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个题有点大,姑且当作杂文
理论上可以把趋势分成三类:上升趋势、下降趋势和盘整趋势。这样就可以把所有的价格走势都包括进来,但是有的趋势对参与者来说是无意义的,如盘整趋势对大部分人没有意义。由于沪深两市是单边市,所以想赢利就只能参与上升趋势,想减小损失就只能回避下降趋势,这是原则没有商量余地!
过滤掉盘整趋势后剩下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现趋势改变,这是市场参与者梦寐以求而不得的追求。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趋势都不可能无限期持续,这说明趋势具备“时间性”,同时我们也知道趋势有大小之分(即短、中、长期趋势),这里说的大小是指空间(即价格波动幅度),虽说上升空间理论上可以无穷大,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这说明趋势具备“空间性”,另外能量守恒与转换定理告诉我们自然界万物都有能量,能量具有积累、消耗与转换的特性,趋势是股价波动规律性的反映,股价波动是市场参与者买卖行为造成的,人为万物之灵也归属自然,这说明趋势具备“能量性”。深刻理解趋势的“时间性、空间性、能量性”,才能具备理解趋势的形成、持续和改变的基础。
对趋势持续一般都用30日均线来把握,虽然有商榷之处但也不失为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最难把握的是趋势的形成或改变,其实趋势的形成与改变可以说一物两面紧密相联,一种趋势的形成必是另一种趋势的改变。想弄清趋势如何改变,那么首先要知道趋势持续所需具备的条件。
上升趋势的持续需要资金的不断流入,而且要保持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我姑且称它为净流入。净流入不是以天为单位(特例除外),它是以一个时间段为单位,如果在此期间是净流入,那么即使在此期间出现回档或下跌,但上升趋势的物质基础仍然存在并没有发生改变。当我们买进某股票后就是一个潜在的卖出者(空方),再扩大到整体看,由于股票是在市场内进行买卖或称换手,可以说这个市场充满“空方”,那么在上升趋势中是什么因素导致空方不卖或卖得少(呈净流入)?我认为是心理预期,上涨的心理预期起重要作用。散户的力量是分散的,即使其预期改变也不会对趋势形成连续性冲击,而且其预期具有多变性,很容易被外界“引导”,所以主流机构的上涨心理预期是上升趋势的精神基础。至此,上升趋势持续需要具备资金净流入和上涨预期,两者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导致趋势的改变。上升趋势好比爬山,需要事先准备好“干粮”,在爬山途中补充不断被消耗的体力,若得不到有效补充则会止步于半山腰。当到达山顶后,此时想的最多的是休息休息准备下山啦。当然,闯少林而上嵩山与观日出而登泰山所需要准备的干粮与到顶峰所需要的时间是绝不一样的,心理预期支撑着我们继续往前走,能量的蓄备与补充保证我们可以往前走,在登山途中也会有意外因素(如:暴风雨来临、家中变故等)让我们改变初衷打道回府。
上升趋势的改变对应有以下几种情况:
1.目标达到(登上山顶)
2.能量不济(干粮不足)
3.预期改变(意外因素)
目标如何评估:
主流机构的目标并不好评估,但可以假定其是“理性”的,如此就可以找出参照系进行评估,如:同行业个股定价水平、同业绩个股定价水平、同概念个股定价水平、同期大势涨幅程度等。
能量如何评估:
