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股市=战争的体会
易名 [2004年11月12日(星期五)14时37分]
今天大概翻了几页毛泽东选集中的关于战争的论述,发现确实说得很好。炒股和战争类似,甚至有日本人说炒股就是一场战争。所有战争的规则都应该在股市中有所体现。谈谈我的体会:
要有全局观:战争中如此,股市也是如此。从大的宏观上说有几个方面要知晓。
首先认识股市,同时认识自己,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根据不同的股市状况和自己的现实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做法。
股市的环境不同,国外和国内的“股性”不同,同是国内的各个股票“股性”也不相同,甚至同一股票在不同阶段的表现也不同。说到底,股性就是人性的体现,人性是不变的(大的方面),要从“变”中找出“不变”,才能初步体会股市的道理,找到应对股市变化的规律,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这是第一步阶段(插一句,在这一步学习的书主要应该以外国股票书为主,因为国外的经验比较丰富,其次翻译过来的书都比较实在,国外的滥书国内一般不会翻译。少看国内的股票书籍,太过于故弄玄虚或者自夸,象我这篇文章一样。我自觉最近有所长进,都是自几本国外经典名著而得来的)。
第二步就要在把握不变的大规律中体会出因时因地细微的不同,进而在系统的盈利方法中会因地制宜的有些变化(这方面的书就要以国内为主了,但是不是现代的,而是以古代的兵法书、谋略书为主。其他参考一些宗教书)。战场有古今中外不同,大的攻守原则不会有变化,这就是为什么《孙子兵法》至今还作为必读的兵法书一个道理,但是“体”不变,而“用”要能变。因此,我至今也仍然在体会这个“不变”,而慢慢开始体会“变”的道理。简单的一个比喻,就是首先要知道如何在股市或期货等金融市场中盈利。我的感觉其实就是“概率”而已。也就是“局部”和“整体”的把握上。在这方面,毛主席的文章中有很明白的论述。
在具体的战术上,首先要明白敌我双方的实力。了解所处的环境,所谓“天时、地利、人和”都要有清楚的分析。在股市中,资金的作用就好象战争上的兵力一样,散户手中的资金很少,面对大机构的庞大资金,散户若想从其手中分一杯羹,无异于以卵击石。这个情况很象反围剿战争一样想要冲出敌人的包围,但还不如当时的中国红军,以三四万的军队对付十万的敌人,虽然装备差一些,但至少还可以是一比二、比三。而散户的资金和机构比起来,何止以一比千万的兵力。当然,如果所有的散户能够联合,对付单一的机构还是可以正大光明的一搏的。但是实际上这种联合的基础是极不稳固的,因此实际上很难做到。
还有,股市中的战争是无形的,没有战场上的硝烟弥漫,一切都是通过图形显现出来。而在数字跳动的背后,不知会有多少资金转入了别人的口袋,有多少战士长眠于战场。而由于这种表面的平静,所以很多人体会不到深处的暗流,甚至无法找到自己的对手!这样就很难真正地重视敌人,甚至无从做到向敌人学习。尊重自己的敌人,学习对方的长处,避免对方的短处甚至攻其短处,另外要了解自己的长处、避免处于不利的位置。这些重要性怎么讲恐怕都不过份。
对我来说,一切都是敌人。甚至包括你自己的资金━━只要不服从你的指挥的,必然是你的敌人。因为在战场上只有敌我双方,没有第三者。因此,虽然自己的兵力少得可怜,但是恐怕很难指挥得了。以前我没有体会,现在知道了。这么简单的道理却需要我用几年的时间才明白!我们分析股票,这只是以“我”目前的水平分析“他”,而如果以后的我变化了,自然看“他”也就不同了。通过观察股票运行来分析对方控制股票的技巧,如何挑逗散户、如何吓唬散户,如何和散户比耐心,如何坐庄失败,这其中可以说每一幅图形都在告诉你一个现象、一个故事。看得时间长了,自然就会知道股票会说话,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可以买入,什么时候可以去试探它、什么时候应该小心谨慎。当然,股票会说谎,这只是因为你没有读懂。战场上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战术不正是如此么!只是股市上被歼的是我们而已!
小资金的特点首先就是灵活,因此一定不要舍弃这个优势(相对于机构的大资金而言)。在自己的“一定之规”下选择适合的股票关注,不要急于进入,一旦进入也不要草草退出。避免和其他散户共同采取行动以致“打草惊蛇”。结合该股以往的统计分析制定适合的战略,同时“这山望着那山高”,既不能轻易退出获利筹码,也不能忽略热点转换和大势运行。
我不反对象巴菲特一样的长期投资,但是一是恐怕没有谁有胆量敢做这么长时间的赌注。二是中国的股市太有“中国特色”了,无法长期的把握。三是我自己没有那么“高瞻远瞩”,本领低微,只能看到哪说哪。
历史上凡是以少胜多的战争不过就是那么几条经验,股市的战争也是如此。以已之长,攻敌之短、攻敌之必救、游击战等等,在股市中都能用得上。但具体用起来却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
[ Last edited by 无弦琴音客 on 2004-11-12 at 16: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