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花義正,一位令人起敬的日本证券老人----读《你也可以成为股票操作高手》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谁怕谁
浏览:66507
回复:9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来,我就从没有想去读这个日本人写的证券生涯自传,只是作为资料储存起来,把它放在最末的位置。一次,我随手翻了一下,想了解一下该书的提要和文风,结果我被老人跌宕起伏的命运深深的吸引住了。他接二连三倒霉透顶的情景,就像鲁迅形容的----运交华盖欲何求!
读着立花義正老人的证券生涯,脑海里时时映显出另一位曾经让我敬佩日本老人----松下幸之助。在两位老人身上体现的最突出的共同特点是:隐忍,精工,细作,行动。一旦确立目标,就从细微点滴之处做起,避开无谓的理论和虚妄。
立花義正老人就是这样拖着一条截肢的残腿,凭籍着非常简陋的方法(用现在的眼观看是这样,就当时来说是很有效的,相当于使用有序的作业方法,打败了芸芸众多没有章法的投资者),走出了与众不同的证券投资之路。
从专业角度讲,它的突出之处,不是绝对的业绩,也不是超群的投资策略和方法。老人是从极其困难的起点---破产负债、重伤截肢和证券高龄(49岁,1957年),隐忍,精工,细作,行动,连续征战三十余年,这使得他所取得的业绩被“放大”。
老人立花義正最值得借鉴的有以下几点:重在操作,扔掉所谓的公开理论;有序的操作方法,隐忍,精工,细作。
读书学习,一定不能忘记当时的时代背景,不然会学出笑话来的。
比如说,老人三十年主要做了两三只股票,有的读者就仿效“做一只股票”。这样思考问题就太狭窄了。老人从业的年代,还没有电子交易和电子数据,更没有处理信息的电脑。所以,“少则得,多则惑”的思路是合理的,通过有序的操作方法,可以产生相对优势。后来,有了电脑,老人却年事已高七十多岁,精力不济,自叹没有精力再选新股票,只好依旧拿着老股票做。看了老人这句话,想起有读者拿着“做一只股票”当经典,不禁哑然失笑。此法在当今这个时代,是以放弃许多风险可控、收益可观的投资机会为代价的不明智方法。当然对于初学者试验性学习,以及老年人的“投资休闲”,这个方法是不错的。这一点需要明判。
读了此书,感慨良多。我不想扯到民性上面去。但是,业界(也许是当前社会的)浮躁短视的现状,更让我加倍尊敬这又一位日本老人!——金融悖论
[这个帖子最后由大苯在 2004/04/29 03:53pm 第 1 次编辑]
做一只股票我理解是手上有一支后,就不轻易碰下一支,要碰也要休息一段时间后。这样就可以减少交易的频率,至少我自己的经历有充分的证明。
只要个股是符合经济的大趋势,不被ST、PT,炒精一个股,是要相当的经验和个人综合素质,还与每个人自己的风格有关。
我觉得立话的方法还是适用于现在的市场,特点是不能大发,但追求相对较高的收益还是有帮助的。特别适用于有些笨、但愿意下苦功的人,和不想把投资搞的越来越复杂的人有参考意义。
[ Last edited by 谁怕谁 on 2005-3-12 at 20: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