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678|回复: 6

050325-PCR读报参考--煤价可能向阶段调整过渡---[有助于行业分析与基本面的把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25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050325-PCR读报参考--煤价可能向阶段调整过渡---[有助于行业分析与基本面的把握]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PCR 浏览:2678 回复: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截至今年3月中旬,以秦皇岛价格为参照,煤炭价格自年初以来上涨2.5%左右,煤炭产量1至2月累计同比增长了6.8%。行业整体依旧维持较高的景气度。

  截至2月底,秦皇岛的煤炭库存环比、同比均有所增长,同比增长超过50%,而1至2月煤炭产量的增长仅6.8%,远低于2004年同期25.0%的增幅,且去年同期也有春节的因素,库存却维持较低的水平。

  当然,秦皇岛库存的增长主要还是因为运力跟不上导致港煤的增长,因为同期全国总库存增加仅1%(25万吨)左右,但考虑到煤炭产量的增速回落,我们认为需求增速还是有明显回落。

  从澳洲煤炭价格的走势来看,2004年到2005年的总体走势是上涨的,但从2004年7月到现在却有一个调整回落的趋势。当然,这并不表明煤价将总体回落,从近来国际能源市场的信息看,国际煤炭价格今年依旧会保持继续走高的势态。

  我们认为,从全国范围看,2005年煤炭供应依旧紧张,但比2004年会有所缓解。总体来说,煤炭行业还会维持较高的景气度,价格走势全年看依旧是上升走势,但和2004年不同,不会在时间和地域上均呈现单边上涨的势态,不排除7、8 月份用电高峰过后一些地区或某几个月小幅度回落的可能。

  得出以上的判断,我们还基于目前的一些市场现象:首先,目前国内煤炭价格和国际煤炭价格虽然还有差距,但比较2004年同期已经大大缩小,国内不少发电企业正谋求海外煤炭供应,因此国内煤炭价格总体来说已经基本回归到了其应有的价值。其次,拿目前广东地区部分到厂煤价和奥里油(一种重油合成油)折算发热量相比,二者已经基本相等,在520元/吨左右,煤价继续上涨将脱离其价值。最后,从煤价的市场走势看,2、3 月也相对平稳,国家对无烟块煤的限价虽然涉及面不大,但多少也施加了一些压力。

  安全环保问题愈演愈烈

  从新年不断发生的煤炭安全事故以及传闻不断的资源、环保费用增加看,这一主题正替代煤炭紧张成为2005年煤炭行业的新主题。

  据报道,中国政府有可能将提高煤炭安全费收费标准,计划从每吨煤的生产中最多提取10元的安全费。同时还有消息称,政府正考虑从每吨煤的生产中征收20元/公吨的环境补偿金。

  安全费因为原来就有,大部分企业提取标准已经达到10元/吨,对企业业绩影响不大,但环境费用作为新增费用,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十分巨大。

  重点公司简评

  兖州煤业:我们认为公司最大的优势在于生产管理水平高,在机械化和安全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具有地域优势。虽然资源不是十分丰富,但以公司集团的实力,动态发展可期。

  西山煤电:2004年公司每股收益0.78 元,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煤价上涨,2004 年公司综合煤炭价格为334.71元/吨,同比上涨了37.8%;而同期公司煤炭销售量为1117 万吨,同比减少2.8%。

  煤电联营是公司业绩稳定增长的保证,古交电厂一期2×300MW 机组将分别于2005 年6月和8月投产,将有效推动其业绩增长。

  兰花科创:2004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62.7%,每股收益0.76 元。公司业绩增长源于煤炭、化肥量价齐增,2004年公司销售煤炭410 吨,同比增长了9.3%。煤价同比上涨了43.4%。同时公司的化肥业务也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

  在公司主营业务中,化肥占30%以上的比重,近期化肥价格一路攀升,而公司2005年化肥新项目即将投产,另外,公司持有36%股权的大宁矿,预计2005年6月建成投产,将推动公司业绩。

  上海能源:公司业绩快报显示,2004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09.28%,每股收益0.91元。

  公司煤炭目前已经处于超产能生产状态,虽然煤炭储量丰富,但短期内产量维持750 万吨左右,而2003年收购的大屯铝业75%股权以及投资上海铝箔项目还未见效益,前景还不明朗。公司主要的优势是地处华东,华东地区缺电状况将延续时间较长,公司可以利用此优势维持较强的盈利能力。

