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实发

说-------------------大盘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9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3-4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观察员 at 2005-3-4 08:05
今天比较关键
要么突破向上
要么继续下跌

感觉不是小打小闹
至少中阴或中阳
而中阴以上的可能性大
关注1301点的压力

两会不会有什么大利好
有的话全世界都知道了
毕竟开的是大会
提案大家早知道了
...
说的好!:*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4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联系阅读
真是受益

[ Last edited by 愚人节 on 2005-3-4 at 09:42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3-4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大盘略低开。量不足。

[ Last edited by 实发 on 2005-3-4 at 09:44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发表于 2005-3-4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黎明前的宁静,预示着暴风雨的来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3-4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新闻证券内参

每日新闻证券内参
【决策参考】以下专供公司主要负责人参阅(2005/03/03)
管理层为全流通预期降温动摇行情基础
【博览财经1日分析】博览分析员注意到,近日,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了,管理层的一系列,有关全流通的言论。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日前在接受“三大报”访问时,将此前股权分置的消息归结为“恶意炒作”。与此同时,《证券时报》则直接用“股权分置并非当前最迫切问题”的标题,头版头条的刊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对股市问题的看法。他认为,当前的“关键问题是标本兼治,把股市的制度建设向前推进”。而最新消息显示,28日证监会在谈到办理关于股权分置的,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时指出,股权分置问题具有相当的敏感性、复杂性和特殊性。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详见2月28日客户端)(LLP)
以  下  目  录
【博览视点】
成思危肯定尚福林的“按既定方针办”
国务院进一步巩固“尚福林核心”
【要闻报道】
港交所收到两宗“A+H”申请 疑为交行、神华
A股对H股溢价收窄至39%
【保险资金】
部分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状况统计表
多数保险公司无意租用券商席位
三大因素导致多数保资按兵不动
许多保险资管人士还“不够格”
保险操盘手没有基金经理那么大权力
保资钟情独立席位 或为涉足经纪业务铺路
【基金专题】
银行基金或受阻托管行关联问题
防“串通一气”  规则须先行
金融混业经营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步
【财经纵横】
基金将面对来自保险的更大赎回潮
发行的硬性摊派 加剧基金赎回
1.00-1.02元是基金赎回的“高危区”
面对赎回基金更应重视持续营销
传基金结成“反再融资同盟”
中信证券:率先取消自营部门
中信证券未来两大业务
【新闻视点】
广发老总陈云贤的从官之路
【新视野】
从投资者保护基金看民企重组券商的可能性
【博览视点】
成思危肯定尚福林的“按既定方针办”
【博览财经1日分析】行情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说它是虚假繁荣也好,根基不牢也罢,至少管理层的初步目标已经实现了。一方面起到了缓和股指下跌,为股市“镇痛”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为“两会”的召开,营造出和谐的气氛。引起博览分析员思考的是,“两会”之后管理层的政策如何变化?后“两会”行情将如何发展?或许,成思危最近的讲话已对此给出答案。(详见2月28日客户端)(YH)TOP↑
国务院进一步巩固“尚福林核心”
【博览财经1日分析】博览分析员注意到,去年八月间,桂敏杰升任证监会副主席,姚钢接任证监会主席助理,同时兼任发行部主任,日前,庄心一也升任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的升职,标志着尚福林的“铁三角”正式成形,而尚福林的新政,也将在这批得力干将的鼎立协助之下,得以更快、更好的实施。(详见2月28日客户端)(YH)TOP↑
【要闻报道】
港交所收到两宗“A+H”申请 疑为交行、神华
【博览财经1日消息】日前,港交所行政总裁周文耀,证实已收到两宗“A+H”上市的申请。市场预计这两家公司是交行及神华集团。
周文耀不肯评论个别申请,只表示正进行正常的审批程序,过程中各方面如申请人、上市科及投资银行等,都有参与,不能预期何时能正式上市。同时,他并不担心同步上市,会分薄H股在港的集资额。(YH)TOP↑
A股对H股溢价收窄至39%
【博览财经1日消息】据香港证监会季报指出,去年底时香港共有30只H股同时发行A股,当中28只约占93%较H股有溢价,溢价幅度高达5.5%至349%,主因是A股供应有限,深沪两地上市A股只有约1/3可供买卖,余下为不可买卖的国有股及法人股;此外,内地收入快速攀升,境外投资则持续受管制,造成资金流向当地股市,内地A股亦持续走高。
不过,近年A股对H股的溢价已收窄至39%,源于内地可能减持国有股,令市场忧虑供应增多;同时内地又拟放宽境外投彤资限制,令两地的差距收窄。(YH)TOP↑
【保险资金】
部分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状况统计表
保险公司        入市进程        投资倾向        
华泰保险        已经投下保险资金入市第一单        持续增长能力强的蓝筹股        
中国人寿        已获得了专用席位               
中国人保        正在申请专用席位,最快一个月内入市        大盘蓝筹股,大型基础设施类股票        
中国再保险        正忙于开业及申请专用席位        目前尚没有研究        
PS:除上表所列  吴  之外,平安、新华、泰康和太保4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申请也已经报送中国保监会。TOP↑
多数保险公司无意租用券商席位
