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977|回复: 8

“我”的秘密武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7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秘密武器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流水落花春去也 浏览:3977 回复: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昨天我看见了一篇文章,很有深意,但里面有些地方我不太懂,还请高手解释一下:

原文如下:

“透露一下我使用的工具:1阶矩定大势(如上升,多买持仓,少卖)。2阶矩定时段高低,RSI+???定买卖时点,价位靠自己开发的软件,借助于增幅和与减幅和由反演来计算买卖价位,???指的是卡尔曼状态空间预测,随机过程论中的皇冠,市场上会用这个是人恐怕凤毛麟角:-)。江恩有时参考一下,基本上不用。卡尔曼状态空间预测不是我的发明,是一个朋友搞出来的,我沾光。”

不知道“借助于增幅和与减幅和由反演来计算买卖价位”是什么意思?“卡尔曼状态空间预测”又是什么?还望高手指教一二,谢谢!

我查了一下,卡而曼理论是“控制论”里的内容,我以后要多看看这方面的书。至于这个理论如何应用于交易决策,还期待懂行的高手指教。另外,我对用“增幅和与减幅和由反演来计算买卖价位”这种做法还不太清楚,还请高手指教。

我的MSN是:jasmoline@msn.com.QQ:251243882。希望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和我交流,最好能得到对这方面有研究的高人指点。

附录:

这篇文章的作者原来是为了反驳另外一个人(疯疯癫癫僧)说江恩理论好用而发表的,各位也可以自己查查看,为了方便起见,我在这里把原文全部拷贝如下,我抽取的是倒数第二段:



江恩的东东当然不错,但是错的时候不比对的时候少


》》》“疯疯癫癫僧∶现在的转折早在某一个重要的时空点上就已经决定了。

江恩只是一种。不必吹的太高。决定是决定了,事实上错的时候不比对的时候少。我就不举例子了。说点投机方面的个人体会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赞成你说的“江恩理论是完全不着眼于当时的政策面,基本面”。为什么赞成呢?象政策面,基本面这些东东,决定的是价格变动的总的趋势,而对于总的趋势,江恩理论是无能为力的,就是说,它只有几个定性的法则可用,而没有开发出定量的手段来,因此,不是不着眼,而是无从着眼。

事实上,决定价格的所有因素都已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图形(charts)上了,谈论价格的走势,做预测什么的,如果不就图形来谈,岂不是笑话。赞成你说中国经济学家在预测方面大多菜鸟,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大多不会看图,他们写的文章要不就是吵的,要不就是想当然。这类文章我从不看,当然了,什么叫“会看图”讲究就太多太多,参与投机的谁都认为自己会看,所以才会不惜血本。当然了,经济学家中也有不少图形高手,它们预测错了,不为别的,是为了配合黑股来坑害股民,因为背后是拿钱的。

即时买卖,让证券公司无法即时统计舱位消息而下黑手,否则,股民们永远会亏,亏了也别骂,投机不就这么回事嘛。

江恩只是一种。高手用的也很多。但仅有江恩是不够的。价格是波动,是非平稳随机过程。任何一个时点上看上去都是白噪声,如果总是白噪声,那是根本无法进行预测的。而长时观察,价格的波动确属一种规律非常明晰的信号过程。按照信息论和信号原理,这样的信号过程当然是可预测的。怎么预测呢?当然是使用随机过程论,预测的精度是由信号源的熵或者说不确定度来决定的。说说市场上怎样使用随机过程的数学理论吧,常用的不外乎三类,基本思想是在万变之中找不动。

1。统计量:1阶矩,就是移动平均线,2阶矩,就是 Bollinger band。移动平均线决定总的趋势,江恩不能,Bollinger band决定在调整期间的高值和低值,江恩也不能。高阶矩:“一目均衡表”中的基准线和转换线。从信号处理的角度看,1阶矩是线性滤波器,不确定度是(1/N,N是基准周期),2阶矩是线性方差滤波器,不确定度是(1/N^2,N是基准周期),“一目均衡表”是最大最小滤波器,不确定度是1/log(N)。哪个好呢,自然Bollinger band最好,不过注意Bollinger band对于价格激变期是无效的。

2。江恩的速率扇形,就是你说的“七分法”等。江恩说“如果没有基本面的突然改变,那么决定价格的全是数学”(大意),完全同意这个说法。只是江恩的数学只是初等几何(仿射变换),并且企图一个点去决定千变万化的价格波动,就太贪了,一个点怎么可能决定那么多点呢?过分了。阴阳家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化,四化生八极,八极生什么什么的,也是同样的毛病,结果只能是毛估估。再则,如果江恩的那个不动点和基本速率选错,那么一切就完了,你就等着赔吧。故新手还是慎用为好。事实上,市场主要使用黄金分割速率法,就是1.0, 0.786, 0.618, 0.5, 0.382, 0.236, ,,,,按这些比率作出仿射扇形,比江恩的效果好。

3。线性和非线性变换域法:这就是各种指标。市场用的最多的是RSI和随机摆动指标。一般的说法,指标都是定性的,什么超过80%就买,跌倒20%以下就买什么的,洋花花!那么如果指标只在80%和20%之间摆动,你是买还是不买,是卖还是不卖?事实上,无数的买卖机会存在于80%和20%之间哦!!!

