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政策,是规避大盘风险的第一要领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红十
浏览:19190
回复: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股市,现在大家都看得比较明白了,所谓投资,只能是一相情愿的海市蜃楼。作为投机者,站对了队,才能有所收获。散户作为市场中最大的群体,一是没有足够的实力,二是没有准确的消息,三没有集体的合力,四是没有得到政府足够的呵护。是真正的弱者。所以,在操作时,要谨慎再谨慎。能否正确解读各个搏弈方的策略,就成为能否获利的关键。那么最大的搏弈方是谁?无疑是政府,也就是代表政府管理国有企业资本的国资委。
回想从熊市的开始,引发的原因,在于国有股减持。从而引起了人们对资本搏弈的认识。那么,我们顺着国资委减持国有股的思路,不难发现,股市的圈钱,从来就没有改变过。减持10%,是因为社保需要钱。有人会问:如果把国有股都减持完了,那不就吃空了国有资产。。。这想法错了。因为减持之后,为了不让国有股减少,通过增发、配股,整体上市等手段,又恢复了国有资产的持股的比例。这点国有资产,就成了摇钱树,缺钱了,就减持一点。。。然后再增发。。。但,这里的奥秘被市场人士发现了,不知道从哪天开始,专家们把“减持”变成了“全流通”,这可难坏了国资委。因为全流通,就是要砍掉政府的摇钱树。试想:即使全流通了,国有资产不还是要占总股本51%以上的股份吗?这51%怎么流通?谁有权让象宝钢、联通这样的企业被民营资本或外国资本来控制?别说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就是美国,联想要收购IBM,美国政府都要干预一下!所以说,股权分置,解决不了!除非企业亏的一踏糊涂,为了社会稳定,解决企业职工下岗,国资委才会忍痛割爱,润许非国有资本介入。
所以,证监会如果出台一个股权分置的解决方案,让各个企业自己看着办的措施,我一点不感到惊奇。它的权利也就这么大。有人会说,无论什么办法实现全流通,都是利空。我到有不同看法。实际上,市场外,不缺资金,缺的是一个企业,是不是真正为股民谋利的诚信。如果,能够给流通股东实行补偿,通过非流通股的流通,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善法人治理结构,相信,不会象现在一样,每天都有企业高管倒下,股票飞流之下的景象。
我们不要幻想股权分置的彻底解决,在社会制度的框架内,政府吃肉,给散户喝汤,就是最完美的事了。大盘的熊与牛,还是要看政府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