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4-8-26
|
|

楼主 |
发表于 2005-7-28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钢铁业:铁矿石采购成本将节省7.78亿元 2005-07-28 02:18
此次人民币升值2%将使铁矿石的进口成本降低,有利于钢铁行业降低采购成本。我国近几年进口铁矿石量持续增长,2004年我国进口铁矿2.081亿吨,同比增长40.5%,预计2005年全年进口铁矿石2.5亿吨,同比增长20.13%,按国际铁矿石离岸价格平均每吨40美元计算,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升值2%,那么2005年下半年中国钢铁行业为此将节省铁矿石采购成本7.78亿元人民币,目前我国40%左右的铁矿石依赖进口,而以铁矿石为主的原料占钢材成本的25%-30%,对于成本日益增加的钢铁行业来说,算是一个实质性的利好。
此次人民币汇率上升2%,会加大国内市场的竞争。人民币升值对钢铁行业存在负面影响,汇率上升导致国产钢铁出口价格增加,进口钢铁产品价格降低,使国产钢材的竞争力下降,这样将加大钢材的进口量,同时减少出口量。中国目前出口的主要是低附加值的钢坯、长材、热卷等钢铁产品;而从国外输入的大都是高附加值的冷板、镀锌等产品,进口钢材中板材比例高达85.6%。人民币升值之后,国外钢铁产品竞争力将持续增加,其市场占有率将得到提升,而国内低端产品出口受阻后,必将回流国内市场,导致市场价格下滑,后期市场不容乐观。
以冷轧产品目前的进口价格为例,现在国际市场价格在每吨750美元,目前还要加上17%进口环节增值税和6%的进口关税,再加上每吨150元-200元的保险和港杂费用,最低进口成本在每吨7800元,人民币升值幅度是2%,最低进口成本就在每吨7600元左右,在目前市场需求萎缩、消费不旺的情况下,无疑会对冷轧产品的价格走势产生很强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在进口的冲击下价格会逐步走低。
国内外价差使汇率负面影响出现滞后。在短期由于受国内需求和国内外价差制约,汇率升值的负面影响较小。国内钢材需求依然很大,对钢材价格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国际钢材市场与国内钢材市场存在价格差,价差的存在对利率产生的影响具有缓冲作用。但目前这一价格差已出现逐步缩小的态势,2004年9月价差为34.37%,2004年12月下降到24.48%,缩小12.89个百分点。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国内外价差的缩小,汇率升值对国内钢铁生产企业的负面影响将会逐步显现。
汇率升值不利于国内钢铁生产企业,影响钢材自给率的提高。2004年我国钢消费量的自给率由2003年的85.88%上升到95.17%,提高9.29个百分点,人民币升值必将降低国内钢铁生产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影响我国钢材自给率的提高。
汇率上升2%对于签订铁矿石长期购货合同的上市公司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受益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宝钢股份、武钢股份、马钢股份、济南钢铁、南钢股份、杭钢股份等以进口铁矿石为主要原料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的铁矿石采购进口和国内采购的比例基本是7:3,其它如鞍钢新轧、新钢钒等以自有矿山为主的上市公司,则影响较小。以目前的铁矿石FOB价格为准,同时不考虑船运费的影响因素,人民币升值2%使每吨钢的成本下降7.2元/吨。
在汇率对出口的影响方面,由于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出口的比率都非常小,对于具体公司的影响不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