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怎样从成交量的变化来捕捉买卖时机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方圆王
浏览:4698
回复: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实际投资证券买卖过程,如何研判买卖双方的强弱?投资者因此决定自己是站在买方或者卖方阵营,以便自己处于获胜一方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长期实践中,人们十分重视对成交量大小变化的研究,揭示交易过程中买方与卖方力量的增减,从而来捕捉卖卖时机.
实际买卖证券过程中,人们常立:成交量的变化领先股价的变化.对成交量的动向分析可以预测出近期股价或行情未来的变动,研究成交量的过程中,人们自然同时研究其对应的成交金额大小的变化.成交量与成交金额是不同的概念,证券交易的最小单位为1手,其中100股称之为1手,成交金额+股价*成交股数.成交金额与成交股数不一定成正比.这一点对成交金额动向分析时要注意.有时股价大幅上扬,成交股数下降,成交金额反而增 加,出现成交量未见放大有时甚至开始量萎缩,成交金额因股价上扬而大幅增加的现象,这种成交量与成交金额的背离往往意味着市场成交换手率与流入资金发生变化出现不良信号,值得投资者的警觉.提防行情可能发生的逆转.为了提高捕捉买卖时机的准确率,分析成交量变化时必须同时分析对应的成交金额的变化.
(一)地量意味沣底部出现,发出分批买入信号
当股价(或大盘行情)不断盘跌较长一段时间,市场出现价格下跌,成交量逐步萎缩, 反映市场抛售的投资者开始惜售,抛售力量逐步减少,每日成交活跃程度下降,部分持股者对行情下跌产生恐惧与悲观.当成交量越来越少,出现一段时间以来最低成交量,则意 味着市场该抛售的投资者基本上抛售完毕,持有的投资者要么深套--死猪不怕开水烫,干脆不抛,要么是坚定看好该股或行情的投资者.地量意味着卖方力量基本耗竭,股价(或大盘行情)将筑底回升.地量的出现是相对某一段时间以来的成交量变化而言,时间越长内出现的地量往往意味沣这个底部越大,发出的买入信号越可靠,获利的空间与机会越大, 时间越短内出现的地量则意味着这个底部为阶段性底部,发出的买入信号可靠性下降.
由于研判地量没有一个明确的数量标准,往往给投资者研判底部造成一些困难,有时市场下跌或调整行情出现地量之后还有地量.根据笔者多年在期货,股票实战交易经验总结发觉:当股价或大盘行情逐步呈价跌量宿走势.⑴成交量萎缩到高峰期的10-15%左右,90%以上可确认地量出现,成交量萎缩到高峰期的15-20%左右,80%以上可确认地量;⑵成交量萎缩到高峰期的20-30%左右70%以上可确认地量,成交量萎缩到高峰期的30-40%,只有50%以上概率确认地量;⑶成交量萎缩到高峰期的50%以上,基本上可认为地量还未出现.
行情筑底大幅上扬后再来看:地量一目了然,马后炮式的地量发觉已无意义,提高预先研判与及时识辩地量的准确率尤为重要,除笔者实战经验以供及时发觉地量做参考外,还可以借助以下一些特征来增加识别地量的能力.
⑴时间上来看:地量容易出现在从最高点下跌以来已持续8个交易日(或月),13±1个交易日(或月),21±1个交易日(或月),34±2个交易日(或月),55±2个交易日(或月)这几个时间之窗内.从这几年沪市大盘演变来看,有70-80%的地量出现在上述几个时间窗之内.
⑵成交量至少有50%以上的萎缩,才来谈地量问题.个股常常出现几分钟成交几手的低迷市况,甚至十几分钟才成交数手,出现买,卖难的窘境,这个特征越明显则意味这个地量越可靠.
⑶成交量大幅萎缩,K线图上出现小阴小阳的组合,每天波动范围不大,出现"波澜不兴"的局面,关心股市的热情降低,来到证券公司的投资者大幅减少,人气散淡意味成交稀疏.
⑷市场心理从观望逐步转向悲观,随着市况低迷,市场心理由悲观转向绝望,这种气 氛越浓,形成地量机会越大,底部特征越明显.
