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往往“不聪明”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蓝色网眼
浏览:2336
回复:1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无数次商场上的大起大落,似乎都证明了这个朴素的真理——很多人,他们有着最聪明的头脑,有最敏锐的商业嗅觉,一拍脑子,点子就来……
但是,有了这些素质的人,却往往不是最后的成功者。
中国有句老话,叫“知易行难”,说的是懂得道理很容易,但实行起来却很困难。也许,美国著名管理学专家彼得·得鲁克说得好:“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果。”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谁会相信成功的人并不聪明?但事实真的如此。
智商并不高一筹
看看很多成功企业家的个人简历,你会发现,他们中间最多只有不超过10%的智商超群,其余90%的智商绝对就是普通人水平。但是,他们成功了。
而另外,我们也能够看到很多很多的聪明人。我们或许还能够回想起中国企业界一些流星般的人物,他们嗅觉灵敏,脑筋活泛,他们甚至可能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企业界最聪明的一类人。
比如说,他们能够在美国的“伟哥”尚未进入中国之前率先抢注中文商标并推出号称功能相似的产品,以此赢得市场轰动;他们能够迅速洞察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需要,精心包装各种概念性的保健产品并迅速形成市场规模,然后又迅速消失;他们也能够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招标会上豪情万丈,一掷亿金,然后仔细算计“奥迪”变“奔驰”的戏法。
但是,这些号称“金点子”、“白金头脑”的人物今何在呢?或者失败了,或者很失意。
聪明反被聪明误
其中原因是什么呢?中国有两句老话特别好,一句叫做“大道无术”;另一句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有一句话也很有意思,叫做“大智慧,小机谋”。
由于聪明,他们反而难以建立起优秀的管理,难以建立起持续发展的事业。这样的现实真的很难令人接受,而事实又的确如此。
因为聪明,所以总是耍弄聪明;因为心眼儿灵活,所以容易被新的机会诱惑,容易轻视扎扎实实的积累,容易忽视企业发展规律,容易放松系统的管理……机会是很多的,聪明人眼前总是五光十色,于是定力没有了,眼花缭乱了,最后栽倒在某个美丽的陷阱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