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尖尖小荷

2004年12月14号周2上市公司与经济政策消息专贴,欢迎添加,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14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份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9%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66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3.9%。

    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202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4.7%;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763亿元,增长12.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106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3.6%;餐饮业零售额713亿元,增长18.8%;其他行业零售额147亿元,增长1.4%。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4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房地产业存在大量腐败

江南时报  

    国家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在12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房地产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纵论当前房地产“热点”问题,他指出,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总体上是健康的,总量基本平衡,市场供销旺盛,价格基本稳定,但是,部分省市、地区房地产确实存在投资开发过热,在土地开发、房地产开发和房屋拆迁中间确实存在“大量腐败问题”。

  高档住房销售不畅

  刘志峰指出,在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是地方投资过大,价格增长过快。二是部分地区房地产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一些地方大户型、高层建筑、高档项目销售不畅,普通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供应不足。三是住房供应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市场投入体系尚不能适应居民的住房需要,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保障制度还需要建立和完善。四是房地产市场运行、监管和调控体系不完善,市场行为不够规范,虚假广告、合同欺诈以及中介服务、物业管理中心的违法违规行为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部分地区发展“过热”

  刘志峰介绍,目前我们国家有少数地方房地产投资增长过快,土地供应过量,房价上涨也过快,确实有这个苗头。目前人民银行发布了有关文件,采取了包括加强城乡宏观调控,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增加土地供应量,加强土地价格调控等措施,相信中国房地产市场能够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要防范房地产贷款风险

  刘志峰特别指出,金融是整个经济发展的血液,房地产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同时我们也要防范金融风险。目前,从全国来看,金融对房地产开发贷款也好,个人住房贷款也好,都比较高,大概是30%至40%。就全国来讲,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占金融贷款比例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是比较低的。据我所知,发达国家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贷款占整个贷款总量的30%左右,我们目前全国开发贷款和个人贷款余额占整个贷款余额总量的15%左右。

  存在“大量腐败问题”

  刘志峰还指出,目前在土地开发、房地产开发和房屋拆迁中间,包括城市规划建设中间,有大量腐败问题,有些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中央政府、中央纪委对这个问题都十分重视,我们要加大查处和打击力度。一方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行业建设,同时对腐败分子、腐败行为给予打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4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审委酝酿再变革

证券市场周刊 李德林

    要真正对股票发行上市负责,发审委应该是一个权利与义务结合的独立主体

  12月6日,证监会发审委换届大幕重启,证监会公示了第七届发审委委员候选人名单。王小石事件风波未平,发审委换届备受瞩目。在39名公示名单中,无一证监会的工作人员入围。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规定,“发审委委员为25名,部分发审委委员可以为专职。其中中国证监会的人员5名,中国证监会以外的人员20名”。这是否意味着发审委将独立于证监会,股票发行将形成发行审核与独立监管两权分立的局面?“第七届发审委委员名单以公示为准。”对上述提问,证监会发行监管部的官员惜字如金。

  发审委换届或许是一系列发行制度改革的开始。第 7 届发审委委员候选人、北京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胡英之直言,约束发审权利是发审制度改革的关键。而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则认为,发审委独立于证监会只是发审制度的一个冒险的改良,将发审大权下放到交易所才是发审委最终的出路。

