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4-4-22
|
|
《系统交易方法》读书笔记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冰雪寒香
浏览:3594
回复:1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系统交易方法》读书笔记(一)交易系统
乙木在闽发在线与网友言谈中多次提到《系统交易方法》,并将它推崇为国人写的最好的股市书。利用春节长假,读了第三遍,现将一些心得整理出来。推崇的原因主要跟自己有关,记得自己在97年就在日记中多次写到: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操作系统。后来专心研究股市,在研判大盘的《太阳读盘系统》完成后近两年的时间里,发现自己仍然未能确定明确的买卖点,如果早一点看到波涛先生的书的话......
一、一种投资决策方法
投资的本质(乙木更喜欢用投机这个词),是一个面对随机事件和随机过程的决策过程。系统交易方法其实是一种系统决策方法。
(1)整体性与明确性
交易系统是一套完整的交易规则,它具有整体性和明确性的特点。系统性的本质是整体性。比如,有人问:如何止损?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因为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一定要放在交易系统的框架内统一地考虑,才能解决。对于不同交易系统的投资理念及其所对应的交易规则来说,A的买点可能正好是B的止损点,且两个系统可能都是不错的系统。都有较大的正盈利期望值。至于明确性,则是决策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看着办吧”,是很多投资人的习惯,仅就这个看着办,就有可能出现短线失败被套被迫做长线,这是不明确的交易规则容易引起的第一个问题:心理问题。还有一个问题,不明确的交易规则是不能检验的,而不能检验的交易规则,就连评价它,也很成问题。
(2)科学型、艺术型与随意型三种决策方式
科学型的投资决策方式,它遵循的是理性逻辑,它的科学哲学基础是归纳逻辑。最终体现为概率意义上的可重复性,记得常温核聚变的两位科学家,就是因为实验的不可重复性而倍受诘难。
艺术型的决策方式,它对应的人脑活动区域是潜意识区,体现为一种直觉。但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表明:直觉也是一种逻辑思维。这是因为潜意识区的活动,最终大部分来自于意识区。见君先生写的《原本的真实》告诉我们,在人脑的意识层次中往回走,可以悟出(其实是修练)真谛。就我们目前所能理解的条件看,艺术型的直觉性决策,其实质是一种统摄,即将理性决策的程序省略大部分中间过程,直接从决策条件得出决策。半成品说他开始进入这种状态,感到自然的决策,就做,但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种随意决策,而是已经对决策条件进行过多少次重复了的。就象五笔高手已经形成了快速的条件反射,字根、键盘“记”在了手上(其实是在脑中)。乙木曾说自己做不到,主要原因是目前还不想做,因为还要开发字根甚至码表。用乐器演奏来说明这个问题,是最恰当的。
随意型的决策方式,这是多数群众采用的决策方式,而市场已经、正在也即将证明,多数群众在多数时候总是错的。这种决策的随意性主要来自于情绪,而这种情绪又表现为受市场影响的群众心理。据乙木观察,投资者在股市中的决策的理性程度,还不如打麻将时的表现。两者在投入和胜负所产生的结果上相距甚远,为什么居然是这样?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在股市中,人们并不容易发现自己错,当然也就难于改进,于是也就不断重复着。除了股市里的规律相对麻将来说难于把握之外,更因为一种群众心理效应。这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成果,即人们在群体中会失去自我,最后表现为群体效应。在股市中,我们会看到在指数高涨的过程中群众表现出的群情激奋现象。如果我们参加过实质性的大规模群众游行,也能切实地感受到这一点,要不,我们看一下文革,电视上那些红卫兵整齐划一的激动表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系统交易方法,就是一种科学型的决策方法。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随意型决策及其经常导致的操作失败事后又懊恼不已的情况。
(3)大巧若拙
从交易系统的研究出发,系统交易方法最后表现为一种程式化的决策方式。《华尔街操盘高手访谈》中提到一位,书作者问:你印象最深的交易是哪一次?他答:没有。因为所有的交易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他采用就是程式交易。这种看上去近乎机械的决策方式,与机巧的随机应变相比,我们通常认为后者更高明,但是,老子说:大巧若拙。他是随便说的吗?我们看来要再想想。
二、一种投资理念和方法论
(1)统摄于统计模型
人在股市,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投资理念、方法和技巧,这些东西,多数是自相矛盾的。我们在这些东西面前,很容易眼花潦乱,迷失自我,所谓技多反害人。这时候,统摄是一个关键,这些东西需要被一个高一层次的东西来统摄。系统交易方法是统摄于统计模型的。这可以说是一种方法,但更是一种投资理念。我们看一下“指南针”,它的理念是筹码论和博弈论,但最后还是要统摄于统计模型的,如老鹰出击啦、米老鼠出击啦,而且有胜率估计。如果只有前者而无后者,是很难解释“指南针”的成功的。
(2)为什么要统摄于统计模型
