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456|回复: 1

〈云帆浅谈操作思路〉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50 天

发表于 2005-1-29 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帆浅谈操作思路〉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xjqnj 浏览:2456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以下言论只是想给投资者一些善意的提醒,还望大家共勉~~

在变幻莫测的证卷投资市场,频繁换股是导致我们投资决策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实战中挨“两面耳光”的典例不胜枚举,但日复一日,悲剧还在不断续演。这是为什么呢?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自负”心理正是引发这一流行病症的罪魁祸首。
  一、症候:判断失误、频繁换股、收效甚微、损失惨重
  行为经济学研究者发现:在股市人们表现出来的“自负”(过于自信)心理是非常突出和有趣的。首先让我们来看一则“投资专家”表现“自负”的例子吧。
  每年初,照例各大基金经理人要对全年的大盘走势做一个整体的预判。在没有作出限定范围的情况下,多数的基金经理人会在一个相对比较狭小的范围里作出抉择,而很少有人能够作出包含正确范围的估计。比如今年,虽然由于诸多(利好或者利空的)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行情谁也不知道到底怎样发展。也许会超出人们的意料在800点到3000点之间运行。但几乎所有的基金经理人给出的答案都惊人地相似———在1200点到1700点之间作箱体运行。抛开其它因素和具体动机目的的影响,我们难道不能够发现这是怎样一个“自负”心理的具体体现吗?
  “理财专家”尚且如此,普通投资者的“自负”心理就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了。作为与专家投资者相比较在“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散户,在日常的投资中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知之甚少,极愿意去“精确地”判断未来走势的具体点位和股票运行的具体价位。甚至,有时候居然可以因为自己主观判断的几毛几分的利益而甘冒被深度套牢或者大幅度“踏空”的风险,进行频繁换股操作!
  然而实际情况是:这种缘于“自负”心理的“精确”判断的准确率低得可怜。
  著名的华尔街行为经济学家奥丹登曾经对几家证券投资基金的资金运作换手率和相应的回报率作过长期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周期里,那些最具有“信心”的投资者(由于自负而频繁操作)的年收益是10%左右,远远比不上那些相对不太“自信”的投资者平均18.7%的年收益率。
  二、偏方:观察分析、多看少动、坚定信念、理性投资
  从上面的事实我们不难发现自负和频繁换股对于投资决策的危害。
  其实我们应该懂得:对于受诸多复杂因素影响而不断波动的股票市场的未来走势,在其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是很难作出很明确判断的,投资者———特别是在“资金、信息、技术”等各方面处于相对弱势的普通投资者确实是知之甚少的。因此,假设你不是一个超短线高手,就不应该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不要贪图暴利,因小失大。并应该坚决放弃由于“自负”心理作祟而引发的频繁换股操作,以避免盲目性,在投资过程中尽量少犯错误。
  在实战中,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在一个趋势形成之前不要轻举妄动;其次,在趋势形成初期,戒除贪念和恐惧的干扰,顺势而为。而一旦趋势发生变化,则应该冷静地进行分析观察,多看少动,切忌盲目买卖股票。具体到当前的股市运行实际中,如果你前期因为介入某些热点而不慎被套牢在短线头部,你也就必须对目前“稳定发展”的大市场背景有所认识。并判断到在一个中期趋势中目前的点位还是相对比较低的状况。一旦发现你所持有的股票还有上升空间,即可以持股不动,减少因频繁换股操作而引起的不必要的损失。

以上说了这些云帆只是想告诉大家,过于频繁的操作,只会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结果,最近与几位股友见面,众口一辞:如今股票难做,钱越来越难赚啦!仔细想起来,这种说法有道理,却也不尽然。

  说股票难做,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是我国股市经过几年的发展,内涵和外延都非往昔可比,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根据利润平均化的原理,股市的获利程度将逐步向社会平均利润靠拢,过去袖珍市场中一夜暴富的现象将逐步成为历史,股市正步入“微利时代”。事实上,国外成熟股市中的投资者,对于获得略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盈利水平,已是十分满意了。

  二是股市的法规逐步健全,各种各样针对游资造市的管理办法陆续出台。如T+0改T+1、10%涨跌停板以及连续三个张跌停板需要公布信息等规定,对控制市场波动采取了越来越严厉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机构主力造市的空间越来越小。相对而言,投资者通过股市波动获利的可能性也就大不如前。