  发审委独立

  12月6日,证监会在自己的官方网站公示了发审委换届候选委员名单,第7届25名发审委委员将从名单中产生。这是证监会第一次对外公示发审委委员候选名单。引人关注的是,39名候选人来自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公司、基金、两个交易所、国家有关部委以及科研院所等单位,唯独没有证券市场的主要监管者证监会的有关人员。“这次公示的没有证监会的人员,是否意味着证监委会的内部人员不需要公示呢?”针对记者的疑问,证监会发行监管处的官员反复强调一句话:“第7届的发审委委员以公示的名单为准。” 种种迹象显示,在王小石事件之后,证监会有让发审委独立运作的可能,而不再派人直接进入发审委。 早在 2003 年7月17日,证监会第 36 次主席办公会议就全面讨论了发审委制度变革事宜,并审议通过《暂行办法》。2003年11月24日,国务院批准了《暂行办法》,证监会迅速组阁第6届发审委。在第6届25名发审委委员中,证监会上市部、国际部、法律部、会计部、机构监管部分别在发审委中拥有一个席位,证监会规划委还派出一名顾问担任发审委委员。“证监会那么多人在发审委,怎样保持监管的独立性?”韩志国认为,第一次公开亮相的第6届发审委改良并不成功。 “股票上市的利益主要在交易所,证监会无法直接享受股票上市的利益。”韩志国认为,证监会因此一直不愿意承担发审委的责任。

  “发审委从证监会独立出来,只是股票发行制度的改良。”韩志国对发审委的前途担忧。

  发审委出路

  “发审委独立,成为一种无主体状态,将是发审制度一次冒险的改良。”韩志国很担心,如果不为发审委找到一个承担责任的权利主体,发审委委员权利滥用、权利寻租的现象将加剧。韩志国为发审制度开出的药方就是将发审权力下放到交易所。“公司上市在交易所,利益被交易所享有,但市场从来没有看到交易所承担过什么责任,这是一种扭曲。”韩志国认为,证监会承担监管与发行责任,行政权力过大,在没有直接享受利益的情况下,过大的权力就形成了寻租的温床。 “股票发行问题的症结并不在发审委,其根本还在发审制度。”胡英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发审制度对于股票发行审核的提法就有问题,既然发审委是审核,从法律的角度讲,拥有审核权力的当事人与机构就应该承担事后的责任,可是证监会从来没有承担责任的先例,也就没有追究发审委委员责任的先例。胡英之认为,如何约束发审权力是发审制度改革的关键。 韩志国认为,发审委换届,证监会内部没有人进入下一届发审委,表面上看发审委独立了,实际上只是发审制度的改良而已,这种发审委与证监会简单分离,只能起到一时之功,不能起到长远之效。“发审委独立了,发审委能成为独立的权利与义务主体吗?”韩志国很是怀疑,作为监管者的证监会不承担发审委责任,分离后的发审委只是接受证监会的监管,这是发审委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分离出来的发审委不是单独的权利、责任与义务主体。“发审委由来自各领域的委员组成,每年换届,一旦出现责任事故,很难找到当事人承担责任。”韩志国认为,王小石事件虽然加速了证监会与发审委的分离,但是并不能保证第二个王小石乃至于第三个王小石的出现。 “既然交易所直接享受上市公司贡献的利益,发审委就应该交给交易所负责。”韩志国认为,一旦将发审权利下放到交易所,交易所就必须承担应该承担的审查责任,一改证监会掌权下的发审委无人负责的状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4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鹏证券证实:账户确实被封