这个问题涉及到股市里最深层次的问题,也涉及到科学哲学中最深刻、最重要的问题:上帝掷不掷骰子?上帝怎样掷骰子?建立在欧氏几何和微积分基础上的牛顿力学太成功了,以至于我们深受其害,因为它将我们的思维定型在决定论的线性思维方式中,而与之同时代的思辩哲学,又给我们强化了这种A决定B,B反作用于A的模式之中(中国人可能更为明显)。按照类似方式建立起来的经济学,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而用简单决定论、因果关系建立起来的股市理论则更让人觉得可笑,97、98年时,有个8%论,其意是说,国民经济8%的增长率,股市肯定牛市。这种论调,不要什么反驳,你看一下从93年-94年,增长率不止8%,深沪股市指数跌去三分之二就知道了。
现在,我们已经很清楚了,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胜率较大的买卖点。如果是自上而下的方法的话,它只是从投资理念的角度“发现”了股价运动的某种“先验概率”,然后用数理统计方法中进行“后验概率”的检验;一种自下而上的方法,用的是概率频数的概念,其本身已经纯粹建立在统计技术意义上了。
(3)成功投资的本质和关键
在统计意义上,在对股市的本质认识是不确定性的意义上,我们知道了,怎样才能进行成功的投资。
A、发现和分离价格运动的非随机性波动
B、构造交易系统
C、检验。包括统计检验、外推检验和实战检验
D、执行交易系统
这里,明确性再次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以前,有人问,怎样才能在股市里成功呢?乙木总觉得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是从盘古开天地呢?还是从广东米贵讲起呢?这下好了,就是上面的ABCD。
三、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
(1)统计本身就是一种技术手段
K线图及其在此基础上的分析技术,可以说是算术时代的分析技术,今天统计技术已经突飞猛进,这为统计模型的构造和检验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2)统计离不开计算机
构造和检验模型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计算,如果没有计算机的配合,是没有现实可能性。记得在92、93年的中国股市里,出售K线图是有利可图的。可以想象,此时要画一条均线(这个工作乙木自己做过),就要花很多时间了。如果是复杂一点的技术指标,再对这些指标进行数值优化,真不知道还有几个人敢用手工做?因此,在那时候,谈交易系统,肯定是痴人说梦。
乙木有幸见证了计算机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对它的飞速发展感受很深。从8080到AT、XT(那时最好玩的游戏是警察抓小偷),以及当时128个终端的IBM小型机(这时你会知道什么叫大而无用了,虽然说起来多么牛B,但我们上机做加法经常失败),到现在,P4了,上频1.5G了,96年乙木的家用电脑才P100哪,也就才四年时间。与P4同步,有足球场那么大的超级计算机,已经可以对股市和天气进行“白箱化”模拟了。更重要的是,软件技术的同步发展,它使得非专业人员也可以不太难地使用统计技术手段了。今天,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要想使自己的交易方法变得程式化,或者用计算机来作决策支持,已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了。
四、一道滤网
(1)滤掉运气和不运气
我们经常在股市里感叹,唉,运气太差。运气是对我们有利的小概率事件发生和对我们不利的大概率事件不发生。有段时间造出几个散户明星,看他们那口气,乙木真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乙木有位亲戚97年上半年16元买了深发展,经常做得意状,现在,开始考虑要不要做长线了。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一次操作的成功,是运气使然,还是水平使然,交易系统,就是一道滤网,将我们的运气和不运气、股价运动的随机性尽可能过滤掉。
(2)滤掉投资人的心理变化
由于交易系统的决策方法是一种简单明确的程式化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过滤的掉操作过程中的各种细微、复杂、易变的心理作用,从而有效地帮助我们战胜心魔。有位股民朋友告诉我:盘中现场做的买卖经常是错的,而前一天想好的经常是对的,他分析原因在于:前者是右脑做的决定,后者是左脑的决定。是感性与理性的区别。这种心理变化如果被市场同化,这时候起作用的往往是右脑,其作用机制就象我们长途坐车一样,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小时的生物节律,目前,已经发现多起火车上的神经错乱现象了。
五、一种庙算
股市与战争之间有诸多相似之处,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将庙算作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问题先提出来。那么,我们在股市里怎么庙算呢?乙木个人的体会是:很多时候只是一种模糊的多空力量的对比和心理倾向的强化与弱化。为什么那么多人听那么多的股评,真的是要博采众长吗?不是的,是为了获得某种支持。但是他们往往以为这就是在进行庙算了。
一个交易系统经过多重的检验,就事先决定了不同交易机会和交易规则的胜率,这才是真正的庙算。虽然它也会有最大连续失败次数、有集串现象。但长期下来,多次重复,交易的成功频率和盈利的期望值是稳定的、先验的。这不正是战争中的庙算吧?
孙子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不就正好对应于上面所说的两种庙算吗?
(全文完)
工具箱
【 · 发布:方针 2001-02-06 10:06 】
乙木好:
过年不在家里好好享受,又弄出如此高深的学问,佩服佩服!
