资者决策有用,对投资者决策重要。二是要公平披露。以年报为例,按规定年报最迟到4月底披露,但一些部门在1月份就获得了企业的业绩消息。既然某些投资者已经知道消息,就应该让所有投资者都知道,从而防止内幕交易的产生。三是提倡自愿披露,目前信息披露的规定,仅仅是法律上的最低要求。应当鼓励上市公司主动自愿披露对投资者决策有用的信息。

  第四、要完善公司治理,这是上市公司"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今年有望在三方面有所突破:首先是董事会。股东大会闭会期间,上市公司权利全部委托给了董事会。目前上市公司出事主要都出在董事会上。今年通过出台《董事行为指南》、《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下属四个专门委员会的议事规则》以及《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独立董事行为守则》等规则,来规范董事会运作。二是经理层。根据一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严重缺位的情况,通过制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鼓励上市公司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建立完整有效的内控体系。三是对公司治理进行评级。结合中国国情,制定评价标准,然后希望有一批上市公司主动请中介机构进行评级,随后就能够推出公司治理50强或100强指数。在此基础上,由基金管理公司推出以上市公司治理50强或100强指数为标的的指数基金产品,以此来推动公司治理评级的完善。

  第五,标本兼治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要完善再融资政策,鼓励优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再融资的审批,要从过去着重看业绩,转向看这家公司的投资项目和发展前景、公司诚信度和透明度等。

  六、强化社会公众股股东的保护,将理顺资本市场的利益关系。

  去年中国证监会推出了保护公众股股东利益的五项措施。今年将在分类表决、独立董事制度、投资者关系管理,强制分红、高管监管等这些方面加紧落实各项措施,强化公众股股东保护,理顺市场各方的利益关系。

  七、交易机制和产品创新,将激活资本市场的内在功能。

  在去年推出ETF、买断式国债回购和LOF之前,资本市场已经有好多年没有推出创新产品。可以说,是"国九条"的推出,直接促进了资本市场交易机制和产品创新。

  相信随着权证、逆回购等新产品的推出,会进一步激活资本市场。

  八、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将完善资本市场的市场结构。

  发展债券市场有以下作用:第一,企业资金分长期和短期。照例长期资金应该通过股权融资筹集,而短期可以通过债务融资来解决。但目前上市公司普遍倾向于股权融资,把长期资金当作短期流动资金来用;第二,由于缺少债务融资,从负债率看,目前多数上市公司负债率过低,财务结构不尽合理;第三,债务融资可以为上市公司创造出一个债权人,对其经营行为进行约束,增强公司的回报意识;第四,发展债券市场,有利于改善资本市场的结构。

  总而言之,目前市场各方的认识正越来越统一到"国九条"上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说得好:"只要大家形成共识,就是转折之年。"我们完全有理由对资本市场今年实现转折充满信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发表于 2005-4-7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kt266 at 2005-4-6 21:52
这两天忙死了,才回到家看到这个贴刚开就占个沙发先。

从4月1好的大阳到今天的中阳,成交量现在看来配合的很好,并且又是在这么一个大家都不怎么相信的行情来了的氛围中,又是清明节左右出现的,现在感觉这次上 ...



我也看多、做多
现在政策面比较一致
深成指已经站上牛线
发出进攻态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发表于 2005-4-7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证券报  上交所副总 周勤业
老总级的开始统一大家思想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7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7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道理上说不清楚,不过一年总的涨一次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7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发现一片叫涨声!

危险了,庄家能都让散户知道下面的行情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7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大政策利好马上出台 唱空口风骤变资金已进场  
2005年04月07日 07:01:26 中财网