  那么,股票是否真的难做,或者说,股市的机会是不是越来越小呢?只要仔细地分析一番,便可得出相反的结论:今天,股市仍然充满获利的机会,将来仍会如此。

  一、机会就在你身边

  股票市场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反映,尤其是还受投资者心态的影响。众所周知,人的心态是最难把握的、更是变化多端的,而且也容易情绪化。由于股市是由预期来支撑的,预期是一种心理因素,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造成股市波动变化。有波动就有机会。问题在于如何避免波动带来的损失并利用波动来获取收益。

  以个人拙见,以下几种是股市中始终存在,并且也不难把握的机会:

  1.股市长期低迷时:此时股票市场从高位回落已有相当一段时间,人气低迷,交投萎缩。如1994年7月,当时上证指数从上年12月的1000多点跌到300多点,跌幅达70%,成交量从几十亿萎缩到不到一亿。又如1995年5月,也是从1994年10月的1200多点下跌到500多点,成交量从上百亿到仅1~2个亿。其后股市均发生强烈的反弹,逢低吸纳者在短短时间内获利100%甚至更多。

  2.股价暴跌时:这是针对个股而言。任何股票,从高位暴跌(不是阴跌)50%时,必有反弹。一般而言,此时股价已远离成交密集区,上档压力极轻,只要庄家拉抬,反弹是必然的。如天山纺织,去年从最高价5.24元一路盘跌,最低达2.72元,跌幅接近50%,结果当日反弹以涨停报收,随后只用了28个交易日就强劲反弹到5.28元多,同类型的还有000503、600399、600756等等……。

  3.上市公司基本面发生变化时:股票价格反映了上市公司未来的前景,因此,任何有关上市公司发展方面的信息都将成“利多”或“利空”。公司基本面的变化,使得该公司股票的市场定位发生变动,而且由于投资者心态的情绪化,往往产生放大的效益。如何及时地掌握公司基本面变化的情况,采取因应措施,应该成为每一位理性投资者的必修课。2000年来,金融街入主重庆华亚,浪潮软件控股泰山旅游,都使股价翻了不止一番。同样,英豪科教进入ST,达尔曼资不抵债,也使股价跑步沦为仙股。也许有人会说,我不是大户,消息不灵通,如何能够很快地知道某公司基本面变化?其实,只要你平日留心股市信息,并且注意个股的异动,一样能够找到黑马。学会把握这类机会,将成为今后股市中最可靠的盈利方法。

  4.新的金融商品上市时:股市素来有炒新的传统。新股开盘价大大高于同档次的老股,新的金融商品更是受到大家的追捧。就以前年上市的长江电力来说,虽然盘子大到23亿多,价格却从发行时的4.30元左右一直炒到现在8.71元,涨幅超过100%,使‘炒新’的投资者大大品尝到了甜头。在一个新兴股市里,新的金融商品将会不断涌现,炒新之风也会长盛不衰,关键是看你如何把握住这类机会。

  二、为什么机会与你失之交臂

  股市中虽然充满着机会,但远远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的。相反,在同一个市场里,盈利的是极少数,亏损的却要占大部分。原因何在呢?我认为,这仍然是由于人性的弱点所致。

  综上所述,股票市场不仅受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尤其是受投资者情绪所左右,具有非理性与不确定的因素。否则,就难于解释目前沪深A股能够维持20倍以上平均市盈率和B股股价跌进面值之内同时并存的现象了。正因为不确定,且不确定的因素那样大,才使得股市在高收益的同时蕴藏着高风险,每个参与者患得患失的心态也就特别严重,由此影响到对局势的正确判断以及采取正确的行动。

  根据我的观察,最常见的失败原因有以下几种:

  1.缺乏承受风险的意志与能力

  一般大多为初入市的股友。他们对“股市有风险”尚没有切身的感受,一旦出现失误,最初往往由于考虑帐面的微小亏损而不能及时进行反向操作,止损,只能被动等待;继后待到损失扩大,便怨天尤人,甚至茶饭无味,身心俱废;最后,经过漫长的苦苦煎熬终于彻底丧失信心,然而此时股价也已腰成斩过半,丢盔弃甲而逃。也许,股价又到了该反弹的时候了。这种类型的投资者,往往是高买低卖,成为机构大户的牺牲品。