通过以上几方面因素的辅助研判,符合的因素越多,形成地量的机会越大,也就意味 着形成底部的机会越大.
近期大盘回落调整,沪市大盘在8月12日--8月19日,成交量大幅萎缩,其中沪市在8月13日成交量为近期最小成交量,深市最低成交量发生在8月18日.沪,深成交量与成交金额与高峰期相比大幅萎缩80-90%,沪市,深市成交最小值刚好落在从6月30日了高点下跌调整以来34±2个交易日的时间之窗以内,去年8月18日是最低点.今年8月18日是去年大底部的周年纪念日,近期沪深两市的阴跌令不少投资者悲观绝望,8月13日,8月18日是否为 地量,留待认真的读者结合实战自行研判.
(二)缩量阴跌筑底还是放量急跌筑底
成交量的变化完全反映在供求关系上,而供需双方的力量变化影响市场价格的波动,上一讲:我们着重探讨了成交量呈现地量时如何捕捉买入时机.实战交易过程中,有时却出现股价或大盘在下跌较长一段时间,突然放量加速大事民跌探底回升.这种地量之后突然增量下跌筑底的过程,就引发不少市场投资者关于是缩下下跌筑底呢?还是放量急跌才是筑底的两种观战本周不少投资者与笔者交流这个问题:到底是缩量下跌还是放量下跌好呢?
成交量是真实反映市场买,卖双方力量增减的变化.当股价或大盘行情从上升较长一段时间后开始下跌,这时成交量放大,股价或大盘行情下挫,反映市场抛售的力量加大,意味着市场持股者开始大量卖出,卖方势力大于买方势力,股价或大盘行情自然下跌,当股价反弹上扬时成交量却不见放大,反而萎缩,反映买方力量介入不多,只引发股价短暂上 扬,后市难以进一步推高股价.卖方眼见股价反弹无力又开始抛售,股价随着卖方力量转强而下跌.呈现明显的价跌量增,价升量减的不良信号,意味股价呈大跌小升的下跌趋势.任何高价位的增量下跌都可视为危险信号,反映市场大户或主力开始出现大量卖出.
市场开始由升转跌演变中,下跌时成交量大幅萎缩,出现成交量一天比一天萎缩,交 投一天比一天冷清,反映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市场普遍惜售,持币者观望居多,(由于下挡缺乏主动性买盘承拉)市场稍有抛单涌出,股价就下跌,给人的印象是市场疲弱,不堪一击,持股者持股信心就会受到打击,持股者悲观情绪就容易产生,特别是市场出现持续绵绵缩量阴跌时更加考验市场的持股信心与勇气.缩量阴跌往往下跌或回落调整时间比较长,卖方的能量逐步耗竭,这对性急的投资者来说是较大的打击,不烽性急的短线投资者往往被这种"钝刀割肉"式的阴跌搞得无所适从,常常被套后割肉,不甘心一俟反弹又买入,稍犹豫没出手反结束后又下跌,造成第二次套牢,多次套牢之后肉,对投资者的打击是很大的.绵绵阴跌,对绝大多数短线买卖的投资者来说是很难适应.对绝大多数短线客来说:往往希望干脆急跌,暴跌来代替缩量阴跌来得痛快,可惜影响市场变化的因素很多,行情很难按人们喜欢的方式来演变.
纵观近十年股市实际走势来看:每一次缩量阴跌创下地量时,可以90%以上确认大底 形成.地量之后买入是很安全的.
为什么有的投资者希望下跌末期放量急跌来抄底呢?
这情况情的前提条件是:股价或大盘已经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下跌,下跌的幅度也十分可观,当股价经过大幅,较长时间下跌后,反映卖方力量逐步耗竭,成交量经过较长时间的递减,过数天成交量突然放大下跌,引发买方积极入市吸纳.这种下跌末期放量将再一次刺激头部放量下跌未抛售的持股者神经,令持股者担忧新一轮的下跌开始,引发持股者恐慌加入抛售行列,这种异常情况的发生.投资者首先要保持冷静,不必恐慌.大盘下跌末期的放量暴跌,往往引发管理层出台利好,维护市场行情的稳定,沪市股市的底有10%左右是这样形成的.股价下跌末期的放量意味着大户或主力撤出,应视为不良信号.成交量放大同时意味着买入者的增加,从实践经验来看,主力介入某只股票90%以上采取底部悄悄 吸纳的手法,很少放量急跌时来建仓大笔买入.
