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088|回复: 15

2005年1月12周3上市公司与经济政策消息专贴,欢迎添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1月12周3上市公司与经济政策消息专贴,欢迎添加!!!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尖尖小荷 浏览:2088 回复:1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税务总局将出台系列税收政策支持市场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11日表示,我国今年出台了一系列税收政策以支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有关部门还在进一步就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问题开展积极、深入的调查研究。
  谢旭人是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作上述表示的。他说,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政策,支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比如先后对封闭式投资基金、开放式投资基金,从营业税、所得税、印花税等方面给予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从2001年起,已经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率从原来的千分之四下降到千分之二。去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制定了一些税收支持的政策。
  他介绍说,从今年1月1日起,准许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代收的证券交易监管费和上海、郑州、大连期货交易所代收的期货市场监管费,从营业税计税依据中扣除;准许期货经纪公司为期货交易所代收的手续费和证券公司为证券交易所代收的证券交易监管费、代理他人买卖证券代收的证券交易所经手费、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代收的股东帐户开户费等,从营业税计税依据中扣除;准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按规定提取的证券结算风险基金等,从营业税计税依据中扣除。
  他表示,这些税收政策措施将减轻证券公司的税收负担,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为了进一步贯彻好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稳定发展若干意见的规定,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目前有关部门还在进一步就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问题开展积极、深入的调查研究。(记者齐中熙、肖敏)
  新华网
参与人数 1 +6 时间 理由
高兴得很 + 6 2005-1-12 13:03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能让百姓都买房 开发商再放房价上涨信号