  2。急功近利,不顾风险

  这是投资者,特别是资深股民容易犯的错误。这类投资人有一定的投资经验,也会发现黑马,一般在股市生涯中都小有收获。也许是国人的民族性所致,每个人都期望通过股市尽快致富,最好是一夜暴富。因此,他们魄力大,敢冒风险,每股70元的深科技,60元的四川长虹就是他们的杰作。由于致富心切,也就往往忽视股市蕴藏的巨大风险,当他们在憧憬自己的资金什么时候可以翻一番时,也许手中的股票已由升转跌,沦为套牢一族了。由于前几年透支炒股,短期内消灭了多少大户,据上海方面调查,90年代初期的大户,已经所剩无几。其实,做股票与做其他事情一样,要有一颗平常心,要有合理的利润预期,买一只股票,能将赚10%~20%,应该心满意足。还是那句话,只吃甘蔗的中段,把两头让给别人,不是很好吗?正所谓:“先有风险后有赢,买卖均赚贪则贫。”确实,贪字多一点就是贫。

  3.见异思迁,频繁操作

  现在沪深股市各类股票总数达千余多个,每天都会有黑马出现,投资者如果总想骑黑马,结果必然是频繁换股,即使有盈利,扣除税金、手续费以后所得甚少,这还得是最顺利的情况;碰上“妖股”,第一天封涨停,第二天开盘就下泻,直落跌停,损失可就大了;更糟糕的是,手中如果原来有股票,一抛出后即大拉长阳,再不回头,那可要气破肚皮。因此,奉劝喜欢频繁换股的朋友,“疑股不买,买股不疑。”一旦持有某股,除非大势或基本面有变,一般不宜换股,而是不动如山。股票不象有形资产,不须支付维护费,只要定期检查一下,是否被盗卖就行了。

  三、面对机会,如何把握积笔者数年来的投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与朋友们商榷。

  1.要实行半仓操作

  股市好比战场,资金就是弹药。战场上没有弹药一切就无从谈起。股市中要抓战机,手中就随时要有资金。有的朋友总感到资金不够,那么哪有空余资金呢?有,就是半仓操作。

  半仓操作的优点之一,能够随时抓住股市中稍纵即逝的机会。抛了股票再买进可以,但缓不济急,一卖一买之间,说不定股价已相差一大截。还不说卖价是否恰当,能否马上成交。

  半仓操作的优点之二,使你有一个客观的判断。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满仓者看多,空仓者往往看空,由于持股状态不同便会影响判断的正确性。半仓者由于既持股,又持币,对于局势的判断往往更客观,也更准确。客观准确的判断,对做股票来说意味着什么,就不用多说了。

  半仓操作的优点之三,进可攻,退可守。半仓者手中有股票,必然会关注手中股票的走势,如有突破迹象,便可加码追进,同时,万一不幸被套,由于手中尚有资金,便可在下跌到一定程度时进行摊平的操作,以尽快解套。

  2.要看准大势

  根据波浪理论,无论是大盘或是个股走势,均呈现出波浪的特征,无论是上升浪或是下跌浪,均会持续一段时间。有的主升浪升势凌厉,也有的下跌浪杀伤力极大。如何趋利避害?我认为,起码有以下几点可作参考。“天量天价”。若某股在持续上升一段时间内放出近期天量,单日换手率达20%以上,股价也创了新高,则此股已见顶,应及时抛出。反之,地量地价则是逢低吸纳的良机。“双重顶”。股价在创新高回落后,经过整理再次向上突破,若不能再创新高,则表明主力拉高出货,持股者应及时了结。反之,“双重底”则是追进的最后机会。“股市周期”。一般而言,股价的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在特定的突发因素干扰下才会出现意外。只要打开K线走势图,就可以发现走势大体呈现3~5浪上升或下跌的情形。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股市多空双方搏斗留下的结果,二是主力精心作图,技术派投资人跟风的产物。因此,在弱市中,投资者应耐心持币,静待下跌5浪的结束,在强势市场中,则宜持股不动,待上升5浪见顶时抛出获利。当然,这里所说的3和5,只能是大概的数字,在股市中是不可能有如此精确的标准的。总之一句话,要看准大势,顺势而为。逆市操作虽可能一时获利,但终究风险大于收益,是智者不为的。