下跌末期放量急跌,不必抛售是一项明智的做法,至于是否买入则视情况而定.若暴跌之后有利好出台,应果断介入为上策.若无利好出台,只宜少量资金介入抢反弹,短线操作.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地量出现意味着90%以上的抄底良机,下跌末期放量急跌筑底必须要有利好出台才会筑底回升,投资者先观察政策面,消息面变化而动才能趋利避害.
(三)从成交量的移动平均线来捕捉买卖时机
第一讲我们从地量意味着地价,探讨地量抄底的关键,第二讲我们又探讨了极少数股价或大盘行情在下跌末期出现放量刀跌探底的市况.对成交量的分析,在于提示买方与卖方数量增减的变化导致价格变动趋势的可靠性,由于每一天的成交量都在变化,人们常常通过考察一段时间的平均量的变化来辅助捕捉买卖时机.
在上升市况中,成交量随着买入需求的增大而呈增加趋势.在下跌市场中,成交量随 着买入需求的减少而呈减少趋势.市场处于相对盘整期间,买方与卖方力量相当,市场成交量维持一定的稳定阶段,考察一段时间内平均成交量的变化来预测成交量可能增大或 减少的趋势,从而捕捉由成交量变化引发的股价变化买卖时机.
分析成交量的平均线变化往往可以借鉴股票价格移动平均线的分析方法,实际交易 过程中,人们常把5日的成交量进行算术平均,每5天的平均量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V1+V2+V3+V4+V5
5日成交量移动平均量=---------------- ①
5
由②式计算的结果是第5天这天对应的平均值F5,若计算第六天的平均值F6,则F6为:
V2+V3+V4+V5+V6
F6=----------------- ②
5
若计算第七天,第八天的平均值以此类推,把计算所得的平均值标记在对应的成交量柱状图中,用一条光滑曲线把各个天数对应的平均值连成一条线,就画出5日成交量移动平均线.
同理,人们同样可计算和画出10日成交量移动平均线.由于每个投资者投资理念与风险不同,对成交量移动平均线所选天数可以不同,选择天数越大,成交量移动平均线变化趋线越平坦,选择天数越大的均量线称之为慢线.选择天数越小,均量线变化趋势越曲折,人们习惯称选择天数小的均量线为快线.
分析成交量移动平均线时,必须注意关注是何板块股变化引发成交量增减.分析成交量平均线时,也要分析成交金额的移动平均线对应变化.成交金额移动平均的计算与成交量移动平均线计算类似,只是把每日成交量改为每日成交金额,计算公式如下:
M1+M2+M3+M4+M5
5日成交金额移动平均值= ------------------ ①
5
成交量移动平均线和成交金额移动平均线实捕捉买,卖点的应用法则:
(1)当快线成交量移动平均线由下向上穿过慢线成交量移动平均线时,两条线相交点可视为成交量将放大,股价将上扬的买入信号,若这时成交金额移动平均线也出现对应的相交点,这就意味场外资金开始增加流入股票市场,反映买入的力量加大,有效需求增加股价上扬机会大,可视为买入信号.
(2)当成交量放大较长一段时间,特别是出现一段时间来的量大量,欲称为天量,意味买方力量基本耗竭,该买入的资金基本上投入,继续增大投资的后续资金有限,股价或大盘上升缺乏动力,股价或大盘易掉头下跌.这时快线成交量移动平均线由上向下穿过慢线成交量移动平均线,两条线交叉出现相交点.
反映成交量开始呈递减趋势,意味有效需求减少,股价或大盘下跌趋势将增大.这个 相交点,可视为卖出点.若成交金额移动平均线同时出现相对应的相交点.可视为更可靠卖出信号.