不可能让百姓都买房 开发商再放房价上涨信号
  2005年可能会在某一时段出现土地饥荒,从而产生房地产供应的饥荒。这是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在上周六举行的“2005宏观经济引导力”论坛上的判断。
  他说:“所有统计数字都告诉我们,2005年土地供应会出现更严重的不足,供应量的持续下降将使房价恶性增长。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任志强提供的数据称,2004年房地产的竣工量开始下降,新开工量下降的幅度更大,相当一部分省市已经出现了新开工负增长的状况,北京的增长幅度大概为负7%,“这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
  有限房屋供应量要先满足富人?
  任志强在去年有关“房地产泡沫”的争论中,一直反对中国房地产存有泡沫的说法。这次,他再次表达了自己的强硬姿态。
  他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案例可以证明,在整体经济形势高涨,而物价低涨的过程中出现过房地产泡沫。目前为止,中国房地产的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只有1.8%至2%,而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2000年的50年期间,平均为10%。“按照发达国家的同类GDP增长阶段计算,我们比美国落后60年至80年,中国不可能在这样一个阶段出现泡沫。”
  他同时表示,去年宏观调控的主要对象并不是房地产。“土地清理最多的是开发区,建设用地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去年和前年的土地(储备)足可以维持去年的发展。”
  “如果按照党的十六大以及建设部提出的目标,达到人均35平方米,房地产开发还需要再翻1.5倍。即使按照目前30%的增长,也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水平。是不是老百姓没钱买房子呢?不是。我们总的供应量每年只能保证5%的家庭(新房3%,旧房2%)。而美国平均每100个家庭中,有17个至25个当年购房。”
  因此,任志强认为,中国房地产不会在中短期出现过热。
  在论坛上,有与会者针对任志强的观点提出质疑:无论统计数据如何表现,老百姓对房价上涨的感受是明显的,为什么大家还说房地产是暴利行业?为什么很多人对这个行业有意见?
  任志强的回答称,土地作为资源性商品一定是上涨的,“我坚持一个观点,不要让所有的老百姓都买房子,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生产量。在供应量很少的情况下,一定是先满足最富的人。”
  他引述资料称,到目前为止,中国房地产开发的存量只提供了3%的住房,每年大约300万套至400万套,只是新增城市人口家庭的40%多。也就是说,半数新增城市人口要用其他办法解决住房问题。
  美国到现在还有30%的人在租房子,或者使用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的住房。新加坡、中国香港同样,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例外。中国将来应该有更大比例的房子由政府提供租赁,或者是进入社会保障体系,真正进入市场的只有少数。
  随后的问与答更令与会者惊奇。
  有人问:任总,你是穷人还是富人?你现在住的什么房子?
  任志强说:我应该算是富人,而且是很富的人。
  追问:你既然是很富的人,花多少心思考虑穷人?
  任志强说:如果我定位是一个商人,我就不应该考虑穷人。如果考虑穷人,我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就是错误的。因为投资者是让我拿这个钱去赚钱,而不是去救济穷人。去年我交了4笔基金,包括扶贫基金、生态多样化基金、阿拉善的治沙基金等等,剩下的是政府的事儿了。
  高房价背后的地价悬疑
  社科院金融发展研究室主任易宪容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商品住房应先满足富人”的观点表示反对。他说,那种认为中国只有富人有权利买房子的说法是“一派胡言”。
  他说:“居住权是民众最基本的生存权,如果大多数人的居住权都得不到满足,经济发展就失去了可持续的基础,这与我国正在大力提倡的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易宪容在去年的房地产泡沫争论中是最早的批评者,他的文章“谨防房地产要挟整个国内经济”在网上引起巨大反响。
  他对记者表示,不论房地产商引用多少统计数据来证明“房地产无泡沫”、“房价还要涨”,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普通民众的切身感受。“相当一部分房地产商借政策的出台竭力推高房价,一方面用最快的速度获得暴利,另一方面又吹大房地产泡沫。一旦泡沫吹破,即使是洪水滔天,对他们也不会有多少影响,因为钱早已落袋为安。”
  对于“土地供应量减少推动房价上涨”的说法,易宪容认为,这是一种“混淆视听的理由”。因为,那种宣扬“高地价是此一轮房价高涨的祸根”,以及说今后“高地价将继续推动房价上涨”的说法,都掩盖了一个基本事实———目前房地产商开发的土地基本上是在“8.31大限”之前获得的。
  2004年重要的土地政策是8月31日后,土地必须以招标拍卖的方式进行转让,这被房地产商称为“8.31大限”。
  易宪容称,土地价格对房价的影响有一个相当长的滞后期。要问一下这些开发商,现在或去年出台的楼盘,哪一个土地是新政策出台后购买的?这些建筑楼盘所使用的土地都是在一年或几年前早就协议转让好了,如果按照以前土地所转让的价格,那么今年房价成本又会增加到哪儿去呢?他认为,实际上房地产开发商只不过希望借助于政府政策的出台来哄抬房价,来改变民众购房的预期。
  易宪容称,北京在“8.31大限”之后曾有过土地交易,但市场反应冷静,很少人进入市场。而据有关资料,在2004年的前8个月里,北京市就有近1.1亿平方米土地协议转让,而这些土地相当于北京市前10年房地产使用土地的总和。也就是说,大多数房地产商目前手中并不缺土地。
  易宪容认为,土地是国家财产,本质上应该归民众所有,可“8.31”之前大量的土地都是通过暗箱式协议转让的。以此方式,那些靠近权力的人轻易掠夺了大量国家财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国内富豪。
  楼市会不会重蹈股市覆辙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房价会继续大涨的一个理由就是中国人多地少,土地稀缺,因此必然有更高的地价与房价。
  易宪容举例回应说,在日本,1990年以前地价连年上涨,曾制造过“地价不灭”的神话,但实际上这种神话一旦打破之后,日本的地价连续13年下跌。2003年,日本的全国城市平均地价已经跌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水平。“人口密度3倍于中国的日本,其地价的神话都会被打破,那么中国又有多少土地价格永远上升的理由呢?”他说。
  对于未来中国房价的走势,易宪容表示,如果房地产泡沫继续膨胀,结果“很有可能会步中国股市的后尘”。他表示,最近有人一直在鼓吹“国内房价还要大涨,国内房价要涨20年”,这些“豪言壮语”总有一天要破灭。
  他说,正是这样一些鼓噪使得“不少外国人来了,中小城市的人也来了,人们蜂拥而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房价炒上了天,就像1999年前后国人蜂拥而入股市一样,人们也涌入购房。”
  他最后表示,当中国房地产泡沫戳穿时,最后受害的只能是购房的弱势民众。(王磊)
  中国青年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啸东:创造蓝筹股流动性是上证所创新之“芯”

