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2-5-11
|
|
大盘蓝筹公司将成为中小投资者的首选投资对象
2004年11月29日,上证50ETF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产品正式进入中国资本市场;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公布新一届发审委正式成立,预计将更加积极地推动大盘蓝筹企业的上市发行工作。中国股票市场向价值投资的方向发展,这一切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小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投资方向。
投资者若想在股市中获得成功,及时获得必要的信息以及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但由于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方面还处在逐渐积累经验的时期;同时,许多上市公司和证券从业人员既缺少来自法律惩戒的约束,也没有树立起令人信赖的职业道德。这种情况下,内幕和虚假信息的泄漏与制造则成为我国股票市场较为普遍的现象。
不同投资者之间,特别是中小投资者与大机构之间,在信息获得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不对称现象;在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上,中小投资者也明显处于劣势。因此,对那些希望获得稳健投资回报的中小投资者而言,选择蓝筹股进行相对长期的投资不失为一个较好的策略。
一方面,那些没有基本面支持的所谓超跌股,现在的股价并没有经历所谓的"超跌",投资于该类股票仍面临极大的风险。以本次大市反弹(2004年9月13日至9月23日)涨幅前50名的公司为例,这些公司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仍高达135倍(按照2003年盈利计算),如果去掉500倍市盈率以上的股票,平均市盈率仍高达87倍,也远远高于沪深股市平均约33倍的市盈率(按照2003年盈利计算)。另外,这些公司2003年股息收益率平均仅为0.6%,明显低于沪深股市2003年平均1.3%的股息收益率。
而另一方面,大盘蓝筹股由于经营良好,财务稳健,现金流充足,且目前2004年预测市盈率平均仅在17倍左右,有些甚至比国际同类公司的估值水平还低;同时,多数公司具有良好的股息回报,不但给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资本利得,而且提供了稳定的分红收益。
一般而言,大盘蓝筹企业的收入及盈利均非常稳定,分红能力明显强于一般的上市公司。
以在香港上市的三家公司为例,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2003年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计算的净利润分别为696.14亿元、355.56亿元和246.86亿元,仅这三家公司的利润之和就相当于中国内地市场所有上市公司2003年全年的净利润总额。
这些公司不仅盈利能力强,而且历年分红丰厚,如中国石油,其发行至今的累计分红已达0.67元,按目前其 H股价格约4.27港元(按1港币=1.06元人民币的汇率折算)计算,投资者投资收益已接近14.8%,年平均回报率超过4.9%,远高于 A股市场的平均股息收益率,如按 H股发行价1.28元计算,则收益率已经达到50%左右。
再以宝钢股份为例,该公司从2000年底上市以来,分红金额逐年稳步攀升,从2001年的每股0.125元,到2002年的每股0.20元,再到2003年的每股0.25元,而2004年预计每股红利更是高达0.30元。按宝钢股份近期平均6元左右的股价计算,投资者仅股息一项,年收益率即可达到5%,远远高于同期国债3%左右的收益率和2%左右的银行存款利率。另外,宝钢股份上市以来股价涨幅高达75%(按照复权后价格计算),而同期上证综指跌幅则达到31%,显示其股价表现远远好于大市。
第三,从投资者可能面临的上市公司道德风险角度看,大盘蓝筹公司的这类风险远低于一般的上市企业。2003年,上证50指数成分股分红总额占沪市 A股上市公司分红总额的54%。大盘蓝筹公司绝大多数是行业的龙头企业,一方面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也直接受到国资委等国家有关部门的约束,且这些企业通常历史较长,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这些均有效地防止了道德风险的发生。
股票投资是一项风险很大的事情,保住资本并能长期稳定获得一定的回报已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而企图短时间内通过股票投资令自己的资产获得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值,虽不能说是痴人说梦,但对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投资者千万不要被真假难辨的股市传奇故事搞得热血沸腾,而丧失了基本的理性思考。
目前市场已为投资者提供了选择空间,而将来这样的选择会更多,此实乃中小散户的福音。
伴随着上证50ETF的推出,大盘蓝筹股市场份额的不断壮大,我们也盼望中国股票市场可以有更多的优秀上市公司,为中小投资者提供更多好的投资机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