(3)当成交量移动平均快线与慢线呈横向平行或交缠排列,反映当前成交量基本增减变化不大,买方与卖方势力相应.成交金额移动平均线快线与慢线也出现类似状况,可认为市场出现徘徊,观望,盘整阶段,股价或大盘走势方向不明朗,当有利好或利空消息刺激,成交量突然增大,将打破这个动态相对平衡区,股价或大盘向上或向下突破盘局,这时成交量平均线快线与慢线就会发出交叉点,指明买,卖方向.
(四)从底部放量来捕捉主力庄家动向
投资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可分为散户,大户,庄家三大类.现阶段散户投资者占绝大多 数,大户较少,所谓庄家是指拥有雄厚资金,易于买入大量某只股票,操纵股价,牟取暴利的机构或集团.由于散户,大户,庄家手中资金数量的差异,必然导致各自的操作不同.做为一名资金有限的散户,如何从成交量的变化来发觉主力庄家的踪影呢?只有尽可能知已知彼,才能及时把握买,卖时机.
主力庄家由于资金庞大,介入某只股票时绝不会来无踪去无影,成交量的变化记录是分析主力庄家动向的最好线索,主力庄家介入某只股票通常会有两种方式入市吸纳.
第一种:底部成交量温和放大,股价小幅盘升.当一只股票下跌较长一段时间后,下跌速度与幅度日趋缓慢,成交量越来越萎缩,反映抛售的人数越来越少,股价基本上止跌回稳,在日K线图上形成一个左边圆弧底,眼见股价跌无可跌,主力庄家便悄悄少量开始逢低买入,为了保密,入市建仓阶段主力庄家一般不愿立刻拉抬股价大幅上扬,只是悄悄分批少量逢跌就买,买的力量开始转强,抛售的力量开始谨慎抛售,股价温和上升,偶尔股价也下跌,但成交量明显萎缩,反映抛售力量不大,常常可以从每一天日K线图上发觉股价每跌到一定价位上就有买单积极介入,不让股价继续下跌,在日K线图上出现带下影的K线情况增多.从每天看一分钟成交量记录名细表中,可以发觉主动性买盘(成交手数后有红色箭头单)增多.从日K线图对应的日成交量柱状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成交量呈一定斜率增大的趋势,这种趋势持续天数越久表明主力庄家介入该股越深,购买的数量越多,可信度越大.若把每日成交量画一条趋势线,可明显构成一个上升三角形.从股价日K线图上观察,日K线往往构成圆弧底的右边,市场绝大多数庄家股70-80%均以这样手法来完成最初的建仓,散户投资者掌握主力庄家这种悄悄逐步加码买入的方法时,应及时捕捉买入时机,底部区出现量增价升,连续3天以上报收阴线,有主动性买盘加大,成交量有节奏地放大,这些特征越明显买入信号可靠性越大.
当成交量连续放大一段时间后,成交量开始萎缩,但仍保持相对平衡阶段,基本上把这时每日成交量用一条直线相连,可以看出成交量成一个矩形箱体,这表明主力庄家已由最初的收集阶段过渡到洗筹,拉升,推高股价阶段.当股价上扬,成交量基本每日维持不变阶段,表明主力仍在局中拉高股价,跟庄的散户投资者仍可继续持股待涨,当股价已上升100%-200%以上,股价开始突然放出巨量加速上升,表明主力庄家将进入最后疯狂拉抬股价阶段,股价急升,成交量放大,这对广大中小散户最具诱惑力,主力庄家设置"急升暴富"的陷井等中小散户蜂拥而入,这是主力庄家最后派发的惯用手法,这时跟庄散户投资者只宜逢急升抛售不宜加码买入.初入股市者或贪心者,急性者往往这时成为主力庄家一网打尽的对象,纷纷高位买入庄家抛出的筹码,深套的悲剧上演.
上一讲,我们介绍了如何从底部温和放量来捕捉主力庄家介入某只股票的行踪,今天我们介绍另一种强庄介入某只股票的手法.