[ Last edited by PCR on 2005-3-25 at 16:13 ]
参与人数 1 +5 时间 理由
james369 + 5 2005-3-25 16:31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25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力行业盈利能力受制高煤价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发表最新报告表示,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畅旺,电力需求持续增长,中国主要独立发电商的信用状况在未来一年将仍然健全。然而,由于煤炭供应紧张、价格上升,若发电商不能调整电价以将成本转嫁,利润率将会在短期至中期内受到压力。

    该份题为“中国电力生产行业:需求强劲足以支持信用状况,但高煤价将对盈利能力造成压力”的报告指出,中国的电力业改革进程缓慢,诸如电价上调等重要问题仍未确定,以致电力业的前景仍未明朗。不过,穆迪预期,监管机构将以周全的角度着手进行改革,以确保供电稳定,行业健康发展。

    报告认为,中国的主要独立发电商目前的财务状况健全,并具有充足的财务灵活性,有助于缓解市场进一步开放和竞争所带来的风险,而健全的信用状况是否能够维持,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控制成本和改善营运效益的能力。

    报告表示,由于主要独立发电商的营运资金不足以支付庞大资本支出计划,因此将需要进行债务融资。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独立发电商发展新建项目,独立发电商将会面对成本超支和延迟完工的风险。不过,由于主要运营商的财务状况健全,加上它们进入银行及资本市场的能力相对强劲,因此能缓和部分风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25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信息,今年1—2月份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8.7%,而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为24.5%。煤炭行业的投资过热,引发了部分市场人士的担忧,毕竟去年因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增长过快而引发的宏观调控,至今还记忆犹新。

    同比增长环比却下降

    尽管煤炭行业今年1—2月投资同比增速非常惊人,但投资金额的绝对量与2004年下半年相比,却有明显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煤炭累计投资为31亿元,去年同期为11.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从2004年3月起,当年每个月的煤炭投资数额都在35亿元以上,从绝对数额上看并不突出。

    上海证券的煤炭行业研究员彭蕴亮认为,今年1—2月煤炭投资出现明显回落比较正常,这主要是季节性因素导致的。彭蕴亮表示,每年的1—2月期间,都是民工返乡的集中期,这段时间的工程项目相对较少。而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从今年1月起开展煤炭安全大检查,一些新建项目可能会受到影响而暂时停工。

    彭蕴亮认为,尽管去年的基数较小,但投资淡季的增幅能超过100%,表明行业投资过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2004年投资增速就已惊人

    事实上,煤炭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从2003年起就逐步开始提速,2004年年末达到了顶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煤炭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13.68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43.8%。2004年,第一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0.17亿元,到6月底累计总额就激增到190.96亿元,同比增长了58.3%。至9月末,累计投资总额已经达到366.35亿元,同比的增速已经超过60%。而2004年12月,单月的投资就达到185亿元,一个月的投资就接近上半年的投资总和。

    对此,华夏证券研究所韩永认为,过去两年煤炭行业的投资增速过快,与此前的投资额偏低不无关系。韩永介绍,1997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所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为1.39%。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煤炭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曾连续三年出现同比下降,至今仍未恢复到当时的比例水平。

    另有人士认为,最近3个月国有大型煤矿正在接受安全大检查,新投资的规模不可能太大。目前的煤炭投资的增长,应属中小型煤矿所为。这类煤矿的采掘技术一般比较落后,资源的浪费程度相当大,除了在目前暂时能缓解煤炭紧张的状况外,从长远看对社会并不产生什么有益的影响。

    此等情景似曾相识

    今年年初,有关权威部门预测,今年国内煤炭的缺口应在1亿吨左右,煤炭供应形势仍十分紧张。国内某著名门户网站所作的调查也显示,2004年投资煤炭行业所取得的回报是最高的。居高不下的煤炭价格,更是令各方资金陆续涌入煤炭行业,导致投资速度增长过快。

    这一情景似曾相识。2003年,冶金行业全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329.07亿元,同比增长了87.2%,有色金属和建筑业的同比增幅也分别达到68.7%和41.5%。而2004年第一季度,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建筑业的投资同比增幅更达到106.4%、89.2%、57.4%、82.8%。4月初国家对上述行业进行了较大力度的宏观调控,令上述行业措手不及。

    而煤炭业的投资,在2003年和2004年同比增幅已达到43.3%和60.8%,过热的苗头已经显现。据业内专家调查,投资中50%以上都属于对中小型煤矿投资,这些投资者在利益驱动下,盲目扩大产能,存在环保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部分煤炭上市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国家对煤炭行业进行调控有相当的必要性。

