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金之路:读“你为什么来股市”有感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黄孩子
浏览:38205
回复:4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漫金之路:读“你为什么来股市”有感
作者:黄孩子
周六是圣诞节,没上街,在论坛上闲逛,看了一会孤独一尘所写的“你为何来股市”一文,已经没有啥心情,在股市中生存的压力让生命的自尊在不停地缩水,但愿这一切都只是过往的记忆,一起去埋没昨天的苦楚,让苍天知道,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做一个快乐的自我。曾经同为朴素的少年,并不能相逢,并不会相识,却在这股市中,共同渡过了这患得患失的光阴,我的欢笑、我的泪光也许会不停地在你的眼中闪烁,十年面壁,皆为解梦。后来碰到苏福马,两人用短信又聊了一会儿,当时我写下了二句话:
一句话,炒股很丑。
二句话,朋友唯真。
股票,是一个幸存者的游戏,存活率极低,有人说是千分之一,有人说是万分之一,我的感觉是,一波人来了,一波人又走了,就如行情一样,潮起潮落,但每次潮起,出尽风头的都是不同的股票,而弄潮儿也同样会是不同的人。论坛,好象汇聚了所有的股票精英,“我为什么总是赚钱?”之类煽情的话语不绝于眼,所以我说,论坛它是虚幻的。面对盈利,不断吹嘘者哪仅是一种偶然的成功,就好象中了一次大奖一样,他要让所有的人来分享他的幸运,股票就是这么简单。一个弱者总喜欢把自己偶尔一次的正确挂在嘴边。一个真正的选手,我想应该不会到处去吹嘘,因为他知道,这是不断付出后所得到的必然,当他括开这个奖项时,也许是已经过了5年,十年,或者更久,股市的辛酸早已把他的棱角给磨平,唯一能庆幸的只是自已的坚持与毅力。所以,投资股票,请先投资于人,投资于自已。
股市是一个博弈场所,每个人的对手是什么人?都是一群高智商的骗子,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对着每天都有的阳线,多好的机会啊,我为啥不买?只要快进快出,其实快进容易,想要快出时就难了。不要总是觉得,股市中的钱是赚不完的,要知道,就是再多的钱,在股市中也可以很快亏光亏完。看着红彤彤的大阳线,几乎所有的人都想把它变成自己的阳线;每天收获不到阳线,心中就十分失落,倍感痛苦。股市既然是只有少数人能赚钱,哪为何你却每天都能看到机会?有些新股民刚进股市就赚钱了,以为股市不过如此,其实却不知,你是看到行情好了而来,看到周围的亲戚朋友都挣钱了而来,你刚入市时不过是沾了大盘的一点光而已,实在不足为奇。却不知炒股历程的艰辛:只有亏损才是成功的成本,不经过亏损,你就不知道什么是错的;赢利,则是成功的不断增益,你明白了什么是对的,将它坚持,是对亏损的一种补偿。尤其是中长线波段,更来自于一种持之以恒的坚持。
就我自已来说,我不看好的股票中,很少能走出中线牛股来,但常常却有陌生的股票连续涨停,不少黑马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我只能选择放弃,而不是从众跟随,因为一个不曾关注过的股票,当能跃入你的眼帘时,至少它已经涨了一大截;我看好的股票,也不一定都能走出中线行情,有时甚至下跌,我必须用资金管理和仓位控制来平抑风险,因为股票时时都是动态的,不确定的事情太多。既然行情如此不确定,但每日呈现的波动机会却如此之多,诱惑无处不在,哪我就只能在有限的正确中,来寻找一些不确定的支点,寻找一些具有获利潜力的股票来达到某种平衡,只有能够被自已把握的才可以称之为行情。在一个没有长线投资价值的股市,个股的股价总是会越博越低,因为后来者总比先行者聪明或更有优势,这是我一贯的结论。而如今,却很欣喜地看到,政策的引导将使长线资金在规范入市,资金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在聆听政策的声音。
有人说,股票是突破后买呢,还是在它回调的时候买?我想这都是次要的,在操作中这仅是一个时机的选择,良好的盘口感觉、时机选择只能有助于把握短线的进出点,它并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它也并不能决定你的输赢,而是要看,你所选的这支股票,它的整体格局如何?它的大形态趋向性如何?K线就如一个人的骨架,它表达了怎样的一种信息?在它所处的同类板块中,它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只有在一个大的总体方向,比如向上,确定以后,你的结果才是确定的。无论是回调买、突破买,从来都是与趋势相结合的,主力的资金有较强的引导性和目的性也同时揭示了这一方向。不然,仅在每日的波动中,极易迷失自已,任何一个细节变化应服从整体的趋势影响。获利与否,大多数情况下,均来自于投资理念的偏差,而非完全来自于股指的牛熊。就如现在千三之位,这是一个十字路口,希望的人看到的是希望,失望的人看到的是失望,而作为市场中人,本无所谓多空,关键还是要透过行情去发现一些令人值得注意的东西,它发生了什么变化,与过去又有何不同?为什么会这样?体现的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行情总是产生于特定的背景之下。
在股市中,我们总是习惯于一些规律的存在,总是以为自已已经吸收了太多东西,以为自己已经懂得太多太多,所以常常自以为是。而事实上,没有人敢妄谈什么知行合一,知与行之间,细节才是魔鬼,操作才是真谛。任何的工具,它只是给出一种分析的方法,所体现的仅是一种思维的方式,它只是一个过去的结论,或者说它不是必然的结果。学佛一天,佛在眼前;学佛一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西天。真理总是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其实只有来自于心灵的不断强大,该舍则舍,该留则留,才有能力去面对所有的不平等,才能让自已安静下来,相信没有差异的世界只能出现在天国,残酷的世界才是现实的。
[ Last edited by 黄孩子 on 2004-12-27 at 15: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