【博览财经1日报道】博览分析员注意到,没有资产管理公司的保险公司,现在只能租用席位入市,不过,这些保险资  部金更倾向于,租用已有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席位,因为相  总比券商席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席位更为安全。这个暗示了,券商靠租出席位而获取收益似乎不太可能。同时,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表示,可以根据需要申请多个专国用席位,供资金量大的保险公司使用。由此可知,席位资源也不是太匮乏。
目前人寿、人保、中国再gyz保险、华泰4家成立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这4家公司管理的资产已占中国保险业 1.157万亿总资产的 60%。平安、新华、泰康和太保等4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申请也已经报送中国保监会。日前,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吴小平预计,到2005年底,将会建成6-8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这些公司将逐步成为中国保险资产管理的主导力量。(HJ)TOP↑
三大因素导致多数保资按兵不动
【博览财经1日报道】博览分析员注意到,除上周华泰保险投石问路试水的第一单以外,大多数的保险资金仍然是按兵不动。是什么原因导致,手握大把钞票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踌躇不前呢?有业内人士认为:
其一,在规章出台和独立席位取得之前,保险资金间接入市的规模已经不小,可亏损也令人心有余悸。在去年上半年三大保险巨头,间接投资可谓损失惨重的阴影之下,保险资金何言直接投资。
其二,保险资金入市的另一风险,恰恰来自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机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内部人员,特别是高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和制衡制约机制的匮乏。
其三,保险资金作长线投资,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特性,决定了保险资金管理公司对保险资金的运用要有长期投资、长期作战的理念,不能过多投入短线炒作。他们需要研究市场,需要研究产业趋势以及政策的走势,当然不可能贸然大规模行动。不能太多期望保险资金跟随股市上的风吹草动大进大出,保险资金不会“快热”是属于正常的。(HJ)TOP↑
许多保险资管人士还“不够格”
【博览财经1日报道】据业内人士透露,保险公司的软肋-人才危机,或是保险资金迟迟步能入市的重要原因。一般而言,投资证券市场的资产管理公司的财务主管应当至少具备证券投资从业和注册会计师资格和多年公司财务管理经历。
但是,据了解,目前部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的主要高管人员,来自保险公司内部,相对缺乏投资特别是内地证券市场投资的了解,而另一部分业务主管,则来自市场中小证券公司,他们可能不具备保险业务知识,而有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从高管到财务部门主管以上资格一项也不具备,但对证券投资市场漏洞和相关制度缺陷了如指掌。(HJ)TOP↑
保险操盘手没有基金经理那么大权力
【博览财经1日报道】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机制并不参照基金公司的模式,基金公司强调价值投资,而保险公司强调资产配置;基金公司管理公众资金,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只管理保险公司内部资金。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操盘手,没有基金经理那么大的权力。
具体说来,由于保险资金在运作机制上更强调安全性,因此相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在入市问题上更加谨慎。保险公司控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必然要求其在选股时要配合保险产品性质,保险公司卖什么样的保险产品,必然会要求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买相适应的股票。因负债的性质不一样,寿险和财险在选股上会不同,寿险的资金周期长,因此看重业绩长期稳定的股票,不限于大盘蓝筹,成长性好、公司治理好的股票亦可选择。财险公司的负债,一般是 1 至2年,因此选股上会更加注重中短期的股票。(HJ)TOP↑
保资钟情独立席位 或为涉足经纪业务铺路
【博览财经1日报道】基金同样也是租用券商通道,并没有发生资金的挪用问题,保险资金如此的热衷于申请独立席位,资金安全的角度去分析是没道理的,难道是另有所图?
据了解,如果保险公司租用券商席位,券商肯定会有佣金收益,但保险公司租用券商席位的费用是很低的,一般是万分之八左右。目前真正入市的保险资金估计在 100 亿元左右,就算全部租用券商席位也不过收入佣金 800 万元,券商从保险资金那里获得的佣金是很少的。且租用券商席位,券商会免费提供研究服务,这节约了保险公司的研究成本。由此判断,保资热衷于通过独立席位入市,可能是出于金融混业的战略考虑,获得独立席位旨在为将来涉足经纪业务铺路。(HP)TOP↑
【基金专题】
银行基金或受阻托管行关联问题
【博览财经1日报道】法规界定不清的问题,再次成为困扰市场的一大难题。据了解,在商业银行开始直接进入基金业的时刻,证监会目前对与托管行有间接关联关系的,基金公司的托管与销售问题提出疑义,让部分基金公司的新基金发行措手不及。而由于《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此问题上没有做出详细规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在选择托管行时,也有可能遇到间接关联问题,从而有碍于银行顺利入主基金业。
据了解,目前准备发行第二只基金的光大保德信基金就面临这样的问题。据悉,光大保德信现在正准备发行一只货币市场基金,初步计划是在光大银行托管和销售。但两者之间存在间接的关联关系。
但光大银行和光大保德信的这种关联关系,目前并没有明确规章予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只是规定:基金托管人与基金管理人不得为同一人,不得相互出资或者持有股份。显然,目前光大银行与保德信不互相持有股份,只是有共同的最终大股东,还算不上直接违规,但似乎也有擦边之嫌疑。
据悉,光大保德信正在与监管层协商,根据协商结果决定是否更换第二只基金的托管行。但如果重新寻找托管行要与其他银行谈判,由于年后新基金发行拥挤,档期安排会是一个问题。
而和光大保德信一样,中信基金和中信银行存在共同最终大股东的关联关系,招商基金和招商银行,中银国际和中国银行,这4家基金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实际上,除了中银国际之外,其它三家都是国内目前三大金融控股集团内的基金公司。
