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拿国有资产从事“豪赌” ?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fract
浏览:2740
回复: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谁在拿国有资产从事“豪赌”
2005-02-03 07:42:12
《金融时报》刊载短评说:成立仅2年的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因“炒棉”巨
额亏损。看到这条新闻,不由让人想起中航油事件,同是“押了大点开盘后却是小点
”的豪赌,中储棉至少输掉了6亿元,中航油输掉了5.54亿美元。中储棉、中航
油为什么拿国有资产进行豪赌?分析其中的缘由,“垄断、制衡、推责、埋单”这4
个关键词,基本上能概括这两家“航母型”公司同途同归的命运。
一是垄断。中储棉是在国内棉花市场和棉花进出口业务中具有垄断地位的国有独
资企业。国家赋予其特殊垄断地位,是为了关键时期平抑棉价。而中储棉恰恰相反,
他们利用垄断地位,恶意囤积棉源,形成有价无市假象,进而恶意抬高棉价。中航油
则几平垄断着中国内地航油供应的全部市场,同时享有独家进口权,导致中国航油价
格是新加坡航油价格的2.5倍。正是巨额垄断利润为他们豪赌提供了资本基础。
二是制衡。国企的经营管理权是一种公权,公权则意味着责任,必须要有制衡。
然而,中储棉炒棉,完全由主要负责人拍脑袋,个人决策,根本无人过问与监督。而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则是陈久霖一人的天下,所有内部、外部监督控制机制形同虚设。
正是制衡机制的缺失,为豪赌提供了制度土壤。
三是推责。愿赌服输是赌徒的规矩,然而,中储棉却愿赌不服输,把输的责任推
到国家宏观调控上,自己反倒成了受害者。同样,中航油愿赌也不服输,也把责任归
结于“外国陷阱”、“偶然失手”等。不难看出,这些赌徒推卸责任的技巧远高于睹
技。
四是埋单。中储棉也好,中航油也罢,豪赌时就抱着“企业亏损、国家埋单”的
想法。在中储棉事件中,财政部、发改委也敲过警钟,但都未能阻止恶性事件的发生
。或许正如里森在《我是怎样搞垮巴林银行的》一书里写的:“我觉得吃惊,没有人
来制止我的行为。”真可谓无知者无畏,为何无畏,因为不用自己埋单罢了。
述评:只是强调个人的责任,仍未点到问题的要害。还需进一步追问:国家为什
么要设立这样的垄断性企业?为什么要让此类企业去从事经营性行业甚至从事高风险
的期货交易?国家希望通过直接经营企业和经营资本以求获取高额利润的想法,本身
就是错误的。你想赚钱,他替你赚钱,赚得起、亏不起是何道理?这正是那些责任人
有恃无恐肆意豪赌的根据所在。
来源:中经分析小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