    另外一种情况不容忽视,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暂时度过了电煤紧缺的时期,但几个月之后又将面临夏季用电高峰。上海证券彭蕴亮表示,国家即使对煤炭进行调控,可能将面临两难选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25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国内消费结构升级为石化行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业内专家认为,为石化行业提供原料的石油工业资源有限、价格波动,这将对石化行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中石化石油化工研究院总工舒兴田说,2003年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超过1.1亿吨,预计2005年进口原油总量将超过2004年的水平。受资源约束,国内原油产量增长有限,需求缺口将靠进口弥补。但国际油价的波动将会给国内石化企业带来制约。

    据了解,在油价居高不下的形势下,一些石化基本原材料产品如甲苯、二甲苯等,对石油价格的波动最敏感,受到的影响也最直接。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产品链短,内部消化能力弱——石油价格持续走高,产品价格也随之升高。一旦产品价格回落,企业的经济效益将大幅下滑。

    要解决好这一矛盾,必须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充分利用宏观调控带来的有利因素,调整精细化学工业产品和市场结构。

    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员韩永奇认为,2004年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国内油气供应紧张。在油品短缺风潮中,沿海地区曾经有上千家社会经营的油站不能保证短缺油品的供应。

    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围绕节能研发高新技术,优化现有企业的工艺、技术、装备和管理,使更多企业成为现代化节能型企业。

    浙江传化集团负责人徐冠巨认为,石化业的环境污染主要是废气废水。生产企业的三废治理任务异常艰巨,由于中小企业的资金财力有限,精细石化工业环境污染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矛盾十分突出,成为严重制约今后一个时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从国际化工业发展趋势来看,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这是石化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也应加强石化工业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立法调研,创建开发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25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冶金报  


    编者按进口铁矿石涨价71.5%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消息传出后,本报约请了有关专家对此事进行了分析与解读,也做了一些相关的报道。与此同时,不少业内人士致电本报编辑部,咨询铁矿石市场变化情况以及对钢材市场带来的影响,为了让我们对此次进口铁矿石的涨价能够更加正确地认识和准确地把握,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他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此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就目前业内人士最关心的话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今天本报刊登这篇专访,希望能对广大读者准确评估进口铁矿石涨价所带来的影响有所帮助。

    铁矿石国际交易的价格随着新日铁与CVRD的谈判结束而一槌定音,71.5%的涨幅牵动着钢铁行业及相关行业敏感的神经。3月16日,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戚向东认为,要正确评估进口铁矿石涨价带来的影响,钢铁企业和矿山企业要增强大局意识,共同努力维护国内铁矿石市场秩序,保持国内铁矿石价格在合理水平。

    记者:71.5%是以什么为基数的涨幅?涨价给钢铁行业增加的成本负担具体有多大?

    戚向东:去年,中国进口每吨铁矿石的平均到岸价(CIF)为61美元,除去海上运输等费用,平均离岸价(FOB)为24美元。此次谈判就是以去年铁矿石贸易离岸价作为上涨的基数,谈判的结果是平均每吨铁矿石涨价18美元。另外,谈判所定价格是长期供矿协议的进口铁矿石价格,而长期供矿协议的进口铁矿石约占我国进口铁矿石总量的1/3。其他进口铁矿石去年已经是高价位,不再有涨价的空间。因此,并不是所有进口铁矿石都涨价71.5%。

    进口铁矿石涨价71.5%对钢铁生产成本上升会有影响,但影响也并非如一些人想象的那么严重。我们年初预计的全行业吨钢成本上涨15%左右,这个预计结果并没有改变。从国际上看,此次铁矿石的涨价不仅给中国的钢铁企业带来成本的压力,同样,对阿塞洛、新日铁等其他国家钢铁企业也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

    记者:这次进口铁矿石涨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戚向东:第一,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拉动了钢材的需求,钢铁市场进入一个上升期,使铁矿石市场货紧价扬,铁矿石市场由前几年的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第二,美元持续走软,铁矿石生产大国销售铁矿石以美元计价,而本国货币如澳元相对升值。虽然铁矿石价格涨幅较大,但折算成其本国货币涨幅并不很大。第三,目前国际铁矿石贸易量集中在几大铁矿供应商,容易形成价格垄断。

    记者:今年国内铁矿石的供需状况将会怎样?

    戚向东:从目前的情况分析,今年国内铁矿石供需状况良好,钢铁企业应该克服不必要的恐慌心理,铁矿企业跟风涨价是有风险的。

    去年全国进口铁矿石2.08亿吨,实际消耗进口铁矿石不到1.9亿吨。预计今年进口铁矿石约2.4亿吨,再加上目前港存的进口铁矿石约4000万吨,今年可供国内钢铁企业消耗的进口铁矿石总量将达2.8亿吨左右,比去年实际消耗的进口铁矿石总量多出0.9亿吨,这还不包括国内矿山增产部分和国际市场新增加的5000万吨供应量。

    另外,铁矿石的高价位将刺激国内矿山企业挖潜增产。前两个月,国内铁矿石产量已经达到4200万吨,同比增长 19.98%,预计全年国内铁矿石将可增产 4000万-5000万吨。

    记者:进口铁矿石涨价,会不会引起国内铁矿石也涨价?