这些都是已设立基金公司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当银行设立基金公司后,同样也会存在基金公司与托管行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关系。而据了解,《办法》)中关于托管行与基金管理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问题是这样规定的:“商业银行不得担任其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的托管人。”
像光大保德信这样4家不是银行所直接设立的基金公司,是否也适用于该条规定,目前就存在一定分歧。有人士认为,这种关联关系是间接的,不属于《试点办法》规范的范围。
但有的观点却认为,尽管不是直接的关联,但双方的血脉关系是很强的,在实际操作中,因为这样的关联关系获得银行的照顾是显而易见的。而现在,证监会对于托管行与基金公司关联问题提出的疑义,使问题更复杂化了。(LLP)TOP↑
金融混业经营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步
【博览财经1日报道】在经历了1990年代上半期,混业经营所带来的金融混乱无序的沉痛教训之后,1995年5月《商业银行法》的通过,标志着中国金融业从原来的混业经营逐步向严格的分业经营过渡。而促使中国改变的是,在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金融业严格的分业经营,越来越遭遇到,国际金融巨头混业经营的严峻挑战。这些国际金融巨头在金融领域全面开花,而中国的金融机构,只能坚守自己的阵地,业务范围狭窄,盈利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
从政策的导向来看,目前,尽管中国实行金融分业经营,但实际上对金融综合化经营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步,银行、证券、保险相互渗透的局面早就已经出现。例如,允许证券经营机构进入全国银行间市场;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向商业银行抵押借款;允许商业银行开办金融衍生品业务,从事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与银行之间进行代理产品销售、代收代付等方面的合作。
混业经营所带来的沉痛教训,使得监管当局采取渐进式逐渐容许金融机构,开展混业经营,对于混业经营所产生的关联交易和跨市场风险,管理层持特别谨慎的态度。
但随着《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的出台,在中国金融业开始实行严格分业经营的十年之后,混业经营终于在中国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中国金融业也由此即将加入到全球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时代。(HJ)TOP↑
防“串通一气”  规则须先行
【博览财经1日报道】随着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办法的出台,托管人的相关问题不久即将浮出水面。
由于托管人在保障基金投资者的权益、防止信托资产挪作他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因此,目前为防止银行系基金引发跨市场风险,而设立的种种防火墙中,托管人的作用不可小觑。因为仅仅限制设基金公司的银行,不得担任基金托管人,恐怕难以保障托管制度有效发挥作用。如,若试点银行相互托管基金,如何防止它们,“串通一气”,相互姑息对方违规操作行为。
此外,在目前分业监管的格局中,商业银行发展基金业务涉及到的许多问题,其监管归属不可能泾渭分明。如,托管人问题归哪个部门管,很难在短时间内明朗。因此,出台更详尽的相关细则显得十分迫切。
对于基金托管的竞争问题,目前具备基金托管资格的银行仅9家,相对于基金市场规模,有限的托管人之间,似乎并不存在激烈的竞争。但是,基金公司选择托管人时,往往非常看中托管人的销售渠道和能力。由此可见,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优势不言而喻。(HJ)TOP↑
【财经纵横】
基金将面对来自保险的更大赎回潮
【博览财经1日报道】据报道,由于保险资金入市的上限为15%,基于安全性考虑,之前保险资金多以持有风险性较小债券为主,股票投资比例在5%-6%之间。在2004年12月末,我国保险行业总资产达到11853.55亿元,如果按照5%的比例计算,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额度是592亿元,而保险资金投资基金的总规模已经有575亿元。
这意味着:如果保险公司增加自主投资的规模,为了防范投资基金所产生的风险,可能会继续从证券投资基金中抽出资金。(HP)TOP↑
发行的硬性摊派 加剧基金赎回
【博览财经1日报道】博览分析员注意到,基金的赎回压力,“汰优存差”的现象,已经成为开放式基金难以走出的“怪圈”,其后反映的发行方面的弊端则值得注意。
据报道,赎回基金的群体,主要集中于中小散户和基金营销中硬性摊派群体中的保本资金退出。同时基金的赎回压力主要来自于新基金,老基金要少一些。(HP)TOP↑
1.00-1.02元是基金赎回的“高危区”
【博览财经1日报道】统计显示,当基金净值位于1.00-1.02元区间时,基金面对的赎回压力最大。大多数参与认购的投资者保本的净值水平为1.02元左右,而对于千万份以上级别的客户而言,这一保本水平在1.01以下,所以这个区间属于基金份额变动的“高危区”。(HP)TOP↑
面对赎回  基金更应重视持续营销
【博览财经1日报道】博览分析员注意到,面对巨大的赎回压力,基金公司多采用向基金份额持有人进行分红,以减少赎回的压力,吸引后来的申购者。但据了解,此方法收效甚微。不过,台湾在基金后续销售方面的经验,值得基金公司借鉴。
据了解,台湾地区第二大基金管理公司复华投信在后续销售中,利用电脑系统设计程序,按照客户的要求,在获利达到一定水准时自动赎回。获得收益的客户再投资时,首先考虑的选择也是该基金公司,这样该公司就可以聚集稳定的客户群体。(HP)TOP↑
传基金结成“反再融资同盟”
【博览财经1日消息】日前,有消息称,对于市场一直恐惧的再融资,目前基金内部已结为同盟,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方案将坚决否决。据悉,目前已有90%的再融资被基金联盟集体否决。(HP)TOP↑
中信证券:率先取消自营部门
【博览财经1日报道】据悉,中信证券自去年年末开始,大刀阔斧地对组织架构进行变革,取消了自营部门。
博览分析员注意到,中信证券机构调整如下:将交易部,也就是股票自营业务,并入了资金运营部,取消交易部的设置;同时将企业融资委员会中的,债券发行承销部,改组为债券结构融资部;新增加了股票销售交易部。
针对其它券商的疑惑,中信证券结构调整的一位负责人称,中信的理念就是要走在市场之前三年,迅速向国际接轨。中信竞争对手是摩根、高盛这些国际投行,组织架构也要尽快与之接轨。从国际大型投资银行的机构设置来看,它们的自营业务比重极低,而且有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管控。
由于自营属于买方业务,而眼下券商自营盘全面亏损,委托理财的光大、中信试点步履蹒跚;属于卖方业务的投资银行,业务门槛升高,寡头态势初现。中信证券毅然完成了机构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发表于 2005-3-4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huacc1955 at 2005-3-4 09:48
黎明前的宁静,预示着暴风雨的来临!

