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斗士原创]空城计中所折射出的投机理念!(新加入示意图)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角斗士
浏览:48142
回复:5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想必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巧使空城计的典故,今天想跟大家探讨一下空城计中所折射出的股市理念。
空城计
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教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不知里面是否有埋伏,我军如果盲目杀进,可能会遭遇埋伏。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里特别精彩的一个计谋,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空城计中诸葛亮所表现出的勇气与智慧,值得后人大加赞颂。
但是,我却为大家都忽略的司马懿的表现而拍掌!在一般人的理解中,司马懿虽然足智多谋,但是由于多疑,到最后也成就不了大业,也超越不了诸葛亮。可我对司马懿却有一番另类见解!
我们不妨从司马懿的角度来想想,司马懿大军杀到城下,看到的就只是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也就是说他能够掌握的信息就只有这一点而已,在形势不明的情况,他选择了退兵,选择了放弃,这恰恰表现他的大智慧。
众所周知,司马懿视诸葛亮为宿敌,铲除诸葛亮肯定是他心中最大心愿,不过形势不明,他宁愿选择放弃,也不愿进城。虽然这次失去了铲除诸葛亮的大好时机,不过这也消除了自己军队被对方军队埋伏的风险,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种懂得放弃的气派是何等可贵啊,尤其是在股市里!
再联系一下咱们的股市,情况是如此惊人的相拟!大盘一路下跌,正如诸葛亮在城上弹琴一样,这是我们看到的现象,而股市是不可预测的,也正如司马懿不知城中是什么情况一样,而这时有已经许多人在虎视眈眈准备抄底,也正如司马懿兵临城下一样。
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会有人通过自己所谓的“分析”认为抄底的时候到了,于是就是毫不犹豫地杀了进去!如果分析正确的话,正如识破诸葛亮的空城计一样,一举擒住股市中的“诸葛亮”,赚取利润甚至暴利,取得战役的胜利。
但是不知大家又有没有想过,假如自己分析错误了呢?假如诸葛亮真的不是空城计,而是真正千军万马的埋伏呢?那你又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境地呢?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些抄底大军犯了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在形势不明的情况下操作。我们知道,投机讲究的是顺势而为。在明显下降趋势和趋势不明情况下我们都必须绝对保持观望,这是铁律!宁放过莫做错!在这方面,司马懿给了我们许多启示,懂得放弃,这是对你心态的最大考验!
而另一方面,我们又比司马懿有优势得多,司马懿如果想驻扎下来观望的话,他必须冒粮草不足和对方援军杀到的风险,而我们不必却为因等待而使自己财富贬值而担扰(当然如果你考虑时间成本的话,那就另当别论)。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司马懿绝对值得我们股民学习——学会放弃,学会忍耐,宁放过莫做错,你又做到了没呢?
角斗士
2004年9月11日
本贴版权归MACD论坛及角斗士所有,转贴请注明出处!
[ Last edited by 角斗士 on 2004-9-11 at 22: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