工具箱
【 · 发布:乙木 2001-02-06 10:54 】
过年在家看别人写的好书,不是最好的享受吗?方针好!
说老实话,自从仔细地读了这本书后,好像对股市才有点入门的感觉。乙木准备花大力气,好好地把自己的投资理念、经验、感觉,从系统交易方法的角度重新整理,设计出一个什么什么系统来,以后的事,就交给电脑了,有空就教教方针学英语吧,赚点这厮的小钱,老弟,我可是做过TOFFLE听力课教师的哟,两次在54以上,险些去做枪手,后来想想,违法的事能不做就尽量不做。怎么样?哈哈。
工具箱
【 · 发布:方针 2001-02-06 11:11 】
那就先谢谢了!没想到您的中文好,英文也好.可惜我家兄弟及其媳妇中有五位博士,还用不着在这上面花钱.姐姐和姐夫也算是老老外了.西西......
波涛的观点很好,您的悟性更好.祝您成功!
工具箱
【 · 发布:在线网友 2001-02-06 11:25 】
乙木兄:此书有否给出交易系统?
工具箱
【 · 发布:乙木 2001-02-06 11:34 】
波涛说它自己设计有很好的交易系统,并经过几个市场包括指数、个股、外汇、商品的检验,不过它并没有给出自己的交易系统,只是说该系统兼顾了趋势跟踪与反趋势操作两种主要的价格分布状态。
一般说来,这是一个人和一个公司的最大机密,象指南针、邦民等不错的系统,核心机密都不会轻易公开。
不过我觉得,有人能将这种方法和思路整理出来,让我们在黑暗中摸索时少走一点弯路,就很可满足了。(据某著名人士说股市里所有的人都是瞎子,能做独眼龙已经是最大的幸福)
工具箱
【 · 发布:老枪 2001-02-06 11:55 】
乙木新年好!
是否成立一个研究所?我入股。
工具箱
【 · 发布:乙木 2001-02-06 12:34 】
老枪新年好!
如果真要开发出一个有价值的交易系统的话,它需要三方面的人员:一、市场人士。对市场有相当的经验,包括分析和操作经验以及对市场的深刻认识,如乐趣、老枪兄等。二、统计类人员。三、计算机人员。乙木悔不该当初读书时东搞西搞,统计学没学好,早年的一点程序设计知识早已过时,后来进入windows时代就更难了。
一个在这三个方面都很全面的人是不多的,所以才会有波涛先生的这本书,因为他自己就已经齐备。不过,找一帮人凑起来,还是可能的。
但真正成功,是一件很难的事。能不能成功,那就只能是时也,命也,运也的问题了。但是我们可以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一不小心,瞎猫撞上个死耗子也难说。
工具箱
【 · 发布:李土 2001-02-06 15:46 】
我也苦读了一周这本书,咋写不出这种东西来,唉。
不过给我打击比较大的是里面认为新上市股票没法应用交易系统,前面还想过做一个新股开盘进第二天出的东西,看来每天只好继续看招股书定价,然后贸贸然“碰运气”啦。
工具箱
【 · 发布:乙木 2001-02-06 16:32 】
李兄:
如果实在要做一个新股首日进货的系统的话,乙木建议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大盘走势,如果能预测到大盘当天是上涨的话可大大增加成功率,二是新股走势的循环周期,即设计一个新股走势指数,只根据上市首日的升跌情况,变换出一个指数来。两者结合,可能能设计出一个好的东西来,不过,要经过大样本的检验哟。
工具箱
【 · 发布:frankie 2001-02-06 19:25 】
看乙木兄的文章要看三遍才有个轮廓,再看三遍才敢说话
我的心理关过不去,这是要想个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是时间不够用。但是如同瞎子摸象一般,我的想法还只是零零星星,散落一地的珠子和石子,正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对照缺失哪些?哪些是错的?哪些需要再深入?好在有先生,不言小谢。
先生的思想哲学让我迷惑,因果关系难道不是一切科学成立的基础吗?在纵横看到有位指出热力学理论是唯象的但同样是科学,以此说明不能用因果研究股市,可是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比之热力学理论更为复杂,而迄今为止我们的理论不就是着重于解释这一切背后的原因并用他们为自己服务的吗?热力学是唯象的或许是因为以我们现有的知识无法深究其原因呢?我是学文的,不懂那些理论。不过因果关系竟不是研究事物的方向实在是出乎意料,不能不问。以经济增长率8%就说必定是牛市毫无疑问是错的,但这并不能成为股市运动的原因不在整个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离开经济谈股市,通过股市变化的表象来看市场将来的方向,通过大量的统计结果发现表象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并不能解释他们之间为什么如此作用,要解释这些还得探究背后的原因呀。只有知道了这些原因才能在将来因环境变化表象与表象之间的联系会有怎样改变而不必等到新的统计数据结果出来。
请问该如何发现和分离价格运动的非随机性波动?