怎么办呢,建议多研究RSI(相对强弱指数),可以说所有的买卖信号全掩藏在这个RSI之中,就看你会不会用和怎么用了,就不具体说了。指标方面,RSI一个就够。我每周花一天时间集中精力做保证金,一天可做100手左右,对90手,失10手,平均每手误差约3.5点。我只看5分钟图和RSI指标,甚至连K线图(柱状图)都不必看,也从不看什么基本面啦,消息啦,要人谈话啦等等,累!江恩也就做过一次2百来手,错了30几手(?,记不清了)。我比江恩的战绩好吧,不吹,是真的。

透露一下我使用的工具:1阶矩定大势(如上升,多买持仓,少卖)。2阶矩定时段高低,RSI+???定买卖时点,价位靠自己开发的软件,借助于增幅和与减幅和由反演来计算买卖价位,???指的是卡尔曼状态空间预测,随机过程论中的皇冠,市场上会用这个是人恐怕凤毛麟角:-)。江恩有时参考一下,基本上不用。卡尔曼状态空间预测不是我的发明,是一个朋友搞出来的,我沾光。

道就是规律,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而认识的工具就是随机过程论之类的数学原理。当然,江恩的也有道理,就象太极生两仪...一个道理。
参与人数 1 +3 时间 理由
海杉 + 3 2005-2-7 11:20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7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流水落花春去也 at 2005-2-7 11:07
昨天我看见了一篇文章,很有深意,但里面有些地方我不太懂,还请高手解释一下:

原文如下:

“透露一下我使用的工具:1阶矩定大势(如上升,多买持仓,少卖)。2阶矩定时段高低,RSI+???定买卖时点 ...

欢迎你的光临。多多交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9-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7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就是规律,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而认识的工具就是随机过程论之类的数学原理。
讲的有理!谢谢学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7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所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2-7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得到懂这方面内容的高人的指点,最好能根据这些理论做出一套实用的指标或方法来供操作实践之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7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有意思,是我在论坛上看见的最有价值的文章.比那些华而不实的花样文章有用的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9418168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2-8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9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经济科学院的报告(有关中国股市卡尔曼滤波应用的研究)

向量自回归和卡尔曼滤波的应用

一、             研究概况

    本课题组成员自1998年以来一直跟踪研究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也发表了很多宏观经济分析报告,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尤其是比较了解了中国的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性。可以说,通过几年来的跟踪研究对宏观经济运行已经有了一定的“感觉”。

  我们对宏观经济的研究历来强调体制分析,例如,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成员(张曙光和张平)等在1998年关于“大调整”判断,和笔者在1999年关于通货紧缩长期性的判断都是基于对中国体制改革大环境的深刻理解。同时,我们注意到,宏观课题组的研究在强调定性分析同时,对定量分析重视不够。我们没有自己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因此,当外界想了解我们对未来经济增长率的判断时,我们或者无言以对,或者干脆跟着感觉走,用拍脑袋的办法给出经济增长的预测。这种做法虽然不一定没有道理,对一个经济学研究者来说是不合适的。

  本课题组的成员希望在宏观经济研究过程中加强定量分析,为经济预测、体制分析进行现代定量分析方法的积累,为宏观经济预测进行技术储备。当然,本课题也按照计划发表了(或者即将发表)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是赵志君和常欣来承担的。第一部分“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演进”由常欣执笔,事实上,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宏观政策数据库,对于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非常重要。它回顾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各项体制变迁的经济、社会背景、政策内容、政策意义、政策效果。其余部分由赵志君执笔,并经过与课题组成员讨论最终定稿。其中有些内容已经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等刊物发表了,有的即将在国内权威刊物发表。这些成果的发表表明我们有效地利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的资源,我们自觉研究成果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本课题于2001年下半年开题,计划2003年下半年结题,到2003年九月份,本课题已经基本完成。所以,可以说本课题基本上是按照计划进行的。2003年下半年,由于所里安排我为博士研究生开一门课,因此,结题工作就推迟了几个月。