  昨日深沪两市放量上涨,在多重“利好”传闻的推动下,资金入市迹象明显。记者昨日从接近证监会的人士处了解到,本周或下周末可能有实质性利好政策公布,有望为股市由熊转牛创造条件。上周五“利好”传言落空的一幕犹在眼前,中小投资者对此自然半信半疑。
  眼下,学术界对市场持比较激进看法的当首推韩志国和张卫星。因两人近年来将研究重点几乎全部集中于全流通方案的制订,并频频对股市政策的制订发表不同见解,而成为国内证券财经舆论争相采访的焦点人物。从他们近期发表的言论分析,一直以来对股权割裂得不到解决,而萌生极度悲观的态度,正发生巨大的变化。
  不久前,“全流通”阵营在京召开研讨会,韩志国、张卫星同华生等多位学者就全流通发生激烈争辩。韩志国的观点是全流通最好的解决时期已经失去。半个月前,韩志国在“2005中国金融形势预测分析年会”上还曾表示,全流通继续拖延会“拖垮”股市、A+H大范围实施会“挤垮”股市,以及大盘股集中上市会“压垮”股市的危机预言。
  不过,时隔仅仅半月,韩志国对股市的前景明显改变了预期,认为深沪股市正在迎来重大转折。他认为,重大转折就近在眼前。除了继续阐发全流通搁置对股市的重大危害外,韩志国表示一年来的发展,市场的内外因素都在悄悄发生重大的改变。韩志国认为深沪股市现在已经处在从行政化向市场化转变的临界点上,而且市场对股权分置最主要障碍的认识越来越深化。他认为重大转折的到来需要政策的爆发力、市场的想象空间和题材的扩散效应。如果问题解决得理想,熊市就可能在深刻的制度创新中结束。
  昨日,对市场构成直接利好的消息是,国务院已经批准工行、建行和交行确定为首批直接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试点银行。此外,近期深圳本地股重组利好不断,以及沪深300指数公布等多重利好消息刺激下,昨日深沪两市放量上涨。其中,深成指样本股在反弹中表现强劲,特别是入选沪深300的深成指深圳本地股走势尤其突出。两市午后增量资金介入迹象明显。深成指涨67.71点,涨幅2.09%。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中的样本股纷纷出现强劲上扬。公布预增利好的中集集团,与中兴通讯万科A深发展A五粮液盐田港A西山煤电等个股被增量资金追捧。
  据分析,昨日午后大盘在权重股拉动下突然走强,遮盖了钢铁和券商股大幅下跌的阴影,特别是在二线“蓝筹”整体走强带动下,近期机构看好的防御型个股表现理想。两市昨日渐趋活跃的气氛显示,有场外资金加大了入市力度。从盘面成交细节分析,有券商自营部门人士认为属于利好公布前,先知先觉资金的提前介入行为。而从昨日两市成交量推测,增量资金的介入显然掌握了比较确切的消息。
  除了银行系基金入市步步推进的利好消息外,记者昨日从接近证监会的知情人士处获悉,最快本周末、迟则下周末,将公布关系到证券市场发展的实质性政策。而政策推出的主导机构超出部委的层面。该人士认为,与“国九条”不同的是,本次出台的政策突出其对股市发展的“对症下药”,而非一般原则性意见。据悉新政策将极可能是向保护流通股东利益倾斜的角度阐发,并可能因其照顾普通投资者的权益保护,而得到二级市场的认同。
  深交所内部人士对近期高层出台实质性利好政策的看法予以认同,但不认为本周就可以出来。深圳一家业绩突出的基金公司总经理也认为,高层支持证券市场并陆续出台利好的趋势是确定的,但不一定要局限在本周或下周这么短的时间,重要是看长线。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境外传媒报道了神华能源A+H将于本月启动招股程序,最迟6月发行的消息。神华本次两地发行计划总共募资234亿元。深圳某家券商投行部负责人认为,即便采取特批的方式,神华发行也要经过发审。如果发审委按照正常程序办理,神华拿到A股发行批文的时间应该不会在本月。结合大盘股今年内的发行分析,如果市场传闻的利好能够在近期出台,客观上将有助于大盘重新走强,对日后神华、宝钢增发等大盘股发行融资有利。但是普通投资者入市时需要认识到中国股市问题的复杂性,应注意投资风险。(记者 王轲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股指家园

发表于 2005-4-7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完毕,报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7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银行系基金均有外资背景 试水混业尚存三大悬念  
2005年04月07日 06:27:50 中财网


  首批“银行系”基金公司今年有望横空出世———
  首批“银行系”基金公司昨天终于浮出水面———工行、建行和交行拔得头筹,成为首批直接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试点银行。在昨天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召开的会议上,监管部门明确表示,首批三家试点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各项审批工作力争在今年9月底以前完成,这意味着“银行系”基金公司最快今年四季度将横空出世。
  三家试点
  均有“洋股东”
  记者昨天采访获悉,三家试点行的共同点是筹建的基金公司方案中几乎都有“洋股东”的身影。工商银行将联合瑞士第一波士顿和中远集团等设立“工银基金管理公司”;交通银行则将联合汇丰银行、太平洋保险等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建行一位人士也透露说,建行亦引入了一家境外战略投资者共同发起基金管理公司。
  同时,与已经存在的基金公司相比,“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在规模上都可能是“航母级别”。据了解,筹建基金管理公司的“门槛”是1亿元人民币,虽然昨天几家试点行都不肯透露注册资金的具体规模,但是以往的几个版本都超过了5亿元人民币。另外,除三家试点银行外,农行和招行等4家银行亦递交了发起基金管理公司的方案,寄望跻身第二批或第三批试点银行。
  试水混业
  尚存三大悬念
  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是商业银行开始混业的第一步。不过最令人担心的金融风险、关联交易以及如何处理与已有基金公司的关系,也成为基金公司成立的三大悬念。
  银监会政策法规部主任张元此前就曾表示,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的最大风险是目前分业经营下,金融管理水平比较低,在一些高风险业务里,内部机制根本跟不上,而此前中行、建行等多家银行发生的大案、要案也让人们看到金融机构内控机制的脆弱。
  如何设立一个“防火墙”,促使商业银行不得与基金公司发生关联交易,在人员财务上怎样真正划清界限。同时,目前各大银行正是已有基金公司的托管行和产品主要销售渠道,等商业银行有了自己的“亲儿子”,又如何对待“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待解的问题。
  “一行两会”有关负责人则明确表示,批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要坚持“试点先行、严格标准、取得经验、稳步推开”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并根据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及实际需要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建行新闻发言人昨天表示:“作为一家股份制改造银行,银监会要求我们的上市股本回报率达到13%以上,因而不会过多干预基金公司行为,而会更多地注重本身的投资回报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7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股市制造48位亿万富豪 中小投资者损失过半