    戚向东:目前国内铁矿石价格已经处于高位,基本没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去年以来,国内钢材市场和铁矿市场出现一种不合理的情况:一方面,国内钢材全年平均价格水平比国际钢材价格水平低了30%;另一方面,国内铁矿石价格比国际铁矿石价格高出很多。去年国内铁矿石价格虚高主要是盲目高价位进口印度矿所致。印度矿平均价格达到90美元,由于成本高,贸易商不轻易出手,这也是造成港口大量积压的重要原因。有人认为港口积压是运力紧张所致,这样的说法并不全面,国内没有哪家钢厂由于铁矿石供应不上而导致高炉停产的。

    据调查,国内重点独立矿山的铁精矿完全成本不超过400元/吨,民营矿山不超过250元/吨,而去年国内铁精矿平均价格在800元/吨左右,这种暴利现象是不可能持久的。我们希望矿山企业增强大局意识,共同促进国内铁矿石价格保持在合理价位。

    记者:受进口铁矿石涨价的影响,今年钢材价格会出现什么变化?

    戚向东:首先,铁矿石的涨价对钢材价格的高位已经形成一个有力的支撑。钢材价格已处高位运行,后市不可能出现暴涨的情况,国内钢材价格与国际钢材价格之间的差距将会逐步缩小。

    由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钢材价格存在一个价差,加上钢铁生产成本的增加,今年国内钢材价格会出现“补涨”现象。支撑钢材价格高位运行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世界经济将持续增长,带动钢材消费保持强劲需求;其二,板材资源目前仍处偏紧状态;其三,煤、电、油、矿、运等影响钢铁生产成本上升的各种资源仍然偏紧,其价格有较大幅度上涨,从而推动钢价上涨,这是必然的。总体上看,今年国际、国内钢材市场个别品种不排除出现阶段性价格回落的情况。钢材市场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钢材价格也不会出现暴涨情况。

    记者:铁矿石涨价所带来的压力会不会通过钢铁行业转嫁到下游行业?

    戚向东:对于铁矿石涨价所带来的成本压力,钢铁企业有能力消化一部分,不会把全部成本压力转嫁到下游行业。钢铁生产企业也应该从大局出发,充分考虑用钢行业的承受能力,保持钢材价格的基本稳定,防止钢材价格的大起大落,促进国民经濟的平稳、较快增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25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报告出现激烈的看空措辞 中金公司恶意炒作

     中金公司最近站在了股票市场的风头浪尖,一面被指责做空蓝筹股群,另一方面,一份据传出自中金的研究报告成为撼动股市神经的罪魁祸首。消息一经传出,中金公司立刻发布澄清公告称,“我公司从未撰写或发表过该份题为《中金策略报告》的研究报告;我公司至今发表的研究报告从未预测过大盘的具体点位。”

    几经辗转,记者得到了这份流传于坊间的研究报告,里面的内容的确骇人听闻,充斥着股市即将暴跌的论调。某券商研究员向记者表示,这份报告伪造的可能性非常大,券商机构的研究成果通常都非常正规,必须有严格的客观标准做支撑,上述报告只公布结论性成果,缺乏客观数据,很大程度上是主观判断的结果。

    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证券行业的检审极为严格,券商、机构的研究成果通常都会非常谨慎,即便中金真的对市场看空,语言用词表达上也会非常小心,不可能出现“过激”言辞,以防止对市场可能造成的恶劣影响。

    当然,即便中金不看空中国证券市场,中金在二级市场的动作也证明中金确实在做空股市,这点从“中国联通”、“上海汽车”等超级蓝筹股票的走势中已经得到了集中体现。

    对此,有业内专家则抱不同观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高层向记者表示,中国股市的生存环境恶劣,券商在二级市场兑现筹码也是出于对自身风险控制的考虑,如果中金不抛空筹码,其他机构也同样会抛,毕竟联通等股票的业绩水平摆在那儿呢,企业增长水平下降了,机构顺势减仓正常不过。

    上述人士最后特别提醒,“中金事件”有被媒体夸大其词恶意炒作的可能,投资者应理性判断市场中的各种传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5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30 21:37 , Processed in 0.032511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