您说“有足球场那么大的超级计算机,已经可以对股市和天气进行“白箱化”模拟了”我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请问先生白箱化模拟的依据是什么?竟有那么多的计算,我得考虑我的模型能不能实现了。
还有集串现象是什么意思?我不懂
老实说我不敢指望运气,不过这是废话,且待基本的搞定再来探讨运气这种偶然事件吧。
工具箱
【 · 发布:乙木 2001-02-07 09:30 】
frankie: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当时猜你学九十年代以后的经济学出身,看来没有白猜。
波涛先生在这本书中讲到,他本人的思想方式发生了两次痛苦的转折过程,一是从理论角度转到市场角度,二是从市场分析角度转到实战操盘角度。请你注意:他用的是“痛苦”一词。
这三件事情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别是如此之大,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从经济理论的角度出发,从理性人的假设出发,经济学对证券市场得出的是有效市场论和随机漫步理论,它的投资理念是:超越市场是不可能的。最好的投资方式就是将钱放在指数型基金中分享经济成长的收益。什么选股、选时都是徒劳的。
这是一种世界观的根本性差异,因果决定论的失败在于:一、在微观世界,就如你所说的的热力学吧,微观气体分子作的是布朗运动,它只有统计学性质,已经失去了牛顿力学的决定论。然后,宏观上温度这一概念还是会出现,它代表的是统计意义上的各微观分子的运动速度。到了量力世界,牛顿力学已经不能解释,科学史上发生了一场最伟大的争论,是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关于这个问题根本分歧的。长达四十年之久。目前看来,事实已经越来越对爱因斯坦不利。因为在量子世界里,我们所得出的结论,需要观察者的参与,或者说: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由我们的观察方式所决定的。最著名的例子是关于光子的波粒二相性的实验。
就说天气预报好了,最科学的天气预报不能说明天是雨不是晴,而是说:降水概率是多少。
因果关系模型,是我们多数人的思维方式,它无非是构造一个函数,由几个变量和常量决定。比如经济运行状况与股市之间的关系啦,金融情况啦。对于这种思维方式的最漂亮的反击方式是混沌理论。
在用超级计算机对天气进行模拟中,会出现一个有意思的“蝴蝶效应”,佛罗里达的一只蝴蝶振动一下翅膀会导致墨西哥的天气发生变化,这是因为一个气象学家对天气进行模拟时,有一次偶然将小数点后的数字由5位变成了3位,结果发现模拟结果到了一定时间后就会出现反相。已经不呈同一步调了。就是说:微小的量的累积可能使复杂系统的性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所谓白箱化模拟,就是试图从系统的微观意义上构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从而对大系统进行模拟。你知道现在的经济模型是用统计学进行模拟的吧?如果要白箱化模拟的话,它的基本变量就必须是:个人、企业、政府足够大的数量,然而是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得出经济系统的性质。
混沌学之所以会大行其道,跟系统的复杂性关系很大。最通俗的说法就是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这首先就让我们试图构造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图象方面呈现一种模糊和混沌现象,因与果又互相作用,最后已经分离不出这种简单的因果关系了,再加上微小的量的变化的累积就可以使复杂系统的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你说,简单的因果关系模型还能解释吗?
乙木自己对混沌理论、量子逻辑还未下够功夫,还要找几本书来看。但是,对因果决定论的思维方式还是有些感受的。一直想写一篇关于这方面的东西,因为觉得下功夫不够,没能写出来。有机会的话,再说吧。
工具箱
【 · 发布:frankie 2001-02-07 12:50 】
乙木兄好
还是不明白,不过先请原谅我自小好问问题的偏执,问问题时就看不到先生。
就说天气预报吧,天气预报是建立在气象理论的模型上,通过这一模型反过来检验理论的正确。在模拟时会发现存在蝴蝶效应,但这正说明用已确定的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理论是解释天气变化并预测天气变化的工具,而不能否定天气理论对理解解释天气系统根本方法,蝴蝶效应的存在只能说明我们的天气理论的理解还只在量上一定程度的理解,还不能深入解释这一量的微小积累怎样作用的,从过去的发展看我们从非常有限的了解各种天体现象的作用原理并形成粗略的模型到模型逐步完善越来越逼近现实,本身就是用各种数学关系再现天气运动作用的过程。其实混沌理论本身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的----当然这是我的臆测,我尝试过理解气象理论,当然极其粗浅,就我理解他仍然是因果论的。牛顿力学不能解释量子世界,不过经典物理理论描述的世界不正是量子世界的一个特殊情况吗?只是因为他离我们最近,最先认识,而量子理论是站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是由现象入手深入背后探究原因,我的物理仅限于科普知识,说的不对,无论哪位见到,还请无情指正。而先生所讲的白箱模拟不也是这样来进行分析的?如果我理解的没错的话,还有不知道模拟结果怎样?