捕捉主力庄家动向最可靠的方法就是从成交量的变化来分析,追踪,预测主力方向,成交量的变化是主力庄家行踪最真实的记录反映.市场上某些机构或集团,利用优先获悉的内幕消息或利因素,集中巨资,在短时间内(通常1个月或数月)大举入市大举吸纳某只股票,迅速拉高股价后,趁利好公布或众人蜂拥而入之际大量派发套取暴利的行为,人们 常为这种突发时暴涨暴跌市况,称之为强庄操纵.
强庄往往具备雄厚的资金优势,手中比一般投资大众优先获悉某些重大利好消息或利好因素,有持无恐,一举入市吸纳某只股票,入市吸纳手法凶悍,与底部悄悄吸纳谨慎型的庄家明显不同,凡有抛单照单全接,一路通吃,每一分钟交易记录上十万股以上的成交量比比皆是,当日成交量迅速放大,通常是前期日平均成交量2-5倍不等,若从某只股票流通股份上来看,常常当日换手率高达15-20%以上,成交量在底部迅速骤增,显示有主力庄家或大户手笔介入,成交量报长阳线,股价往往上扬8%以上或涨停,通常强庄股80-90%以 刚启动的第一天为涨停.
凡是下跌较长一段时间后,底部突然放也换手率高达15-20%以上的涨停个股,均值得密切关注,第二天该股继续放大成交量,大手笔买单不断涌现,显示主力庄家或大户继续买入推高股价,当日成交量与昨日持平或继续放大,两天成交量相加占据该股流通股30-40%以上,便基本上可初步确认该股有强庄介入,由于连续的两天暴涨,短线投机风抬头,第天个交易日该股将遇到短线获利盘的抛售,若没有强庄介入,该股往往呈高开低走的走势,抛售压力大增,该股大幅下跌,收盘价报收在第二天上涨阳线的中心线价位以下,这表明该股短线有回档动作产生,强庄股的可能性偏小,若第三个交易日中,抛单数量10万吨上下居多,买单一笔以10万股以上居多,股价虽经剧烈震荡,股价还是继续大幅上扬,成交量继续放大,第三天股价的走向与成交量的增减,是衡量强庄股强弱的关键因素之一,成交量放大,股价继续大幅上扬,显示强庄介入较深,后市大幅上扬机会较大,若成交量萎缩, 股价大幅下跌,显示第三天抛单大增,意味着该股有回落危险,应提防下跌风险.
广大中小散户要想骑上强庄一手制造的"黑马",就是要第一时间发觉下跌末期哪只股票连续大手笔买入,尽管股价已开始大幅上扬5%或6%以上,敢于大胆及时跟进,胆小谨 慎的投资者这时往往不敢买入或期待股价回落后再考虑买入,这时股价根本没有回档下跌的机会,很快就上扬涨停,有时强庄股拉升涨停,要敢于第一时间追停价买入的勇气,强庄初期介入某只股票时,往往以大笔手买单封住涨停板,强庄不像慢庄悄悄吸纳收集底部筹码,而是快速,果断,明目张胆大手笔买入,慢庄稳步缓慢向上推高股价,强庄快速推高股价强庄操作手法体现快与狠的特点,当股价上扬到80%-100%之间,进行一次十分剧烈地派发,造成股价大幅下挫,考验该股下档买方跟风买入的承受力,为下一步拉高派发做好准备,经验老到的操盘手常把急速上升途中的这次股价下跌,称为强庄"洗盘或试盘",慢庄洗筹往往好几天,强庄洗筹常常一,二天,股价经过洗筹后再度急升,这对许多中小散户具备很大的诱惑,吸引众人跟风买入,给市场中小投资者造成不必害怕下跌,只要敢于买入就会赚钱的印象,贪心者的胃口越吊越大,洗筹后的两三天内股价再次疯狂上扬,成交量再度大幅暴增,这次成交量出现骤增,是主力庄家派发的信号,卖出最为关键,当日尾市往往大幅下跌形成跳水行情或第二天掉头下跌,从此该股跌多升少,强庄派发完毕,这是跟庄抄底逃顶的全过程,骑所谓的"大黑马"绝离不开对成交量变化的考察与分析.
