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6421|回复: 9

2004的教训,2005的战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28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8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8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6666666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8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的教训,2005的战机

又到辞旧迎新之际,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高瞻远瞩,争取捕捉到2005年的战机,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回顾2004年的证券市场,开局可谓精彩,顺着2003年底的上攻行情,沪综指从千五点开始攀升,一气上破1750点的3年箱顶,最高升至1783点,令期待几年的投资者兴奋不已。但其后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大盘展开了绵绵不绝的调整,月K线的五连阴和前期月K线的五连阳形成鲜明的对比,称之为“夭折的牛市”一点不为过。上证综指截至本周一(12月27日)收盘,比2003年下跌14%,成交比2003年增加25%,而上证综指甚至创下了5年来的新低,持续3年多的调整使我们的股市严重超跌,统计数据可以帮我们认识这一点。沪深两市的平均股价已经低至6.25元,而每股净资产的平均值尚有2.89元,以三季度业绩推算出的股市平均市盈率更是只有23.11倍。这样的数据已经可以让我们理直气壮地说,沪深股市整体被低估了。 2004年散户投资者大面积亏损、券商经营步履维艰,有报道今年超过八成的投资者亏损,其中有30%的投资者亏损额在50%以上。另外沪深股市的投资者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合理化分工以及投资难度变大,使散户投资者更多以委托人的身份出现;另一方面股市的低迷以及市场化的推进,把一大批券商推到了悬崖边缘。
    2004年度证券市场的结构性调整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9条意见》给隆冬带来了阵阵暖意。消息传出,业界一片欢欣鼓舞。 三大证券报分别发表文章,高度评价“国九条”的重要意义。沪深股市大盘再创近期新高,1000多只股票出现普涨行情。人们欢呼:告别边缘化 迎来艳阳天。
     2004年5月27日,酝酿已久的中国的“纳斯达克”终于正式起步。对于中小企业板,人们普遍评价是“责任重大,前景美好”,对其寄予厚望。中小企业板股票的登场也着实风光了一把。然而好景不长,此后,中小企业板更象是开始了一场自由落体运动,股价连连跌停,股民纷纷被套。更令人震惊的是,7月11日,深交所发出公告,对江苏琼花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予以公开谴责,指出该公司未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中如实披露有关委托理财事实,此时距中小企业板启动仅过了半个月。以此为开端,有关中小企业板的诸多弊端开始纷纷浮出水面。
     2004年7月26日,证监会市场监管部主任谢庚和证监会规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原在不同媒体分别对全流通发表看法,早已淡忘全流通的沪深股市再度遭受“寒流”袭击。在此之后,各种版本的“全流通”猜测漫天飞舞,评论分析纷至沓来。大盘指数也与之呼应。客观地说,“全流通”确实是中国股市的最大心病。由于种种原因,这块心病已经变得根深蒂固,急切难除。所以政府才在2001年“国有股减持”试行不利的情况下,坚决停止并冻结它,然而“全流通”的概念并不因为“国有股减持”停止而失去其影响。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为“全流通”这块心病找到治疗的良方呢?
    12月13日,中国证监会网站公布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启动。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此表示,询价制是标志着监管部门从单纯核准发行价格过渡到对发行定价过程和市场参与主体行为的监管。当询价过程中出现股票发行价格严重背离投资价值的情况时,监管部门将遵循审慎监管原则,进行适当的“窗口指导”;同时,还将根据市场情况,适当掌握新股发行节奏。新股询价制度将使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不仅仅享有新股的定价权,而且还将获得配售权。但对于《通知》关于询价对象应承诺将累计投标询价获配的股票锁定3个月以上的规定,一些机构感到不安,因为三个月的时间或许股票会出现太多的意外。股市也用下跌回应了《通知》的出台。看来新股询价制度能否成功,市场并不十分看好。一切还有待来年的印证,这也算是2004年股市给人们留下的希望。
    证券市场2004年的结构性调整也使得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投资者的操作难度加大,在4月份前获利的投资者随着大盘指数的下滑,投资收益锐减,先盈后亏甚至巨亏的不在少数,主要原因还是股价的结构调整所致。虽然现在的A股市场还不完全是一个有效的市场,存在结构失衡、投机性较强、投资品种单一等缺陷,但随着2004年A股市场均价不断的下降,目前市场的加权平均价接近6元,市场均价跌破5.50元,深沪两市的P/E与P/B值已经分别降至26.63%和2.47,与市场公认的标普(S&P)500二十多倍的P/E值和恒指(HIS)十多倍的P/E值越来越接近。如果仅考虑上证50、上证180、深成指的P/E值,已经基本上接近和达到了国际水平。
    预测2005年市场走势,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是政策面的动向。预计2005年的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2004年后三个月乃至2005年,国务院"九条意见"将逐步得到落实。证监会组成的六个工作小组将从六个方面开展、推进落实各项工作。这些政策将主要围绕六个方面展开("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拓宽券商融资渠道"、"完善QFII试点"、"鼓励合规资金入市"、"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以及"发展债券市场"),因而将成为抵消宏观经济和资金供求关系变化对市场负面影响的主要力量。