好象有一个问题需要先弄清,我理解的因果决定本身包含了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以及因果互换和因因果果相互作用,不知道和先生理解的是不是一致?
我想我尝试的方向其实就是对市场进行白箱模拟,用一个经济计量模型来分析市场。
工具箱
【 · 发布:乙木 2001-02-07 14:54 】
因果论仍然存在,但它属于一种归纳逻辑,是一种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就好比掷骰子,你说掷骰子,事先能说一定是出来几点?比如我们说,天气跟气压有关,于是我们去探讨气压与下雨的关系,但又发现与温度有关于是去找与温度的关系。我们能否得出气压低就下雨的结论呢?不能,可能只有50%概率。所谓归纳逻辑,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现在问题是:在前提本身是不确定的,那么,结论显然是不确定的。最终,凯恩斯将它理解会一种相似性。
从微观角度出发的白箱模拟,难以解决的是混沌问题,即蝴蝶效应,据说,现在超级计算机也只能预测三天的股市走势,跟天气预报是一样的,超过三天,蝴蝶效应将可能使它反相(趋势发生改变)。既然一个微小的扰动都能使系统性质发生大的改变,你说这系统还有实用性吗?目前对于自然系统的天气,人类只能做到短期预测80%的成功率(当然是统计检验),对于以人类为主体的股市而言,就更难了。
工具箱
【 · 发布:frankie 2001-02-07 16:17 】
白箱模拟是从微观角度出发?它不考虑宏观变量的变化?我想象不出。再详细说一下好吗?
还有天气预报,在我印象中现在的天气预报已经能对未来六个月的天气进行预测----或许是六个月,我不确定,现在也无从查找,不过应该是进步了吧。气压低和下雨有联系,不过其中作用的过程还是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说涡旋内的锋面,冷暖气流的交汇,水气的充沛程度,还有温度等等因素。江淮气旋移动到东北会带来大量降水,可是鄂霍次克低压带来的更有可能是降雪,当然这也和他们最活跃影响东北天气的时间有关。既然前提是不确定的,我们就应该努力明确这些不确定的前提,气压和降水的联系就应该通过找出降水的作用机理来确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事物----而不是仅仅通过以往频率的总结来判定将来的概率。说到这里好象其实我们是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个命题,其实我同样是承认结果是不确定的,只是我认为我们能够做到不断逼进这一结果。
至于前提的不确定,依我愚见,从数学到物理学,每一次飞跃都是通过对一个理论的质疑,尤其是对它存在的前提的质疑和确定细分取得的。掷骰子的问题,我不知道实际情况,不过能不能有人通过不断的练习掷出自己想要的点数?即控制出手时骰子的受力并判断骰子在旋转中受到的作用力。仅是想法,荒谬之处先生海涵。
并不是想和先生辩,只是思维难以转弯,而理越辩应该越清,请先生别顾及我的脸面,我早已把它扔到马路上晾了两三天再捡回来的。
工具箱
【 · 发布:乙木 2001-02-08 09:01 】
天气预报问题,比如我们现在想预测一次台风,这多象一次股市里的井喷行情啊!现在,2月份,你预测得了吗?但是从气候角度,台风多发生于夏季,7、8、9月,这是大的,长的循环周期。至于哪一天会发生,气象学的回答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知道?当夏季热量在赤道附近(对于中国来说是菲律宾洋面)累积,最后形成明显的低气压时,气象部门从卫星上“看”到了它,(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然后当它逐渐形成,并开始运动时,我们就开始预测它的“走势”了,偏东的话,会到日本、台湾,中路浙江,西路两广。这个对应于股市里的板块,涨是涨了,但不知道哪一批股票会涨。当然运动越接近预测的准确率越高,不过这时候还是有蝴蝶效应会发生,微小的量的变化和累积会使得最后的运动轨迹发生较大改变。就像洋流的温度的轻微改变,会使全球出现灾难性气象频繁一样。现在,还是那个问题,现在是二月份,我们怎能知道今年福州会有几次台风,每一次的具体时间和强度呢?
掷骰子问题是指,六种可能性内有对称的同时出现的机会,因此决定性意义上的每一次出几点是不知道的,只知道大量掷,每个点的出现频率是六分之一,就象我们知道气体的温度而不知道每个分子运动的轨迹是一样的。
所谓白箱模拟,不同于计量经济学,在股市中,至少要设定1000个以上的投资者,再对它们的行为建立固定模式,然后互相作用才能构成宏观市场行为。一般的模拟方法,如股市里的技术分析、经济学中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是一种灰箱模拟,不涉及到单个个体的行为,只涉及到一群个体的统计行为,然后再变成宏观行为。
乙木多年来受到牛顿因果决定论的毒害很大,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思考,这些认识也不一定对,不过,在论坛上辩论和争论都是有益的。
工具箱
【 · 发布:学习实践 2001-08-03 18:38 】
终于找到知音了!!