3.要关注异动股

  异动股是指与大盘走势迥然不同的股票。异动股中往往最容易跑出黑马。如沪市的抚顺特钢,该股属盘子较小的钢铁股,股价长期低迷,从01年6月底的9.50元一路下跌至04年8月下旬的3.75元附近,幅度达到60%多,从一般情况看来,该股难以有所作为。但在04年“9·14”行情中奇迹般地爆发向上,9月16日该股突以涨停报收,其后一直涨到9元。直到公布晋煤集团股权转让及资产置换公告的消息才见顶回落。如果投资者对它给予应有的关注,在第一个涨停板后择机介入,盈利达到100%!此外,深市的ST亿安,沪市的太原重工,皆属此类。

  关注异动股的方法还有一个,那就是分析其成交量及价格区域,如果某股一周内换手超过30%,股价又变动甚微,可能是主力吸筹,再结合K线图上突破的情况,抓黑马可说是八九不离十了。

  4.要善于反向思维

  股市从来是少数人赚大多数人的钱。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多数人往往是错的。随大流,把握得好可以跟上股市的平均盈利水平;反其道而行之,则更可能获得丰厚的回报。索罗斯为什么成功?因为他打破了传统的认为市场始终是正确的观点,提出市场也可能是错的看法,并且花力气去寻找市场的错误而加以利用。从国内股市的情况来看,股价高估或低估的现家是始终存在的,谁能够及早发现,谁就是大赢家。不是说大盘国企股难炒吗?上海机场04年初的9.98元一直涨到16元附近,年内上涨达60%,反之,大家都看好的明星金融股——深发展,年内股价已腰折了一半。市场总是这样出人意外,也因此才有生机。话得说回来,反向思维是有条件的,必须在一种趋势发展到极端,或一种思潮家喻户晓时,即到了“物极必反”的时候,先知先觉者预感到这种浪潮即将衰竭时才进行反向思维;而不是盲目地反潮流,那样只会是螳臂挡车,跟自己的钱袋过不去。索罗斯,97年以来在俄罗斯、香港等金融市场碰壁,造成巨额亏损,也证明了这一点。

  总之,做股票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期望太高,也不要过分为一时的盈亏而疯狂。做股票应该有这样的感觉:我从事的是一项自己喜爱的工作,我能够在瞬息万变的股市中捕捉到属于自己的机会并且盈利,并通过盈利来证明自身的价值。因为从根本上来说,股市的机会是均等的,谁能够抓住机会,谁就是强者。

附录——“弱市投资”之“五大误区”(供大家借鉴):

第一误区:逃避现实。弱市中,有的投资者一旦被套牢后,就对股票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既不乘反弹时轻微止损出局。也不积极研究如何补救的策略。这是一种不研究问题,不解决问题,不敢面对问题的儒弱行为。因为他们不愿面对亏损的现实,不敢担当失败的责任,结果反而是套的越来越深,亏损的更趋严重。当股市下跌的时候,他们经常说:“庄家都没走,我怕什么”、“别人20元买的,我10元买入有什么关系,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反正已经跌了这么多了,我就是不割肉,股价迟早有一天会涨上去的”,这都属于逃避现实心理。他们没有看到英豪科教从29元跌到1元多的经过,没有看到用友软件上市时追买该股的人,至今跌至21.03元且已套牢3年仍解不了套的现实。股市中成熟的投资者要勇于面对现实,敢于承认错误,认真研究新事物,努力提高自己的操盘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股市中规避风险,获取收益。

  第二误区:心慌意乱。在弱市中最容易引发的是恐慌心理。股市的持续性下跌走势,造成投资者的市值大幅缩水,一些仓位较重,又不愿意止损的投资者,常常被股市暴风骤雨般的急跌惊吓得心慌意乱。因而投资失误屡屡发生,导致实际损失迅速扩大。在股市中,有涨就有跌,有暴跌就一定有快涨,其实这是很自然的规律,世界上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只要股市存在,它就不会永远跌下去,最终毕竟会有上涨的时候。一味的恐惧于事无补,投资者应该克制恐慌的情绪,乘着股市低迷的时候,认真学习研究,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误的根源,找出解套的途径。并且积极选股,合理调配资金,及早做好迎接新一轮行情的准备。

  第三误区:弥补损失。长达3年半的熊市调整,其时间跨度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次调整周期,期间大部分投资者亏损累累,不少投资者对此非常着急。被深套的投资者急着想保本卖出,从此退出股市。于是,急急忙忙地在自认为是底部的地方摊平股价,可股市越跌越深,原来的底部早已成了难以逾越的顶部。已经止损的投资者急着想弥补投资损失,往往会采取非常冒险和激进的短线频繁操作方式,结果十次的盈利也顶不上大盘一次的跳水。至于已经完全满仓套牢的投资者,既无法炒短线,也无法摊平。但是,看着市场中有少量的黑马在四处狂奔,而自己的重仓股却潜伏不动,于是,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开始不讲原则和技巧的轻易换股,结果,使得帐面上的赤字越来越大。

