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13日(星期一)政策消息面情况专贴,欢迎大家添加。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方圆王
浏览:2895
回复: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必须出台救市措施 徐宏源建议六项政策恢复投资者信心
昨天,在五洲宾馆召开的“当前宏观调控形势和证券市场研讨会”上,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主任徐宏源和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分别作主题演讲,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证券市场的未来走向进行深入分析。徐宏源针对当前证券市场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六项政策建议,希望借此能尽力恢复投资者信心。
对于宏观经济的走势,徐宏源认为存在一定的“硬着陆”风险,但只要合理地调整宏观调控措施,这种风险是完全可以化解的。至于如何化解这种风险,徐宏源提出了几点建议。他认为当前中国的利率应该保持相对的稳定,在宏观经济有回落迹象的时候,不适合再出台加息政策。徐宏源指出,今年应该保持2.6亿元左右的信贷总规模,不宜过度紧缩。在财政政策方面,他认为应保持一定的力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能同时紧缩。
徐宏源认为,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遇到了相当不利的局面,如股权分置的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市场面临着结构性调整和转轨的压力,宏观政策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等。为改变证券市场面临的困境,徐宏源认为政策上应有所倾斜,他还具体提出了六项政策上的建议:一是暂缓发行新股,停止上市公司用市场化方式增发股票;二是推出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的税收体系,包括降低印花税和上市公司所得税,以及取消资本利得税;三是拓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渠道,解决银证合作理财市场的发展问题;四是降低QFII的进入门槛,吸引看好中国市场的外资进入;五是执行严格的退市制度,把“垃圾”公司赶出市场;六是允许国有资金合规进入股市。“短期来看,必须出台救市措施,中国证券市场的底部需要有外力的推动才能形成。救市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信心,一旦投资者的信心受到挫伤,想要恢复是非常困难的。”徐宏源最后说。
对于国内证券市场的深幅调整,吴晓求则认为同宏观调控政策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直接原因,当前需要从股指下跌的背后,寻找制约市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他用“五不”来概括当前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资本市场的战略定位不清楚,不能仅仅把资本市场当成一个融资的平台,应该恢复其本来的面目,即金融化资产的交易平台;其次是功能定位不准确,资本市场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再次是制度设计不当,表现在股权流动性缺陷和上市公司股东结构畸形等方面;第四,资金渠道不畅,当前的市场过多地依赖居民储蓄,难以形成“滚滚长江之水”;最后,目前各政府部门对资本市场的政策协调仍然不够。
针对这些问题,吴晓求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认为当前的市场应该是稳定为先,可以考虑引入上市公司股票回购机制以稳定股价;同时要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融资标准,减缓资金流出,避免市场成为低标准的融资平台;另外还要适时推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方案,尽量增加资金的供给管道,给市场以“源头活水”。吴晓求最后还指出,作为市场良性发展的重要引导者,当前中国券商的盈利模式必须改变,要走强强联合、并购重组的道路,打造出“旗舰式”的投资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