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风 蓝”的核心K线体系理论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豌豆公主
浏览:60605
回复:14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介绍“风 蓝”的核心K线体系理论
作 者: 风 蓝,于瑶整理,豌豆公主有删改
感谢风蓝!
朋友,如果你是股市新手,或者你还来不及形成自己的操作理念与稳定的操作方法,那么建议你读一读一些高手们经过数年、十数年练历而形成的带着血与火的成熟的经验介绍。在股市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不同视角、不同方法、不同观点的文章,但是作为完整的一套操作方法介绍且是不多见的,因为这不但需要作者功力深厚,还需要有一副赤诚为人的热心肠。
虽然他们 的方法不能马上转变成自己的技能,但帮助你加深对股市系统的认识,提供整体的参考和一条完整的思路是不无补益的,它能使你较快提高功力,少走弯路,减少成熟前付出的学费和代价,形成自己的操作理念与方法的作用。
为达到帮助会员学习提高的目的,满足大家的要求,将陆续选编一些学习帖。
如果你对文中的观点或操作方法的不同的见解,欢迎在跟帖中交流。
祝愿大家股市常胜!
卖点从来都是一个很艰深的技法。
买、卖点都 较好,可以保证利润的稳定性;买差但卖的好,可以及时纠正错误,控制风险。对于大家比较熟悉的卖出法,个人感觉均不太科学,比如设置百分之几为自己的止赢点或止损点,这其实只是不顾价格客观走势,单纯只求心安的做法,还有在股价循环周期的基础上,30日生命线从上扬到走平为卖出的依据,此技法对于长期走牛或者有较为明显的大波段痕迹,同时在顶部停留的时间较长的股票是个不错的方法,但这样的股票少之又少,并且很多股票在中短线涨升后,根本不在顶部做长时间的停留即开始下跌,如果你要等到上扬的30日均线走平再卖,恐怕连你自己都不会答应。还有另外一些技法,恕不一一阐述。
60分钟线对短线卖出效果较好。 既比5分钟,15分钟,30分钟稳定,不至于有太多的杂波,同时又比日线灵活,卖点不至于太过滞后,可辅以日线,大盘近期态势等其他方面综合考虑。
对于涨升的股票,开始下跌,其实质无外乎开始洗盘做较大幅度的调整和短期内有减仓的迹象这两个方面,是短线应回避的情况,现在洗盘和出货已不是当年“长阴缩量”和“短阴放量”这么简单的区别,现在的洗盘越来越象出货,现在的出货怎么看都象以前的洗盘。所以应作回避,一旦盘中上行能量不足或者前期比较安定的筹码开始出现剧烈震荡、松动的情况,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出现卖点,不论赢亏,坚决出局,以回避后市的不可预知走势。
出现剧烈震荡的异动或者盘中上行能量不足,在60分钟图表上,具体表现如下:
1、根据核心K线体系的原则,常态的上涨阳线(实体阳线或实体大于上下影的阳线)和常态的下跌阴线(缩量阴线,确切的说是量能小于均量的阴线),此为常态行情,价格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仍旧会向原方向前进,我们可以安心持股。一旦某日出现剧烈的震荡或者是带量下跌,在60分钟上表现为长上影,长下影,长上下影,一小时内跌幅较大的阴线,同时量能大于均量,此类K线我们称为“异动K线”。
2、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放量涨升后,上行能量开始减退不足,显示上攻开始乏力或者准备进入较长时间的调整,在60分钟上表现为短期均量线下破长期均量线,显示短期量能释放的平均程度开始萎缩。
此两种情况出现任何一种甚至两种同时出现,我们必须临阵准备卖出状态,密切跟踪,随时准备根据后面的演化而短线出局。
最终卖点的确认:
在出现上述情况的前提下,如果某日出现下面三种情况中的一种,甚至是三种情况中的任意两种复合情况(下跌几乎就成为百分百),必须毫不犹豫,果断出局!
1、上涨阳量大于下跌阴量,我们称为良性量能,当某小时上涨阳量小于下跌阴量,同时随后出现的下跌阴量仍然在放大时,显示多空力量开始转化,空方占优,同时价格跌破5单位均线,指标在技术高位死叉,为卖点。我们取个简单而形象的名字“能量空方炮”。
2、某小时下破5单位均线后,两个小时都被均线压制,无法站回均线,5单位均线向下拐头,结合指标的技术位置,为卖点。
3、突然没有任何征兆的下跌,技术指标快速下滑至20以下超卖区,耐心等待其技术反抽,在指标重新反抽到技术高位时,为卖点。
同样的道理,当出现1、2卖点时,如果价格已下滑到重要均线支撑位或者指标下滑到超卖区,可不必急忙卖出,等待其进行技术反抽。
注:本技法适用于止赢,同样也适用于在错误追高后的止损。
本技法只适用于短线涨升或宽幅震荡的股票,并不适用于窄幅牛皮震荡的股票和总体处于下跌趋势的股票,前者个人认为短线交易者不应参与横盘震荡的股票,在选择突破方向之前,极早退出,在选择方向后,再做打算不迟,后者总体处于下跌趋势,百分之九十的时候卖出都是对的,只有一次是错的,那就是在下跌见底的时候。
[ Last edited by 豌豆公主 on 2004-12-26 at 16: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