  短线操作、换股和摊平都是弥补损失的手段,但是,它们都有严格的应用原则、技巧和应用条件,是不可以盲目随意使用的。在弱市中有无数投资者就是在不了解摊平、换股和短线操作具体应用技巧的情况下,盲目使用这些技术,导致投资资金从浅套演变成深套,最后变成完全被套的。投资者急于弥补亏损的心情虽然可以理解,但是,任何投资行为都必须适应市场环境和趋势,只有顺势而为才能有所作为。当趋势向上运行时,当市场确实涌现出大量的获利机会时,才是投资者扭亏为盈的最佳时机。如果在股市调整时,一味的与趋势顽抗,频繁的逆势操作,只能使亏损更加严重。

  第四误区:一味杀跌。在弱市中,投资者要正确使用止损策略。一旦看见大盘下跌,就不计成本的盲目割肉,是不明智的。止损如同是柄双刃剑,它在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不受重大损失的同时也有可能会对投资者造成一定伤害。止损是利是弊,关键在于投资者如何正确合理的运用它。止损应该选择目前浅套而且后市反弹上升空间不大的个股进行,对于目前下跌过急的个股,不妨等待其出现反弹行情时再择机卖出。

  在指数方面,投资者可以重点参考指数专用指标,主要是STIX、超买超卖OBOS、涨跌比率ADR、腾落指数ADL四种指标,研判指数是否严重超卖,如果指数已经严重超卖,成交量大幅萎缩,指数临近历史底部区域时,投资者不宜杀跌。股指在这种时候,通常情况下已经不具有下跌动能,虽然不排除有时大盘仍会有最后一跌,但投资者更要坚定守仓的信心。

  在个股方面,对于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的个股,不能杀跌。弱市中,常会出现非理性的暴跌,在这种泥沙俱下的浪潮中,有部分具有投资或投机价值的个股,会跌到平常可望不可及的低价,这时投资者要有长线持有的耐心,切忌不分青红皂白的止损。

  在市场氛围方面,当市场人士大多看空,市场人气极度低迷,盘面中有恐慌盘出现时,不能杀跌。因为恐慌性抛盘的出现往往是股价见阶段性底部的重要特征,人气极度低迷常常伴随着市场转机的出现,这时,投资者切忌盲目加入恐慌杀跌行列中。

  第五误区:匆忙抄底。很多投资者都有一种偏见:认为追涨的风险大,而抄底时买的价位低,所以比较安全。实际上,恰恰相反,抄底的风险远远大于追涨的风险。因为,投资者在追涨的时候,往往有较强的风险意识,会事先制定好止损计划和止损标准,一旦发觉不对,立刻止损逃出,即使判断失误,也是只伤皮毛,不伤筋骨。可是,抄底就不一样了,抄底的投资者大都是认为股价便宜才去买的,通常不会制定止损计划和止损标准,反而有可能定下越跌越买的原则。等到发现出错时,往往已是深陷泥潭,无法自拔。因此,在一轮熊市中真正套在行情顶峰的人并不多,很多人是因为抄底而被牢牢套在漫漫熊途中的。投资者在股市处于萧条时期,不能相信任何所谓的底部或支撑位,一旦市场的下跌趋势形成,任何支撑位都不是坚不可摧。

  而且,真正的牛市行情来临时,所形成的上升趋势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绝非朝夕之间所能完成的,投资者只有等待市场趋势真正转强时,才是最佳的买入时机。否则,在弱市中过早的抄底只会白白损耗有限的资金和投资的信心。

——白云帆
2005-01-14
参与人数 1 +3 时间 理由
海杉 + 3 2005-1-29 08:41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9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xjqnj at 2005-1-29 02:22
以下言论只是想给投资者一些善意的提醒,还望大家共勉~~

在变幻莫测的证卷投资市场,频繁换股是导致我们投资决策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实战中挨“两面耳光”的典例不胜枚举,但日复一日,悲剧还在不断续演。 ...

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9-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1 15:38 , Processed in 0.026771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