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3-9-18
|
|

楼主 |
发表于 2004-10-21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世界经济发展中石油价格攀升不定和经济循环的脆弱性值得关注
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走出了泡沬经济破灭以来经济低速的局面,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确实也出现了或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有些已经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构成了威胁,其中石油价格的攀升不定和世界经济循环的脆弱,需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1、攀升不定的石油价格及其对我国的影响。自2001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在波动中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今年10月7日一度达到每桶53美元,最终能否停止上涨还有待观察。石油价格的上涨,虽然会增加OPEC和其他石油输出国收入以此促进其经济增长,但石油在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价格的上涨无疑会通过减少企业利润、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居民消费负担等减弱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对世界经济乃至相当一部分国家的经济产生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国际能源机构(IEA)分析认为,石油价格上涨的第一年将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放慢0.5个百分点,即2550亿美元,到2008年随着石油输出国对石油进口国需求的增加,影响才逐步消失。亚洲开发银行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结论是当石油价格持续上涨10美元时,将减缓2005年亚洲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当石油价格持续上涨20美元时,将减缓2005年亚洲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
石油价格的上涨,无疑也将对我国经济产生影响。这是因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以相对高耗能的工业化和消费升级为特征的快速发展阶段,加之我国石油生产能力十分有限,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及增速的加快,对进口的依赖明显提高。2000年我国净进口(进口减出口)石油7576万吨,2001年7072万吨,2002年8130万吨,2003年8299万吨。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减缓经济增速、推动价格上涨和减少贸易顺差或扩大贸易逆差。国际能源机构分析了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结论是石油价格持续上涨10美元,将减缓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推动价格上涨0.8个百分点,减少(扩大)贸易顺差(逆差)占GDP比重0.6个百分点;亚洲开发银行的结论分别是0.8、0.5和0.1个百分点(见图4)。
以上的分析判断,最终取决于石油价格的上涨幅度和持续的时间,而上涨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又取决于石油需求、石油供给以及石油投机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从这些因素分析看,石油价格短期内出现攀升不定,但长期稳定在高位的可能性很大。石油价格近一个时期之所以出现攀升不定,首先是需求的明显增加。随着2002年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速的加快,石油需求增加明显。2003年全球每天石油需求7808万桶,比上年增加148万桶,其中我国和美国分别增加60万桶和31万桶。此外,一些国家拟准备建立石油储备机制也对石油需求形成了一些压力。其次是石油价格长期稳定在低位的水平,导致石油生产者只能维持在目前的生产水平,保持较低的石油库存,限制石油生产能力。第三是地缘政治和紧张的市场状况刺激了投机行为。目前世界上的石油潜在供给能力还是比较大的,但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难以形成现实的供给,主要是伊拉克、俄罗斯、委内瑞拉和中东地区。供给的紧张,相对为投机行为提供了可能,对石油价格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所以说,目前攀升不定的石油价格,从长期来看是有稳定基础的,但稳定在过去的低水平也不大可能。
总之,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存在的,决不可忽视,但只要积极应对,加之价格调整的到位以及伊拉克、俄罗斯、委内瑞拉和中东地区问题的逐步缓解,这种影响的程度并不会太大、时间也不会太长。
2、世界经济循环的脆弱及其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当前世界经济总体运行较好,是大家的共识,但对其循环中的脆弱或潜伏的危险,需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以防患于未然。
世界经济循环中的脆弱,主要表现为世界商品和资金流动过程中的某些环节的脆弱。今年以来美国是世界商品净流入的国家,而由此产生的贸易逆差是通过向国外发行财政债券即扩大财政赤字加以弥补。今年1至7月份美国贸易逆差达3390亿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7.1%,为历史同期的最高水平。也就是这一巨大的贸易逆差,把美国推向了拉动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主要动因的突出地位,而其代价是美国财政赤字的不断扩大。2004财年(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美国财政赤字已达4369亿美元,上个财年赤字为3743亿美元。
世界上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欧元区、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亚洲四小虎是今年以来世界商品的净流出国家和地区,而相应获取的外汇储备主要用来购买美国国债,弥补了财政赤字。今年1至6月份欧元区贸易顺差达495亿欧元,1至7月份日本贸易顺差达73104亿日元,亚洲四小龙顺差614亿美元,亚洲四小虎顺差174亿美元。今年以来,中国在保持贸易基本平衡的情况下,通过大进大出润滑着整个世界经济的较快增长。1至9月份我国贸易出口和进口总额分别增长35.3%和38.2%,贸易逆差39亿美元。结果是这些国家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今年9月底日本外汇储备已高达8112亿美元。
拥有外汇储备的这些国家又用外汇储备的相当部分购买了美国国债,以弥补美国财政赤字,确保其国内需求的强劲增长,以拉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以上就是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循环的基本格局,也正是这一格局维持了世界经济的较快增长,而同时也暴露了世界经济循环中的脆弱或潜伏的危险。一是依靠扩大美国财政赤字拉动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二是依靠其他国家和地区弥补美国财政赤字也存在着变数。需要密切关注这两个方面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