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4-12-9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晚上开贴时,很想把它转贴的帖子,最后没有贴上来,现在看看
亚洲需求将推动钢材价格回升
美国第四季度钢铁价格下跌7%至每吨50美元,不过预计明年第一季度钢铁价格将出现反弹,原因是亚洲市场需求依然强劲,以及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扬。
美国和亚洲的钢铁公司均已宣布将明年第一季度的钢铁现货价格提高2%至7%,而包括Arcelor SA和Corus Group PLC在内的欧洲钢铁公司则计划将2005年的合约价格提高20%左右。上海宝钢集团公司(Shanghai Baosteel Group)和台湾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teel Corp., 2002.TW, 简称:中国钢铁)也计划在2005年第一季度将现货价格分别提高6%和4.5%。
美国AK Steel Holding Corp.已决定从明年1月1日起将钢铁价格提高7%至每吨50美元。分析师称,这对于U.S. Steel Corp.、Nucor Corp.及其他钢铁公司而言是个好兆头,表明现货价格已经开始朝著此前的水平回升。
不过第一季度之后钢铁价格的走势前景依然很不明朗。中国市场需求能否保持强劲仍是一个疑问,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向美国出口的钢铁增加,且中国以及亚洲地区都在努力扩大钢铁产能。全球每年的钢产量约有10亿吨,中国生产和消耗的钢铁数量占全球总量的30%左右,到2006年之前,中国每年将新增钢铁产能5,000万吨。至少有两家日本钢铁公司称将在未来数月扩大产能,以满足日本市场不断增长的需要。
日产汽车(Nissan Motor Co.)上月宣布,其多数工厂将暂时停止生产,原因是公司无法获得足够的钢材,公司明年三月可能还会采取类似的停产措施。另外,Suzuki Motor Corp.近期也表示将降低部分产量,包括丰田汽车(Toyota Motor Corp.)和本田汽车(Honda Motor Co.)在内的其他日本汽车厂商也警告称,钢铁供应异常地紧张。
Nucor首席执行长丹·迪米科(Dan DiMicco)称,预计钢铁行业明年将会有强劲的表现,但是否会强于2004年,现在作出判断还为时过早。
美国第四季度订单数量出现下滑,一些专家暗示,对汽车和设备等耐用品的需求已经开始减少。最为普通的钢铁产品热轧盘圆9月份时美国市场的现货价格达到了每吨750美元的高点,但11月降至每吨700美元;同期另一种常用的钢材冷轧盘圆的价格也从每吨860美元跌至820美元,此类钢材主要用于生产汽车和洗衣机。即便如此,今年钢材的价格还是较2003年12月的平均价格上升了一倍多。另外,美国某些钢材的现货价格仍在继续走高,包括钢板、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等。废钢的价格也在上扬。
Bradford Research/Soleil驻纽约的钢铁行业分析师布拉德福(Charles Bradford)认为,第四季度价格有些回落,但将会出现反弹。
中国热轧盘圆的价格也接近每吨450至480美元的近年来高点,许多分析师认为2005年钢材价格将维持在这一水平附近。中国钢铁产出今年夏季一度放缓,但近几个月开始重新加速增长。中国9月份钢铁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4.1%,为自2月份以来的最快增速。不过,中国目前生产的多数都是低级钢材,而不是市场急需的高级钢材产品。
部分亚洲钢铁生产商近几周宣布提高价格,部分原因是他们自己所需的原材料价格也不断上扬。比如,炼钢用煤炭价格一度涨到了每吨100美元以上,而上年同期仅为每吨55美元或60美元。今年美国废钢价格也创下新高,目前全球废钢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Arcelor首席执行长多莱(Guy Dolle)近期称,欧元兑美元走强可能会导致明年欧洲进口更多的钢铁。他还对炼焦煤等关键原材料短缺表示担忧,这将影响公司在过去一年的产量。
虽然部分观察家预计活跃的需求将导致钢材在4月份涨价10%,但也有其他人认为钢材价格已经见顶,并将在明年下半年回落。Manufacturers Alliance/MAPI首席经济学家麦克斯特斯(Daniel Meckstroth)称,能源价格上扬、加息以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将会拉低钢材价格。他说,随著产需逐渐趋于平衡,钢材价格将会向历史平均水平回归。
伦敦商品研究机构CRU Group预计,中国今年钢材消耗量将以一位数增长,2002年和2003年这一增速均达到了30%。CRU的钢铁行业专家斯科特(Paul Scott)称,中国最早会在明年成为主要钢产品的净出口国,中国2003年净进口热轧盘圆630万吨,预计今年将净进口230万吨。
他说,如果中国再次成为净出口国,世界其他地区将不得不降低产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