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4-9-29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钢增发高票赞成 轻松获股东大会通过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昨天上午举行的宝钢股份200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由于得到大部分流通股股东的认可,宝钢股份申请增发新股的议案轻松过关。
出席本次会议的股东及股东授权的代理人共65人,代表公司股份11464586422股(其中流通股829586422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91.6287%。在对《关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增发新股的议案》的9个子项目的逐一表决中,每一项都获得了超过与会流通股85%的赞成票,远远高出了增发必须获得与会一半以上流通股份同意的要求。
宝钢增发议案平静过关
9月底可能是北京最好的时节之一,在一派风和日丽之中,天安门和故宫早已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在本周一于中国大饭店举行的宝钢股份200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外界关注的热度似乎也变成了这明媚天气里一丝不易察觉的暖风。由于得到基金等大部分机构投资者的认可,不超过50亿股的宝钢增发议案最终轻松过关。
机构"绿灯"放行
由于有较多数量的中小股东以委托方式或亲自出席了本次股东大会,对宝钢增发方案投票结果的统计很是花了些时间,但最终的结果并没有出乎大多数市场人士的预料。
参加此次股东大会的流通股股东所持流通股超过8亿股。基本上所有与增发有关的议案都获得了超过7亿股流通股的赞成票,其超过与会流通股85%的比例要远远高出增发必须获得与会一半以上流通股份同意的要求。
与此同时,几乎对每一项议案,都有600万左右的流通股投了反对票。但根据记者了解的情况,这600多万反对票实际上几乎全部来自南方一家媒体接受委托的中小股东投票权。这意味着,原本对宝钢增发持保留意见甚至是反对意见的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基金,在最后投票时几乎全部对宝钢亮出了绿灯。
"在我们经历的多次增发中,宝钢股份和基金之间的沟通可以说是充分和透明的。我们希望和上市公司之间能够形成良性的互动。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宝钢能不能在未来实现持续的增长,在中长期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回报,这是宝钢的投资价值所在",来自易方达基金公司的一位代表在股东大会上最后一个发言,却可能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机构投资者投票时的心态。
沟通成效明显
根据万得资讯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30日,共计有61家基金持有宝钢股份,其持股累计近5.45亿股,已占到宝钢全部流通股的29.06%。在宝钢股份截至今年6月30日的十大股东名单中,有8家基金;而在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基金有9家。
根据宝钢股份总经理艾宝俊此前透露的信息,8月12日宝钢增发方案出台后,公司高层就已分路拜访了机构投资者,与分析师见面,组织反向路演,请投资者实地了解收购目标资产的情况。宝钢股份董事长谢企华则在本次股东大会上透露,公司有关增发的细化内容是在经过了两轮路演和反向路演,充分吸收了各种投资者的意见后形成的。
宝钢股份在审议有关议案后安排的投资者提问时间最后长达46分钟,比原定的半个小时多出了16分钟,但可能是宝钢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此前的沟通工作效果良好的缘故,问答时间几乎成为中小投资者的"专场"。
尽管宝钢股份的管理层一再解释公司拟收购资产的盈利前景及其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但眼前利益和未来远景的取舍仍然让很多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饱受煎熬。太高的期待在这一刻却成为了反对的理由。
"我认为宝钢股份目前的股价并不能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是增发方案压制了公司股价的表现,因此我反对增发",一位小股东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
小股东的声音
上市公司如何与中小股东更好地进行沟通的问题在股东大会投资者提问一开始也被提了出来。
对此,宝钢股份董秘陈缨解释称,公司增发方案出台后,宝钢在对机构投资者进行反向路演的同时,也邀请了中小投资者来公司现场参观,并与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就增发和收购资产乃至公司经营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我们从来就没有忽略过中小投资者,我们注意到对增发方案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要说明的是,还有很多中小投资者对增发方案表达了支持的意见", 陈缨这样表示。
数据显示,以宝钢股份目前18.77亿的流通股计算,此次参与股东大会的流通股超过流通股总数的40%。其实,和很多公司相比这一比例已算是不低,但考虑到宝钢股份巨大的股东数量,如何让更多的中小股东更积极行使他们的权力,对宝钢股份乃至所有的上市公司而言都仍然是一个必须继续面对的问题。
细节中的问题
不过,在等待表决计票的间隙中,宝钢股份董事长谢企华和宝钢股份总经理艾宝俊与更多的投资者享受到了更轻松的交流。人们把他们俩围在中间,而谈的话题则更多的是宝钢的经营及钢铁价格的走势。为了满足大家的热情,艾宝俊后来还专门在宣布表决结果前就钢价走势谈了自己的看法。
有关增发的更多细节则是中小投资者关注的另一个焦点。对此,艾宝俊表示,如果公司增发新股价格偏低,所募集资金不能满足收购资产的全部需要,公司通过自有资金等其他途径补充解决资金需要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至于投资者特别关注的增发时机问题,艾宝俊称,宝钢十分珍惜自己通过多年努力在投资者中建立起的良好信誉,公司一定会兼顾企业发展和投资者的利益,选择一个既有利于公司又有利于投资者的时机完成增发。
艾宝俊强调,宝钢增发是在充分征询了投资者的意见和考虑了投资者的要求之后综合形成的合理方案,但他并不否认目前再融资的制度安排仍然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
"为了保证信息披露的公平性,我们事先不能和投资者沟通,因此增发议案是原则性的,是一个大框架。如何才能建立一种事先沟通的机制,综合和接受投资者的意见呢?"艾宝俊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而这恐怕已不仅仅是宝钢一家的疑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