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成交值的变化原则不一定在所有场合都适用,但其参考性极高,而若做股者于参考这些原则之余,再能配合多空分析及有心人进出的消息因素的话则更能居于不败之地了。
一,价涨量增顺势推动:即为指数涨升之时,当天的成交值需要配合性增加,即指数小涨,成交值需比昨日略增,或维持原装少有增减;指数中红或大涨时则成交值必有明显性增加。此为市场人气聚集表现,也即技术性理论上的“行进换手”调节。上述增加幅度须有理性,不可于中长红之余的成交值即告大增,否则会引起持股者的心慌,而认为是拉高出货。
二,价涨量减呈现背离:与上述原则相反,即一般所谓“曲高和寡乏人跟进”。这种现象大多产生于反弹行情中,是多为套牢或者中短线的有心人介入维持,或者是短空回补所致,不宜冲高跟进,但若第二天仍在上涨而成交值已经增加时,则量少的当天可以视为浮额减少造成的。
三,价跌量增有待观察:指数下跌之时,成交值未见配合减少,反而增加。
A,指数原涨已多,刚从高档滑落,成交值突高大增,此时不论下跌得当天是否有着很长的上影线均可看作大量出货所致,此时次日不管行情是否穿越高点涨升也不可等待反弹持股不放,因此种情况下股价多是越抱越低。
B指数虽上涨已多,但涨后回跌的成交值小幅增加,此虽为人气减弱,追价买进意愿不足,但不能够认为行情将趋跌,后市涨升也未可知。
C,指数下跌已多,此时跌幅日渐减少,而成交大幅增加,不论当天有下影线与否均可视主力实户介入造成,近日内指数将止跌回稳,至于该回稳是否尽是呈反弹或为做底回升还难以预料,需要配合其他情况观察,另外此种成交值紧围少数股票转帐所致,并非出于市场自然买卖,则不能以上述观点看待。
D,与C略不相同,指数下跌已多,此时的跌幅伟建减少,而成交值大增,当天留有较长上影线,此为多方虽欲振作上拉行情反为空方所乘压低行情,多套牢一部分浮额筹码,除非近日内指数能迅速通过该点压力,否则该点将成为日后续跌底原动力,而行情也将在此种情况下进一步下滑。
四,价跌量减情况互异:
A,指数原先下跌已多,目前虽仍下跌但成交值也随同减少,是大势仍弱买气不前的表现,后市仍难乐观看好;指数长期下跌之后,其近期跌幅已见减少而成交值也已萎缩到低点水平,虽然仍为买意不前,但持股多头已有惜售现象,行情可望于近期反弹或者做底向上。
B,指数原先涨升已多,目前刚从高档下落,成交值也随同减少,这种情形可以回档视之,细分起来还有如下几项:1》刚从高档滑落,成交值少量减少,是主力出货迹象,假若股价能迅速再往上涨升创新的话则后市仍看好;假若近日仍盘软的话,则持股多头应谨慎对待。
2》刚从高档活络,成交值与指数配合减少,可暂以回档看待。
3》刚从高档滑落但成交值减少迅速,而在数日内成交值未见增加时,此为市场资金不足,或为主力出货撤退迹象,后市可能转为盘局或回软,做多应多加注意。
C,指数原先下跌甚多,近期业已止跌回稳,并略有弹升幅度,但来日却在涨升之余再作下跌,而成交值随同指数下跌减少的情况可以参考B中的三项分析。
D,指数原想涨升已多,或下跌已久,如果指数再行下跌之时其成交值已为减少,并留有上下影线,可能有两种情况,
1》上影线较下影线长时,如上影线非为不实利空消息跳空所致,则近期行情仍难乐观向好。
2》如下跌之日下影比上影超出很多,次日股价也能逾越本日最高的话,走势可望于近期转跌为升。
[ Last edited by 时价 on 2005-3-4 at 09: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