--------------------------------------------------------------------------------
www.eastmoney.com   2005-04-07 08:02       北京青年报  


  一方是上市公司的小股东,一方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尽管同为股市投资者的身份,但投资回报却有着天壤之别。有两组几乎同时出炉的数据引人关注,一个是自2001年6月中国股市步入调整期到现在,二级市场投资者平均亏损幅度为53%。一个是在已经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出现了160名千万富豪高管,其中包括48位亿万富豪,比2003年增加近50%。低迷不振的股市成了投资者损失惨重的伤心地,却依旧是公司高管一夜暴富的最大梦工厂。
  

  最近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从2001年6月到2005年4月,上证指数最高是2245点,最低为1162点。虽然表面上的指数还没有跌到对折的1123点。但新股扩容以及股本变化的虚增成分很大,真实的沪指早就跌去了一大半。深综指在没有新股发行的干扰下,其指数是从665点下跌到最低的291点,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市场走势。而股市的整体平均股价下跌的速度更快,2002年的股价中枢还在13元多,目前的平均数基本上是5元多,跌去70%以上的股票随处可见。股指打了对折、股价打了大对折、股民的资金账户自然也是缩水厉害。自2001年6月中国股市步入调整期到现在,股票的流通市值缩水了1万亿元以上,九成投资者亏损,平均亏损幅度为53%。在普通投资者的亏损状况愈演愈烈的时候,通过持股上市公司一夜暴富的公司高管们却与日俱增。据统计,在已经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共有472家上市公司的2520名高管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截至4月1日,合计持股市值超过1000万元的有160名高管,市值超过1个亿的有48位。其中第一上市富豪是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按照目前苏宁电器最高68元的股价计算,他手中将握有22亿元的市值,就算按照16.33元的发行价计算,张近东的账面上也有超过5个亿的资产。而在48名亿万富翁中,20位来自中小板,家族味道浓厚的中小板上市公司中,董事长直接和间接持股的比例大多超过了50%,企业一上市,自己的身价自然是水涨船高。
  尽管股权分置的现实令这些高管还只是纸上富豪,但其利用分红积累的财富也相当可观。用友软件四年分红,董事长王文京坐地稳赚1.1亿元,由于其持股成本为1元/股,因此四年分红收益是其原始投资的2倍。这对于普通股民则是毫无意义的,用友最低价位也超过16元,依靠分红收回原始投资则是百八十年以后的事情了。而一旦到了全流通时代,这些账面上的数字就可以随时兑现成白花花的银子,纸上富豪就立即变身为实力派富豪。由此看来,即使二级市场跌得惨不忍睹,也丝毫不会影响企业上市和高管持股的热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4-7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草地 at 2005-4-6 23:35
应该记住,催生新一轮行情需具备三个条件:政策的爆发力、市场的想象空间、题材的扩散效应。

现在具备吗?


醍醐灌顶!

目前市场具备产生这三个条件的基础,但是还有很多不明朗的因素,
冲动已经害了我一回,这次我小心了,没有太好机会不下手。
不参与调整,不参与选择,不追高,不抄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7-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7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没有实质性政策利好的出台,大盘在经历股价结构性调整、面临宏观调控、行业周期性变化不明朗的背景条件下,市场做多的能力能有多大?我不说大家也知道。就短线的技术面看,周五额反弹受到了20天均线的压力,周三又在此均线前止步,即使上证指数能突破20天均线的压力,那么1250点的几条均线的压力也是十分明显的。也许在经过周三大幅上扬后,今天早盘如果大幅冲高就是出货的好机会。如果再考虑到春季前后反弹的受阻,上周五的"愚人节"行情,目前还能有多少人会去追高。

   声明: 偶乱说你们别听!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7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升通道,
均线联合,放量价涨后,回调
看15分钟K线,均线联合后买入,
问题不大.
时刻观查,不可掉以轻心,逢高卖出.
心得.
效果可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5-4-7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不追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2 15:08 , Processed in 0.03743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