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底部一般被认为是低风险区域,但许多投资者越是底部越亏损的事实似乎与之相违背,且成为了一个颇为荒诞的股市怪圈。底部区域是否真的低风险?中国股市目前还没有做空机制,股市中所有的投资行为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一条原则:“低买高卖”,所有的投资者都是以低买高卖做为获利手段。买的价位低就等于已经成功了一半,如何成功的选择市场底部介入是每位投资者积极追寻的重要操作技巧。
但什么是底?有的投资者认为最低价是底,还有的投资者认为行情发生反转的拐点位置是底。实际上,所谓的“市场底部”不是最低价,也不是某一个时点,现实的底部是指的一个低价区域。如果将抄底的投资行为理解为是对某一具体时点地追求,并且一心一意地寻找这种“底”,那么,这位投资者必将面临两种结果,一种是过早的抄底而被牢牢套在漫漫熊途中,另一种是错失最佳的机会而只得追高。
一般所谓底部的低风险是指,在这个相对低价格的区域,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相对降低了。所谓系统风险,即不能通过分散投资加以消除的宏观系统风险。股市中的暴跌,通常是所有股票的整个股市不论股票优劣普遍暴跌,这是系统性风险的表现。而到了相对的底部区域,这种普遍暴跌的几率减小了。但是,由于底部区域临界关口,博弈格局的复杂化激烈化,非系统性风险,即个股存在的不同于整体市场的风险,和投资者个人策略和操作不同带来的个人投资风险,不仅没有减少,有些还更为加大了。
长期底部八个特征
一、普遍亏损。长期底部的最鲜明市场特征是十分萧条,亏损面非常大,不仅仅是股民亏损严重,而且券商的亏损也十分普遍,部分庄家和私募资金因为时间成本的压制导致资金链断裂;既使是股评也不愿唱多,反而一再声明:“熊市不言底”。
二、非理性下跌。股市已经经历过深幅下跌,各项技术指标已经严重超卖,持股的投资者接近全面亏损,市场中几乎不存在做空动能。可是,股指却在没有做空动能的情况下,能够连续性大幅度的跳水。
三、投资者丧失信心。市场参与者基本上已经丧失信心,投资者大多如惊弓之鸟,稍有获利就立即了结。并且在市场中熊市思维十分流行,往往对政策面的利多和市场环境的转暖视而不见。
四、恐慌盘蜂涌而出。长期底部形成的最重要标志,是恐慌盘是否能涌出。恐慌盘是空头能量的集中释放,只有恐慌盘的大量踊出,大盘才会真正见底。
五、个股走势恶化。市场中常常出现跌停板个股,成交量也会随着股价的下跌而趋于放大。
六、抗跌股的补跌。在绝大多数股票都已经深幅下调以后,前期一些表现较为抗跌的强势股也开始出现补跌行情时,恰恰说明大盘已经见到熊市的底部了。
七、彻底的破位。当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支撑位被轻而易举的击穿,这时候往往是投资者感到最恐惧的时候,可是,许多重要的长期底部恰恰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
八、融资功能的衰竭与消失。融资功能的下降往往会促使政策的取向朝着繁荣或发展股票二级市场方向倾斜。
底部区域更要采取谨慎投资策略,防范底部的风险
就目前行情而言,多数市场人士认同大盘应该处于一种长期筑底阶段,在这个阶段,因为反弹行情的不确定性,投资者该如何防范风险呢?
首先,弱市底部中宜保持镇定。在弱市底部中由于指数和股价的持续性下跌,容易对投资者心理产生不利影响,这时候更需要投资者保持镇定、沉着应变。
其次,要适时改变投资策略。在长期筑底的弱市阶段,投资者要改变以往在强市中的投资策略、方式和理念等,转而采用适合于弱市的投资理念。例如放弃强市中大胆主动出击的投资作风,转而采取谨慎的、有的放矢的投资作风;放弃强市中重视业绩的选股方式,转而采用重视题材的选股方式;放弃强市中以中长线为主的投资周期,转而采用以短线为主的投资周期;放弃强市中以基本面为主的分析方法,转而采用以技术面为主的分析方法。
第三,要重视投资亮点机会。在市场底部区域往往孕育着未来的“黑马”,投资者在规避弱市风险的同时,要抓住弱市中的投资机会。在大盘处于正常的技术性调整中,积极寻找弱市中的亮点机会,对一些股价不高,抗跌性较好,并有率先企稳迹象的个股,进行密切跟踪观察,等待大盘走稳后,再及时介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