    2)长期困扰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解决进程,但是市场期盼的"类别股东表决制"和"上市公司强制分红"等措施已经或有望逐步得到落实,这被市场认为是沿着落实"国九条"的政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是解决股权分置和切实保护流通股股东利益的前奏,将极大地提高投资者的信心和场外观望力量入市的信心。当然,2005年不排除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上会有所尝试,因此带来市场结构性调整的投资机会也不可忽视,我们建议仍然关注具有地域性优势和重组优势的沪深两地本地股。
    3)继续加息:中国已经进入了18个月的加息周期,存款利率将向3.89%即中国25年来的中性利率水平进发。但是,最终是否达到目标将是市场博弈的结果。我们认为,继续加息不会少于两次。根据历史情况,加息之间最近的是一个半月,通常为三个月。
    4)可能变汇率:虽然我们不支持中国在2005年调整人民币汇率制度,但是,中国政府有可能在2005年改变现行汇率制度。如果中国明年改变汇率制度,那么,由此引起的金融市场变化非常值得留意。目前,海外游资已经在亚洲地区集结,等待着人民币汇率变化所带来的巨大套利机会。由于汇率变化不同于利率变化,汇率变化将是影响所有类型的企业。国企在银行贷款和利率方面的优势在汇率方面将无法复制的,因为汇率变化是市场规则变化。汇率变化是不可能再出现价格双轨制的情况。目前,人民币汇率问题就是政府对内没有透明度的问题,企业无法规避可能产生的风险,只能寻求自保。
    5)QDII取决于银行上市:目前,实行QDII政策的障碍来自国内证券市场,但是,我们认为,如果明年大型银行在香港上市发生困难(目前时机最好),政府一定不顾一切地开启这扇政策大门。我们的观点是:QDII政策出台将在银行上市的前后。
    再从技术面上分析2005年行情走势
    从波浪理论角度分析,2005年行情走势大致有以下两种可能性。第一,超级循环B浪可能是一个之字型调整浪,在1300区域结束之后在2005年上半年运行超级循环B浪之(3),然后是超级循环C浪。第二,关于数浪假设可能性一直到超级循环A浪都与第一种假设相同,但是认为1307-1783点为整个超级循环B浪,从1783点开始运行超级循环C浪下跌,2004年底2005年上半年市场都主要运行超级循环C浪,其黄金分割支撑位则是1174点。
    而用趋势线分析市场,我们认为指数在1220点附近将有支撑。所有的长期均线经过了两年半市场指数的大幅下挫都基本上形成空头排列,有市场"牛熊分界线"之称的全年均线250MAV目前在1500点不到的位置对市场上行构成反压。将2245点(2001年6月14日)一1748点(2002年6月25日)连接起来,发现这条下降压力线目前正以每月13.58点的速度下移,目前在1639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不断地下移并对市场上行构成反压,而可以作为指数下探支撑的比较有意义的一条均线只有10年均线,目前在1220点左右,随时间推移以非常缓慢的速度上行。
    从摆动指标来看,目前市场已处于历史低位区域,但短期仍有下调空间。从摆动指标 BIAS、RSI、CCI、ROC、KDJ等指标看,也对短期市场反转并不构成非常强有力的支持。尤其是上证指数的KDJ指标,历史走势证明月线 KD值在20以下、J值在0以下才意味有比较大的行情产生,目前月KpJ指标分别在17.73、27.88和3.33,即已经处于历史低位,但并非没有继续下跌空间,尤其是其中最敏感的J值仍有下调空间。
     总结:
     综合政策面和技术面等各方面的情况判断, A股市场自2001年6月14日达到2245点的高位以后,三年多来总体上一直处于下跌状态,如今1300点只相当于当时高点的60%,也就是市场已经跌去了40%,许多个股的跌幅甚至远远超过40%,市场平均市盈率已降到20倍左右。可以说,从时间上和空间上看调整已经基本到位。1300点几上几下,市场各方对其底部支撑的有效性基本达成共识。从各方面来看,经过多年的积累,2005年的市场已经具备了走出低谷的可能性,特别是在2005年上半年发动行情的可能性很大,行情高度最保守也可看到1420点,乐观一点可看到1680点至1750点一带。至于行情的龙头,极可能是新派网络股,即中视传媒、东方明珠、大唐电信等。但明年同样面临较大的扩容压力,加上“询价制”会大大压低新股价格,下半年的走势令人不敢乐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9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原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9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战胜自我的是圣贤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9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法保守了

明年收复2000点不成问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4 天

发表于 2004-12-29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好戏看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3-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9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只想明天的大事情,战略布局是大机构和大户的事情,散户布局危险多多,陷阱多多,
大机构把局布好了,我们跟的上
2004年不收好尾,明年不用想,历年的年末都可以早些看出来明年,今年还要观望一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9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应该下破“千点”后才有希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30 15:02 , Processed in 0.040104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