  距离公司成立11周年庆典活动还有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大鹏证券曝出了公司委托理财账户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查封的消息。昨天记者从大鹏证券证实:公司委托理财账户确实被查封,但是个人账户没有问题。据了解,大鹏证券董事长徐卫国已经进京展开危机公关。
  客户为保全财产要求封账
  上周,大鹏证券一账户被深圳中级人民法院查封的消息在业界不胫而走。对此,大鹏证券昨天发布了一则澄清公告。但记者从头至尾也没有看到账户被封的澄清内容,只是强调:公司目前的各项业务和经营管理活动正常,重组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记者了解到,大鹏证券的委托理财账户确实已被查封。事件起因是,近一段时间有一些委托理财的客户出于资金的安全考虑,要求深圳有关部门对大鹏证券名下资产进行财产保全。
  记者昨天向大鹏证券位于深圳的总部求证,被告知了解事件经过的对外发言人刘家平不在公司。记者随后从北京大鹏证券方面了解到了一些情况。“代客理财账户确实已经被查封,但是股民的个人账户绝对没有问题,两个账户是完全分开的。”大鹏证券北京营业部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透露,最近确实有一些人担心,大鹏资金链真会如市场传闻那样出现严重亏损,企业债权得不到保护,因此要求深圳有关部门对大鹏证券名下资产进行财产保全,于是大鹏用于委托理财的账户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查封。该人士告诉记者,好多证券公司都是一方面对客户承诺很高的投资收益,而另一方面把客户的理财资金挪做他用,到期却不能兑付,券商在委托理财上的亏空就越来越大。客户出于资金安全的角度考虑,自然得采取保护措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大鹏证券是一家被国内证券界公认最没有“背景”、最职业化、最市场化的证券公司,眼下面临一场巨大的困境有点出乎意料,其实大鹏证券陷入困境,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据了解,今年早些时候,深圳证监局就进驻大鹏证券查过一次账。深圳证监局之所以要查账,主要原因是大鹏证券的股东向监管部门举报大鹏证券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深圳证监局最后并没有对查账的结果进行公示。深圳证监局一位知情人士在上周接受记者询问的时候表示,此事已经向证监会和有关部门汇报过,“不过问题没有那么严重,因此,没必要公布”。
  表面上看,好像随着查账风波的“了结”,大鹏证券可以高枕无忧了。不想距深圳证监局查账的事不过才几天,就有一纸诉状首次将大鹏证券陷入资金困境的事实挑了出来。由于大鹏证券涉嫌盗卖托管国债,一家深圳的房地产企业对大鹏证券提出了三项诉讼,涉及金额近6000万元人民币。据记者掌握的情况,此事到现在还没有解决。
  半年时间巨亏1.2亿
  大鹏证券有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公司掌门人徐卫国。11年前,白手起家的徐卫国以及他的另外九个毫无背景的创业伙伴,近似奇迹地打造出了一个大鹏证券,并且在几年的时间里稳固了江山。然而,似乎应验了一句老话“创业难,守业更难”。11年后,理财纠纷、人事变更等一系列危机开始困扰曾经创造奇迹的大鹏证券。
  2004年中期数据显示,2003年还盈利2000余万元的大鹏证券,转瞬成了亏损一族。具体的数据触目惊心,大鹏证券上半年营业收入只有1.19亿元,而营业支出竟然高达2.39亿元。在亏损券商名单上位列第三位。
  这1.2亿元的巨亏来源于哪里呢?知情人士分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受托资产上的损失或计提资产减值的损失。对此,大鹏证券北京营业部这位知情人士表示,国债市场的暴跌,确实让大鹏证券出现资金问题,今年一年的时间里,整个行业都在这部分业务上有亏损,只不过亏多亏少而已。亏损的原因并不复杂———券商违规挪用客户国债进行回购交易,套取资金,当国债回购到期时,券商又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如约清偿资金,回购交易面临失约,从而导致国债欠库。一般而言,这种理财的金额多则上亿元,少则上千万元。
  链接
  众多券商国债回购欠库
  监管层有点法不责众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一大批券商有欠库行为。如果只有少数券商存在国债回购欠库行为,交易所与登记结算公司可以毫不犹豫地执行《关于加强债券回购业务结算风险管理的通知》中“T+3”规定,即欠库第三日起,变卖回购违约券商其余证券类资产。但事实上,自从南方证券因欠库被中国登记结算公司拍卖50亿国债之后,公开信息中,似乎没有任何一家“问题”券商被“T+3”。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国债与股市同样萧条,如果马上清还,有券商会走上灭亡之路。券商是同业拆借市场中融资大户,截至今年3月31日,券商从国有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手中,融入短期资金2222亿元,占资金拆借总量的84.65%。一旦“逼债”过急,券商可能铤而走险,“拆东墙补西墙”,用银行的拆借资金填补客户国债,从而国债回购风险转嫁至银行。
  小资料
  大鹏证券大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全国性大型综合类证券公司。注册地深圳市,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截至2003年底,公司总资产82.84亿元,净资产21.32亿元,管理客户资产超过220亿元。国债回购交易就是指资金需求方以所持有的国债现券作为抵押,通过证券交易所向市场借入资金并按期还本付息的融资方式。