价格上涨必然导致整体流通市值增加,导致同样的流出量需要更大的流入额进行承接才能维持升势继续,这里的能量包括“量能”与“价能”。大成交量是“量能”释放的体现,中大阳线是“价能”释放的体现。每一轮上升趋势中都有主流资金在其中主导,在一定时间内它的规模(资金总额)是固定,价格上涨后要维持同样的流动性需要更多的资金消耗,这个消耗对某段趋势来说是不可再生的,消耗一点就少一点直至竭尽。即使一流机构能做到借势推高价格而不消耗自己的存量资金,但也必然导致对价格控制能力的减弱,更不用说因推高价格而消耗存量资金的大部分二流机构啦。“量能”是市场流通性的表象,也是机构进出之保障,“价能”是市场能量消耗的表象,也是机构进出之本质。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它追求的是市场价格,而市场流动性是其目的能否顺利实现的基础。因此在评估能量时首先考虑“价能”,价格的提高影响的是总市值,它能达到什么位置的基础是载体的素质,根本是流入的资金量,与介入其中的主流资金量相匹配。有朋友根据清算数据做了一个资金流向模型效果好象不错。
预期如何评估:
预期受场内场内股票价格和场外其它因素影响。价格的上涨会减弱人的预期,价格的下跌会提高人的预期。影响供给的场外因素(如扩容)会减弱人对价格上涨的预期提高价格下跌的预期,影响需求的场外因素(如增资)会提高人对价格上涨的预期降低价格下跌的预期。公司前景、行业动向、政策取向、制度变异等都会改变人的预期水平,并透过预期影响人的行为方向,最后反映在价格变化上。人是理性与感性的混合体,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方向,它们受致于主导因素,其它次要因素只是对行动的方式产生影响而不会影响行动的方向。因此评估预期主要是对主导因素进行评估,它持续的时间、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对预期有决定性作用,并且预期会在主导因素持续过程中不断进行验证,也会对前预期进行调整,但是只要没有相反的主导因素出现就不会改变原预期的方向,直到预期现实为止。
下降趋势的持续相对上涨而言要容易些,物体会因自重而下落,价格也会由于无买力而下滑,如果呈净流出状态则会使下跌速度加快,如同用力向下掷东西比其自落的速度快。前面提过股票是在场内交换,无论下跌到何种程度它的绝对数量不会改变,不过是东家换西家而已,而且当这些西家是间断地、被动地介入时,若情况不能得到好转很容易变成新东家,从这个角度来说,“空方”是绝对的、“多方”是相对的,“空方”具有稳定性、“多方”具有变异性。物体下落是有底线的,它不会无故消失,地面是它的底线,虽然有时由于下落力度太大而把地面咂个大洞,但还是可以说地面是它的底线。地面承接了物体,被咂出的大洞消化了下落能量。价格下跌也有其底线,其底线又有心理底线和实际底线之分。心理底线受一段时间内价格下跌的速度、力度、幅度的影响,下降趋势中出现的整理或反抽就是市场参与者心理底线的表象,但是心理底线具有明显的“时段性”,过了这个时间段就会改变。在市场中我们经常看到市场心理底线被击穿而造成恐慌,这也是由心理底线的“时段性”决定的。实际底线是针对实物而言的,对于那些被恶意掏空的上市公司而言已非实物,仅剩一张皮而已。实际底线的测算需要具备相当条件,散户不具备这个条件和能力,只能简单参考市盈率、市净率、现金流等财务指标,这也机构的优势之一。
下降趋势改变应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受外力冲击强行改变
2.受流通停滞被动改变
3.受时间周期神奇改变
外力冲击如何评估:
最简单的方法是看成交量,相对前期均量而言连续爆大量进行向上攻击,就可以理解成有外力正在强行改变下降趋势。这种方式带有强烈的“人为”痕迹,主动性最大、攻击力最强。
流通停滞如何评估:
简单的方法是看市场成交的绝对量与连续性,价格波动的停滞。绝对量以换手率为参考,连续性以成交间隔时间为参考,价格波动以BOLL为参考。流通停滞带有很强的“心理”味道,它反映市场参与者基本麻木,交投意愿降至冰点,以这种方式改变下降趋势最被动,成功率也很低,通常只是更大一级下降趋势中的一个停顿。
时间周期如何评估:
时间是最神奇也最难把握的市场因素,虽然有诸如螺旋历法、神奇数字、轮中轮等等,但是都不能让人信服。然而任何一方事物都不可能单向发展,下降趋势也必然有其时间极限,只是现在还无法找到有效的方法。我认为类比统计方法可以让我们大致知道市场寿命所处的阶段。
任何一种趋势的形成与改变都有一个酝酿、零点、蓄势、确认的过程,对其认知的程度将决定我们的行动方向和由此带来的结果。 |