二、             主要内容

     本报告包括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宏观政策的演进。分三个阶段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政策背景、政策内容和政策效果进行梳理。这三个阶段是:1991-1993.6,即从治理整顿后的经济恢复性增长到经济加速增长阶段;1993.6-1997,从经济过热和高通货膨胀到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阶段;1998-2002,从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到进入平稳增长阶段。相应地,宏观调控的重点也历经三次调整,即从启动市场、促进经济加速增长,到控制经济过热增长、治理通货膨胀,再到扩大内需、抑制通货紧缩趋势。

  第二部分:通缩、就业与消费。本文采用普通线性回归和时间序列模型相结合,对多种消费函数形式进行了实证考察。分析表明,由于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的异方差、误差相关性等问题,消费并不像绝对收入假说的那样简单地由收入决定,而是收入、利率、价格和就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典消费函数所揭示的消费和收入关系是经济运行的表象和结果。消费与利率、价格和就业的相关性意味着消费与货币市场、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货币市场、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是消费变化的根本原因。

  上述实证结果和体制分析的政策含义非常明确:第一,实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相对较低的正的通货膨胀率有利于启动消费。第二,就业制度改革必然带来一定的社会成本,社会成本的分担是全社会的责任。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行充分的补偿、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既是社会公平与公正的体现,又有利于启动消费。解决的办法是在社会保障和住房补贴方面按国家公务员的标准对他们补偿。第三,正确估计市场发展与人才需求的关系,保持教育质量和数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降低大学和中学的收费标准。第四,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应该以扩大就业为主要目标,西部大开发要尽量减少成本过高、机械化程度过高的工程,应该按照经济、适用的原则,向造价低、技术含量低、劳动力需求量大的项目倾斜,实现就业-收入-消费-经济增长-就业的良性循环。

  第三部分:宏观经济变量的协整与误差修正。对时间序列中的协整概念、理论、协整方法进行了讨论,对消费、投资和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该研究对把握回顾经济变量的统计特性有重要作用,并为建立经济预测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经过对消费和GDP的协整检验获得如下结果:

1.                    实际GDP对数(lnrgdp)的单位根检验:在1%和5%的水平上单位根存在,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在10%的水平上序列是平稳的。

2.                    D(lnrgdp)的单位根检验:结论是在1%水平上差分序列是平稳序列,lnrgdp 是一阶单整过程。

3.                    实际消费对数(LNRCS)单位根检验:结论是在三个水平上都存在单位根。

4.                    实际消费对数差分(d(LNRCS)单位根检验:结论在5%的水平下平稳,不存在单位根;在1%的水平下存在单位根。

5.                    实际消费对数二阶差分(d2(LNRCS)单位根检验:结论不存在单位根。

6.                    实际投资(lnrinv)的单位根检验: 在1%水平上存在单位根,但在5%的水平上,单位根不存在,时间序列是平稳的。

7.                    实际投资一阶差分(lnrinv)的单位根检验: 在1%水平上存在单位根,但在5%的水平上,单位根不存在,时间序列是平稳的。

8.                    GDP、投资和消费的协整检验:GDP、投资和消费不存在协整关系。

  第四部分:向量自回归与货币冲击。向量自回归是目前经济预测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鉴于该模型的重要性,我们首先对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定义、表示方式、参数估计方法和预测程序进行了介绍,建立了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物价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分别对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的冲击对物价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                  广义货币M2对物价经济增长的预测能力强于狭义货币M1与物价和经济增长的预测能力。

2.                  脉冲反应函数表明,经济增长率对广义货币M2的单位冲击的反映是,经济增长率先经历两个季度的快速下降。通货膨胀率先经过2至4个季度的下降,然后下降程度逐渐减缓,但是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都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可以认为,储蓄对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冲击都是负面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储蓄和广义货币一直增长很快,这是下岗、失业严重,未来不确定性增加的直接后果,对启动经济增长是不利的。然而,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对M2的增长具有明显正向作用。这是因为经济增长会带来居民收入的增长、从而提高储蓄和M2的增长;通货膨胀率的提高会增加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居民为了不使未来生活水平下降,需要增加储蓄,从而增加M2。

第五部分:卡尔曼滤波与潜在产出和消费函数的联合估计。介绍了不可观测向量状态空间表示和卡尔曼滤波法。讨论了三个模型,一个是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估计模型,第二个是潜在产出和消费函数的联合估计模型,第三个是含有体制变量的潜在产出估计模型。对前两个模型用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几个有意义的结论。

1.         对第一个模型来说,目前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为8.4%, 潜在产出的对数为8.3410, 产出缺口的对数为0.0447. 判决系数为1,DW统计量为2.16,说明模型比较地表达了中国实际产出、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之间的关系。