波涛的书看了不下10遍,改变了我的投资生涯!现在交易系统构建小有成就,去年以来经历市场检验,达到预期成功率。愿与乙木兄交流!
工具箱
【 · 发布:天使 2001-08-03 19:57 】
楼上的先生,能否告诉关于波涛先生的书名及什么出版社?谢谢!
工具箱
【 · 发布:自反而缩 2002-02-04 19:38 】
有三了,把一翻出来先
工具箱
【 · 发布:9899 2002-02-04 19:53 】
计算机专业出身,93年作为沪市出市代表,96年至今主要职业做一家金融机构的统计分析工作,能为乙木先生一用么?
工具箱
【 · 发布:乙木 2002-02-05 09:22 】
9899兄:
yimul@163.net
工具箱
【 · 发布:系统交易方法 2002-02-05 09:45 】
读波涛的书是几年前的事了,我是先开发了交易系统,悟出其中道理,然后读了它的书恍然大悟,,,并向波涛亲自请教过,现在我开发的交易系统已经好了,不过是适用于全球市场的,,如果有兴趣可来我们论坛聊聊,,论坛地址你可以问莫大......
工具箱
【 · 发布:吴道子 2002-02-05 09:49 】
~~~~~~~~~~~~~~~~~~~~~~~~```
工具箱
【 · 发布:inout 2002-02-05 10:35 】
主帖:《系统交易方法》读书笔记(一)交易系统 闽发论坛-->公共论坛
【 作者:乙木 发帖时间:2001-02-06 08:42 EMail: 】
《系统交易方法》读书笔记(一)交易系统
乙木在闽发在线与网友言谈中多次提到《系统交易方法》,并将它推崇为国人写的最好的股市书。利用春节长假,读了第三遍,现将一些心得整理出来。推崇的原因主要跟自己有关,记得自己在97年就在日记中多次写到: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操作系统。后来专心研究股市,在研判大盘的《太阳读盘系统》完成后近两年的时间里,发现自己仍然未能确定明确的买卖点,如果早一点看到波涛先生的书的话......
【 作者:乙木 发帖时间:2002-02-05 09:22 EMail: 】
9899兄:yimul@163.net
时过境迁,事易时移,乙木有幸见证了计算机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对它的飞速发展感受很深。
易变的岁月,不变的执着
生活数字记录
工具箱
【 · 发布:乙木 2002-02-05 10:43 】
谢谢这位老兄提醒,刚好一年时间。
不过俺仍然没有开始研究交易系统,尤其是基于中长线交易的交易系统,我准备研究基于日内交易的交易系统,目前在做市场观察与市场理解方面的工作。系统交易的原理本来是想告诉我们明明白白地赚与亏的,但如果是一个黑箱系统,它依然不明白,基于理解基础上构建,可能会明白一些。
工具箱
【 · 发布:系统交易方法 2002-02-05 10:56 】
研究国外期货多个品种的心得是,,一至两年内一个市场只要能抓住一次大的趋势足以,,,交易越多,,失误越多,,心态也会坏掉,,到头来,,发现还是做趋势,,才真正能赚到钱..
工具箱
【 · 发布:大老千 2002-02-05 11:07 】
系统交易方法 所言极是!
小资金的交易系统比较简单,大资金要考虑市场规则,进出的难度!系统成本等等,比较复杂!
楼上各位的探讨立论太高!交易系统的建立可用一定的操作手法进行胜率平衡!该书老千也多次拜读,同样适用于赌博业!哈哈
工具箱
【 · 发布:乙木 2002-02-05 11:08 】
关于做大趋势还是做小趋势的问题,乙木在交易系统之三中,有比较详细的讨论。
工具箱
【 · 发布:系统交易方法 2002-02-05 11:15 】
当然应该适用于赌博:我的理解是:1. 赌博是盲目的、无目的的下注行为,无法评估每次下注行为的胜算概率.也就是说不能掌握胜算.
2. 投机是在能充分评估每次下注行为胜算概率的基础上,进行的博弈行为.也就是说能够掌握胜算.
3. 以上两者仅在概念上有差异,是不分场合的,如果在赌场中,能够掌握胜算,就是投机行为,如果在金融投资市场中,不能掌握胜算,就是赌博行为,实际上在股票市场中大部分人一直在进行着简单的赌博行为,所以几乎每个人都有赢利的记录,但这并不能代表他能够长期持续性的获利.
工具箱
【 · 发布:乙木 2002-02-05 11:18 】
请问系统交易方法:
目前在国内,怎么获得境外期货的完备数据,比如,历史和现在的分笔恒生指数期货与现货、成分股的数据?
工具箱
【 · 发布:系统交易方法 2002-02-05 11:24 】
我用的是原来做期货时期货公司的建功盘后系统:现在的方法是把雅狐网上的历史数据转换成分析家格式或把期货公司路透的历史数据转换过来,,我可以给你一些全球指数的数据和日元欧元等数据.
另外,,你只要能高到EXELE格式的数据,,我就可以把它转换成分析家的格式..
