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4-11-10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次新股公司业绩出现两极分化
上市不久的公司现金充裕,募集资金投入项目初见成效,按理讲盈利能力和成长性都应该在公司业绩中得到反映。但从去年底到今年5月上旬上市的39家次新股板块上市公司的三季度业绩来看,却存在着业绩增长乏力、募资项目变更频繁等不少隐患。
三季度业绩不尽人意
根据Wind资讯统计,次新股板块39家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净利润36.75亿元,平均每家公司实现净利润0.94亿元。分析板块中31家提供了同期可比数据的上市公司,与上年同期相比,这些公司的前三季度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仅为6.54%,其中有13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为负增长,占比超四成。而与此同时,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整体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攀升,1至9月实现加权平均净利润1.1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1.37%。两厢对照,次新股板块的整体盈利能力令人担忧,成长性无从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次新股板块内强弱势力极不均衡,部分公司绩优蓝筹风范明显,如长江电力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3.69亿元,贡献了板块净利润的64.46%。
但同时也有不少次新股公司增长乏力,甚至有业绩"变脸"之嫌。如2003年底上市的金证股份今年前三季度仅实现净利润13.13万元,相比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005.83万元,降幅惊人。今年初上市的敦煌种业第三季度亏损848.84万元,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838.51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2.13%。
对于前三季度业绩不尽人意的原因,各公司各有说法。原材料价格上涨被频频提及,国祥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44.7%,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涨,销售网点增设而引起销售费用的大幅上升。季节性因素同样重要,敦煌种业称公司种子和棉花的生产销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销售从当年的第三季度末开始,至次年的第二季度基本结束。另外,也有公司将业绩下滑归因于市场竞争和行业不景气。今年第一、二季度连续亏损的金证股份表示公司经营受到证券行业不景气和金融IT行业竞争激烈的影响。
募资项目变更频繁
把握次新股成长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公司募集资金项目的进展情况如何,能否取得成效从而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但从这39家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项目来看,情况并不十分令人满意。
39家次新股公司中,只有去年底上市的长江电力、江南高纤,和今年4月上市的驰宏锌锗募集资金已经全部使用完毕。而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募集资金项目变更或将部分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事宜。同时有恒生电子、华胜天成等4家公司先后公告称,为提高闲置募集资金利用效率,将部分募集资金用于国债、银行间债券、基金等短期投资项目。
当然这些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都有各自的理由。今年初上市的新赛股份称,《招股说明书》原承诺的使用募集资金建设项目中的部分项目从立项到审批,到公司申请发行上市历经三年多时间,期间项目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故拟将部分尚未投入的募集资金项目的实施方式进行变更。
国祥股份称,因上虞市城区规划发生变化,原项目可行性报告中闲置用地及公司周边的预留用地都已被重新规划。故拟变更原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储冰系统技术改造项目和冷藏集装箱建设项目,投资设立浙江罗芙潘医疗投资有限公司。
业内人士介绍,募集资金项目进展是判断公司成长和诚信的重要指标。虽然公司募集资金项目的实施受到行业景气、市场情况和突发因素等多方面影响,但上市短短数月内就变更募集资金投向,仍让人质疑公司当初投资项目选择时的短期功利性。而将募集资金用于短期投资,除了风险因素外,也多少反映了公司在募集资金进展和规划方面的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