日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本报记者采访了上证所刘啸东副总经理。就目前股市面临的困境和出路,刘啸东副总经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第一财经日报》:近一段时间上证所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大家都很关注的上证50ETF已经顺利推出了。产品创新对于推动证券市场发展的确很重要,但另一方面,在解决市场深层次的结构问题上,2004年进展并不大,在这一方面,2005年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刘啸东:市场结构是根本性的问题。一个好的证券市场,我认为应当是能帮助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市场,所有的监管、法规、服务的落脚点都应该是为上市公司发展壮大服务。但内地股市的定位到目前为止,离“为上市公司发展壮大服务”还有比较大的偏差,这块市场的基石可能没垫好。
  《第一财经日报》:在树立了为上市公司发展壮大服务的理念后,我们还需要做什么,才能让市场持续不断地健康发展?
  刘啸东:证券市场的发展实际上是由两个轮子驱动的。一个是不断要有新的好公司进入到市场中来;另外一个就是不断要有产品创新,来为上市公司的发展服务。
  《第一财经日报》:谈到好公司上市,自2004年9月以来,A股的新股发行就已经暂停,同期却有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到境外上市,掀起了一股热潮。有一种说法认为,企业到境外上市,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
  刘啸东:这个未必!中航油就是典型的反例。当然,我不否认境外的公司治理理念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这并不是企业应该到境外上市的充分理由。大批需要发展的国有企业到境外上市,从长远看会影响国家的经济运行安全,这才是关键的地方。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四年来我一直没有变。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的优质资产在海外上市,是否会遇到被压价的情况?
  刘啸东:价格绝对不公平!从中国联通(600050)、中石油一直到中石化、人保、建行,这些都是我们几十年经济建设积累下的命脉企业,很便宜地拿到境外上市,从中国经济增长中获益的就是境外的机构和投资者,如果以后我们要收回来,那么付出的代价将是巨大的。
  我最近一直提到一个观点,我们的证券市场要有一批蓝筹股。伦敦交易所上市将近2000家公司,但伦交所总裁看重的也就一两百家蓝筹公司,伦交所每天大部分的交易量都汇集在这一小撮公司上。对我们来说,蓝筹股的群体还比较弱,我们证券市场缺少中流砥柱。
  《第一财经日报》:这些年来国内也一直着力培养蓝筹公司,但为什么并没有出现一个可观的蓝筹群体?
  刘啸东:这就牵涉到证券市场发展的另一个轮子——产品创新。我认为蓝筹股应具备有四个特征:大市值、行业龙头、盈利相对稳定、流动性好。前三点都符合的股票A股市场上有,但是由于缺乏流动性,造成实质上我们没有蓝筹股。
  好东西大家都想长期持有,大家都拿着就丧失了流动性。要增加蓝筹股的交易量,就是要设定各种各样的衍生产品,使得蓝筹股的流动性得以保障。美国那些蓝筹股票,它的流动性保障都是靠以这些股票为依托制造的大量衍生产品。ETF、期货、期权等,设计一个机制来制造套利空间,对冲制造交易量,来恒定它的价值。所以,围绕着蓝筹股的衍生产品,我们编制了50指数,开发出ETF。
  《第一财经日报》:是不是说,上证所产品创新的实质就是要增加蓝筹股的流动性?
  刘啸东:确实是这样,虽然现在有些人对这些投资衍生品的推出有忧虑,但是市场的确很需要这些产品。如果有卖空机制,市场就会产生自身的平衡,股票涨跌都会有人盈利,就不会有多少人关心股指在哪,不会像现在这样产生“股指恐惧”。这都是因为我们的产品市场太不完整。
  《第一财经日报》:是不是可以这样总结:股市现存种种问题的解决之道,首先是要回归到“为公司发展服务”本位,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鼓励好公司上市和推动产品创新,实现中国股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刘啸东:是的。现在大家说起市场来都很悲观,但只要我们看清问题的关键,纠正过往认识上的偏差,达成“为公司发展服务”的共识,再逐步解决具体问题,中国证券市场还是大有希望的。(金轲 蔡一迪)
  第一财经日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快讯)和光商务遭深交所公开谴责

和光商务公告称,因公司为控股股东及关联方提供资金未履行必要的审批和决策程序;为关联方提供担保未履行相关审批和决策程序,也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对重大诉讼事项未及时公告,上述行为严重违反了《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近日公司及公司董事吴力、黄勇、毕春斌、程雪祥,原董事韦颖慧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中财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邦资讯- 《每日经济》研究简报

安邦资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邦资讯-《中港台金融》研究简报

安邦资讯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参考》

《金融参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外讯参考》

《外讯参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利投资参考》

《开利投资参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利宏观形势》

《开利宏观形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利证券研究》

《开利证券研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航油将按时提交重组计划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油)重组工作特别小组11日表示,特别小组已经拟定了一个重组草案,目前正积极与债权人进行协商,以按时提交一个让各方都能接受的重组方案。

    重组工作特别小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航油目前正按照国际惯例,以商业而非行政手段进行重组。特别小组认为,他们对中航油的小投资者深表同情,但不希望小投资者们在重组的关键时刻提起集体诉讼,这对投资者不利,也会影响中航油的重组工作。