工具箱
【 · 发布:闲逛 2002-02-05 18:09 】
www.tickdata.com 每只375美元 全球期货分笔4500$,最早到74年,没有恒生的
tradestation 本来可以下载11个月的分笔数据
免费的:正在搜索中 :)
工具箱
【 · 发布:tqwzj 2002-02-23 22:06 】
系统交易方法,请问你的论坛地址是什么?
工具箱
【 · 发布:吴道子 2002-11-25 17:10 】
``````85分。
工具箱
【 · 发布:楠柯一梦 2002-12-24 22:47 】
天下第一笨+白痴于圣诞平安夜到此一游!!
工具箱
【 · 发布:卖数据的丑女 2003-03-17 15:53 】
我老师叫我来学习
老师没看懂
工具箱
【 · 发布:frankie 2003-03-17 17:59 】
是从这里开始学习尝试第二层的
工具箱
【 · 发布:wanghu 2003-06-08 14:46 】
读书、读一木的笔记,都有收获。好象一木最近的文章少了。
工具箱
【 · 发布:大严 2003-06-08 15:17 】
乙木 读书笔记 类贴子 很好 有空慢慢看
工具箱
【 · 发布:jjqq 2003-06-08 17:30 】
我也正在读,并整理中。
工具箱
【 · 原创:忘股 2004-03-16 00:35 】
好贴要读!
工具箱
【 · 原创:忘股 2004-03-16 00:38 】
《系统交易方法》成书的时候,作者是书生多于战士,它的观点依然是一个学者的观点。以上诸公谈论的也依然在理论上的学者的观点圈子里。
工具箱
【 · 原创:cyqq 2004-03-16 09:20 】
交易系统好弄,一套好的交易平台软件难求啊。国内的分析家的交易系统实在不行,选股系统还不错。投资家我又用不惯,哎。
工具箱
【 · 原创:cyqq 2004-03-16 09:25 】
一套完整的好交易系统我理解应该是按信号买卖进出,稳定获取利润,其中关键就是仓位管理和止损和止赢,这点国内哪家软件完全做到了?
工具箱
【 · 原创:乙木 2004-03-16 09:29 】
cyqq 兄好:
别说风险管理,系统测评这一块了,就算分析家,用它来作一个选股系统来做买卖点的研究,也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前分析家系统”,就是用来研究:选股器、买卖点是如何寻找的。
俺认识一个老兄做这些工作的,他说:风险管理系统,卖不出去。
不能怪做IT的哈,他们需要一定的市场容量的。
工具箱
【 · 原创:@眼者心之机 2004-03-16 09:55 】
好的系统实质上是一个解决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变策略的集合,人的因素要大于系统是否机械化。
工具箱
【 · 原创:菠萝蜜多 2004-07-08 20:46 】
顶顶新:)
工具箱
【 · 原创:cutloss 2004-11-15 20:40 】
Ok, thanks
工具箱
【 · 原创:一帆孤行 2004-11-16 02:20 】
这是一篇好帖子,谢谢作者,也谢谢楼上的把它翻出来。
我自己针对上证指数做了一个TTT/LDSD交易系统,用于未来可能的指数期货炒作。自己先开始没有看任何关于交易系统方面的书籍,不过,在我对TTT/LDSD交易系统进行系统分析优化完善的过程中,实际上几乎完全是按照主帖上面所说的进程工作的。
首先,发现某种市场迹象表现,可能会体现大盘后市的趋势。就一般情况下看,大盘后市趋势,几乎没有任何办法预测,最好的均线K线形态之后,可能出现大跌,最不好的均线K线形态之后,可能出现大涨。不过,仔细观察,也是碰巧,我发现个股TMT指数在个股LDSD指数上加权统计的结果,可能能够显示出大盘后市趋势的最大可能性。从理论上解释,那就是说股市市场高低位风险可转移性,决定了大盘后市趋势的最大可能性。
然后,我建立了自己的TTT/LDSD交易系统。最初是很简单的统计计算方法,得出一个TTT/LDSD指标。当TTT/LDSD指标由负数扳正,我就认为大盘后市看涨;反之,如果TTT/LDSD指数由正转负,我就认为大盘后市跌。做指数期货,那就是买多认购,和卖空沽出。
不过,这才是工作的开始,后面就是对该系统进行系统分析。我当时就有了市场分析和系统分析的概念了。市场分析就是分析推测市场大盘及个股的后市涨跌,并且总结这方面的方法,目的就是预测大盘及个股后势。而系统分析则不同,它不是以预测市场为目的的,而是以发现、验证、完善、修正、验证、检测自己的交易系统为目的的。这个工作是很繁重的,而且还不知道是否有结果。我最初从2001年8月开始,实质性工作从2003年初开始,直到现在,几年时间里,就对我的TTT/LDSD交易系统进行着这样的工作。包括TMT指数的选择修正,包括LDSD指数的选择修正,包括TMT指数在LDSD指数上的加权参数,还有每日TTT/LDSD指标及其平均化处理,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样,通过TTT/LDSD指标的结果,对以往的大盘指数运行情况进行测试,测试的结果就用于修正自己的TTT/LDSD交易系统的指标参数。不过,最重要的是,对大盘上证指数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实盘模拟测试,以图验证这个TTT/LDSD交易系统。