(六)价升量增是持股待涨信号
实际买卖股票过程中,投资者在相对底部区买入某股票后,股价绝大多数情况下呈震荡上扬走势,有时股价一波三折,这常常令不少持股者产生不安,有时担心股价下跌,稍有获利便抛售,可惜一卖出手中的股票后该股反而加速上扬,有时为了多赚一些利润稍微多持股一段时间,手中的股票不升反跌,股价下跌之初令不少持股者误判为大涨之中的小回挡,然而小回档却演变化为大幅下跌,有时反而造成亏损,到低何时持股,何时抛售因扰着每一个股票投资者.
量在价先行,成交量的变化将决定股价最终的走向主趋势.经过长期实践交易成交量的变化中,人们常常发现股价刚从底部区上扬时,价升量增是耐心持股待涨的信号.某股票上扬之初,买方力量开始转强,随着买入者增多,成交量逐步温和放大,股价自然因为买方介入而温和上扬,当股价下跌时,成交量反而萎缩,反映市场持股者惜售,抛售压力小, 股价回档幅度则不深,持币者眼见该股下跌幅度有限,做空力量不大反而信心大增,纷纷 入市吸纳,股价因买方力量转强,股价再度上扬,随着股价上扬,买,卖双方加入战局的人数增加,成交量逐步放大,只要成交量不出现异常放大或缩小现象,均可视为持股待涨信 号.
实际交易过程,到底怎样的量递增才能算是比较正常的量增价升的局面呢?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标准,根据多年实战经验.一般递增的幅度在1-5%以内均为合理.上升过程出现股价回档时,成交量萎缩幅度越大越好,表明市场筹码锁定较高,持股者信心较强,随着市场扩容不断加快,个股成交量的温和递增的比例,因股而异,实际买卖过程中需要经验的积累,才能提高判断的准确率.
(七)天量意味着天价---卖出信号
股价经过一段时间震荡上扬后,何时及时卖出是每个投资者极为关心的问题,每个持股者都希望自己能在头部区卖出.可惜实际卖在头部区的投资者总是少数人,买在头部区价位的投资者总在多数,为什么人们总想逃反而套在高价位头部区呢?最大的心理因素是贪婪.许多投资者都明白投资股市不能太贪婪实际交易过程中由于投资者身在股市中,很难有一个参照系来辩别目前是贪还是太贪,因此,要想逃顶并非易事!
善于逃顶的少数投资者,昆昆追踪成交量这个人气指标来加以研判头部区的形成.成交量是衡量头部区是不可少的参考系.当某股价上扬较长一段时间,随着股价上扬,吸引场外资金不断介入,不少投资者担心今日不买,明日又大幅上扬,自己岂不是持币踏空,便纷纷买入,少数持股者见手中股票已经上扬相当幅度,便抛售股票,随着换手率大幅提高,成交量大幅增加,当日第一个小时成交量大幅暴增,往往是前一个交易日整日成交量的40-50%这应引起持股者的高度警惕,虽然这时股价仍上扬,这只是诱人的表面热闹,过大的成交量常常意味着主力机构,庄家或大户大幅抛售,一般的中小散户不容易齐心协力同时抛售某只上升过程中的股票,个别或极少数手中持有份额较大的投资者抛售的概率远远高于广大中小散户.这时常常可发现每分钟交易记录中10万以上的大笔抛售比比皆是,这是更可靠的抛售信号.股市中,没有机构,大户介入某只股票,该股票仅靠广大中小散户是很难热炒起来,大户或机构,庄家抛售某只股票,该股掉头下跌则成必然.
主力机构,大户,庄家为了高价位顺利派发,吸引众人跟风买入极为重要,股价大幅上扬末,成交量暴增创下近期天量,这时往往有主力机构庄家事先知道的特大利好或人为制造的利好消息公布,众多后知后觉者这时往往被"利好消息"诱惑,陷入高位陷井之中.
每当一只股票上扬末段,出现成交量大幅暴增,是近一个月或二个月,三个月甚至半 年,数年的最大数值时,无论市场这时出现多大"美丽的利好",及时趁利好公布抛售十有八,九均可顺利逃顶. |
-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