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3-11-18
|
|
我的"滚石理论"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滚石玩家
浏览:246882
回复:23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与网有战事的交流中,我终于克服心理障碍,把我独创的"滚石理论"透露了出来。以前不愿说,不是怕笑话,而确实是"滚石理论"揭示了目前中国股市的规律,独享其成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但当我看到有无数人还在摸索,在争执,在自以为是,在规律的门外徘徊,甚至把周期和波浪误认为是规律,我的心就不断受到触动!周期的多种选择、波浪的多重数法,它们是规律吗?NO!规律是简单的,是一说就能明白的,就像"农村包围城市"这条规律,被毛泽东找到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光明之路就明明白白地摆在劳苦大众的面前了。
因此我也想,把我的"滚石理论"摆在众多股友面前,让他们看一看这是不是规律,从中受到启迪。
1.起因
我入市较早,93年2月买入联合纺织,套牢的指数比现在还高!因此我经历过777,经历过333,在山顶和谷底间滚动却不能得知其中奥秘一直是我心中的疙瘩。我钻研过许多技术分析,但"钝化"无法使你青睐,虽然均线久负盛名,但跌破30日均线后返身向上的例子还少吗?当时我对换手率情有独衷,买入一只股票后,每天根据换手率计算主力持仓比例,主力不出我也不出,直到高位换手率放大,主力筹码流入市场,我也拜拜了。对换手率运用的心得,促使我的思路逐渐从个股伸向大盘。记得当时,人们议论股价下跌常说一句话,叫"筹码翻上去了",意思是一个股票的流通盘在高位大量换手,整体价格已高于现价;筹码在上,资金在下,哪有不跌的!就是这句话使我茅塞顿开!我不由想到了滚雪球,一个股票从低到高,大盘的市值由小到大,不是和滚雪球一样吗?
2.原理
当然滚雪球是在平地滚的,股票要爬山入谷,所以可更形象地喻之为"滚石"。"滚石"深刻地反映了股市的本质和规律,其原理是:
A.股市的本质只是交易-----是资金对资金的交易,筹码在其中扮演的是换手的角色,或者说是资金的载体。我们打开股票软件,可以看到委卖五量和委买五量,委卖五量拿着筹码,想换取委买五量手中的资金,而后者只是想在不久的将来重演前者的角色,资金推动型概源于此。委卖五量就是石头,委买五量就是资金。
b.能量转换是涨跌内因-----如果某个股票是5000万流通股,买方锁定其80%筹码,那么市场实际卖出量即为1000万股;市价5元,其卖出市值即为5000万。那么买方用1亿资金,就可以把这个石头拉上山;但随着市值的升高,锁定的筹码会不断地流出,假定到了10元,锁定的筹码变成20%了,那么卖出市值就将达到4亿,石头不是变大了吗!
c.谁在上面是滚动方向-----严格地说,石头向上滚动不是资金推上去的,而是被资金拉上去的。譬如一个股票在上涨途中以20元成交,其时它的大部分筹码成本应该都是在20元以下;资金在上,预示要涨。反之,一个股票在下跌途中以10元成交,其时它的大部分筹码成本应该都是在10元以上;筹码在上,预示要跌。石头进入盘整以后,成交价的向上或向下突破更能说明这种情况。
d.愈滚愈大和愈滚愈小-----石头从谷底向上滚动,即便大部分筹码不流通,其市值同样等价膨胀,愈滚愈大;流通的部分同样需要庞大的资金拉动。一旦资金力不从心,流通部分就会增加,石头自然要向下滚动。而一旦向下滚动,大部分筹码争相流通,于是出现急跌,出现资金的步步退缩,石头愈滚愈小。一直要等到资金无法再缩,已能承受石头的重量。这时就叫见底了,然后开始新一轮的向上滚石。
e.滚石造就波浪和周期-----物理学上有能量守恒一说,用在滚石上可称为"位置愈高,位能也愈大"。在向下滚动时,位能减少,转化为动能,所以仍能滚上以后的山,只是比起第一座山会愈来愈矮。这就出现了波浪。同理,买方能量释放越大,以后转换成卖方能量就越漫长,因为大部分筹码都想在高位或次高位出局,需要不断的反弹让这些筹码滚到低位,于是在时间上出现了不同级别的周期。
3.指标
"滚石"的指标就像它的理论一样,也是简单明了,就是均量线(成交金额)。均量线不太被人看重,一般软件将系数设的较短,很容易疏忽,真所谓近在眼前,远在天边!"滚石"就是中长期的均量。大家想想看,100天的成交均量是100亿,即意味每天有100亿的筹码等待换手,而市场只有70亿资金接盘,后市是上还是下呢?由于筹码在上,资金在下,中长期的均量就会缓缓下压,形成在山坡上向下滚动的石球。
4.后话
"滚石"形象地反映了供求,给出了山谷,但我并不认为有了它就可以稳操胜算,尤其是在市场出现了一批价值推动型股票以后。"滚石"只能告诉我市场的位置,但不能告诉我好公司股价的位置,我更关注的是公司。
附图一张。谢谢! |
-
-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