是白色风暴还是红色风暴?
红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发表于 2005-3-4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涨有量,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3-4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huacc1955 at 2005-3-3 16:31

庄家已控盘,无所谓破不破位.
怪!
Image00000.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3-4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实发 at 2005-2-26 00:04
如果下周这样///下下周那大盘就要调整了。
周线这样??
Image00000.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发表于 2005-3-4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实发 at 2005-3-4 10:00
怪!

能轻易的在筹码密集区内来去自如,不是庄家还会是谁?!
框内我表出的量占总量的70%以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发表于 2005-3-4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
11.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4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3-4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大盘可能收阴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发表于 2005-3-4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1290不能止跌就不太好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3-4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huacc1955 at 2005-3-4 10:33
1290不能止跌就不太好了.......
1290是止不住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发表于 2005-3-4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实发 at 2005-3-4 10:31
今天大盘可能收阴了。
老师我和您的看法不一样,我认为收阳可能比较大,尽管大盘良显得不足,但是今天是周末,明后两天不交易,广大散户对政策面还是有期待的,下午可能会放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3-4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实发 at 2005-3-4 10:00
怪!
Image00000.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3-4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huacc1955 at 2005-3-4 10:53
老师我和您的看法不一样,我认为收阳可能比较大,尽管大盘良显得不足,但是今天是周末,明后两天不交易,广大散户对政策面还是有期待的,下午可能会放量.
今天是80%收阴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1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3-4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huacc1955 at 2005-3-4 10:53
老师我和您的看法不一样,我认为收阳可能比较大,尽管大盘良显得不足,但是今天是周末,明后两天不交易,广大散户对政策面还是有期待的,下午可能会放量.
今天是复合浪下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1 天

发表于 2005-3-4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实发 at 2005-3-4 10:59

上涨量大,下跌量小.
是庄必恶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18 23:01 , Processed in 0.036444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