摘自:京华时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4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者可关注四类品种
  个股业绩浪行情将随着年报的到来而进入高峰期。未来几个月,将是成长蓝筹一展风采的时期。投资者在年末选股时,可重点关注以下品种:
  ■基金重仓的二线蓝筹股
  日前消息面称,年底之前将不发新股,但年后新股询价制度将开闸。该消息似乎在向市场传递一个信息:老基金之所以短线不作为、而新基金按兵不动,主要是将目光瞄准了新股市场。由此可预期,未来大盘难有太好的表现。但业绩好的个股抗风险的能力相对比较强,年报前后一般是其表现最好的一个阶段。
  众所周知,老基金近几个月有一定的调仓迹象,其对蓝筹行业的重新布局,将导致未来蓝筹股的强弱走势。而从近几周基金公布的数据来看,其持股比例总体波动不大,目前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持仓量均在60%-65%之间徘徊,这说明基金也非常害怕踏空。
  只是要注意的是,那些业绩增长预期下降的个股即使冲高也会遭到基金的集体抛售,所以对于业绩浪行情,目前投资者应主要把目光放在基金重仓的二线蓝筹股身上。
  ■股东人数集中的个股
  股东人数减少,意味着大主力的持股数量将增加,相应个股的未来走势结果不言自明。从第三季度季报看,其公布了一批股东人数大幅减少的上市公司,我们发现中小板和一些有成长潜力的电力、钢铁、酒类、机场等板块中的少数个股被主力大幅增持。
  以中小板为例,目前该板块的38家中小板公司平均每股未分配利润和平均每股公积金分别为0.84元以及2.48元,无疑为年报行情增加了卖点。实际上,凯恩股份等一批次新股也是基金青睐的品种,其近一季度以来不跌反涨,证明成长才是股价上涨的先决条件。
  ■年终重组股
  尽管现在很多重组股的业绩比起绩优股来要差很多,但题材是业绩变脸的最佳途径。综观前几年的行情,年终通常是重组股的天下,而且一批ST个股的涨幅通常要大大高于大盘的涨幅。投资者一般不用太在意其业绩,因为绩差个股通常会在下一年的三、四月份才出台年报,因此不影响头一两个月的行情。
  而今年市场又多了一个可供炒作的题材,这就是加入世贸组织三年后,一些行业将陆续对外开放,预计明年上市公司与国外并购的重组会越来越多,重组行情也将会愈来愈热。其实,重组题材对于绩优股而言也是一剂灵丹妙药,如最近长城电脑先是与IBM闹“分家”,后又牵手成立新公司,其股价也似过山车一般先抑后扬。
  ■高科技股
  近四年来,高科技股一直呈现持续的盘弱走势,很多个股的股价比最高峰时跌去了一半或三分之二以上。所幸的是,四年的风吹雨打使得高科技股的投资价值已经显现出来,目前很多个股正在营造一个大的底部,主力介入迹象非常明显。
  从多年板块轮动的经验来看,1996至1997年是绩优股的天下,1999至2000年则是网络股逞强,2002年又是蓝筹股成为先锋,2004年底重组股则开始独占鳌头。板块轮动总是从绩优到绩差循环往复的,所以目前高科技个股的这种筑底现象,显然是在为未来拉升打基础。
  同时,这类科技股的流通盘普遍不大,运作起来不需要很大的资金量,近几个月有望成为主力重点垂青的品种之一。
  北京首放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30 16:54 , Processed in 0.028162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