从2003年3月17日开始,我正式使用TTT/LDSD交易系统对大盘上证指数进行实盘模拟测试。按照每日大盘收盘指数作为交易价格,盘中指数变化也考虑止损问题,但不考虑正常交易。测试结果,使用1.60%的止蚀单方案,按照收盘价格成交,考虑盘中止损情况,至今:盈利点数和亏损点数的点数赢亏成功率71.3%。我认为这个结果还是不错的。以后如果国内的指数期货发行了,我一定会参与的。
而且,通过对TTT/LDSD交易系统进行测试,这个过程中,我还学到了很多。例如资金管理,为什么要限制资金投入比例?因为即便成功率达到70%,如果没有资金投入限制,也可能亏损甚至亏光。止蚀单的重要性和止蚀单额度的设定问题,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止蚀单可能造成的误操作以及解决方法。大比例盈亏和小比例盈亏,对整个交易系统成功率的影响。为什么宁可连续两次亏损10%,也不要一次亏损20%?很多人看来,连续两次亏损10%和一次亏20%似乎一样的,其实本质不同。还有,为什么说止蚀单也不能够完全避免重大亏损,只有限制资金投入比例才是限制亏损的根本方法?人为因素,在系统交易中,没有起到任何积极作用。小额度的亏损,比不炒作更加显得成熟并增加稳定性。为什么说60%的点数盈亏成功率,是一个交易系统生存的最低条件?为什么要快乐而积极地执行止蚀单,虽然止蚀单止损总是亏损的?等等这一切,如果没有TTT/LDSD交易系统的测试工作,我绝对想不到,想到了也不会理解的。
而且,任何一个交易系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未来也可能因为实际情况的变化而需要做些修正和完善,因此,对交易系统的测试验证工作,和使用它进行炒作的工作,其实一直是同步进行的。在我的TTT/LDSD交易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验证工作中,就是使用了大量的统计工作,当然,这些工作必须使用计算机。我主要是使用EXCEL电子表格,文件长度达到17M。虽然交易系统的统计工作必须由计算机完成,但是,交易思想理念以及参数的设置,还得靠自己。在交易系统里面,长期测试使用的结果,成功率就基本上固定下来了。这个时候,有亏损的,就意味着总有盈利的时候。所以,运气确实不是决定性的。决定性的是自己要能够在“运气”不好的时候保存实力。我为什么要求自己快乐地执行止蚀单?就是这个原因。70%的成功率大致心中有数,那么,一旦亏损30个点,理论上就可以期待盈利(当然只是期待)70个点。于是,30个点的亏损,如果止蚀单的执行能够避免10个点,也是成功呀。我也曾经使用过个人“分析判断预测”的方法,来干涉我的TTT/LDSD交易系统的买卖操作,结果发现,个人“分析判断预测”的介入,造成的盈利增长还没有造成的亏损多。所以我意识到既然交易系统做成了,那么,就要按照交易规则来炒作。
我的交易系统,完全统摄于统计模型,有技术分析的成份,也就是技术分析结果的综合统计,没有任何基本面分析。这样可能显得很不全面,不过,这样也避免了所谓的基本面分析可能造成的差错。在交易系统中,成功率是最重要的。成功率达到60%,这是一个交易系统的最低要求,如果低于60%,那么无论什么样的资金管理风险控制交易规则,都不可能导致成功。交易系统的试盘测试中,我发现,一次大的赢利,是很令人高兴的。不过,不能够追求,这是市场对交系统的肯定的结果,而不是我能够追求的。而一次大的亏损,往往却是很严重的。为此,止蚀单在任何一次交投之后,就要立即跟上。宁可误操作而触发止蚀单最终丧失一次盈利的机会,也不要在大亏损面前死扛。任何一次交易,不管是盈利还是亏损,不管是大盈利还是小盈利,其实对自己的交易系统来说,都是一次满意的工作。没有哪一次特殊一点。我的任何一次交投炒作,都不能够保证是盈利的,但是成功率的统计验证测试结果,给了自己信心。于是,按照交易系统来执行炒作,就是自然的没有多大的心理障碍了。
我以上的体会,都是在我自己的TTT/LDSD交易系统的时间测试验证工作中的体会。今天看了主帖,发现我的体会,居然和其内容很吻合。发点感慨。这些,可能也是一个人对交易系统进行探索的必经之路吧,否则,我的感慨和主帖内容,怎么就那么吻合。
工具箱
【 · 原创:学问 2004-11-16 15:15 】
时隔近4年,好贴,好贴 |
-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