2.         在第二个模型里,笔者认为,潜在产出是与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相对应的观念,而产出缺口是与弗里德曼的暂时收入相对应的概念。如果我们用潜在产出代替持久收入、用产出缺口代替暂时收入,则居民消费可以表示成潜在产出(持久收入)和产出缺口(暂时收入)的线性函数,通过函数的估计,我们可以了解居民消费对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的弹性。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为8%, 潜在产出的对数为8.2983, 产出缺口的对数0.0186。 消费和产出对应的判决系数分别为0.9891和1, 说明模型比较地表达了中国实际产出、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之间的关系。但是,DW统计量为0.3695和2.9926, 表明误差项可能存在比较高程度的自相关。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9268,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是2.1253。也就是说,暂时收入冲击对消费的影响大于持久收入持久对消费的影响。持久收入增加1%,居民消费增加0.9268%;暂时收入增加1%,则居民消费增加2.1253%。



第六部分 股票价格与业绩的相关分析。对2001年的上市公司业绩得分和主要财务指标进行了20个行业的相关和回归分析,就股价和公司业绩的关系,利用最近三年的统计资料进行了年度比较分析。我们根据不同的需要,我们选择了股票价格、股票收益率和市净率三个指标,分析了他们与公司业绩综合得分、股本、流通股比率、净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增长率等指标相关和回归关系。   

首先,从全部的公司截面数据分析来看,2001年市净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净资产增长率和总股本存在负相关关系。

     第二,与2001年比较,2002年股价与业绩的相关关系增强。大盘股比过去更受到重视。净资产增长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不显著,公司的成长能力并没有在股价中得到充分体现。

     第三,对市净率与业绩的相关分析表明,两者的负相关程度在下降,市净率与公司业绩背离的现象有所改变。

第四,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2000年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根本不重视公司业绩,甚至股票的收益率与公司业绩背道而驰。但是,在2001年和2002年股票收益率和业绩的关系发生了扭转,公司业绩越好,投资的回报率越高。从股票收益率与总股本的相关系数的变化看,投资于绩优大盘股比绩劣小盘股的收益率要高。



第七部分:股票价格对内在价值的偏离度分析。考察了奥尔森(Ohlson)剩余收益定价理论的基本框架,指出了传统线性信息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公司存续期有限和公司存续期无限而剩余收益存续期有限时内在价值(或内净率)的决定模型,对资本成本、净资产收益率、分红规则和剩余收益存续期对内净率的影响进行了模拟。根据上市公司近年来的业绩记录,通过内净率与市净率的比较发现,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价大大高于其内在价值,其中ST类公司的股价与其内在价值偏离的更多。。模型告诉我们,股票的内在价值决定于净资产收益率、资本成本、净资产增长率,以及公司存续期或剩余收益的存续期。

股价过高、净资产收益率低且逐年下降、分红过低甚至长期不分红,表明中国股市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者几乎不能指望从年终红利分配中获得满意的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只能依靠二级市场的买卖差价。然而,单靠二级市场的价差为收益来源,难免导致投机过度,其结果不仅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最终对机构投资者也没有好处,大部分基金跌破净值,出现巨额亏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由于股价对内在价值的偏离过大,我国股市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与国际接轨的挑战,中国加入WTO又使本次调整具有体制性、结构性、长期性特点。

最后,我国货币金融体制进行了分析。



三、             贡献与创新

   

本课题重视定量分析方法的发掘,在注重定量分析的同时,不忽视定性分析,努力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合起来,使现代数学和统计方法为宏观经济分析服务。探讨了包括ARMA模型、VEC模型、VAR模型、卡尔曼滤波在内的计量分析模型在消费函数、潜在经济增长、产出缺口、股票价格中的应用,拓宽了现代计量经济方法在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应用。本课题利用卡尔曼滤波对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研究属于国内首次,对剩余收益定价模型的研究和改进是该领域的首创。研究成果到达了国内领先水平。



四、             经费使用



本课题经费预算共5万元,经费支出按计划进行,通过了2002年和2003年有关部门的审查。已经支出近4万元左右,剩余部分包括管理费、评审费等,打印费基本上收支平衡。

五、             自我评价

  本课题采用现代计量经济方法,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达到了预期目的。已经发表的论文有4篇,即将发表的一篇。论文质量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不过,由于经费有限,而许多实证分析所需要的数据库都比较昂贵,我们没有能力支付,致使一些实证研究无法进行。对此,我们希望在未来条件具备时,把该项目继续进行下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9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提到的理论我也是第一次听说,欢迎交流和探讨,在今后的日子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1 15:38 , Processed in 0.031505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