    这位负责人表示,重组工作特别小组日前曾同公司的法律与财务顾问会晤了新加坡证券投资者协会会长大卫杰乐。该协会也表示,中航油目前正在进行重组工作,投资者不应在此时对中航油采取法律行动。针对中航油的小投资者近期通过美国的两家律师事务所向中航油提起集体诉讼,该协会认为,中航油在美国没有资产,因此投资者在美国对在新加坡的公司采取法律行动显然行不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继续高位运行 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上扬  


  
    国家统计局季度形势报告显示,2004年4季度,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0.8,分别比3季度和上年同期下降1.7和2.9点,但整体上仍维持在130以上的高位,表明多数企业家对当前及未来宏观经济发展仍保持良好的信心与预期。

    从行业来看,采矿业、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高位提升,分别为171.1和141.7,比3季度提高5.3和2.6点;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28.8、124.9、129.5、153.5和124.8,与3季度基本持平;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社会服务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39.6、122.6和125.1,分别比3季度下降8.6、7.5和4.4点。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还显示,去年4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34.7,与3季度持平,比上年同期下降1.2点。

    从分组来看,国家重点企业、国家试点企业集团成员、上市公司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70.4、169.6和166.6,分别比3季度提高2.9、2.1和3.3点;乡镇企业、国有控股企业、高技术产业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34.0、137.6和142.7,与3季度基本持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我国对外贸易高达11547.4亿美元  


  
    海关总署11日发布2004年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高达1154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相当于2001年全年贸易规模的2.3倍。也就是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年来外贸总额翻了一番多。

    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分别突破5000亿美元,其中出口5933.6亿美元,增长35.4%;进口5613.8亿美元,增长36%,全年实现贸易顺差319.8亿美元。

    我国外贸在去年前11个月突破万亿美元后,12月份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12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164.9亿美元,创月度进出口总值的历史新高。

    海关统计显示,2004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快速增长,加工贸易进出两旺。2004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4918.2亿美元,增长33%。其中一般贸易出口2436.2亿美元,增长33.9%;一般贸易进口2482亿美元,增长32.3%。去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5497.2亿美元,增长35.9%。其中加工贸易出口3279.9亿美元,增长35.7%;加工贸易进口2217.3亿美元,增长36.1%。

    2004年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全面快速增长。海关统计显示,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总额达1772.8亿美元,增长33.6%。美国居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位置,双边贸易总额达1696.2亿美元,增长34.3%。日本列居第三,双边贸易总额达1678.7亿美元,增长25.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亚太股市周二收盘多数走高  


  
    亚太股市周二收盘多数走高,东京股市受美国股市前夜强劲走势推动而上扬。

    东京股市收盘上涨,因美国股市的强劲表现提振了包括科技股在内的出口类股,进而帮助偏重科技股的日经225指数收于7月12日以来的最高水平。基准日经225指数收盘上涨106.75点,至11539.99点,涨幅0.9%。该指数上周五下跌59.02点。东京股市周一因公共假期而休市。

    香港股市收盘连续第六个交易日走低,因投资者担心资金外流。蓝筹股恒生指数下跌22.14点,至13509.25点,跌幅0.2%,分析师称,美元反弹速度比预期快,而且投资者对美国进一步加息感到担心,并担忧资金将撤离香港市场。

    中国股市收盘小幅上扬,受部分大盘股走强支撑。不过,交易商称,市场担心新股发行最快可能于1月底恢复,这遏制了总体涨势。基准上证综合指数上涨0.4%,收于1257.46点。深圳综合指数上涨0.2%,收于316.42点。

    台湾股市收盘走高,在公布2004年收入强劲增长后,平板显示器制造商类股领涨大盘。台湾证交所加权指数收盘上涨32.81点,至5975.66点,涨幅0.6%。成交额为新台币492.2亿元。

    新加坡股市收盘小幅走高,蓝筹股领涨;交易员称,原因是新加坡电信(SingTel)、创新科技(Creative Technologies)等公司发布利好消息。海峡时报指数收盘上涨2.53点,至2092.21点,涨幅0.1%。

    澳大利亚股市收盘小幅走低,尾盘涌现的大型金融和工业类股抛盘挫败了澳大利亚股市连续第三个交易创出收盘新高的希望。基准S&P/ASX 200指数收盘下跌2.2点,至4072.7点,盘中高点为4089.8点。成交28亿澳元,为今年首次突破27.8亿澳元的2004年平均成交量。

    韩国股市收盘走高,科技类股领涨,韩国综合指数收盘涨10.11点至884.29点,涨幅1.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30 16:56 , Processed in 0.033677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